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40747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91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9页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9页
亲,该文档总共1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通用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doc

来安县体育馆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来安县体育馆

建设地点:

安徽省来安县

建设单位:

来安县体育局

设计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滁州百士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体育馆工程位于来安县新城区,设计规模:

中型;建筑等级:

乙级;设计使用年限:

50年;建筑面积为16785m2,其中地上16785m2,建筑基底面积9200m2;建筑层数:

4层;屋面防水等级:

Ⅱ级;耐火等级:

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6度;主要结构类型:

独立柱承台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轻钢网架屋面;室内看台总坐席:

3257席;本工程为内设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房、综合房等综合性体育场所,建成后将成为来安县新城区主要标志性建筑。

1.2工期目标

本工程合同工期为390个日历天(其中轻钢网架屋面等钢结构安装120个日历天内完成)。

具体开工时间以业主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1.3质量目标

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为合格。

执行的标准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02-9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J7-9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GJ78-91)

 

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施工顺序及施工段划分

2.1.1施工顺序:

(1)本工程施工中,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饰”的原则,并做好土建施工与水电安装、钢结构球形网架、通风空调、消防、综合布线及玻璃幕墙等专业的穿插配合。

(2)主体施工阶段以土建、钢结构网架为主控工期,水、电、通风、消防及幕墙等各专业配套工程为附控工期。

(3)内外装饰装修工程阶段以设备安装水电等专业配套工程为主控工期,内、外装饰为附控工期,设备安装、水、电等专业配套工程在具备装饰条件时以装饰工程为主控工期。

2.1.2施工段划分:

根据该工程特殊情况,钢模板、钢管一次摊销量特别大,综合考虑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养护周期、外墙砌筑等因素,并且结合本工程结构基本对称的这一特点,拟定划分两个流水段进行施工,即A区和B区组成第一施工流水段,C区和D区组成第二施工流水段。

2.2测量工程

2.2.1施工测量要求:

(1)工程定位:

规划部门按照报批的规划红线、基准点为依据,再根据图纸设计造型,采取以坐标系的方式进行工程定位,共定位各区圆心点D1、D1,、D2、D2,及中心O点的坐标及高程。

(2)按照规划部门给定的基准线进行详细定位,根据相关规定,基坑开挖验槽完毕应在基坑内撒白灰轮廓线,通知规划部门验线。

基础施工至±0.00标高处,将建筑物外轮廓线弹好,再次通知规划部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验线,合格后方能施工主体工程。

(3)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D1(X=492976.267Y=3587244.765)、D1,(X=493034.391Y=3587244.765)、D2(X=493005.329Y=3587284.765)、D2,(X=493005.329Y=3587204.765)、中心O点(X=3005.329Y=87244.765)五个已知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网:

①高程控制网:

根据本工程特点,除规划给定的D2、D2,两点高程外,现场还需在外围拐角空旷部位另设置4个高程控制点,编号为BM1、BM2、BM3、BM4,采用1m长直径为10cm的松木钉入稳定土层,其上平面用10cm长钉钉入,钉头留出0.5cm作为高程控制点,在松木桩四周采用C25混凝土维护加固,保证其稳定性,并且在松木桩四周用三角警旗围栏,防止施工期间破坏,具体平面位置、编号如下图所示:

②主轴线控制网测定:

因工程造型为椭圆形、且纵向、横向轴线都较长,为确保主轴线测量正确,工程总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再用钢卷尺校核,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已知五点,将南北主轴、东西主轴引测到距建筑物外围10m以外四周围墙上或空地上(其位置不受施工等影响),便于施工时轴线的施测,并做相应标志备用;其位置关系见下图。

(4)本工程基础机械挖土过程中,由主轴线控制网分四个测量控制区域(A区、B区、C区、D区),根据总控制网,用全站仪放出各独立基础中心点,再将全站仪架至各区域圆心控制点(D1、D1,、D2、D2,),将各独立柱基础中心点与圆心控制点相连,确定出各独立柱的中线方向,钉上小钉,供修坑立模之用,各段区间轴线测设时应用内分法测定,保证独立基础基坑挖土、基础施工的定位放线的准确。

