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9418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6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docx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判断题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30题

1.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和它的革命性、真理性是一致的。

(否

2.社会主义人生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基本价值观问题(否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是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不是孤立的,它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对生产关系有巨大的依赖作用。

(是

5.极端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6.我国道德体系的世界观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7.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各行业出现更多的像榜样一样的优秀分子。

(是)

8.与时俱进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否)

9.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问题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一个关键问题。

(否)

10.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步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提高职业道德境界的过程。

(是)

11.道德不仅对社会关系有调节作用、对人们行为有教育作用,而且对经济基础有巩固作用。

(是)

12.政府部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否)

13.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是)

14.集体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实践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

15.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

16.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和灾难事件对社会心理、群众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是)

17.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所在的环境范围内互相对立的方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的关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

(是)

18.所谓道德理想,是对道德上的理想、目标坚定不移的信仰。

(否)

19.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革命性要求与历史性要求的统一。

(是)

20.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就是不要个人的利益,强调和追求集体和国家利益。

(否)

21.职业道德建设就是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秩序和伦理环境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是)

22.要做到办事公道,一定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和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是)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否)

24.在伦理学中,作为专门问题纳入道德规范体系加以系统研究的道德范畴,一般是指广义的道德范畴。

(否)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最终谋求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

2.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需要。

4.唯物主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摒弃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

5.提高职业道德技能是树立职业信念的思想基础。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共产主义。

7.职业态度的好坏,反映出一个职业、部门或单位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

8.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我国的道德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世界观基础的。

10.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做好工作尽心尽力。

11.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

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

12.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

13.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4.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步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提高职业道德境界的过程。

15.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16.一视同仁是职业道德的根本。

(否)

17.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集中体现。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领导作用。

19.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

20.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

2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文化素质教育。

22.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基础地位。

23.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4.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

26.发展的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发展的举措要依靠社会。

2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对生产关系有巨大的依赖作用。

否,取决于从业者的思

28.职业作风的好坏想和宗旨。

29.个人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

30.“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

是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章程,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理论已经形成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宗旨的正式确立。

(三)判断题

1.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文化环境,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

(是)

2.道德规范是人们对待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的行为善恶准则,而道德原则是人们分别对待某一种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善恶准则。

(是)

3.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

在当前形势下,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治本为辅。

(否)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是)

5.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本质。

(是)

6.职业道德认识比职业道德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这种道德认识,不仅在诉诸人的理智,要有多方面的陶冶,而且往往需要在职业道德实践中,经历长期甚至痛苦的磨练。

(否)

7.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它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是)

8.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

(是)

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是)

10.所谓道德理想,是对道德上的理想、目标坚定不移的信仰。

(否)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

(是)

12.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章程,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理论已经形成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宗旨的正式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

(是)

1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表现为心理和意识现象;又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行为和活动现象。

(是)

15.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

(否)

16.社会主义人生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基本价值观问

题。

(否)

17.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

18.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否)

19.职业道德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职业道德活动,而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两者是独立存在的。

(否)

20.集体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实践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

(是)

2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丰富内容,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而展开的。

(是)

22.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否)

23.所谓道德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的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规范,都是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服务的。

(是)

24.职业作风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职业作风的好坏,取决于从业者的思想和宗旨。

(是)

25.主张和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共同富裕的其中一个目标,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是)

26.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倡导和推动。

(否)

27.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问题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一个关键问题。

(是)

28.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和现状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是)

29.道德理论体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

(是)

30.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

在当前形势下,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治本为辅。

(否)

(三)判断题

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领导作用。

P170(否)

2.“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是)

3.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基础地位

(是)

4.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

P123(否)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文化素质教育。

(是)

6.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否)

7.我国的道德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世界观基础的。

(是)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对生产关系有巨大的依赖作用。

(否)

9.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集中体现。

(是)

10.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P53(是)

11.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

(否)

12.职业态度的好坏,反映出一个职业、部门或单位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

P115(是)

13.一视同仁是职业道德的根本。

P112(否)

14.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103(是)

15.发展的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发展的举措要依靠社会。

(否)

