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9178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 新.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案新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4、初步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溶解性;

5、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类,并初步学会区分物质的类别。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

情感目标:

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3、酸、碱、盐的概念;

4、物质的简单分类。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溶液

白醋、酸果汁、稀盐酸

食盐水、蔗糖水

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色

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红

酸碱性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pH

<7

=7

>7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表现出酸性,为酸性溶液。

如:

食醋,二氧化碳水溶液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出碱性,为碱性溶液。

如:

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

【教学过程】

引入: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

食醋、酸奶有酸味,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有酸味,因消化不良导致胃酸过多等。

面团用酵母发酵,条件控制不好会发酸。

酒若保存不好也会发酸。

在化学实验室也有许多酸性的溶液,与酸性溶液相对的是碱性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但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碱性呢?

酸性溶液用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如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碱性溶液用无色酚酞,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P178活动与探究:

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再各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

再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

观察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像白醋、酸果汁、稀盐酸这些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我们称为酸性溶液。

活动与探究:

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再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入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现象: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结论:

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是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活动与探究:

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食盐水、蔗糖水,一支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一支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而像食盐水、蔗糖水这些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它们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像石蕊、酚酞这样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且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也不一样。

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碱性溶液。

活动与探究:

滴一滴盐酸于蓝色石蕊试纸上,滴一滴氨水于红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

现象:

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结论:

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其实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也经过了一个过程。

请同学阅读拓展视野。

便请实验小组课后能自制一种酸碱指示剂。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酸碱度:

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12345678910111213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酸果汁、白醋、稀盐酸的酸性强弱不同,石灰水、氨水和肥皂水的碱性强弱不同。

那么如何来衡量溶液酸性、碱性的强弱程度呢?

我们用长度来衡量物体的长短,速度来衡量运动的快慢。

人们用酸度或碱度来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

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其实溶液的酸碱性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人体本身就处在一个大的溶液中。

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

请同学观察表P1837-1,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

结论:

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胃液的pH在0.9~1.5之间。

请同学观察表P1837-2,各种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结论:

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

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

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单质

金属: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非金属:

CSPSiH2O2N2Cl2HeNeAr

化合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CO2SO2SO3

碱性氧化物:

Na2OK2OCaOBaO

MgOCuOFe2O3

含氧酸:

HNO3H2SO4H3PO4

无氧酸:

HClH2S

可溶性碱:

NaOHKOHCa(OH)2Ba(OH)2NH3.H2O

不溶性碱:

Cu(OH)2Fe(OH)3Mg(OH)2Al(OH)3

硝酸盐:

KNO3NaNO3AgNO3Ba(NO3)2

盐酸盐:

不溶AgCl,可溶NaClKClMgCl2CaCl2BaCl2FeCl2FeCl3

硫酸盐:

不溶BaSO4,可溶Na2SO4K2SO4MgSO4ZnSO4(NH4)2SO4

碳酸盐:

可溶Na2CO3、K2CO3、(NH4)2CO3,

不溶CaCO3BaCO3Ag2CO3MgCO3

铵盐:

NH4ClNH4NO3(NH4)2SO4

电离方程式:

1、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2、电离:

物质溶于水,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3、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如溶液中含aFe2+、bFe3+、cSO42—,则2a+3b=2c

酸、碱、盐的概念及酸碱盐的溶解性

1、在酸、碱、盐溶液中,由于电离,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3PO4

由H+与酸根离子组成:

HnR=nH++Rn-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NaOH、KOH、Ba(OH)2、Ca(OH)2

由金属离子与OH—组成:

R(OH)n=Rn++nOH—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a2CO3、AgNO3、CuSO4

2、酸碱盐的溶解性:

可溶性碱:

KOHNaOHCa(OH)2Ba(OH)2NH3.H2O

可溶性盐:

所有的硝酸盐、钾盐、钠盐、铵盐都易溶,盐酸盐(除AgCl外)硫酸盐(除BaSO4外)也可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沉淀:

不溶性碱Cu(OH)2,Fe(OH)3,Mg(OH)2,Al(OH)3

不溶性碳酸盐CaCO3,BaCO3,MgCO3,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

AgCl、BaSO4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小结:

NaCl固体(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

KNO3固体(不导电)KNO3溶液(导电)

NaOH固体(不导电)NaOH溶液(导电)

蔗糖固体(不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

酒精(不导电)酒精溶液(不导电)

蒸馏水(不导电)

设问:

为什么有的物质(如NaCl固体)本身不导电,而它的水溶液能导电呢?

而有的物质(如蔗糖固体)本身不导电,把它配成水溶液还是不导电?

