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0475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试题

语文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Ι卷阅读题(6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严歌苓:

在历史中追问,在创作中燃烧

金  涛

从柏林回到北京,严歌苓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了。

在国外,她会经常到森林里走一走,很幸福,很享受;每天读两个小时书,一星期在家看两三部电影。

一回到国内,读书和看电影的时间都没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

“依靠谷歌、XX,现在人人都可以一分钟变成学者,但这样了解知识很害自己。

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原著,不一定是看小说,还可以看一些政论、哲学书籍等,然后去思考。

这样知识就在血液里生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表述这个故事,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

创作要厚积薄发。

严歌苓小说讲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国际视野。

“在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一样。

”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

“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孩子的同时,还在救赎自己。

一种柔弱生命对一种更柔弱生命的保护,一种被世俗认为低贱的生命通过这样一种保护变得宝贵。

”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精神依然没有改变。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书中有很多是关于严歌苓爷爷的。

“陆焉识的前半生就是我爷爷的影子。

我从小就对爷爷很着迷,他是我们家的骄傲。

那么年轻出国留学,16岁上大学,会多种语言,博闻强记,25岁读完博士,40岁自杀。

这个人对我来讲太精英了。

这样的精英好像是活不下来的。

但后来我发现他可能跟我一样有狂躁症、忧郁症,因为燃烧得特别快,不能睡觉,创造力极高,很多时候都在写作、都在工作、都在思考,然后高到浪峰的时候哗一下就跌下来了。

因为到浪峰的时候基本是一个蜡烛有很多捻子在燃烧,很多夜睡不着觉。

睡不着觉,脑子里就发生化学转换,产生很黑暗的东西,感觉就完了,开始厌世……”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在美国读书时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还看了当代人的传记。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严歌苓也非常爱读。

“特别厚的两本。

下册讲辛亥革命后的历史,特别好。

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知道爷爷当时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在严歌苓的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支离破碎,少之又少。

因此她写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力去添枝加叶。

“我这个人还有一种病态,疯狂地想象,特别是只有这么不多的几篇素材时,要把它们黏合起来、丰富起来、立体化起来,对我来讲非常开心。

如果讲得太具体了,我就觉得被绑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及。

“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

我的脑子已经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所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在不依不饶。

严歌苓天生对故事敏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民间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严歌苓发现了很多她想象不到的东西;“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编造不出来,也想象不出来。

”但严歌苓并不苛责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

“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力一两分钟,小说很容易失去读者。

所以故事怎么写、怎样进行、怎样开端,需要一定技巧,不能说读者素质太差根本看不进我的书,这种傲慢对今天的读者是行不通的。

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要给读者提供最好的表达方式、最好的故事,否则文学将走向死亡。

有很多好的民间故事,作家不能把这些全撇开,去当乔伊斯、博尔赫斯,认为小说就应该高高在上,虽然那也是一种追求,但我希望文学不死,希望文学越来越多地获得它生命的土壤,就是大众。

(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做到写作上的厚积薄发,严歌苓广泛阅读各种相关的书籍,储备了大量的知识和素材,积极地探究写作的技巧。

B.严歌苓十分敏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她认为作家应用最好的表达方式把故事讲好。

对于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她从不苛责。

C.严歌苓自由地来往于国内外,从而使得她的小说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哪怕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或者发生在小村庄的故事。

D.严歌苓热衷于写作,常为写作睡不着觉,甚至为此患上了狂躁症、忧郁症。

写作带给她巨大的压力,使她一度产生厌世思想。

2.下列说法不属于严歌苓分析文学不能高高在上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力一两分钟,小说很容易失去读者,所以作家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B.民间有很多好故事,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作家编造不出来,也想象不出来。

C.创作时,多少要有点读者意识,构思时小到句子大到场景都要留点悬念,既为读者提供线索,又要吊他们的胃口。

D.大众是文学生命的土壤,文学脱离大众,必然走向死亡。

3.为何说严歌苓是“在历史中追问,在创作中燃烧”?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军号

申志远

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

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都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

陆青19岁,曾经是茨坪的一个喇叭匠,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老表们都叫他“喇叭青”。

那年,镇上闹红军,他跟了私塾的教书先生一起投了红军。

政委问他:

“娃子,你会干啥?

”“我会吹喇叭。

”“吹喇叭?

那去当号兵吧!

