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9632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习题集

一、填空题1

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发轫于(),形成于西汉,并经后来历代的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

2.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忽视功利,虐杀了(),使社会呈现僵化而有秩序的状态。

3.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文化又具有以“求治”为目标的()。

4.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总体精神。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5.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 )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6.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 )为目标的“道德型”。

7.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8.()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

9.中国传统科技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二是经验性。

10.强调()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逻辑上,重辩证逻辑而轻()。

1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内容及方法上,其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所注重的是()问题。

1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尚仁、崇()、重节三方面。

14.明清时期,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明清两朝皇帝都把朱熹()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15.范缜的(),对佛教唯心主义的神灭论进行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

范缜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思想,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6.整个唐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与()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17.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三国时钟繇创真书(楷书),东晋时()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他也因之被称为“书圣”。

18.文艺理论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文士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依附儒学的附庸地位,蔚为大观。

19.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20.黄河流域是我国古文化的摇篮,集中体现在( )文化。

21.北宋末张择端的(),是风俗画的代表作,所绘开封景况,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22.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他开创了( )文体,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3.( )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编年史。

24.()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25.( )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世代传习、随时增益和编录的总集,到西汉由刘向编辑成书。

26.从元谋人到北京人,在远古史上被称作( )时代,这时期的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北京人学会了使用火和控制火,人类进入了新的文化发展历程。

27.()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从禹始到桀亡,共传14代17王,历经400余年。

28.晚唐的著名诗人()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29.()一生爱好戏曲,有“曲状元”之称。

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30.实行()是氏族产生的前提。

31.用兽牙、鱼骨、海蚶壳以及加工过的石块制成的漂亮的装饰品,开中国()之先河。

32.()是墨子后学著作,记载了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33.长江文化,集中体现在()文化,“构木为巢”、“种植水稻”。

34.西汉时期的()是秦汉以前医学临床实践总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

35.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说,这是他君权神授的政治学说在哲学的理论根据。

36.宋代是中国封建时期史学的鼎盛期,私人撰述也有了新成就,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司马光主编的()。

37.唐代书坛推出中国书法的宗师()、柳公权。

38.建安时期的优秀文人代表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

39.()在东汉末年以治疗外科疾病而闻名全国,他先令病人用酒调服“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施行手术。

40.北魏郦道元的(  )是地理学的主要著作。

41.晋陆机的(),提出了系统的创作论,反对“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42.距今10万年至5万年,我们的祖先发展到()(早期智人)阶段,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

43.大概距今5万年到1万年之间,我们的祖先进化到(晚期智人)阶段,属于旧石器晚期文化。

44.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兵器和礼器的出现是国家建立的标志。

45.商代的宗教观点,是()和祖先崇拜,且两者紧密结合。

46.()原名《太史公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一百三十卷。

47.唐代孙思邈著(),是我国古代医药学名著。

48.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其文化兴盛,并具有继承性、()和世界性的特点。

49.宋代理学是以儒家经学为基础,兼收()、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50.宋()创作达到高峰,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陆游、辛弃疾等。

51.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瑀應瑒),主要的成就是()诗。

52.唐朝诗歌的发展通常划分为初唐、中唐、盛唐、()四个阶段。

53.明代农学研究有长足发展,徐光启的()集中总结了这些发展成果,反映了当时深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水平。

54.汤显祖的()以杜丽娘与柳梦梅为主角,表现出青年男女对礼教的抗争和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55.顾炎武提倡(),注重调查研究,广求证据,开辟了新的治学途径。

56.()的《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

57.宋代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繁荣起于欧阳修为代表的()运动。

58.明清时期,()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59.明清两朝皇帝都把()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60.整个唐代诗歌以()与浪漫主义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61.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

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是()。

62.生活在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地区的是古羌人,相传()是他们的首领。

63.生活在北方的有戎人、狄人,他们奉()为自己的始祖。

64.《老子》是研究老子思想(即道家思想)的主要依据。

书中提出()的天道自然的观点,以为天地都是按照客观规律而运动的。

65.被公认为我国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66.我国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是()。

67.至今为止我国页数最多的丛书是()。

68.周代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三类。

69.()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也是宋代史学领域新开辟的园地。

70.玄学是以“玄”命名的魏晋时期的哲学新思潮,由()哲学发展而来。

71.玄学的经典是《周易》、()、《庄子》,即所谓“三玄”之作,玄学因此得名。

72.玄学开端于之际,魏末的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

7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统治者中出现了一个士族这样的特殊阶层,他们想掌握国家政权,从而合法地拥有高官贵爵,把选官制度发展为()。