在水分子作用下

分析:

NaCl固体Na++Cl-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

不导电导电

小结:

要点:

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支的离子存在。

讲解:

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了的过程叫电离。

(引出电离的概念)

分析:

电离是在溶于水的条件下发生的,与通电与否无关,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书写方法如下:

(1)正确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2)离解通常发生在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和负价元素(或原子团)之间的联接处。

(3)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相同,但写法不同。

例:

NaCl=Na++Cl-

KNO3=K++NO3-

NaOH=Na++OH-

(NH4)2SO4=2NH4++SO42-

(4)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一定相等来检查电离方程式正误。

1.酸

小结:

盐酸、硫酸、硝酸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依照它们在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提问:

这三种物质的电离产物有何共同特点?

分析:

从而得出酸的定义。

强调“全部是H+”介绍酸根的概念和酸的电离通式:

HnR=nH++Rn-

小结:

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酸分子电离子时生成的氢离子总数

2.碱

小结:

KOH、Ba(OH)2的溶液能导电,依照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提问:

这几种物质的电离产物有何共同特点?

分析:

从而得出碱的定义,强调“全部是OH-”

介绍碱的电离通式:

M(OH)m=Mm++mOH-

小结:

在碱里,跟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数目,等于这种金属所带的正电荷数目。

3.盐

小结:

Na2CO3、MgSO4、BaCl2等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说明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分析:

电离产物的特点,得出盐的定义

小结:

(1)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特点

(2)物质的分类

一、常见的酸

(一)常见的酸——盐酸

知识目标:

1.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了解它的用途。

2.了解石蕊,酚酞两种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重点:

1.盐酸的化学性质

2.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有关盐酸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种常见的生要的酸,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重要用途,本节课来学习盐酸的性质和用途。

[讲授新课]

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1.物理性质

(1)总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白雾。

(2)小结:

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

2.化学性质

(1)盐酸跟指示剂的作用

(2)盐酸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①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

②小结:

盐酸+金属────→盐+水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3)盐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增加CuO+HCl的实验)

①演示[实验P187],现象: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②小结:

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6HCl+Fe2O3=2FeCl3+3H2O

2HCl+CuO=CuCl2+H2O

(4)盐酸跟碱的反应

(增:

NaOH+酚酞+HCl的实验)

小结:

盐酸+碱───→盐+水

2HCl+Cu2(OH)2=CuCl2+2H2O,

HCl+NaOH=NaCl+H2O

(5)盐酸跟某些碱反应

(增:

NaCl+AgNO3的实验)

小结:

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HCl+AgNO3=HNO3+AgCl↓NaCl+AgNO3=NaNO3+AgCl↓

③讨论:

HCl和NaCl的水溶液中有无相同的离子?

④小结:

Cl-的检验方法:

取示知溶液,滴加AgNO3和稀HNO3,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1)跟指示剂作用:

酸性中性碱性

石蕊红色紫色蓝色

酚酞无无红色

(2)盐酸+金属───→盐+H2:

2HCl+Zn+ZnCl2+H2↑;2HCl+Fe=FeCl2+H2↑

(3)盐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6HCl+Fe2O3=2FeCl3+3H2O;2HCl+CuO=CuCl2+H2O

(4)盐酸+碱───→盐+H2

2HCl+Cu(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

(5)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HCl+AgNO3=HNO3+AgCl↓;NaCl+AgNO3=NaNO3+AgCl↓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

3.复分解反应

①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②比较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不同之处

4.盐酸的用途

[总结]①盐酸的物理性质

②指示剂及其遇酸碱的变色情况

③盐酸的化学性质

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二)常见的酸——硫酸

知识目标:

1.掌握稀H2SO4的物理性质,了解浓H2SO4和HNO3的性质及浓H2SO4的稀释方法。

2.掌握稀H2SO4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准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了解H2SO4的用途。

3.了解SO42-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

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有关硫酸化学性质方程式的书写

2、SO42-的检验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浓HCl的物理性质,稀HCl的化学性质。

2.酸碱指示剂及其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

3.Cl-的检验方法。

[讲授新课]硫酸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绸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强调稀释方法)

2.化学性质

①演示:

稀H2SO4与石蕊与酚酞的作用,得出:

稀H2SO4能使紫色石蕊浅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②演示实验得出:

硫酸+金属──→盐+H2↑;H2SO4+Zn=ZnSO4+H2↑

③演示及稀H2SO4+CuO,得出:

硫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CuO=CuSO4+H2O

④演示及:

NaOH+酚酞+H2SO4,得出:

硫酸+碱───→盐+H2O

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⑤演示及Na2SO4+BaCl2+稀HNO3,得出:

a.硫酸+盐───→新酸+新盐H2SO4+BaCl2=2HCl+BaSO4↑

讨论:

H2SO4及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相同的离子?

