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167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4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docx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工程名称

一采区运输下山掘进

巷道位置

+972.3水平,运输大巷往里425开口,方位1400,沿煤层掘进,全长约490米。

巷道用途

运输、通风、行人。

巷道设计长度

490m

巷道坡度

激光定向指向施工,沿煤层顶板掘进。

服务年限

永久

开工时间

开工时间为2012年7月6日

竣工时间

预计竣工时间为2013年3月6日

附图

巷道布置平面、剖面图

第二节编写的依据

2010年9月由贵州省工学院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的鉴定永鑫煤矿为低瓦斯矿井。

2008年4月由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做的永鑫煤矿C2煤层自燃及爆炸性鉴定,结束为无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二类自燃。

2010版《煤矿安全规程》

2012年永鑫煤矿实测的相关图纸。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水平名称

皮带运输巷

采区名称

一采区

地面标高

1204~1171m

井下标高

972.3m

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

无村子、古建筑及坟墓等。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本工程往右边布置有回风下山,左边布置有回风下山,三条巷道均布置在C2煤层中,同一个方位同时向前掘进。

与运输下山平行相距25米,与回风下山平行相距25米。

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本采区为一采区,工作面周边未进行开采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

一、煤层以风斜井口以西474.5m为界,煤层走向北东,向南东倾斜,平均倾角为19º,倾向西南,平均倾角为23º。

煤层平均厚度为1.38m,煤层结构简单,为黑色半暗——半亮型,呈粉末状构造煤,不稳定。

局部有透镜状夹矸厚度大于等于0.2米。

煤层顶底板均为灰岩,稳定性好。

二、瓦斯等级:

根据2010年贵州贵州工学院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提供的《永鑫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本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1m3/min。

本矿区C2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二类,自燃煤层,且无煤尘爆炸性。

三、煤与瓦斯突出

我矿于2010年9月委托贵州工学院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鉴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

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

冲击地压

《永鑫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未提供确定冲击地压的基础资料,根据邻近矿井生产资料未出现冲击地压现象。

由于本矿开采深度相对较浅,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很小。

矿井按无冲击地压考虑。

但在巷道布置时应尽量避开应力集中区,掘进和采煤时也应注意应力集中影响。

四、地质综合柱状图如下:

第三节地质构造及水文构造

一、本矿井至今,还未遇到落差超过2m的断层,所以本区地质构造简单。

二、水文地质

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是:

孔隙水及小窑水,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源。

充水强度受充水水源和通道的影响。

1.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细砂岩裂隙水。

预计掘进时最大涌水量为3m3/h。

正常涌水量:

1m3/h

2.矿井开采C2煤层的顶板裂隙比较发育,顺槽掘进期间遇有淋水较大情况,须加强超前探和预测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密切关注异常水情。

3.加强对掘进工作面的水情观测及排水工作,在掘进头低凹处挖掘泵坑,安装足够排量的排水泵及排水管路,要有工作泵和完好的备用泵,掘进时严密观察掘进头的水情,防止溃水。

4.巷道局部顶板淋水较大的,要搭建好雨棚,做好疏排工作;保证排水泵和排水管路紧跟顺槽掘进头同步前进。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皮带运输巷开口位置:

巷道布置在C2煤层中,以坐标A点X=6065.17,Y=6529.32,Z=+972.3m开口,以方位140º,定向向南掘进490m。

水沟规格为:

宽*深为250*250mm,靠进巷道左手帮布置。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永久支护设计:

支护方式巷道口为锚网喷支护。

4、锚杆要求

1)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

2)锚杆:

锚杆为φ20-2500全螺纹钢树脂锚杆。

3)托盘:

锚杆托盘采用规格为140×140×8mm的方形预应力托盘。

4)钢网规格:

采用直径6.5mm的钢筋制成,网片规格为2000*1000mm,网孔规格为100×100mm,全断面锚网。

5)锚固剂:

锚固剂型号为MSK2335,使用3支。

6)螺帽:

螺帽为M20×30mm的预紧力螺帽。

7)石墙:

石块大小不得小于300mm,重量不得小于5斤的石块

3.支护材料

1)钢筋网:

钢筋网采用6.5#钢丝编制,规格为2000×1000mm,网孔规格为100×100mm,施工时根据现场需要将其分成大小适当的网片。

2)C20喷射喷厚d=100mm,喷浆配合比:

水泥:

砂:

水=1:

3.5:

0.4,速凝剂必须按水泥用量的3--5%掺入,喷浆距离迎头不超过50m,并达到设计厚度100mm。

3)锚杆采用φ20、L=2000mm的螺纹药卷锚杆,树脂药卷采用K2335型(Φ23mm、L=350mm)每眼2条,锚杆间排距1000mm×1000mm;钢筋网采用φ6.5㎜钢筋制作、规格2000mm×1000㎜,网眼间距100mm×100mm。

4)托盘规格为140mm*140mm,厚不低于8mm,锚杆外露长度为20mm--50mm。

5)砂子粒度不得超过6mm,喷浆厚度不得低于100mm。

6)石墙水泥于沙石的比例为1:

2,做强的厚度不得小于500mm

支护形式:

运输巷为梯形钢棚支护。

二、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3根吊挂式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前探梁使用2寸的钢轨,长度为3.7m,间距不大于1.0m,用废旧的钢丝绳吊环固定,每根前探梁不少于两个吊环。

吊环形式为圆形,使用时必须上满丝。

前探梁最大控顶距离为1m,前探梁上方使用规格不小于长×宽×厚=1800×200×50mm的木板、数量不少于2块,横向放置在前探梁的前端,并用木楔与顶板接实。

空顶距不准超过200mm位置。

三、临时支护距工作面的规定为放炮前最大空顶距不超过200mm,放炮后不超过1700mm,永久支护距工作面的规定为放炮前最大空顶距不超过1000mm,放炮后不超过2500mm。

四、巷道断面图

五、前探梁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临时支护工艺:

撤大板——移钢轨——捆钢绳——接大板。

二、永久支护工艺:

拉中线——打锚杆——挂网——退出临时支护——找顶——上梁——校正——刹邦顶——前移临时支护。

工艺流程如下:

钻眼

装药、放炮

洒水、灭尘

设临时顶柱

设永久柱

出货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巷道的施工方法:

钻爆法施工。

三班作业,边掘边修,循环进尺1500mm。

二、掘进工艺流程:

准备好工具及用料,交接班开始,时间为30分钟,先检查迎头的巷道情况,安排打眼,炮眼打结束后,进入站岗放炮截人阶段,按放炮的工序进行操作;放完炮后,检查瓦斯及巷道情况,再分别进入洒水灭尘、处理倒柱及加固棚子、前移临时支护、出货、设永久支护、交班等工序再进入下一循环。

三、交叉平行作业工序:

接班与备料及设备检查同时进行;打眼与处理背空帮空顶、风筒补漏平行作业;洒水灭尘与出货、打眼平行作业。

架棚与机电设备检修平行作业。

第二节掘进方式

一、掘进要求:

采用湿式打眼法,钻具用凿岩机打眼。

爆破落煤、矸,人工装车。

第三节爆破作业

一、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瞬发及毫秒延期电雷管,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且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掏槽方式为平行对眼向内倾斜。

二、各巷道爆破图表

一采区爆破图表

第四节装运煤方式

一、装矸、装煤(矸)方式:

用铁锹将煤(矸)铲入矿车。

二、运矸、运煤(矸)方式:

煤攉入矿车,采用小绞车提升到轨道下山车场后,由轨道下山调度绞车提升到运输大巷,再有地面绞车经主斜井提入地面分选

三、运料方式:

地面主绞车经主斜井放入运输大巷车场,采用轨道下山调度绞车放入下部车场,最后人力运到工作面。

第五节管线敷设

管线吊挂方式与工作面距离的要求:

1.风筒沿下帮吊挂,迎头风筒出口距工作面煤巷不得超过5m,半煤岩不得超过8m,全岩巷不得超过10m。

2.电缆沿右帮顶100mm开始吊挂。

3.轨道靠进巷口右帮辅设,型号15Kg/m,轨道600mm,枕木规格:

1200*140*130mm,枕木间距不得超过1m,错开的道接头下面必须都安设有枕木,两根轨道上偏差不超过5mm,直线段偏差不超过2mm,两根轨道左右高差为±5mm;轨道接头间隙不得超过2mm,接头高低差不得超过2mm。

4.风水管及水沟在进巷口左帮,风水管沿顶往下布置,(管线布置如断面图)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套

