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1229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docx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

第28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

考点

考法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重点)

2.能源基地的建设与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

3.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方向。

(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5年3考)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②特点:

数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

是否能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①降水少: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②消耗多: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2016·高考全国卷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

(1)问,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势。

(2)问,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自然条件”,即只能从自然因素入手分析。

风力发电对风电场面积、风能密度等要求较高。

分析时应结合瓜州的地形、气候及可利用土地等进行考虑。

第(3)问,可从需求、交通、市场及距离、资金和技术等角度考虑。

第(4)问,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由此可以看出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主要是为了避免风电不稳定而导致的电力不稳的情况。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

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5年2考)

1.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建设坑口电站对山西省有什么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增加就业;④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等。

不利影响:

①加重环境污染;②加剧淡水供应紧张状况等。

2.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既有环境污染,也有生态破坏。

山西省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400

2220

4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

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解析:

(1)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据表中信息分析说明。

(2)根据材料比较分析两市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

(3)产业发展优势结合两市优势条件来分析。

大庆发展较早,位于东部地区,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4)国家战略层面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

(5)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要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角度来阐释。

答案:

(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

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

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三看”:

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

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高考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

,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

(1)~

(2)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

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

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1)C 

(2)D

 (2017·重庆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其中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危物种。

材料二 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生产国,所产柑橘大部分用于加工橙汁。

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贸易量占世界的80%。

材料三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能和核能等。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或者生产和使用中污染较小的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和核能等。

(1)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一分析潘塔纳尔湿地的形成原因,并列举破坏湿地的危害。

(2)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二指出巴西橙汁加工工业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的原因。

(3)结合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和材料三归纳巴西能源构成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解析:

(1)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地区降水量多且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河流常泛滥,地表积水多;根据材料可知该湿地生物物种不断减少,湿地是动植物栖息地,湿地被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对河流具有调蓄功能,湿地减少会导致该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2)橙汁加工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根据图中柑橘分布可知,该类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柑橘种植面积广,产量大,橙汁加工的原料丰富;橙汁加工业发达;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且离欧美国际市场较近。

(3)据图可知,巴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大。

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展新能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危机,以及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答案:

(1)降水丰富,河水易泛滥,水源补给丰富;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危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加剧。

(2)东南沿海。

 原因:

柑橘种植面积广;橙汁加工工业发达;海运便利;离欧美市场较近。

(3)新能源、清洁能源比重大。

 经济意义: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社会意义: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意义: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环境的改善。

(2017·马鞍山质检)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新开发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储量丰富。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中,通过高压压裂岩石,同时用沙或其他物质支撑裂口,使页岩破碎释放出气体。

据此回答1~3题。

1.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  )

A.熔融环境B.沉积环境

C.变质环境D.侵蚀环境

2.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有利地理条件是(  )

A.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B.盆地地形,易于汇气

C.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D.地处西部,地广人稀

3.页岩气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

B.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

C.有利于减轻雾霾的影响

D.有利于净化地下水体

解析:

第1题,页岩气储藏在页岩中,页岩属于沉积岩,因此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沉积环境。

第2题,由材料可知,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中,说明页岩气的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河流较多,水源丰富,有利于页岩气开采。

第3题,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属于气态矿物燃料,A、B项错。

与煤炭相比,页岩气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固体颗粒物等大幅减少,有利于减轻雾霾的影响,C项对。

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会使水源受污染,D项错。

答案:

1.B 2.A 3.C

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读图回答4~5题。

4.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B.充分利用废弃物

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

5.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方式可以(  )

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B.浪费水资源

C.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D.浪费土地资源

解析:

第4题,该产业链主要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污染,保护了环境,A、B、C对,不符合题意;煤炭资源主要开发电能,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

选D。

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洼地的积水抽干,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洼地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强绿化,通过对洼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问题,同时也储备了一部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选C。

答案:

4.D 5.C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一带一路”部署中,西部能源开发是一个重点项目。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40%以上,且大多数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采。

目前新疆正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建设,不仅加大了煤炭开采力度,还提高了煤炭外运能力,拓展外运方式。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千瓦,号称“风电走廊”。

但是全省输电能力不足,大量中小型风电企业盲目开发,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市场距离远等问题严重制约甘肃风电的发展。

下图为新疆煤炭分布及运煤线路专项项目示意图。

(1)分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和煤炭资源开发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新疆煤炭外运专线“一主”“两翼”的区位条件。

(3)简要分析甘肃省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并针对“风电走廊”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1)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矿井废水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煤炭开采中排出的煤矸石一般都就近堆放,煤矸石经风化、雨蚀后,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

(2)新疆距离我国能源缺口最大的东部经济地带远,所以就近调配是较为合理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煤炭外运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大多数路段风沙危害大,东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甘肃省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走廊地形,再加上植被覆盖率低,使风可以长驱直入,加强了风力;“全省输电能力不足”,所以要提高输电能力;“大量中小型风电企业盲目开发”,需要整合中小型风电企业;“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则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风电质量;“市场距离远”,可引入高耗能企业。

答案:

(1)优势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

问题:

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降;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洗煤污水处理不当,污染水源等。

(2)就近调运,缩短了市场距离;但是总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大多数路段风沙危害大;东南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等。

(3)原因:

接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北侧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等。

建议: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整合中小型风电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秩序,避免盲目开发;更新风能发电设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风电质量;延长产业链,引入高耗能产业,就地消费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

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

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

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

解析:

第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

1.A 2.D

(2017·无锡一模)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下图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城市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是(  )

A.大庆市B.黑河市

C.鹤岗市D.鸡西市

4.伊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  )

①以育林为主,禁止采伐

②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

③建立木材储备基地

④积极转型,建设煤化工基地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3题,从图中读出,四个选项中只有鹤岗市属于衰退型城市,故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最大。

第4题,题目强调林业的发展,所以排除④;禁伐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①不对;延长生产链可以提高经济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建立木材储备基地可以增加行业的稳定性。

答案:

3.C 4.B

能源生态效率兼顾能源利用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对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效率的度量。

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回答5~6题。

5.关于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

B.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大

C.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

D.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

6.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广东高耗能产业发达

B.上海产业转型升级较快

C.内蒙古三大产业结构波动大

D.青海多资金密集型产业

解析:

第5题,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并非始终最高;上海能源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比较稳定。

第6题,广东能源不足,不宜发展高耗能产业;上海经济发达,综合实力强,产业转型升级较快;内蒙古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为主,三大产业结构波动不大;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

答案:

5.C 6.B

(2017·黄冈质检)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

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 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 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7题,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常近。

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

第8题,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加大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不会延长煤炭生产链。

答案:

7.C 8.D

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均GDP与能源消费强度分布图,回答第9题。

9.下列省区中,经济发展方式最佳的可能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选C。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图中丙省区人均GDP最高,能源消费强度最低,故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最佳。

(2017·温州十校联考)风力发电优点很多,但在新疆,却被称为“垃圾电”。

结合新疆各月风速变化图(单位:

米/秒),回答10~11题。

10.据图分析一年中发电量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1.在新疆,风力发电被称为“垃圾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发电不稳定B.占用耕地

C.污染环境D.没有市场

解析:

第10题,风力发电量与风速呈正相关,图中显示冬季风速最小,故发电量最小。

第11题,“垃圾电”主要指这种电力本身条件较差,因风力发电依赖于风速,而风速变化较大会导致电力不稳定,故使用风电具有一定的难度。

答案:

10.D 11.A

二、综合题(共4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