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96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7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l分,共20分)

1.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6.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7.“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9.人l3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13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l3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10.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11.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2.我国正在进行的五四制实验开始于——年。

A.1981

B.1989

C.1991

D.1994

13.“明人伦”是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4.“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这是——的观点。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

15.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

A.田径

B.乒乓球

C.武术

D.游泳

16.现代教学的技术是教学的

A.主要手段

B.辅助手段

C.中心手段

D.内在手段

17.学生王明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

“你又违反纪律了?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

你的脸皮实在太厚!

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

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

”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明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9.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

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20.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A.体育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科技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1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2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22.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2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24.政治有几种表现形态。

A.管理

B.制度

C.活动

D.观念

E.组织

2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26.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

A.社会舆论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

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27.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28.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2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30.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31.义务教育

32.遗传

34.教育目的

35.德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7.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8.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39.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0.阐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41.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2.D【解析】蔡元培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3.A【解析】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4.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5.D【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6.C【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7.C【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8.B【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9.B【解析】参见教育的功能。

10.A【解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观念现代化。

11.B【解析】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2.A【解析】1981年开始我国的五四制试验。

13.B【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14.c【解析】赞科夫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5.C【解析】武术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

16.B【解析】现代教学的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17.A【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

18.C【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B【解析】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

20.C【解析】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21.ABD【解析】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2.ABCD【解析】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阶段特征。

23.AD【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

24.ACD【解析】政治的表现形式,了解即可。

25.ABCD【解析】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特征性。

26.BDE【解析】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要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还要依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27.ACD【解析】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瓦根舍因、赞科夫等。

28.ADE【解析】参考书和练习册都属于教科书的范畴。

29.ABCE【解析】提早自立原则不包括在内。

30.ABCD【解析】课外活动具有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

31.义务教育:

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32.遗传: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33.教学: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再次,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4.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35.德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四、简答题

36.【答案要点】这是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37.【答案要点】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并强化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

38.【答案要点】学制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随着个体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及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改变,各国学制呈现出许多变化,以下是三条重要的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早期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也更加重视幼儿教育,产生较强的教育要求。

这两方面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如今,许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确定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入园年龄提前,教育范围和规模扩大,并进一步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小学入学年龄呈提前之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199个国家和地区中,大多数都规定儿童5~7岁入学,其中规定儿童6岁入学的国家占56.8%。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许多国家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有的已达到8~12年。

(3)高等教育多极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当代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初、中、高三级体制,即专科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这在各国都有体现。

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之后,又出现了“博士后教育”。

学校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多数国家不仅有国文公立学校,还有私立学校。

除全日制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广播学校、函授学校、刊授学校、夜大学、自学考试助学班等多种学制类型。

39.【答案要点】

(1)课外活动因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五、论述题

40.【答案要点】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苏霍姆林斯基

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l9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做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41.【答案要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确立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

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有利于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分科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地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国家将按照学习领域制定课程标准。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程设计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明确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课时规定给地方教育部门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同学科的课时规定给学校留有一定的余地,地方教育部门在地方课程中可以决定学习领域与课时的比例分配,学校课程中学校可以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1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5.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1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19.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_____、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22.教育_________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2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_________。

24.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

学生是_________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25.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_________权和公正评价权。

26._________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27;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28._________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9.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课和综合课。

30.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

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31.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_________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32.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33.《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_________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34.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_________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5.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_________活动,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

36.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划分为_________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7._________是指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38.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__教育。

3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_法。

40.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形式的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近代教育变化的特别表现。

42.简述《教育法》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

43.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4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45.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四、论述题(10分)

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中,当代生物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中国民间则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说;当代遗传学的发展也为人们重新认识这一观点提供了某些方面的证据。

请问:

46.什么是遗传素质?

47.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B【解析】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A【解析】墨子在教育上主张“兼爱、非攻”,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B【解析】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6.A【解析】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小学教育目的。

7.D【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A【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9.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10.C【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11.A【解析】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2.B【解析】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

13.A【解析】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4.C【解析】小学阶段课程应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15.D【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16.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出自《学记》,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17.C[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8.B【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19.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0.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填空题

21.职业化22.民主化23.康德24;能动的25.学习26.教科书27:

孔子28.教学组织形式29.单一30.自我评价31.宫廷32.理想国33.宪法

34.智力35.心理36.基础37.效度38.思想39.榜样40.群众

三、简答题

41.【答案要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答案要点】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3.【答案要点】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