设备及工具配套表

编号

设备及工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煤电钻

MZ-1.2

2

备用一台

2

馈电开关

KBZ400/660

2

备用一台

3

综保

ZB-22

2

备用一台

4

电话

HBZ

2

备用一台

5

铁锹

10

备用5把

6

镐头

4

备用2把

7

锤子

2

备用1把

8

局部通风机

FD-№5.5-2*22KW

2

备用1台

9

挂罗盘

1

10

风镐

1

备用

11

凿岩机

2

备用

12

QBZ80-120

10

13

DSJ650

30KW

1

14

GSJ30

30KW

2

15

风泵

2.2KW

2

16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

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安装地点全风压通风点往后10m以外的位置。

二、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二氧化碳涌出量低于瓦斯涌出量,矿以瓦斯涌出量计算为主)

Q掘=100×q瓦斯×K掘通=100×1.6×0.39≈62m3/min。

2.按炸药量计算:

Q掘=25×A=25×9.6=240m3/min。

3.按人数进行计算:

Q掘=4×N=4×13×1.2=62.4m3/min。

4.按局扇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进行计算:

Q掘=Q局机×I=350×1×1.3=254m3/min。

三、局部通风机的选型及风量验算:

(皮带运输巷供风以最大断面6.44㎡作为计算依据)

1.按最低风速验算:

Q≥0.15×S=0.15×6.44=0.966m3/s

2.按最高风速进行验算:

Q掘≤15×S掘=4×6.44=24.6m3/s

3.通过上述风量计算及风速验算选择FD-№2\5×5.5型局部通风机作皮带运输巷供风设备,能满足上述四个条件,故暂定供风量

四、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的选择(见附图2)

五、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见通风系统示意图)

通风:

新风流路线:

主斜井---运输大巷--皮带下山上段--风机压到工作面。

污风路线:

工作面---回风下山上段---回风斜井----地面。

第二节压风系统

一、压风方式:

压入式供风,压风设备:

GS-150A型空压机2台21.55m3/min、0.8Mpa,110KW;主斜井供风管路为4寸铁管分支4寸铁管进入皮带巷口,最后用2寸铁管接到皮带运输巷工作面;管路的敷设靠巷道左帮上部。

二、压风管在皮带运输巷管道口上,必须安装闸阀以便控制和维修。

管道前端至工作面距离保持在30m左右,并用高压软管接分风器。

三、管路的安装:

由施工队组采取边施工边安装延伸的方式紧跟工作面。

(见附图3)

第三节防尘系统

一、防尘管路:

主管由4寸铁管接防尘水池从主斜井,最后用1寸铁管引到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二、1寸供水管距迎头不大于20米,且迎头配备一根长不小于20m、φ25mm的高压软管。

三、净化水幕:

1.在工作面20-5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移动净化水幕装置,随工作面往前逐步移设。

2.安设的净化水幕洒水时必须覆盖巷道全断面。

3.净化水幕的阀门及所有连接处必须保证完好,不得有流线性漏水,阀门灵活好使。

四、喷雾装置:

1.喷嘴方向要与巷道风流方向相反。

2.各运输转载点必须设置好喷雾装置,喷雾装置无水时,不得开动运输设备。

3.各转载点的喷雾装置的喷嘴高度安在距转载点正中心350~400㎜的位置,且喷嘴必须正对转载点。

五、每班对工作面附近50m进行一次洗尘工作。

六、工作面要保持巷道湿润,走路时粉尘不飞扬,巷道内的风筒、水管、电缆、迎风风障、巷道底板的粉尘的堆积厚度5m范围内不得超过2mm。

七、掘进工作面必须经常清洗积尘,避免煤(岩)尘积聚。

八、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好个人防护用品防尘。

十、工程师必须按规定在工作面设置好移动净化水幕,移动净化水幕距迎头的距离不得大于50m。

十一、施工前探钻孔时,必须坚持湿式作业,采用水排钻屑。

因特殊原因不能采用水排钻屑时,必须采用外浇水降尘。

十二、防尘洒水系统的安装(见附图4)

第四节防灭火(因煤层无爆炸性及自燃性,矿暂不考虑灭火系统)

一、皮带运输巷机电配电点放置2台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必须悬挂在帮上支护完好的地点。

二、机电不准失爆,必须完好,严格检身制度。

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附监控系统示意图5)。

一、在皮带运输下山掘进工作面迎头3~5m,距巷道顶板0.3m,距帮不大于0.2m的位置。

设置第一台瓦斯浓度传感器(T1),其断电值为大于或等于1%;报警值为大于或等于1%;在皮带运输下山与轨道下联络巷岔口往里10~15m处设置第二台瓦斯浓度传感器(T2),其断电值为大于或等于1%;报警值为大于或等于1%。

