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40262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寒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docx

大寒养生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

大寒养生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不少人已经做好了防寒的措施,那么,大寒节气各地习俗有哪些呢?

大寒吃什么好呢?

这些都是比较关心的话题,下面,跟着我到文章中看看大寒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吧!

 

1、大寒的定义2、大寒节气养生原则

3、大寒养生起居重三防4、大寒养生攻略

5、大寒养生应吃的水果6、大寒时节养肺食谱

7、大寒时节健康小常识8、大寒养生的注意事项

大寒的定义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1月2(_TempStrIMG_0}

大寒节气摘要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俗话说: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而人体的能量抵御可以从饮食上来供给,还可以服用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能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长期服用效果更佳,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养生保健品,但少年儿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蜂产品过敏者慎用哦。

点击进入养生商城购买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原价168元,现在只要84元!

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气温连续多日出现-5℃以下天气方可进行,这种活动一般出现在黄河以北地区)。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

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季节特征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各地习俗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

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

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饮食变化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2009年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

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

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

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

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

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万物的升发。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八宝饭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除了八宝饭滋补外,还可以服用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提高免疫力,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发散风寒汤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

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

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大寒节气养生原则

1.腿脚保暖是大寒养生的关键

在北方,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光,在南方,虽然最冷的小寒过去了,但大寒气温依然很低,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

因此,预防寒冷侵袭至关重要,尤其是膝盖和双脚。

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美丽,大冬天也经常穿短裙在寒风中穿行,这样虽然美了,但膝盖非常容易受到寒气侵袭。

专家表示,膝关节本身是腔隙关节,直接对着风吹,寒气很容易进去。

因此,天气冷时不仅要穿厚实点,还应该戴上护膝进行额外的防护。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

因此脚部保暖也很重要。

专家建议,入睡前以热水泡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质量,对保健养生都有积极的意义。

特别是那些深夜还在上网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缓解疲劳,预防寒冷的效果更明显。

2.进补多食粥

中医认为,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此时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抗寒、保养阳气。

饮食上应首选温补类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比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

除了在饮食上,还可以服用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这是一款提高免疫力非常好的产品。

冬季喝粥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祛病养生。

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特别是羊肉粥、八宝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3.进补食物要逐渐减少

大寒进补的食物量应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万物的升发。

由于寒冬腊月,人体的消化机能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因此人们饮食方面,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对耐寒有一定帮助,动物内脏瘦肉鸡蛋鱼等含有大量氨基酸,有利于人们的御寒冬季。

同时要确保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的供给,较为适宜的食物有萝卜、土豆、菠菜等及各类水果。

补钙也可避免心血管和肌肉受损。

多吃一些坚果类食品,对于人们御寒有好处。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些水才有利健康。

4.大寒养生要锻炼运动要适宜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冬季运动锻炼对养生有重要意义。

因此冬季可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等,既运动了肢体,也加强了气血循环,全身四肢才能温暖。

专家表示,在“大寒”节气里,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

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所以如果要运动的话,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

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相对不够灵活,为避免造成运动损伤,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热身准备,比如:

慢跑、搓脸、拍打全身肌肉等。

或者也可以双手抱拳虎口相接,左右来回转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预防冻伤,还可预防感冒。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同时还要防心脑梗、肾衰、肺炎、低血压、冻伤、皮肤瘙痒、寒痹。

大寒养生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护头

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时节,天气寒冷,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

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2.防燥—内服加外用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还可以使用加湿器。

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

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大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

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

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大寒养生:

饮食重温补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人体机能较差血液循环不良适宜食用一些气血活络御寒功效的温热食物,可食用以下三类食物。

1、豆谷干果

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抵御严寒。

冬季尤其适合多食用红色及黑色的谷物,如红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时令干果也是滋补佳品,如栗子、红枣等,可单食,也可入菜煮汤时加入,或将各类豆谷、干果混合煮粥。

2、肉类

肉类是冬季最适合的食物,尤其以煲汤最佳,既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又避免油腻肥甘增添脾胃负担。

如牛、羊肉汤;鸡汤;鸭汤。

3、温热食物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提醒大家

大寒时节还可以采取人体的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固体延缓衰老。

头中心

即百会穴,在头的正中间。

可经常用掌心按摩,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高处。

胸中心

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经常捶打这里,可以延年益寿,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还能排泄毒气。

腹中心

即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时常按摩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手心

即劳宫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经常按压,可强壮心脏的作用。

脚心

即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最好是劳宫穴(手心)与涌泉穴(脚心)互相交叉按摩。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能治失眠。

大寒养生攻略

宜早睡晚起

大寒节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大寒节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