政委一句话,喇叭换成军号,从此,陆青成了号兵。

军号是德国的,铜的,铮亮铮亮的,能照见号兵的脸。

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

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

阿贵是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暴动开始,一路吹到井冈山。

号谱虽然复杂,但对喇叭匠陆青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学会了。

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

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这军号的主人。

有一天,阿贵说:

“喇叭青,我要是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

陆青回答:

“我想要军号,可不想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见毛委员!

湘江之役,国民党军队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打断,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在江边爆炸,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鲜血浸透了红绸。

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①号声呜咽,号声嘹亮……红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成功突围。

以后,这军号跟了陆青,跟着主力红军,一路走来。

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

陆青行进在草地上,任雨水浇过头顶,他把军号塞进背包,打开背上破旧的油纸雨伞,冒雨前行。

雨雾中的陆青感到特别疲惫,他走不动了。

雷鸣电闪中,他仿佛看到了阿贵在和他说军号的事……

暴雨过后,草原上弥漫着雨雾,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陆青又饿又乏,放眼回望,军旗变成一个小点。

前方,是一块绿色的草坪,过了草坪就是一大片灌木丛,陆青喝光水壶中最后一口水,扔掉了被雨打烂的油纸伞,擦了擦军号,整理了一下背包,踏上了绿色的草坪。

一脚下去,陆青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而后整个身子迅速地沉下去,仿佛大地里仲出一只手在拽他,他挣扎着,越挣扎陷得越深。

陆青试图扔掉身上的背包,可是根本摘不下来,就这样,他一点一点被绿色的泥浆包围。

时间似乎静止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陆青半个身子没在沼泽里,他脑子是清醒的,用尽最后的力量,他吹响了军号,②号声嘹亮,号声鸣咽……

吹号加速了陆青的下沉,很快,淤泥没了他的脖子,陆青想,战友们呢,能听到号声吗?

一瞬间,他的眼晴模糊了,他清晰地看到了阿贵,张开双臂从红色的湘江走来,他睁不开眼睛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脚踏在一块石头上,他用左臂,高高地举起军号,他要让战友们看到军号……

红军队伍走到这里,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

一望无垠的草地上,只见陆青的手在高高地擎起,军号紧握在他的手里,像个路标,红绸子在风中飘舞……

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

(选自《北方文学》2018年第4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小说前半部分交代了陆青成长为一名真正号兵的经历,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同时使行文跌宕起伏,更具可读性。

B.阿贵与陆青两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出身经历,但是对军号的珍视和对号兵责任的恪守却惊人相似,两人也都有着同样高贵的精神追求。

C.陆青在距离大部队很远的前方引路,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造成自己最终深陷沼泽而无人救援的后果,作者在对其褒扬中也暗含批判。

D.小说结尾处“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富有象征意义,预示着革命队伍走向光明和胜利,言简意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5.文中两次写到“号声”,试分析二者的内涵有何异同。

(6分)

6.小说以“军号”为题,有哪些作用?

试结合全文,分条作答。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廉颇蔺相如列传》,完成7-11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

“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

“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

“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

“妇言谓何?

”孟曰: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居数年,   居:

过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

因为

B.①啖以枣脯  啖:

给……吃 ②顾吾念之顾:

回头

C.①有敢以马谏者谏:

规劝 ②为秦王寿寿:

献礼

D.①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

属于 ②且相如素贱人素:

本来,向来

8.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徒见欺

④大王见臣列观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⑥以勇气闻于诸侯

⑦何以知之⑧马者王之所爱也⑨衣以文绣

A.①/②③/④⑥⑨/⑤⑧/⑦B.①/②③/④/⑤⑧/⑥⑨/⑦

C.①/②⑥/④⑤⑧/⑦③/⑨D.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

9.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为上卿”。

B.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通称官吏。

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召有司案图”。

C.九宾,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D.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

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顺次为建元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赵惠文王十六年”,用的是王公年次纪年法;“永和九年”则是干支纪年法。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

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

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12分)

(1)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列传》)

(3)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史记·滑稽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②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2.下面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以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娴媚动人的姿态。

B.“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怡。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上片写景有特色:

由眼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柳给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态美。

D.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照应。

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13.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7分,每空1分)。

(1)柳永的《望海潮》上片中“”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波涛的汹涌之状。

(2)《雨霖铃》中用了列锦(名词连缀)修辞来表达别后离愁的名句是“,。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儒将装束、从容指挥战争的句子是“,,。

第II卷表达题(8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其他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天堑(qiàn)孱头(chàn)凝噎残羹冷炙前倨后恭