(5)以高程控制网的水准点为依据,用水准仪采用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设临时水准点(为方便高程测量,临时水准点视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基坑快挖到设计标高时,在坑底边沿打入小木桩作为修整坑底和打垫层的高程依据;

(6)每次施工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对于设计图纸和工艺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复核。

(7)测量放线工作中应认真做好计算和原始资料记录工作,并将计算、记录资料及时归档保存。

(8)建筑物定位放线及各层主轴线测定必须报质检科复核,且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验线,并上报监理复核。

其余细部轴线、标高由放线组放线后自检、互检,检查无误后方能用于施工,技术负责人随时抽检。

(9)测量放线人员要协助材料员搞好现场内材料堆放、车辆停放,保证测量点位间的通视。

(10)基础施工阶段的工程测量:

建筑物轴线测出后,根据基础图进行基础施工。

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将各轴线及标高引测到基础上,采用红油漆做好明显标记。

(11)在墙体砌筑期间,需在各层墙上弹出+0.50米结构水平线,以便砌筑墙体及安装门窗时校对。

(12)施工期间应定时检查校核测量仪器,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2.2.2项目部和各施工班组配备专职测量人员如下:

组长:

张继学

放线员:

年小文、陈朋朋、陈建峰、刘东东等。

2.2.3配备测量机具设备如下: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检验状态

1

全站仪

RST632

1

0.2"

经计量检验合格

2

经纬仪

J2

1

2"

经计量检验合格

3

水准仪

S3

2

±3mm

经计量检验合格

4

对讲机

7K-3107

4

5km

经计量检验合格

5

钢尺

100m

2

经计量检验合格

6

钢尺

50mm

2

经计量检验合格

7

塔尺

5m

4

经计量检验合格

8

线坠

1kg

4

经计量检验合格

9

线坠

2kg

2

经计量检验合格

10

卷尺

5m

10

经计量检验合格

2.3土方工程

2.3.1土方工程概况:

根据本工程现场场地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体育馆工程设计室内±0.000标高为31.600m,室外标高约在31.200m,图纸设计基底相对标高为-2.600m(除了B区局部消防水池以外均为这一标高)和-4.100m(B区局部消防水池),现场场地实际相对标高从0.000m~+0.500m左右,基础土方实际挖深为2.7~3.2m左右(绝大部分独立基础)及4.1~4.5m左右(B区局部消防水池),考虑本工程独立基础布置较密且尺寸较大,拟定采取先整体挖除1.5m后再进行各独立基础开挖,有利于测量放线及降低基础施工难度,由于本工程土质较好且基础埋置深度较浅,只需按1:

0.33放坡即可,不需要基坑边坡支护。

根据来安县精业岩土勘察有限公司编制的《来安一中体育馆勘察报告》显示,本工程地下水较深,由此本工程可不考虑基坑降水问题。

2.3.2施工准备:

(1)制定好现场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边坡稳定保护、排水沟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

(2)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3)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

(4)在施工区域内,四周应设置临时性雨水排水沟,阻止施工现场周围地坡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内。

(5)土方开挖前,现场道路硬化必须完成,夜间施工照明设置完毕。

(6)土方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施工技术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和机械土方人工清理人员已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配备充足,满足昼夜连续施工要求。

2.3.3土方开挖:

(1)根据本工程具体地势偏坡情况,基础机械土方采用大开挖结合各独立基础方式开挖。

(2)本工程土方采用两台200型反铲挖掘机开挖,基底预留200厚不扰动土,人工配合清挖基底余土。

(3)根据运距和挖掘机生产率,现场拟配备8台12T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做现场土方运输。

(4)根据本工程的土质情况和相关规定,机械开挖基础土方放坡系数确定为1:

0.33。

(5)开挖顺序:

先整体挖除1.5m深并外运,再二次放线分区开挖独立基础、消防水池整体基础;具体分区开挖顺序为:

A区和B区->C区和D区,形成流水作业缩短工期。

(6)为了减少运距,A区、B区土方开挖通道设在19轴和20轴之间,C区、D区土方开挖通道设置在25轴及26轴之间。

(7)考虑到挖除的土方将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还用作回填土,故应将开挖的土方分类堆放,避免淤泥、腐殖土及杂填土掺入,且需清理堆放弃土位置原有的垃圾和杂土。

(8)基槽开挖时,要准确定位抄测出基础位置和开挖标高,并撒开挖白灰线,跟踪抄测开挖深度,防止超挖浅挖,避免浪费人工、材料,并监督人工平整至设计标高。

(9)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位时,配合人工刨挖,及时将余土清至机械回转半径之内,用机械清挖运走。

(10)机械挖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点,防止挖掘机、汽车碰撞。

(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独立基础开挖时设置排水沟,并在基础四周最低处设置集水坑(直径50cm,深50cm),以备雨天抽基坑积水。

(12)基坑开挖完成后需上报监理、业主并联系勘察设计部门前来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到工序施工。

(13)当基底土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时,应会同建设、监理、勘察及设计等部门研究加深或加固处理措施。

(14)基坑上口挖截水沟是防止施工现场的雨水冲刷沟壁、流进基坑浸泡基底。

(15)基坑周围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高度1.2m。

(16)基坑开挖质量要求:

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允许偏差项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基坑(槽)

挖方场地平整

2.

标高

+0-50

±10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3.

长度、宽度

±300;-100

-0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4.

平整度

20

2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3.4回填土:

(1)挖出土方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弃土场地时选出用于回填的粉质粘土集中堆放,作为基础、室内外回填土的土源。

(2)基础施工完成后,所有隐蔽工程必需上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基础回填土。

(3)基础回填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施工。

(4)土方回填前必须清除基坑中草皮、杂物、树根、淤泥,排除积水,分层划出回填土厚度。

(5)严格控制基础回填土的含水率,落地散开为宜,大面积回填需进行土质含水率检测,含水率过高需进行翻晒,含水率过低需进行洒水翻拌。

(6)回填土回运时采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至沟边,配合人工回填,采用25t振动压路机及21t静压碾压,边角配合蛙式打夯机打夯,每250厚碾压夯实一次,每次夯实不得少于3遍,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取样测试密实度。

(7)填方应从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实。

(8)基础回填时必须在基础四周内外同时回填,防止基础、基础梁、柱、墙等受一侧挤压而倾斜或位移。

(9)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根据本工程回填土深度,夯实前要充分洒水湿润,提高压实效果,压实系数λ≥0.95。

(10)回填运土、卸土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点,防止碰撞。

(11)回填土质量要求:

基底的处理、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分层检测,待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允许偏差项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基坑(槽)

填方、场地平整

地面基层

人工施工

机械施工

1

标高

+0-50

±50

±100

+0-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

--

--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4脚手架工程、水平及垂直运输设施

2.4.1基础和地下室脚手架:

(1)独立基础、地下消防水池墙施工高度(基础垫层至基础顶面间高度)大于1.2时设置脚手架,用于钢筋绑扎、模板加固拆除、砼浇筑等。

(2)地下室脚手架在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基础外侧回填土夯填完毕才能搭设主体施工脚手架。

2.4.2主体工程脚手架:

(1)本工程基础主体均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所有钢管和扣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符合有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规定。

(2)由于本工程外围上部各层均为阶梯状的悬挑结构,垂直方向呈倾斜状,故建筑物主体外围搭设6排满堂脚手架,内部采用双排脚手架,作为主体施工和外墙装饰脚手架。

(3)根据安全文明施工等需要,外墙垂直方向设置垂直防护架和防护立网,搭设位置按照玻璃幕墙工作面预留,立网主体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和密目网,水平防护网间隔6m设置一层,采用安全网,结构施工时此架为外防护架;装修工程时为外墙装饰脚手架。