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

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

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

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起居:

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

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避免冷辐射

在大寒节气中,要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时至少要离开墙壁50厘米以上。

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墙壁常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时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负辐射的损害。

人体组织受到负辐射的作用之后,局部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肌肉活动缓慢且不灵活。

全身反应可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尿量增加、感觉寒冷。

如果原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关节炎等病变,可能诱发脑出血、胃出血、心肌梗死、关节肿痛等负辐射综合征。

生活:

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

“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运动:

日出后运动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

寒冷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仍需做好驱寒、散寒的工作,风从脑后入,寒从脚底生,为防气血阻滞不通,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最好隔天有半小时的运动,帮助你呼出胸中浊气,通畅气血,一身俱暖。

食补:

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

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大寒养生应吃的水果

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多吃水果对身体很有益处,水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调节体内代谢,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多吃水果不仅可以有利于健康,有的还可以美肤养颜。

下面介绍几种冬季应该常食的水果。

民间流传“几颗杏桃三把火,日食梨不为多”的谚语,说明多食梨有益无害。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

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

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

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冬燥。

苹果

苹果,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

除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外,还含有较多的镁,能使人皮肤健美、红润、光泽,还能清除面部的黄褐斑、蝴蝶斑等。

多食用苹果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及肺的功能。

对于久坐电脑前的人来说,更应常吃苹果,它能与体内的放射性元素相结合,并排出体外,具有减少癌发生率的养生功效。

猕猴桃

猕猴桃被誉为“维C之王”“百果之王”,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

另外此果还含有血清促进素,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镇静心情;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心脏健康、帮助消化。

猕猴桃性酸,味甘寒,还具有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的功效。

柚子

柚子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酸甜中带有略微的苦涩,汁水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其所含的天然果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并有助钙、铁的吸收,而且能够和胃化滞,生津解渴。

山楂

山楂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山里红、红果。

山楂中丰富的黄酮类及大量的维生素,能够有效的阻止自由基的生成,增强身体免疫力。

山楂甘酸微温,是开胃消食,增强消化功能的良药。

经常吃山楂,可以长寿哦!

大枣

新鲜的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大量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此外,大枣味甘性温,还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佳品哦!

大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它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不仅能保持皮肤的弹性,还能抑制与阻断皮肤黑色素的形成。

橄榄

有人说橄榄是天堂之果。

橄榄的果肉富含钙质,新鲜食用对人体颇为有益。

橄榄味甘酸、性平,可以清热解毒、消积化痰,滋润肺喉,尤为适合秋冬食用。

柿子

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

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饭后食用,尽量少食柿皮。

荸荠(马蹄)

荸荠有“地下雪梨”的美誉,具有清肺利咽、化湿祛痰等功效,取荸荠500克,洗净打碎,地榆30克,加红糖150克,水煎约1小时,每日分两次服,治疗痔疮出血效果佳!

温馨提示:

荸荠不易消化,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差者及儿童、老人不宜多吃。

生吃前一定要去皮或洗净,否则易有寄生虫。

大寒时节养肺食谱

一、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原料:

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做法

1、猪肺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氽烫去血水,捞起冲洗干净。

2、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块;白茅根洗净,切成小段;陈皮用水浸软,刮去白瓢。

3、瓦煲内注入适量清水,放入猪肺、雪梨、白茅根和陈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

适宜:

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

二、莲藕排骨汤

原料:

莲藕500克,猪排骨500克,盐10克,胡椒粉3克,大葱10克,姜7克。

做法

1、猪排骨洗净,剁成4厘米长的块。

2、莲藕择洗干净,刮去皮,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切成同排骨同样在小的块。

3、高压锅中倒入适量开水,放入猪排骨、莲藕,放入葱段、姜片、精盐、胡椒粉,盖上锅盖。

4、放在旺火上烧开后,转用文火炖20分钟后即可上桌。

功效:

补脾益肺。

适宜:

任何体质。

三、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原料:

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洗净,切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

2、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效:

清润肺燥,益肺生津。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

故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

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咽干、咳嗽者饮用。

适宜:

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者。

四、菜干鸭肾蜜枣汤

原料:

腊鸭肾4个,猪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5个。

做法

1、白菜干用清水浸软,洗净,切段,腊鸭肾洗净,用温水稍浸,切厚件,瘦猪肉洗净。

2、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

清燥润肺,止咳生津。

适宜:

干咳无痰、咽喉干燥者。

五、麦冬生地饮

原料:

麦冬、玄参、生地、甘草各10克泡茶。

做法

以上4味中药饮片混合后置于瓦锅中,加水3碗,文火煎煮30-45分钟,趁热服下。

功效:

滋阴降火、生津止渴。

适宜人群:

阴虚火旺,火热上炎见咽痛、口渴、烦热者,如咽喉疼痛明显可加金银花同泡。

六、雪梨甘蔗汁

雪梨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水果,特别适合在冬季吃,因为雪梨对润肺止咳非常有功效,两者一起做成饮品,味道甘甜而且营养丰富。

材料:

雪梨2只,荸荠、甘蔗去皮各300克。

做法

二者榨汁同服。

功效:

润肺生津、利尿通淋。

适宜人群:

肺阴不足,伴咳嗽、咽痛、口干、小便淋涩不畅者。

七、雪梨南杏瘦肉汤

原料:

雪梨4个,南杏30克,瘦猪750克。

做法

用料同时放入瓦煲内煲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效:

南杏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补肺润燥止咳喘功效。

本汤具有生津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八、冰糖银耳羹

这个更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常菜,而且,人人都会做,但是,千万别小看它的功效,首先冰糖对养肺就有帮助,再加上白色的银耳,这款糖水喝起来非常的甜美,而且,因为有银耳的存在,对养肺非常好,大寒喝上一碗冰糖银耳羹,美味加健康。

原料:

银耳10克,冰糖

做法

1、银耳先冲洗几遍,然后放入碗内加冷开水浸泡(没过银耳即可)。

2、浸泡1小时左右,此时银耳发胀,然后挑去杂物。

3、接着把银耳和适量冰糖放入碗内,再加入适量冷开水,一起隔水炖2到3个小时即可。

功效:

银耳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银耳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九、糯米藕

原料:

藕1根,糯米50克,白糖20克,红糖50克,红枣干10克

做法

1、糯米浸泡4小时以上,沥干水份待用。

2、藕洗干净刮干净表皮,从一头切去2厘米长。

3、灌入糯米。

可用筷子稍微捅一下,不至于装的太松散,也不要使劲捅,太紧了蒸熟后会膨胀。

4、填满后,盖上步骤2切掉的藕,并用牙签封上。

5、锅内放水与藕齐平,加入红白糖,放栆干,大火煮开后小火煮一个小时。

6、取出放凉后,切片浇上汤汁食用。

功效:

润肺止咳、安神去燥。

大寒养生:

滋补药膳食疗

乌鸡山药汤

材料:

乌骨鸡1只、山药、枣适量,食盐、葱、姜、料酒、胡椒粉适量。

做法

乌鸡斩块、山药去皮切块,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乌鸡凉水下锅,焯水捞血沫,捞出控水。

砂锅内放水,水热后放入乌鸡块、红枣、葱、姜、放入料酒,大火烧开后,盖上盖改小火炖1小时。

放入山药块炖至山药软烂,再加入枸杞、盐和胡椒粉即可。

功效: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乌鸡汤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冰冷者。

大寒时节健康小常识

大寒想要健康无病的安然度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定是首选。

只要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饮食原则,那么冬季一点都不难熬。

1、坚持冷水洗脸

女性用冷水洗脸醒脑精神好,锻炼耐寒能力,不但能预防感冒同时还能起到脸部美容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清晨喝温开水

在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适当户外活动

大寒户外活动对养生很重要,可预防冻疮,在户外做操或呼吸15—20次有利肺功能的增强,起到防治支气管炎、哮喘的作用,肺开窍于皮肤,通过户外活动,可增加人体供氧量,提高抗病能力。

4、洗澡搓胸擦背

医学家研究搓胸擦背能提高身体免疫机能,有利强身壮体预防疾病。

5、傍晚做腰部操

日本专家研究证明,双手按腰做腰部活动可刺激腰部诸穴,有助于强化内脏器官功能、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肥胖者做腰部操还可减肥。

6、热水浴足护脚

脚底有许多经络循行的穴位,如涌泉穴,通过热水透穴可以提高体温0.2℃,能改善周身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保温和助眠的功效;脚素有第二心脏之称,护脚能强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促使心脏活动加强,又可防止脚部冻疮的发生,减少皮肤瘙痒症。

7、饮食药膳进补

大寒是滋补身体的时节,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用药膳进补十分有益,可增加热量抗寒,又能加强营养吸收,促进健康。

8、午间按摩头皮

日间脑部血流量比夜间少1/5,故中午小睡30—40分钟为宜,然后用手指按摩百会、风池、印堂等穴,或用梳子梳头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和头昏现象,加上用冷水洗脸则精神充沛。

9、午后饮用茶水

茶是人的最佳饮料之一,能防癌抗癌,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能对人体起保健作用。

但胃病或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可改用矿泉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