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8758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体验正确姿势的优美。

产生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愿意做一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人。

行为与习惯:

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在不同场合,行为举止得体。

知识与技能:

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演练、对比分析、亲身体验的过程,探究保持正确坐立走姿势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正确的姿势与身体健康、与人的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五角星”若干颗。

教学过程

一、这样才精神

1.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谁立得正?

表现好的同学将得到第一颗礼仪星。

2.试一试。

(1)实践演示:

请同学上台做一做,并说说你认为怎样才算立得正。

(2)同学评价:

看看书本几幅图,夸夸他们哪里做得好?

(3)提问:

怎样才算走得齐?

这样看上去感觉怎么样?

师:

这些同学真有精神。

3.学一学。

(1)看一看,听一听。

认真的读书。

[播放动画:

跟我学——坐姿]

(2)全体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同时讲解示范。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为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应当是臀部坐在椅子或凳子上,两腿上半部(即大腿部分)自然并拢平放,从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并拢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3)唱一唱,做一做。

4.比一比。

全体演练:

全体同学坐好,请刚才在前面演示的同学来看一看,坐得正、有精神的同学,颁给他第一颗礼仪星。

(学生比赛,教师巡视提示。

5.提问:

如果我们坐不正会怎样呢?

(1)议一议: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自由谈一谈。

(2)摸一摸:

让学生找小伙伴相互摸一摸脊椎,当斜歪着身子或低头趴在桌上与背挺直、胸挺起时有什么不同?

(3)谈一谈:

全班交流相互摸一摸后的感觉。

6.小结: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良好的坐姿会促进骨骼的发育,促进我们健康成长,还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效果好;长期姿势不正确,不仅会使我们眼睛近视,而且可能使我们的脊柱变形,还会造成血管、神经受压,肌肉紧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降低学习能力。

(板书:

利健康)

二、有精神才好

1.过渡:

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坐得直?

2.我们怎样站才最有精神呢?

(1)练一练:

谁愿意到前面站好,展示我们怎样站才正确?

(2)评一评:

同学评价,前面的同学站得好在哪里?

(3)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动画:

跟我学——站姿]

(4)小结正确站姿要求:

正确的立正姿势:

①头正:

抬头,眼睛向前平视;②肩平:

双肩要平,放松些;③身正:

身体挺直,挺胸,收腹,立腰;④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放身体两侧(或前后);⑤双腿立直,膝和脚后跟要靠紧,脚尖稍稍分开些。

(5)提问:

正确的站姿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3.唱一唱,做一做。

4.比一比:

站得直、有精神的同学,就颁给他第二颗礼仪星。

5.小结:

一个人站姿正确,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能够使我们看上去精神,挺拔,就像一棵挺拔的小树,看我们多精神啊!

三、我们天天有精神

1.展示一下我们组的精神劲!

2.提问:

谁能大胆地走上讲台?

(男女生各选一名。

3.评一评:

刚才这两位同学走得好吗?

为什么?

4.我们该怎样走好呢?

(1)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动画:

跟我学——走姿]

(2)教师示范并讲解:

正确的走路姿势——上身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腰直、挺胸、收腹。

迈步:

两只脚的内侧落地时,应当在一条直线的两侧;前脚的脚后跟与后脚的脚尖相距一脚长。

5.学生练习。

(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在地上画一条直线,或找地砖的边线为直线。

(2)做一做:

同学们边听歌边在教室里反复练习走一走,掌握好步位和步幅。

6.比一比。

(1)准备:

学生原地站好(复习强调站姿)。

(2)分组比赛:

一个小组同学比赛,其他三个小组评,对走得好的同学颁发第三颗礼仪星。

7.小结:

同学们,现在看看谁能坐得有精神?

(学生走回坐下。

四、看看谁精神

1、孔雀说:

百鸟中我最漂亮,当然我是精神王。

小熊主持说:

漂亮当然可以算,可是不能只看好看!

2、猴子说:

我的眼睛又大又明,要说精神我准行!

小熊主持说:

眼睛大也行,也得有神采。

3、小鸟说:

我的声音很响亮,人人喜欢听我唱。

小熊主持说:

会唱很关键,姿势也要算!

4、天鹅说:

我的姿势很优美,坐立行走准夺冠!

小熊主持说:

优美当然好,笑容别忘掉!