高度29m,宽度为1.5m,立杆纵距为1.5m,步距为1.2m。

(4)搭设时要注意拉结和校正杆件的垂直和水平偏差,同时适度拧紧扣件,螺栓根部要放正,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要向上,防止雨水进入。

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要大于100mm以防滑脱,剪刀撑的搭设要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连接点离地不大于500mm。

(5)铺脚手板时一定要严密,防止跳板和探头,板头部位要用钢筋打横连接,以防滑动。

搭设时立杆接头相邻杆要错开,并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其接头距大横杆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杆垂直偏差要控制在H/400~H/500之间,且不大于10cm。

(6)建筑四角部位分别设置上人斜道,作为施工人员的安全通道。

2.4.3屋面钢结构网架脚手架:

(1)网架工程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所有网架下方均搭设,立杆间距1500,步距1500,搭设高度为下弦标高-300,满铺脚手板。

(2)在网架安装过程中,在网架临时支点处,加密、加固立杆,配合网架施工调整网架下弦,详细施工方法见屋面钢结构网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2.4.4垂直、水平运输设施:

(1)根据本工程的设计和实际要求,整体共设置QT-50、QT-40型塔吊2部,整体覆盖全部工程和施工现场,具体位置见施工平面图。

(2)水平运输,现场内零星工具材料采用常规手推车外,根据本工程位置和场地堆料、倒料情况,现场配备两台1吨柴油翻斗车和一台2T长箱货车进行短途运输和倒料。

(3)砼集中搅拌站电子称量配料机上料采用两台ZL-30型装载机,砼水平、垂直运输采用砼输送泵和布料杆直接浇筑到现场。

2.5模板工程

2.5.1框架柱模

2.5.1.1柱模板选择

本工程框架圆柱有两种截面,分别为:

φ600、φ800;其余为矩形柱。

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框架梁下圆柱采用定型钢模板;矩形框架柱采用拼装木胶板。

2.5.1.2圆柱模板施工

(一)模板施工准备:

(1)放好承台轴线、截面尺寸的50线、标高线。

(2)框架柱钢筋绑扎完毕,柱下部分预埋钢筋完毕,检查钢筋绑扎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3)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模板四周边使用砂浆封堵,并在模板下口粘贴10厚海绵条。

(4)模板安装前,钢模板刷油性脱模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脱模剂,防止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二)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安装模板——搭设支撑——模内清理——封闭清扫口——模板验收

(三)操作工艺:

(1)模板清理

a.新制模板进场后首次使用,必须用砂纸、除锈机除锈打磨。

清除表面锈蚀和焊渣,表面油污用酒精棉丝擦净;

b.以后模板连续周转使用中,趁板面潮湿时,清理干净板面上的砼残留物及其他杂物,清理时先用扁铲将板面水泥渣铲掉,再用钢丝刷除去板面砼粘接严重的残留物,模板板面清理至板面无任何杂质,再用棉丝擦净为止;

c.脱模剂涂刷:

脱模剂采用柴油、清机油配置。

刷脱膜剂时不要把脱膜剂污染到钢筋和混凝土接茬面上。

刷脱膜剂后防止擦除,造成局部混凝土粘连,刷脱膜剂后,不要放置过长,以免板面遭雨淋或落上灰尘而影响脱膜剂效果;

d.模板清理及脱模剂涂刷由专人进行,由专人检查,并对清理合格的模板做好标识;

(2)模板吊装、就位:

根据模板图,用塔吊(或汽车吊)依次将柱模板吊装就位。

模板初步吊装到位后,用撬棍进一步调整。

注意,模板吊装人员必须先检查模板清理情况,检查是否贴有合格标识,严禁将未清理干净的模板;

(3)在框架柱侧面放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成品的塑料垫块),间距600mm,梅花形布置,间距1500mm;

(4)模板校正、固定:

在两侧模板都初调完成后,两侧模板再同时根据50线、吊垂线调整模板水平位置及垂直度;

