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40962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质量与密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

考点一:

质量及其测量

1.物体所含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用字母_____表示.当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质量单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t、kg、g、mg,

1t=____kg;1kg=____g=____mg.

3.实验室中常用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在____盘放物体,______盘放砝码,添加砝码时要用镊子按__________的顺序夹取.

4.天平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

放——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

调——调平衡螺母,目的是使天平平衡,而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就要看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_,或指针左右_________________;

称——_____物____码,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读——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____侧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取——取用砝码必须用______,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_____移回零点.

考点二密度及其测量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与它的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大小(填“有”或“无”)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为定值.密度跟温度和物质的状态____(填“有”或“无”)关.

2.密度大小等于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______.密度的单位:

kg/m3、g/cm3.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g/cm3=_______kg/m3.

3.测固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4)计算出固体的密度为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考点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诸多应用,如利用密度的公式______可以鉴别物质,利用导出公式___________可以求质量,利用导出公式_________可以求体积等.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_____,可以根据密度来_________.如果仅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电学特性等进一步鉴别.

考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命题点:

(1)质量的概念、单位;

(2)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例1(2015·常德)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例2(2015·无锡)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考点二密度及其测量

命题点: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简单计算;(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例1(2015·广安)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例2(2015·成都)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1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如图2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3)枇杷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2)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3)枇杷的密度ρ=

.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2015湖北荆州,第31题)31.张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________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_________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张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张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_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mL;

(5)事先张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例4.(2015湖北孝感,第13题)(6分)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

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

应将游码移至____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

(4)如图乙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

(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

(5)若水的密度为

,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石块的体积为_____。

(6)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______。

(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______。

例5(2015浙江台州,第36题)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

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

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

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_______克/厘米3。

考点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命题点:

(1)鉴别物质;

(2)求体积;(3)求质量.

例1(2015·烟台)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

A.天平、量筒、烧杯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D.量筒、烧杯、刻度尺

方法总结:

利用密度知识区分物质的常用方法:

例2(2015·南充)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1.0×103kg/m3,

ρ酒精=0.8×103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350cm3B.300cm3

C.250cm3D.150cm3

1.(2015·广西)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

A.50gB.5kg

C.0.5gD.50mg

2.(2015·宜昌)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

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4.(2015·南宁)“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  )

A.密度小的绝缘体B.密度大的导体

C.密度大的绝缘体D.密度小的导体

5.(2015·哈尔滨)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g/cm3;课桌的体积为m3.

6.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

(1)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____cm3;

(3)牛奶的密度ρ=____g/c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_____(填“大”或“小”).

考点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5·济南)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

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

C.一只鸡D.一只羊

2.(2015·河北)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3.(2015·泉州)你在用钢笔答题的过程中,笔中墨水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4.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

5.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6.

(2014·临沂)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7.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

8.(2015·黄冈)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9.(2015·北海)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B.甲,丙,乙

C.甲,乙,丙D.丙,乙,甲

10.(2015·眉山)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11.(2015·茂名)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

A.3∶5   

B.5∶3

C.2∶1   

D.3∶1

12.(2015·自贡)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B.乙

C.丙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3.小明五一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个矿泉水瓶的质量,瓶内气体的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15·东营)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kg/m3.(ρ水=1.0×103kg/m3)

16.(2015·益阳)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车.

三、实验探究题(共35分)

17.(6分)小芸同学想利用一台已经调好的天平、一只空杯和适量的水,测量妈妈刚买回来的面粉的密度,她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填写出正确的操作和结果.

(1)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

(2)空杯中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

(3)倒掉杯中的面粉,洗净杯后,杯中_________,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

(4)面粉的密度为 ___________(用测出的量和水的密度ρ来表示)

18.(15分)(2015·淄博)小光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下图乙所示.

通过以上测量可知,矿石样品的质量为____g,体积为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2)小红想:

如果不用量筒.能否测出矿石样品的体积?

她找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图丙),测出了矿石样品的体积。

请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2015·衡阳)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四、计算题(15分)

20.有一个质量为869g,体积为120cm3的空心铁球(铁的密度是7.9g/cm3).求:

(1)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2)如果空心部分注满水银,那么铁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g取10N/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