B.蟊贼(máo)自诩(xǔ)戕害苌弘化碧刎颈之交

C.埋怨(mán)盗跖(zhì)篡夺礼上往来完璧归赵

D.暮霭(ǎi)脑髓(suǐ)国萃菱歌泛夜负荆请罪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由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意义之一就在于提醒人们未雨绸缪,思考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命题。

②卡耐基演讲口才新天地会让你通过学习增强自信,能泰然自若地当众站起来演讲,在商场或社交场合夸夸其谈,思路清晰又富有语言魅力。

③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④伴着落日的余晖,游人登上拦河大坝,举目远眺,只见晚霞尽染,江河日下,美丽的黄河像母亲的血液输入平原儿女的条条“血管”,滋润着肥沃的河套平原。

⑤“港独”会将香港卷入政争漩涡,打破香港的安稳和谐,令香港丧失“资金避难所”的独特优势,得之不易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因“港独”而毁于一旦。

⑥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持续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和营商环境,但仍有个别地方黑恶势力东山再起。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与杨德昌苦思冥想式的儒家的愤懑与顿悟相比,侯孝贤的电影好比是散文,它像是一个清心孤寂的道家在无声无息间完成自我的修行。

B.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国脚们十分清楚,一场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C.“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D.奥斯卡金像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新居落成,明日搬迁,为答谢各位亲朋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您光临。

B.初中毕业时老师和我们的合影,我一直还惠存着,因为它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

C.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的鼎力相助。

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D.同学,你这篇文章内容尚可,但语言还有几处瑕疵,我就斗胆给你斧正了一下。

1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等,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首词一定有词牌,但不一定有词题。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B.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或一场)组成。

C.元杂剧在音乐上,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宫调即调式,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前标示的【正宫】就是本套曲子的宫调,【端正好】就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D.元杂剧在角色上,分为末、旦、净三大类。

末为男角,旦为女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年轻男子)、孛老(老年男子)、洁(和尚)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①  ?

关于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②  ,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安阳殷墟甲骨文”及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

由此可见,③   。

21.下图展现了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的记忆规律,请把图片展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从书信沟通到微信交流,交流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真挚情谊的表达。

《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

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

透过时代的变化,我们看到其背后有着不变的底色。

面对这些时代的变与不变,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何思考和联想?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要求为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A

2.C

3.①严歌苓喜欢追问历史,且不依不饶,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的共同点,她喜欢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

(2分)②严歌苓用疯狂的想象去丰富题材,用生命的激情去点燃写作的“蜡烛”。

(2分)

4.C(“个人英雄主义””暗含批判”错)

5.

(1)相同点:

都描写了号声的响亮、凄切,烘托了悲壮的气氛(2分)

(2)不同点:

①前者写出了陆青对战斗惨烈及阿贵牺牲的悲愤之情,同时饱含了鼓舞战友奋勇向前、全力突围的奋发昂扬之意。

(2分)②后者写出了陆青身陷绝境之际竭尽全力提醒战友避开沼泽的急切,同时表达了陆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筋疲力尽、不能再继续战斗的不甘和遗憾。

(2分)

6.①具有线索作用,小说围绕“军号”展开故事情节,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2分)②“军号”是军魂的象征,是主人公的生命所在、精神所系、承载着陆青的顽强精神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怀,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2分)

“军号”意味着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前进方向的指引,从阿贵到陆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助于文章主题的揭示。

(2分)

7.C(A因,经由,通过B顾,只是,不过D属,嘱咐)

8.B(特殊句式依次是:

定语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9.D(“永和九年”是年号纪年法)

10.C(“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错)

11.

(1)(蔺相如)就走上前去说:

“这宝玉有点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乘机(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

(补充主语1分;“指示”1分;“却”1分;句意1分)

(2)(秦王)左右的人要杀相如,相如瞪起两眼喝斥一声,他们吓得直倒退。

(“刃”1分;“张”1分;“靡”1分;句意1分)

(3)楚国宰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持”1分;“妻子”1分;“为”1分;句意1分)

12.A

13.①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

(2分)②感情:

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无奈与怅惘,(2分)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暂作解脱的达观心态。

(2分)

14.

(1)怒涛卷霜雪卷起千堆雪

(2)杨柳岸,晓风残月(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5.B(A孱(càn)C跖(zhí)礼尚往来D国粹)

16.B(未雨绸缪:

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贬义词;无可辩驳,表示道理很明白或事实很清楚,没有可争论的;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与语境不合;毁于一旦,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