5、猫头鹰说:

我晚上工作不睡觉,要说精神数我好!

小熊主持说:

晚上不睡精神足,白天还得把觉补。

6、公鸡说:

我姿势好,起得早,精神谁也比不了!

小熊主持说:

有精神,不骄傲,这一点,很重要!

7、小熊主持说:

人人都能精神好,这可怎么来投票?

五、我们的收获

1.提问: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小结: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学会了正确的坐站走姿势,还知道了为什么要从小养成正确的姿势。

在生活中,无论是坐站走哪种姿势,同一姿势都不要持续太久,所以下课我们要走出教室活动活动,做作业、看电视时间长了也要站起来走一走,我们要注意在合适的时候变换一下其他的正确姿势,这样就不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3.互相学习找榜样:

练习坐站走的正确姿势。

(学生们听着《拍手歌》,由坐正到站直到最后有精神地走出教室。

2、我们有精神

一、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2.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3.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二、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有精神》一课侧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1条“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第2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即使这样,学生也不容易做到。

比如,坐得端正也就能坚持一两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被提醒要响亮地回答问题时才能够做到,不提醒就做不到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大声说话;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用正眼看人。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有精神的好习惯,在学习、活动、表达、生活方面都能够从内而外地有精神;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有精神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侧重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

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

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

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升旗仪式中学生挺拔地伫立在操场上,引导学生领会在正式、庄严的场合里“有精神”的样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

无论是坐姿端正、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高唱爱国歌曲的样子,或是在课堂上响亮回答问题的样子,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教材通过对学生坐姿的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精神”的价值,以此说明“有精神”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而在第三个小主题“我们天天有精神”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思考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从而进一步讨论保持天天有精神的策略和办法,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小调查,准备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近期照片。

2.教师准备:

(1)教师精神的照片及故事。

(2)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六、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我们有精神”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有精神才好”“我们天天有精神”。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乐于展示自己有精神的样子。

3.认识有精神的样子。

 

活动一:

绘本故事《谁精神?

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

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故事,找找看,故事中谁精神?

出示任务:

看这个绘本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ppt,呈现绘本内容(第6页中1图2图,第7页中3图4图)。

反馈指导: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

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

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小结:

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声音的响亮,姿势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

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

活动二:

我们真精神

出示任务:

“精神”的我是什么样?

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精神”的我是什么样?

将学生发现的班里有“精神”的学生请到前面来,请发现的同学为其点赞。

1.追问:

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哪儿能够看出她(他)很精神呢?

“精神”,顾名思义是指“精”、“气”、“神”。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同学的“精”、“气”、“神”。

说说你的发现,看看自己身上的“精”、“气”、“神”是怎么体现的。

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小朋友很精神?

可以从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等不同方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带给你什么感受?

2.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集会的场合非常严肃,例如升国旗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要精神抖擞的站立,并向国旗行礼吗?

为什么国旗班的战士面对国旗的时候,比我们更庄严更精神呢?

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吗?

是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训练自己的“精”、“气”、“神”吗?

是因为他们内心非常热爱国旗,所以表现出来最佳的精神面貌吗?

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并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

除了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内心和外表都很精神,还有哪些集体活动也需要我们内外统一的有精神的表现呢?

集体集会时的“有精神”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大声赞美自己或是你眼中有精神的小榜样。

3.除了在集体集会的时候,我们要有精神之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不要有精神呢?

有的时候感觉累了,要不要放松一下,还是继续努力保持有精神的状态呢?

怎么样才能一直保持很有精神呢?

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的小达人。

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何会带给大家很“精神”的感觉,采访一下他(她)是怎么做到的。

(板书:

我们真精神)

小结:

有精神带给别人的感受是赏心悦目,是自信,也是朝气蓬勃。

有精神不仅仅是在集会和重大活动的时候我们集体的精神面貌,也是生活和学习中认真朗读、高兴歌唱、响亮说话、友好相处的精神面貌,更是在遇到困难和误解时的努力进取和乐观积极。

相信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内外都有精神的学生。

活动三:

我的照片故事

出示任务:

晒照片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生活中最“精神”的照片,现在请你带着自己的照片,给大家讲述一下你的照片中的故事,在哪里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你为何这么有精神呢?

反馈指导:

提问:

通过分享和聆听同学们的故事,你发现了有精神的秘密吗?

