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47692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5.ppt

第四章合约理论,企业理论小结企业究竟是怎样一种合约?

命令替代市场?

要素合约替代产品的市场合约?

包含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的合约?

企业家:

作为中心签约人的人力资本边际分析:

组织费用对交易费用的替代方法论:

在市场中研究企业,在企业中研究企业家。

第四章合约理论,一、市场扩展与分工深化再思“分工过程”:

分工导致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倾向增强

(1)“信息”含义“可感知性”:

信息的主观性是很强的。

信息总是不对称的,同样的信号,对一些人说是信息,对另外一些人可能不是信息。

比如“红绿信号灯”对色盲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信息。

“减少不确定性”分工导致“信息不对称”“隔行如隔山”,第四章合约理论,

(2)“行为”含义“理性”没有变化“理性”的生物基础没有变化,“自利”倾向没有变化。

阿尔钦认为,“理性是竞争的结果”。

“利他”的行为被解释为“道德感的满足”,归入“效用”的分析。

“机会主义倾向”增加了分工深化、流动性的增长、信息不对称,使“机会主义倾向”增加了。

“骗子怕老乡”约束条件进一步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村庄舆论(gossip)外在化为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产权+交易费用是行为的两大约束条件,第四章合约理论,二、“合约”的含义1、法学的含义法国民法典:

“合约,为一种合意(agreement),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合约是一种债务”

(1)合意合约自由:

回到individulism:

willingtodo,违背这一原则,则合同无效。

在欺骗、威逼、胁迫下签订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双方意见一致:

agreement双方同时受合约的约束: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四章合约理论,

(2)合同的要件:

给付、对价(义务、权利)(3)“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达到合法权益,设定的具有强制力的协议。

”(牛津法定义)2、经济学研究的合约

(1)“合约”与“契约”合约,强调是一种“合意”契约,重点在于“transfer”(让渡、交换),所以,明确界定和描述很重要。

(2)不但研究法律合约(法律上的),而且研究“默认合约”(事实上的)。

(3)研究合约行为:

包括合约的订立、再订立及执行。

第四章合约理论,(4)在约束中追求利益(5)两大约束:

产权+交易费用三、合约的起源North(1990)年对合约的分类:

人情式(personal)的交易安排与非人情式(impersonal)的交易制度人情式交易(熟人社会)这种交易是简单、重复和地域性的,买、卖几乎同时发生,每次交易的人数有限,物品和劳务同质,不用专门收集交易信息;物品的大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用不着发展度量制度。

第四章合约理论,非人情式交易(陌生人社会)随着远程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就需要契约制度的发展。

四、合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古典的合约理论古典经济学崇尚自由竞争,自然秩序是人类的天性使然,而利己动机又是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很自然,看不见的手就成了调节市场交易的自然机制。

古典的契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契约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交易当事人自主选择的结果;第二、契约是个别的、不连续的;第三、契约具有即时性。

第四章合约理论,

(2)新古典契约理论瓦尔拉斯均衡:

免费的拍卖商,交易双方的合约与在合约,直到达到市场均衡。

合约是实现均衡的手段。

新古典契约理论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契约的抽象性。

瓦尔拉斯的交易模型中,任何契约既是当事人喊价的结果,又是交易的均衡点。

第二、契约的完全性。

契约的条款事先都能明确地写出,在事后都能完全地执行;每一契约当事人对其选择的条款和契约结果具有完全信息;契约签订和执行的成本为零。

第四章合约理论,(3)当代合约理论1、对新古典理论的批评忽略信息成本假设交易费用为零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2、两种改进在真实的世界里,原来被经济学忽略的制度是重要的。

所有合约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以合约具有“不完全”的本性,所以需要机制设计。

第四章合约理论,3、若干经典的研究事前信息非对称模型:

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模型“Themarketoflemon”,Akelof,1970“EquilibriuminCompetitiveInsuranceMarket”,Rothschild&Stiglitz,1976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

次车驱逐好车逆向选择: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即商品的需求变化或市场变化出现异常时,就出现所谓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市场的失败。

第四章合约理论,事后信息非对称模型道德风险(MoralHazard)模型“Theoryofthefirm:

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MichaelJensen&WilliamMeckling,1976道德风险:

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签约后,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或监督成本太高,代理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对委托人的利益构成损害。

道德风险的多发领域:

保险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一、制度的起源1、“囚徒困境”模型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是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

制度:

通过合作方式寻求争端的解决。

解决“公地悲剧”的任何解决方案都是一整套的制度、规则。

2、科斯制度起源理论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运作的目的在于降低交易费用。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3、诺斯制度起源理论从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从完全信息的简单交换形式发展到非个人交换形式(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于是产生了“囚徒困境”和“搭便车”情况,因此,制度变应运而生。

制度的作用在于规制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二、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主体、源泉以及适应效率1、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组织:

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个人结成的集合。

组织和企业家的最大化活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

组织是否具有实现现实组织最大化目标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学习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是组织是否有效的关键。

2、制度变迁的源泉

(1)相对价格的变化

(2)偏好的变化以上两种变化对制度变迁最主要的影响是它们改变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和预期收益。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E利科克关于山区的狩猎区域与皮革贸易皮革贸易使皮毛价格大大增加了,改变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促进了狩猎土地的私有产权制度的产生。

3、适应效率有效制度为组织提供适应效率。

适应效率:

涉及一个社会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愿望,引致创新、分担风险,进行各种创造活动的愿望。

有效制度如何为组织提供效率呢?

其一,有效制度应该为组织提供一种创新的机制(或氛围)。

其二,有效组织能够消除组织的错误,承担组织创新的风险,并能够保护产权。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使组织具有适应效率的举措竞争分散决策有效产权破产法

(二)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路径依赖:

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1、诺斯的问题:

第一,是什么决定了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演进的不同模式?

第二,我们如何解释那些经济绩效极差的经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时期?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2、诺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

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

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

路径依赖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进将允许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下选择最大化的目标,允许组织进行各种试验,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去识别和消除相对无效的选择,并包含产权,从而引致长期经济增长。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一旦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阻碍了生产活动的发展,并会产生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共荣的组织和利益集团,那么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就会为加强现有制度进一步进行投资,由此产生维持现有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的轨迹持续下去。

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益因素,路径依赖与路径依赖只是路径依赖中的两个极端的例子。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三)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制度创新制度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1、制度均衡:

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人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

2、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

通过制度创新可能获得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的成本。

3、打破制度均衡的因素(6种)市场规模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知识的积累和教育体制的发展各种团体收入预期的改变,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组织费用的高低政府权力的稳固与否三、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国家:

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地区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

2、国家的目标函数国家最基本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界定所有权结构),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二是在第一个目标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

这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3、诺斯悖论(又称“国家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是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权的限制和侵害,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

思考:

如何理解“诺斯悖论”?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四、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意识形态:

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的合理性。

2、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它是一种节约机制、简化决策过程;它所内在的与公平、公正相关的道德和伦理评价,明显地有助于缩减人们在相互对立的理性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

第五章制度变迁理论,当人们的经验与意识形态不一致时,他们便试图发展一套更“适合”于其经验的合理解释,即新的意识形态来节约认识世界和处理相互关系的费用。

3、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它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的工具;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克服“搭便车”问题;意识形态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

思考:

“以德治国”与意识形态重建问题的再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