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33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Word格式.docx

①掘开式

②附建式

③坑道式、地道式

(3)按受空袭威胁环境可分为:

①甲类:

可抗常规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的袭击

②乙类:

可抗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袭击

甲、乙类人防工程的具体分类主要是根据城市所处的战略地位以及工程在城市所处的位置并结合城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和工程的职能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2、人防工程的防护分级

(1)抗力分级

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主要用以反映人防工程能够抵御敌人核武器、常规武器、生化武器袭击能力的强弱,其性质与地面建筑的抗震烈度有些类似,是一种国家设防能力的体现。

目前,我国设防城市中常见为甲、乙类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和附建式人防工程,其抗力分级规定如下:

①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简称常5级和常6级);

②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6B级(简称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2)防化分级

防化分级是按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

防化等级也反映了对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相应武器(或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

防化等级是依据人防工程的使用功能确定的,防化等级与其抗力等级没有直接关系。

四、人防工程的基本组成

1、结构

能使建筑成形并能承载的构件。

按防护功能分为防护结构和非防护结构。

2、防护层

结构上方能起防护作用的岩、土或其他覆盖材料称为防护层。

按成因分为人工防护层和自然防护层。

结构施工后回填或设置的称人工防护层,施工过程中未被扰动的称自然防护层。

3、主体和口部(是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

主体:

防护工程中战时达到人员或物资掩蔽所需防护要求的区域称主体。

口部:

主体与地表面相连通的部分称为口部,主要供人员、车辆等进出使用。

4、密闭区和非密闭区

人防工程中有整体防护要求和能力的区域称密闭区,亦称清洁区。

无整体防护要求和能力的区域称非密闭区。

5、防护设备

防护工程中主要用来阻挡冲击波、毒剂等从孔口进入主体的设备称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活门、滤毒器等。

6、风、水、电设备

防护建筑中风、水、电设备的数量与其使用时期、用途、规模和防护要求等有关。

在战时使用的一般人防工程中的内部设备很简单,最为复杂的则为通风设备。

第二节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一、人防专用门

人防专用门是设置在人防工程出入口的具有战时防护功能的门。

1、防护密闭门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

2、密闭门

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

3、人防门的配置要求

因防护密闭门要阻挡冲击波,当门扇受到冲击波作用时,门扇需把巨大的压力传到门框墙上,因此,其门扇必须向外开启,否则,防护密闭门承受不了冲击波的作用。

而密闭门因其不承受冲击波作用,故作了“宜”向外开的规定。

二、人防工程中通风口的防护通风设备和消波设施

1、悬板式(胶管式)防爆波活门

防爆波活门是设置在通风口,用来阻挡冲击波的一种防护设备。

防爆波活门平时处于开启状态,不影响正常的通风,当冲击波到达时,它可以自动关闭,从而将冲击波能量的大部分阻挡在活门以外,只有少部分(或极少部分)能量从活门“漏入”室内。

防爆波活门是通风口消波系统中的第一道消波设备,而且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防护设备。

悬板式活门可以安装在进风口、排风口和排烟口。

胶管式活门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的新型防爆波装置,它是以柔性材料橡胶制成的胶管作为活门主体的防爆波活门。

该活门不可装在排烟口。

2、扩散室、扩散箱

防爆波活门的作用只能削弱冲击波压力,在防爆波活门后面还会有冲击波的剩余压力存在。

由于通风设备的允许压力一般不大,尤其是过滤吸收器,允许压力只为0.03MPa,因此,剩余压力往往大于通风允许压力。

为使通风设备不被剩余压力破坏,需要在防爆波活门后设置扩散室(箱),以便进一步削弱剩余压力,使之满足设备允许压力。

(1)扩散室

工作原理:

能使冲击波中高压气流突然扩散的空间称扩散室。

当冲击波由断面较小的孔口进入较大并有一定体积的扩散室时,由于高压气体的扩散,膨胀,使其密度下降,压力降低。

扩散室通常用钢筋混凝土构筑。

(2)扩散箱

扩散箱是为了简化口部设计、节省空间、方便施工、降低造价而研制成的用钢板制作的一种消波设备。

它可以用于5级、6级和6B级防空地下室,替代扩散室。

3、密闭阀门

密闭阀门是安装在通风管道上能够灵活启闭的一种密闭设备。

开启时能保障正常通风,关闭时能做到密闭隔绝。

密闭阀门有以下用途:

(1)隔绝毒剂。

使防空地下室的通风系统与室外处于隔绝状态。

(2)改变通风方式。

如人员掩蔽工程的战时通风系统要求设三种通风方式(清洁式、隔绝式、滤毒式),战时通风方式的改变,就是依靠运用系统中设在不同位置的密闭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的。

密闭阀门是人防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定型设备,有手动和电(手)动两种。

4、过滤吸收器(亦称滤毒罐)

过滤吸收器是设置在战时进风系统中的一种滤毒设备。

依靠过滤吸收器中装有滤纸和活性碳等材料的过滤、吸收作用,可将室外染毒空气的染毒浓度降到容许浓度以下,以便在室外染毒情况下为工事内人员提供新鲜空气。

5、自动排气活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

人防工程中战时通常采用机械进风、超压排风的通风方式。

自动排气活门是用于超压排风的一种通风设备。

当战时工程各口部,人防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时,工程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当为机械进风时,室内会形成通风超压,设置在排风系统中的自动排气活门在一定的超压作用下自动排风。