请说说你的发现。

并把你心目中有精神的小榜样勋章,送给你身边有精神的小伙伴。

小结:

出示ppt,呈现第7页的有精神的孩子的图片。

看来,大家都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孩子,都愿意受到大家的欢迎,仪表整洁、站姿挺拔、认真朗读、高兴歌唱、响亮说话、自信表达、阳光笑容的你,真的特别有精神。

(板书:

有精神有自信)

活动四:

故事续编

1.大雄是个学习非常努力的孩子,可是晚上总是睡不好,第二天就带着黑眼圈儿来上学了,课堂上他也没精神,下课时,你会。

2.乐乐最近参加舞蹈比赛,取得了好成绩。

可是因为排练和比赛,耽误了学习。

课间乐乐闷闷不乐地趴在课桌上,你会。

3.康康是个快乐的胖孩子,每天都乐呵呵的。

但是这次体育测试成绩不理想,爸爸、妈妈都很着急,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

小结:

良好的作息和充分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我们保持有精神的状态。

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可以让我们成为内外都精神的小学生,加油吧!

你一定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2.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

3.知道天天有精神,持之以恒才能形成有精神的好状态。

 

活动一:

有精神才好

导语:

 有两名同学总是没精神,请你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让他们像你一样成为健康精神的孩子。

出示任务:

出示ppt,第8页的两张坐姿和站姿的对比图。

反馈指导:

1.讨论:

你从这两张对比图中发现了什么?

2.说说有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小结:

揭示有精神的价值,做个有精神的儿童,身体好,面貌好,有自信,有朋友。

健康成长乐哈哈。

(板书:

有精神才好)

活动二:

绘本故事《投票》

导语:

 很多小动物都认为自己很有精神,可以成为有精神比赛的冠军,你会投谁一票呢?

可以说说你的分析和理由吗?

出示任务:

展示教材插图第8页中5图6图,第9页中7图8图,小组讨论:

找到真正有精神的策略和办法。

反馈指导:

“我有精神好办法”智慧分享卡

1.谁来说一说,你们今天这么精神,早晨起来都做了些什么?

想一想,除了他们刚才说的这些以外,你觉得每天还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变精神?

还要经常做什么呢?

2.看来你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好。

制作“智慧分享卡”,把自己可以保持有精神的秘诀,制作成分享卡,并送给你的好朋友。

3.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你容易出现不太精神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如果自己找不到解决办法,可以跟小组里的同学求助,听听大家的意见,你会发现智慧就在与同学的交流分享中闪现出来了。

小结:

在这个活动中相信你一定发现了有精神的秘诀,除了坐立行走的姿势要优美,还要保持温暖的微笑,而这样的微笑要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晚上按时睡眠,保持充足的体能,有助于我们长久保持有精神的面貌,自信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活动三:

我们天天有精神

导语: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精神不仅是一个人美好形象的外在表现,而且,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利。

那么,怎样才可以做到天天都有精神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

出示任务:

现场展示小组的精神劲儿,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

每个小组展示的精气神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对比一下,自己也可以每天坚持,并长期做到吗?

反馈指导:

各组小朋友互相帮忙检查一下,自己精神吗?

同桌小朋友精神吗?

不整洁的话,可以整理整理。

小结:

有精神不仅仅是一件事或者是一天两天,而是要努力成为一种习惯,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每一个活动和生活学习场景里,都有我们精神抖擞的投入。

活动四:

绘制行动表格

导语:

我们给自己制作一张行动表格吧!

能够做到每天每一项都做到有精神,请在表格相应的位置画上五角星,看看一个月后,谁是有精神的“星星榜样”。

出示任务:

 教师可以出示范例。

反馈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属于自己的行动监督表格,并请爸爸妈妈和不同学科的老师给予签字和鼓励。

小结:

我们要积极坚持每天有精神,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每天都精神,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板书:

我们天天有精神)

八、板书设计

我们真精神

有精神有自信

有精神才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

九、教学思考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弱。

在生活中,学生觉得没必要时刻都精神,那样会感觉很累。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有精神的生活和学习是健康的表现。

第二,当自己看到别人不精神时的感受是什么,换位思考,当别人看到自己不精神的时候,又会有何感想。

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好理解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动力坚持。

课堂上我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我发现学生已沉浸在生活世界中。

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明白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现。

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不足之处:

1、应注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长期坚持的仪态仪表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