74.中国佛教是随着由()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

75.墨家的()开辟了中国逻辑史的先河。

76.神秘文化的范畴涉及三方面:

一是人与神的关系;二是人与()的关系;三是人与人的关系。

77.明清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三级。

78.宗法制度起源于上古的血缘姓族制度,它的核心是()继承制。

79.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饮食,二是()。

80.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大致可分为:

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三大类。

81.儒家在诸子百家中,它高居显学地位,其思想经过整合而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82.()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阐扬“王道”,“法先王”,主张实行仁政。

83.现存的中国古代园林,一般可以分为()、私家园林、自然风景园林、寺庙园林四种基本类型。

84.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

85.法家在政治思想上它以加强君权,实行()为基本主张。

86.儒家、道家都追求身心内外的(),以塑造理想人格风范为目标。

87.名家,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它以()为务,讨论名实之间的关系。

88.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中的()基础。

89.法家思想中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者的理论武器。

90.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第一大()。

东汉太平道、五斗米道的问世,标志着道教的确立。

91.方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预测术,二是()术,三是杂术。

92.中国图腾文化起源于()。

如发掘的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蜥蜴纹等。

93.南方园林多指(),以小桥流水、剔透玲珑的娟秀为特色。

94.隋炀帝开设()科,以文学取士,这种不问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的选士制度,才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端。

95.儒教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一面,却贬抑了人的()一面。

96.佛教认定人生是一种痛苦,却把希望寄托在()。

97.禅宗为何能这么风靡于中国,究其根柢,是它比其他各派佛教更中国化、()。

98.()是一部千古奇书,它的突出贡献在于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

99.西方文化、()与印度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三个主要的类型。

100.西方文化源自()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即基督教文化),主张个人自由,重视科学研究,讲究民主与法治,主张向外扩张领土,提倡互助博爱精神。

二、名词解释题

101.思维方式

102.民族精神

103.“天人合一”

104.中华民族精神

105.夏文化

106.“建安风骨”

107.类书

108.汉乐府

109.玄学

110.《周易》

111.周礼

112.春秋战国

113.宋代理学

114.韩非

115.孟子

116.墨子

117.庄子

118.荀子

119.年号

120.神秘文化

121.饮食文化

122.道教

123.九品中正制

124.宗法文化

125.尊号

126.百家争鸣

127.姓氏文化

128.鬼神文化

129.巫

130.“世卿”制

131.名号文化

132.法家文化

133.谥号

134.图腾文化

135.方士

136.中国佛教

137.阴阳五行学说

138.风水术

139.庙号

140.荀子

三、简答题

141.简述辩证逻辑的主要特点

142.简述重德精神的具体表现

143.简述宽容精神的内容

144.简述传统文化走向的正确途径

145.简述民族精神的内容

146.简述中国辩证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

147.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148.简述汉赋之美态的特点

149.简述大一统文化的开端——秦汉文化

150.简述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

151.简述明清的科学技术

152.简述中华民族及华夏的来源

15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主题

154.简述老子的思想

155.简述董仲舒儒学“天人感应”内容、作用

156.简述明清的文学艺术

157.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

158.简述巫史的地位及工作

159.简述父系氏族的产生

160.简述百家争鸣的产生

161.简述孔子的学说思想

162.简述汉代的文学成就

163.简述唐朝的书法艺术

164.简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习俗

165.简述中国园林的特点

166.简述道教的特点。

167.简述饮食文化的历史

168.简述诸子文化的特点及分类

169.简述内法外儒的封建专制思想

170.简述明清的文化专制政策

171.简述儒学的重要特征

172.简述宗法制度的功能

173.简述中国神秘文化的具体表现

174.简述中国封建法律文化的特点

175.简述宗法组织的社会文化功能

176.简述道教的文化价值

177.简述鬼神文化产生的原因

178.简述隋唐中国佛教发展成熟的标志

179.简述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180.简述神秘文化产生的原因

四、论述题

(略)……

 

答案

一、填空题1

1.先秦

2.人文精神

3.“政治性”