当室内超压较小或为零时,排气活门自动关闭,可以避免室外毒剂的侵入。

自动排气活门是人防工程中过滤通风时控制工程内超压的关键设备,目前,使用的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经加强改进后的YF、PS型自动排气活门,这种活门只能承受一定的冲击波余压;

另一种是能直接承受爆炸冲击波的FCH型防爆超压排气活门。

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工作原理与自动排气活门相同,只是活门的阀座和阀板都具有防爆性能。

因此,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应用,可以简化排风口的消波设施。

对于5级以下防空地下室,其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可以直接安装在临空墙上。

既要以保障战时的超压排风,又具有防爆波能力。

三、人防专用通道

1、密闭通道

密闭通道是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依靠其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

通常密闭通道四周的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

2、防毒通道

防毒通道是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依靠通风换气和排风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建筑空间。

形成防毒通道,必须具备在室外染毒条件下具有通风换气条件,即需满足如下两点:

(1)设有机械进风系统和滤毒通风设备,在室外染毒情况下,滤毒通风使室内能够维持一定的通风超压;

(2)在防毒通道内设有通风换气设备,在超压排风过程中使防毒通道不断通风换气,并将污秽空气不断排至室外。

3、洗消间

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房间)。

通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检查穿衣室组成。

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侧。

4、简易洗消间

简易洗消间是供染毒人员清除局部皮肤有害物的房间。

简易洗消间常设在防毒通道的一侧或单独设置,其使用面积宜为5~10m2。

四、给排水防护设施

1、防爆地漏

防爆地漏是用于人防工程排水系统的防护设施。

当防爆地漏处于开启状态时,其作用与普通地漏相同。

当防爆地漏处于关闭状态时,地漏的管口被封闭,既能防爆波,又能隔绝密闭。

2、洗消污水集水坑

在遭受空袭后,当室外毒剂下降到允许浓度时,为了对主要出入口的通道进行清洗,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外应设置污水集水坑,用来集存洗消出入口通道产生的污水,集水坑的容积以不小于0.5M3为宜。

第三节 人防工程常用术语

1、平时

和平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

2、战时

战争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

3、临战时

临战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

4、防空地下室

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

在房屋中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的为地下室。

5、坑道工程

大部分主体地面高于最低出入口的暗挖工程。

6、地道工程

大部分主体地面低于最低出入口的暗挖工程。

7、掘开式工程

采用明挖法施工,且大部分结构处于原地表以下的工程。

8、主体

人防工程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和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

如有人员隐蔽要求的人防工程最里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9、口部

人防工程主体与地表面或其他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

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口部一般包括竖井、扩散室、缓冲通道、防毒通道、密闭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滤毒室和出入口最外一道防护门或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

10、孔口

人防工程主体与外部空间相通的孔洞。

包括出入口、通风口、排烟口、天线竖井等。

11、主要出入口

战时空袭前、空袭后,人员或车辆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12、次要出入口

战时主要供空袭前使用,当空袭使地面建筑遭破坏后可不使用的出入口。

13、清洁区

人防工程中能满足防毒要求的区段。

14、染毒区

人防工程中允许短时间染毒的区段

15、防护单元

人防工程中防护设施和内部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16、抗爆单元

在防护单元中用抗爆隔墙分隔成的空间。

17、冲击波

空气冲击波的简称。

核爆炸或常规武器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18、扩散室

利用内部空间来降低由通风口或排烟口进入的冲击波超压的房间。

19、滤毒室

装有通风预滤器的专用房间。

20、防爆波活门

简称活门。

设置在通风口或排烟口处,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关闭的防冲击波设备,如悬摆式防爆波活门、胶管式防爆波活门等。

21、人防围护结构

防空地下室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板和底板的总和。

22、临空墙

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

23、防护密闭隔墙

简称防护密闭墙。

既能抗御核爆冲击波和炸弹气浪作用,又能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

24、密闭隔墙

简称密闭墙。

能隔绝毒剂的隔墙。

25、单元间平时通行口

为满足平时使用需要,在防护单元隔墙上开设的供平时通行,战时封堵的孔口。

26、防化通信值班室

防空地下室内用作防化、通信人员值班的工作房间。

27、平时通风

保障防空地下室平时功能的通风。

28、战时通风

保障防空地下室战时功能的通风。

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方式。

29、清洁通风

室外空气未受毒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

30、滤毒通风

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

31、隔绝通风

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

32、超压排风

靠室内正压排除其室内废气的排风方式。

有全室超压排风和室内局部超压排风两种。

33、防爆地漏

战时能防止冲击波和毒剂等进入防空地下室室内的地漏。

34、水封井

用静止水柱阻止毒剂进入工程内部的设施。

35、防爆波电缆井

能防止冲击波沿电缆侵入防空地下室内的电缆井。

36、内部电源

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部,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源。

通常为柴油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

按其与用电工程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区域电源和自备电源。

37、区域电源

能供给在供电半径范围内多个用电防空地下室的内部电源。

38、自备电源

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部的电源。

39、内部电站

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部的柴油电站。

按其设置的机组情况,可分为固定电站和移动电站。

40、区域电站

独立设置或设置在某个防空地下室内,能供给多个防空地下室电源而设置的柴油电站,并具有与所供防空地下室抗力一致的防护功能。

41、固定电站

发电机组固定设置,且具有独立的通风、排烟、贮油等系统的柴油电站。

42、移动电站

具有运输条件,发电机组可方便设置就位,且具有专用通风,排烟系统的柴油电站。

43、兼顾人防需要的工程

通过增加战时功能的设计和平战转换措施,达到以平时使用功能为主、战时人民防空功能为辅的地下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