得出SO42-的检验方法

b.小结

3.用途:

阅读浓硫酸的特性,P188拓展视野。

4.硝酸和磷酸:

硝酸的物理性质及氧化性。

[总结]⑴浓H2SO4的物理性质

⑵稀H2SO4的化学性质

⑶SO42-的检验方法

(三)酸的通性

知识目标:

1.了解酸的分类方法和命名。

2.了解酸的通性,能熟练书写一些典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并记住金属活动顺序表,并能用它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教学重点:

酸的通性及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酸,写出已学过的酸的化学式。

酸的分类和命名:

引学生阅读课文,相应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酸有几种分类方法?

根据是什么?

2.酸是如何命名的?

3.硫酸和氢硫酸是不是同一种酸?

为什么?

练习:

说出下列各种酸所属类别和名称:

HF、HBr、HCl、HClO3、H3BO3

酸的通性:

石蕊:

变红

提问:

酸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请写出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并找出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点。

小结:

酸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阳离子──H+,故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我们称之为酸的通性。

总结出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1)

石蕊───→:

紫──→红

+指示剂

酞酚───→:

无现象

+活泼金属────→盐+H2

酸+碱性氧化物+盐+H2O

+碱───→盐─→H2(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某些盐─→新酸+新盐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活泼金属+酸→盐+H2

提问:

为何要强调“活泼”二字?

是否有些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结论:

铜及银跟酸不反应。

小结:

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与金属本身的活动性有关。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失电子能力强─────→弱

活动性强─────→弱

讲解:

①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硝酸及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而生成H2O(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

3.金属氧化物+酸──→盐+H2O

讲解:

①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②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常见的如Fe2O3CuOCaOK2ONa2O等

4.碱+酸──→盐+H2O

提问:

(1)中和反应的定义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讨论:

中和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

举例说明。

5.盐+酸──→新盐+新酸

(1)写出①CaCO3+HCl②AgNO3+HCl③BaCl2+H2SO4的反应方程式

(2)讲解:

方程式①可用于检验CO32-②可用于检验Cl-③可用于检验SO42-

酸的通性

(2)

知识目标:

了解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了解PH对生产的意义。

复习提问:

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酸有哪些通性?

分别以HCl、H2SO4为例说明

3、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简单应用

[导入新课]:

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只能确认溶液到底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但是如果两种溶液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指示剂就不能告诉我们两种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了。

为此,我们今天学习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讲授新课]:

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PH的范围:

0-14

2.PH与酸碱性的关系:

0──────7─────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即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3.PH的测定

总结出测定PH的方法(将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知溶液的PH)

①现象:

在不同酸碱度的溶液中,PH试纸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②结论:

由PH试纸的颜色变化结果,可知溶液的酸碱度-PH

讨论题:

(1)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分别如何测定?

能否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能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否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测试?

(3)能否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

为什么?

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实际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度的溶液中进行。

②农业生产中:

作物的生长须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5时,一般作物将难以生长。

③测定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3.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二、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1)

知识目标:

1.了解NaOH的物理性质,俗称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NaOH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NaOH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补充:

NaOH与CO2的反应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碱?

2.在我们接触过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叫氢氧化钠,它能跟什么物质起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习新课]:

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碱。

氢氧化钠就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碱。

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

(1)引导学生分析、总结NaOH的物理性质及俗称。

2.化学性质

(1)通过复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及阅读NaOH使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得出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的结论。

(2)NaOH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3)NaOH+酚酞+H2SO4(HCl),得出NaOH与酸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Cl=NaCl+H2O

(4)NaOH与盐的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

3NaOH+FeCl3=Fe(OH)3↓+3NaCl

(红褐色)

小结:

氢氧化钠跟盐类(含钠、钾或铵的盐除外)起反应,一般生成不溶于水的碱。

3.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1)凡是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2)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如:

H2O+CO2=H2CO3H2O+SO2=H2SO3H2O+SO3=H2SO4

4.NaOH的用途

总结:

①NaOH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③NaOH的用途

④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特点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2)

1.了解Ca(OH)2、NaOH的制法,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掌握Ca(OH)2的化学性质,掌握鉴别NaOH和Ca(OH)2的方法。

3.了解碱的分类和命名及通性。

教学重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复习提问]

1.NaOH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

CO2、SO2、SO3、HCl、H2SO4、CuSO4、FeCl3

[讲授新课]

氢氧化钙

1.制法:

由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2.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它的不溶液俗称石灰水,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3.化学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回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跟酸起中和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4.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造NaOH,漂白粉(3)改良酸性土壤

(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uSO4+Ca(OH)2]石硫合剂[Ca(OH)2+S]

三、碱的命名:

由学生总结出碱的命名的一般方法。

四、碱的通性

指导学生复习碱的概念及NaOH、Ca(OH)2相似的化学性质,总结得出碱的通性。

总结:

1.C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