16.个人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

(否)

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最终谋求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

P98(否)

1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

(是)

19.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做好工作尽心尽力。

P111(否)

20.职业作风的好坏,取决于从业者的思想和宗旨。

P118(是)

21.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

22.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

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

(否)

23.提高职业道德技能是树立职业信念的思想基础。

(否)

24.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

25.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

(否)

26.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步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提高职业道德境界的过程。

(是)

27.唯物主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摒弃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

(否)

28.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是)

29.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需要。

P239(是)

3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共产主义。

(否)P107(三)判断题

1.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的问题。

(否)

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P30(是)

3.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奉献,是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是)

4.职业道德情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选择道德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否)

5.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会因改革而发生变化的。

(否)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完全可以在5-10年实现。

(否)

7.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积极向上,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

(是)

8.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力量的综合反映。

(否)

9.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是)

10.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是)

1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是)

12.政府部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否)

13.要做到办事公道,一定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和正确的权力观。

(是)

14.“八荣八耻”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是)15.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

16.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

17.职业道德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是)

18.说服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其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P127(是)

19.价值心理是价值观中的核心要素。

P25(否)

20.个人谋求正当的利益是合理合法的。

国家不仅不反对,而且大力支持。

(是)

21.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P153(是)

22.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P77(是)

23.主张和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共同富裕的其中一个目的。

(是)

24.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是)

25.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

26.职业道德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职业道德活动,而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

(是)

27.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

(是)

28.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舆论力量的倡导和推动。

(是)

29.公民道德建设要在知与行结合上下工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

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是)30.团结协作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

P173(是)

1医德规范一般采用条文式的语言出现,也采用“誓言”或“誓词”的特殊形式,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词》。

正确

2科技道德的协调功能是指协调科技成员之间、科技成果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正确

3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正确

4在医疗行为中,病人对医生首先感受到的是衣着、举止、语言、态度等外在的表现,医生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和治疗信心。

正确

5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确

6科技道德规范是调节人们所从事的科技活动与自然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以及科技工作者之间相

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在科学活动中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7职业道德是各种职业群体及从业人员在从事正当职业活动中形成的特有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作风以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8科技道德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9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10由于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科技工作者如何从事科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活动的走向,因此,科技工作者应加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而又慎重地从事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

三、判断题

1.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会因改革而发生变化的。

(否)

2.说服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其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是)

3.主张和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共同富裕的其中一个目的。

(是)

4.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舆论力量的倡导和推动。

(是)

5.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

6.公民道德建设要在知与行结合上下工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是)

7.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是)

9.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是)

10.政府部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是)

11.要做到办事公道,一定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和正确的权力观。

(是)

12.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否)

13.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

14.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否)

1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是)

1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是)

17.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的问题。

(是)

18.团结协作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

(是)

19.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奉献,是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否)

2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完全可以在5-10年实现。

(否)

21.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是)

22.职业道德情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选择道德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否)

23.价值心理是价值观中的核心要素。

(否)

24.职业道德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是)

25.职业道德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职业道德活动,而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

(是)

26.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

(是)

27.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积极向上,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

(是)

28.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是)

29.正当的利益是合理合法的。

国家不仅不反对,而且大力支持。

(是)

30.“八荣八耻”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是)

(三)判断题

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领导作用。

P170*(否)

2.“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

(是)

3.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基础地位。

P71(是)

4.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

力量和坚持精神。

(否)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文化素质教育。

6.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否)

7.我国的道德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世界观基础的。

(是)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对生产关系有巨大的依赖作用。

*(否)

9.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集中体现。

(是)

10.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

11.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

*(否)

12.职业态度的好坏,反映出一个职业、部门或单位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

(是)

13.一视同仁是职业道德的根本。

P112(否)

14.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103(是)

15.发展的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发展的举措要依靠社会。

*(否)

16.个人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

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最终谋求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

P9/(否)

1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

19.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做好工作尽心尽力。

P111(否)

20.职业作风的好坏,取决于从业者的思想和宗旨。

P118(是)

21.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

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

22.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

坚持标本兼治,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