(5)柱模板加固方法见下图五

(6)模板检查验收:

模板安装、校正到位后,先通知质检科自检,经自检合格后,再报项目监理部验收,合格后,进行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2.5.2.4圆柱梁柱节点模板制作

圆柱梁柱节采用木胶板拼装模板。

根据柱直径及梁的截面宽度计算出模板弧长,在整张木胶板上画出定位线,加工出定型板后,嵌入固定木条起围护作用,采用工程常用的50×100方木制成,将方木加工成尺寸为30×50的木条。

固定木条,严格控制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弧度均匀,错缝对接,对接缝部位与圆龙骨重合,保证混凝土浇筑侧压力安全可靠。

内表面衬采用0.35 mm厚镀锌铁皮,用小铁钉与固定木条形成圆弧模板内壁,确保圆柱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

2.5.1.3矩形柱模板施工

(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

柱箍采用10#槽钢与φ20对拉螺栓(每侧双螺母)制作。

柱箍间距:

柱高三分之二以下350mm;以上为500mm。

见下图:

(3)防止胀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4)预防措施:

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2)柱脚部位在承台或楼板施工阶段预埋地锚,待模板安装后用木屑将模板固定牢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3)按图纸尺寸加工矩形柱侧模板,齐柱边线,贴5mm厚海绵条;将柱内的杂物清扫干净。

2.5.1.4柱模板拆除

(1)拆除条件:

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且混凝土棱角不因拆模发生损坏。

根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强度,予以拆除模板,根据混凝土的强化过程,日平均温度≥10℃时,预计一般24小时后即可拆除模板(具体拆模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混凝土强度报告制定)。

(2)拆除工艺:

技术部通过试块强度报告下发拆模通知后,工程部方可通知施工队拆模,没

有通知不得擅自拆模。

先拆除斜支撑,而后拆除模板承台箍,然后再拆除模板。

(3)模板清理、堆放:

模板拆除后,应先将模板上的水泥浆等杂物用小铲刀铲掉,清理干净后涂刷脱模剂,集中堆放,堆放整齐,堆放场地要平整,且不能堆放过高,以免模板变形。

2.5.2框架梁模板

本工程框架梁最大截面为450×900mm,梁侧模、底模面板均采用18mm的木胶合板,主次龙骨采用100x150mm的方木,底模支撑采用多功能碗扣架,侧模对拉杆为M10螺杆。

2.5.2.1施工准备

(1)该层柱模板拆除完毕,并清理干净,测量班将该层标高控制线(建筑1米线)弹出。

同时,在上层柱钢筋(牢固、不易晃动的部位)上,将该层顶板板面结构标高50控制线弹出,并经验线合格;由架子队将每个开间板底标高线反到柱钢筋上,以便于检查顶板模板及施工缝处理使用;

(2)按图纸尺寸加工梁底、侧模板,齐梁边线,贴5mm厚海绵条;焊足够数量的短钢筋头顶模撑,加工对拉螺杆;将梁内的杂物清扫干净;

2.5.2.2梁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1)按梁底模板支架间距支钢管碗扣架立柱,并根据梁线调整好标高。

(2)在支梁模前需先支好柱头模板,然后将两端梁模插入柱头模板内。

再将中间梁模支上,注意拼缝后面加方木堵浆。

(3)根据梁底边线,安装梁底模,安装底模时注意跨度大于4米的梁必须按照跨度的3.0‰起拱。

(4)绑扎梁钢筋。

(5)根据梁侧边线立一侧梁模,合上另一侧梁模,穿对拉螺杆拉紧两侧模。

(6)顶部用顶模撑顶紧梁模用斜撑调整梁垂直度。

(6)自检:

检查梁的起拱度,对拉螺栓是否拧紧,梁顶拉通线,清理现场。

备好大卷尺报质检员和项目部验收。

2.5.2.3圆弧梁模板施工工艺

(1)按梁底模板支架间距支钢管碗扣架立柱,并根据梁线调整好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