4.整体性

5.血缘关系

6.求善

7.政治型伦理文化

8.民族精神

9.实用性

10.道德

11.形式逻辑

12.社会政治伦理

13.义

14.《四书集注》

15.《神灭论》

16.现实主义

17.王羲之

18.《文心雕龙》

19.华夏

20.仰韶

21.《清明上河图》

22.楚辞

23.《左传》

24.《国语》

25.《战国策》

26.旧石器

27.夏朝

28.李商隐

29.马致远

30.族外婚

31.美学

32.《墨经》

33.浙江河姆渡

34.《黄帝内经》

35.天人感应

36.《资治通鉴》

37.颜真卿

38.曹植

39.华佗

40.《水经注》

41.《文赋》

42.“古人”

43.“新人”

44.奴隶制

45.上帝崇拜

46.《史记》

47.《千金方》

48.兼容性

49.佛

50.词

51.五言

52.晚唐

53.《农政全书》

54.《牡丹亭》

55.务实致用

56.黄宗羲

57.新古文

58.理学

59.朱熹

60.现实主义

61.血缘家族

62.炎帝

63.黄帝

64.唯物主义

65.《永乐大典》

66.《康熙字典》

67.《四库全书》

68.人鬼

69.金石学

70.老庄

71.《老子》

72.魏晋

73.“九品中正制”

74.印度

75.逻辑思想

76.自然

77.殿试

78.嫡长子

79.注重科学饮食

80.图腾崇拜

81.封建

82.孟子

83.皇家园林

84.庄子

85.法治

86.和谐

87.“控名责实”

88.哲学

89.变革

90.宗教

91.养生

92.石器时代

93.私家园林

94.进士

95.自然性

96.天国

97.民族化

98.《周易》

99.中国传统文化

100.希腊

二、名词解释题

101.是思维主体按一定的概念或经验框架和形式方法来反映和把握客体对象的样式。

10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且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追求的思想体现。

103.“天人合一”这一运思模式的深刻含义是,天与人是具有统一法则和变化规律的有机整体,人与天地万物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共生同处的关系,应该和谐相处。

104.将中华民族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历史上各种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中华民族精神则是指民族精神中积极、进步、精粹的方面。

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只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传统,即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

105.夏文化以河南二里头遗址为典型,故称二里头文化,那时有了青铜器。

兵器和礼器的出现是国家建立的显著标志。

106.出现了曹氏父子及其周围的文人作品,一方面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抒发了建立功业的抱负,风格慷慨悲凉,称“建安风骨”(内容充实、辞气充沛、文才华美、慷慨任气、悲凉为美)。

10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百科全书。

它保存了大量已经失传的古籍资料。

108.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刻画了时代的真实面貌,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汉代历史生活的形象的画卷,内容极为丰富。

乐府民歌出于社会下层群众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表达了人民自己的心声,道出了人民自己的爱和憎。

这些作品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要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尽管它在配乐的时候不免经过文人或乐工的改动,但仍闪烁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辉。

它是我们学习乐府诗的主要对象。

109.玄学是以“玄”命名的魏晋时期的哲学新思潮,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

玄学的经典是《周易》、《老子》、《庄子》,即所谓“三玄”之作,玄学因此得名。

110.《周易》本是占筮用书,由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

是西周前期巫史们的集体创造的结晶。

《周易》一名而含三义:

变易、不易、简易。

变易说明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不易是说事物的相对的稳定性,简易是以一持万,执间驭繁之道。

是一部千古奇书,它的突出贡献在于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它以神秘的思维模式和象数理论,试图“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从而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1.戒奢靡,禁酗酒,重礼乐,明贵贱。

112.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卒这一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

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

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华大地战争不断,故前人称之为战国。

113.宋代理学是以儒家经学为基础,兼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基本上可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程颢、程颐及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学派,称为“程朱理学”;一派是以南宋陆九渊为首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即“心学”。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提出“理”或“道”是世界万物本体,永恒存在,无所不包,先有“理”,然后产生万物。

114.韩国人,师从荀况,是战国末法家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一书是其思想之集大成,他认为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来制订政策,必须依靠暴力和法治,认为法、术、势三者必须并重。

115.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主张性善之说,政治方面他提出了关于仁政的学说,其具体内容是要求君主去注意和改善农民的生活处境。

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

孟子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曾起过重要作用,尤其是他的仁政和重民思想,对后世开明君主或进步思想家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北宋以后,孟子的著作也成为儒家的经典。

长期以来,孟子因仅次于孔子而被称为“亚圣”,人们也把儒学称为“孔孟之道”。

116.名翟,约生于春秋末年,鲁国人(或说宋国人),是墨家的创始人,流传至今的《墨子》一书,保留了墨子的思想与主张,也有部分为其后学的作品。

书中提到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十种主张,是墨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思想含有揭露现实、反对阶级压迫的内涵,但是它抹煞了阶级对立,这在当时是永远实现不了的幻想。

从秦汉开始,墨家某些观点渐被儒家所吸收,其余则因不合世用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故渐趋于衰落。

117.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庄子》,涉及了许多有关宇宙万物的探索和讨论。

《庄子》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体,道是自然无为,人只能顺从它而不能超越它或违背它,所以崇尚道就是崇尚自然。

《庄子》还提出了避免形而上学看问题的相对主义。

但相对主义运用到社会政治方面,则认为儒墨孰是孰非无法回答,从而导致认识上走向不可知论的倾向。

由于《庄子》崇尚自然,故强调人的活动必须和客观规律相顺应。

但另一方面,只强调适应自然却又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引入神秘主义境界。

118.荀子,名况,赵国人。

他批评各家,又吸取各家之长,是战国末儒家之中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

荀子接受了道家的自然观但强调不应单纯顺应自然,从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著名论点。

他主张人性恶,进一步继承了孟子的重民思想。

他还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一贯崇礼主张,在强调礼治的同时,又提出法治的重要性。

王霸并用,礼治与法治相辅而行,是荀派儒学的一大特色。

119.本为开国或继嗣君主即位改元纪年的称号。

这年号,多溢美之辞、吉祥之语。

120.在博大丰富、悠久连续的中华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具有神奇而隐秘、科学而迷信的特征,我们统称为神秘文化。

121.饮食文化是以饮食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一是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其二是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具制作工艺、事物保藏运输方法等;其三是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122.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

它综合了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神秘传说和老庄思想,并融合了佛教和儒教的教仪,是中国文化各种要素和领域的复合体。

道教,顾名思义是宣“道”之“教”。

“道”是中国人特有的观念,被作为天地人存在、机能、实践的根本。

1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统治者中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士族,他们想掌握国家政权,从而合法地拥有高官贵爵,把选官制度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但这妨碍了中小地主阶级进身之路,引起其强烈的反对。

124.宗法文化的内容包括宗法本身的问题,如宗法制度、宗法组织、宗法功能等,以及与宗法相关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人文心理、民族性格、民族习俗、历史条件等一切文化因素。

125.指皇帝生前接受含有尊崇褒美之词的称号。

尊号多是阿谀奉承之词,开始二字或四字,后越加越多。

126.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思想的著作有几十种,史称“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的思想,都代表了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在经济、政治上的利益。

他们从历史上继承了不同的文化遗产,把学术思想的研究伸向了各个不同侧面,使各家在思想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127.姓氏,是一种区分家族的代号,也是文化范畴的东西,所以称之为姓氏文化。

128.是围绕鬼神问题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诸如有关鬼神的各种传说、故事、古籍、典章、礼仪、风俗等。

129.曾经是很高尚的智者,是文明初开时期的知识分子。

传闻中的巫咸、巫相、巫彭都是杰出的大巫。

巫后来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巫师。

“巫”遂由褒义词演变为贬义词。

130.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统治者实行“亲贵合一”的选官原则,用伯叔、兄弟、甥舅等亲人当贵官,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上下不同的官职。

当时王朝里执政的卿和大夫,都由贵族家庭分别担任且世代相传,君王也不能随意任免,即“世卿”制度。

131.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在自然人化过程中,结成家族、国家、社会,由于社会交际的需要,除要辨别人的出身家族姓氏之外,还要辨别个人的称谓的一种文化现象。

132.法家文化是以先秦法家思想为轴心的文化现象。

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家本身,二是与法家相关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历史条件等一切文化因素。

133.是指帝王、诸侯、卿大夫、权贵大臣等人死后,给予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评判性的称号。

134.图腾文化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原始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包含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婚姻和社会组织制度等多方面的文化要素。

所谓“图腾”,它是原始氏族或部落的象征,是维系连接氏族部落的纽带。

135.上古的方士多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后世的方士多是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他们或是浪迹江湖,或是摆摊设点,以方术作为生计。

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表演了各种方术。

136.中国佛教是随着由印度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

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发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学说。

所谓中国佛教,既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也不同于印度的佛教思想,而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生成的一种新文化。

这正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137.基于天人之间的神秘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