二、断电范围:

T1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时,切断工作面内所有动力电气设备电源;T2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时,切断工作面及回风流中所有动力电气设备电源。

只有在各监测点的瓦斯浓度均小于1%时,方可对工作面进行送电工作。

三、瓦检员、安检员、班队长、电工及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佩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面。

四、瓦斯传感器不能正常监控时,该掘进巷道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设置栅栏,进行处理,只有恢复正常后,方可恢复作业。

五、监测系统出现故障时,工作面及掘进巷道必须停电撤人,设好栅栏,只有待监测系统故障处理好后,方可恢复工作。

六、甲烷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严格执行通风部门的相关规定。

七、瓦斯传感器调校试验的规定:

仪表调试必须由后勤部门负责联系行业跨部门调试,其他人员严禁乱动乱调,施工队组负责日常管理。

八、调校完毕后,符合标准的,地面通电24小时后方可下井;不符合标准者,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调校周期为7天。

九、传感器种类及数量(6台):

其中瓦斯传感器2台、局扇电源传感器2台、动力电源传感器1台、风筒传感器1台,具体位置如下表:

种类

数量

位置

报警、断电及复电范围

瓦斯传感器

1

工作面5m内

报警值≧1%,断电值≧1.5%,复电值<1%,断电范围: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1

第一全风压口往采面方向10~15m之内

报警及断电值≧1%,复电值<1%,断电范围: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设备开停传感器

1

风机电机电缆上

1

风机电机电缆上

风筒传感器

1

工作面风筒上

溃电传感器

1

工作面主供电源电缆上

第六节供电系统

一、供电方式:

从地面配电硐室用50mm2电缆引到皮带运输巷KZB400/660溃电开关上,配电到工作面各用电地点。

皮带运输巷工程总用电负荷为190KW。

二、电器保护要求:

设备必须有过流、过热、短路及断相保护;所有设备、电缆必须相互联网接地。

三、供电系统情况(见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

第七节排水系统:

工作面的水由水泵排到Φ50mm的铁管,再由铁管排到主斜井,主斜井自流到水仓,再有水泵排放到地面污水处理池。

(见排水系统示意图附图7)

第八节运输系统(见运输系统示意图附图8)

一、运矸、运煤(石)方式:

煤攉入矿车,采用小绞车提升到轨道下山车场后,由轨道下山调度绞车提升到运输大巷,再有地面绞车经主斜井提入地面分选。

二、运料系统:

地面主绞车经主斜井放入运输大巷车场,采用轨道下山调度绞车放入下部车场,最后人力运到工作面。

第九节通讯系统(附通讯系统示意图9)。

一、工作面及局部扇风机安设位置处必须安设与矿调度室、绞车房、井口及压风机房联系的通讯电话。

二、电话机型号为KTH13型矿用本质安全型壁挂电话。

三、工作面的电话必须随时保证能够正常使用,以便及时将工作面的各种情况汇报给相关部门。

四、风机安设位置必须安设专用电话,且禁止与井下串号使用。

第十节信号系统

一、开口前必须有机电部门,在巷道开口前主斜井出,安设一组提升信号灯和铃,并保证正常使用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准备

五、施工前,由矿长组织,学习贯彻皮带运输巷作业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工作。

六、开口前,必须将所有用料准备好,开关电缆等用电设备安装并调试好。

七、开工前必须按设计,将开口位置坐标实施好,以免发生错误。

八、开口期间,必须有一名矿长在现场统一指挥。

九、开工前,班组长及安全员必须先检查巷道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允许做开工的准备工作。

一十、开工前必须将施工点的管线保护好后,才允许做出开工的准备工作。

一十一、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加强自主保安及联防保安工作。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风

本矿C2煤层为无烟煤,C2煤层经鉴定为低瓦斯。

1.工作面必须设有主、副两台局部通风机,两台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供风能力必须相同。

2.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

3.工作面必须安设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设施,当主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掘进巷道瓦斯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掘进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电源。

4.主、副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设自动切换装置,每天8点班由电工和瓦检员安检员共同对风机的自动切换装置进行试验,每次试验时副风机的运转时间不得低于10分钟。

每天进行主副风机切换试验时,同步检查工作面动力电气设备电源是否断电,如不断电必须进行处理。

确保风电闭锁可靠。

试验完毕后必须由瓦检员将切换试验结果汇报给矿调度,并由矿调度将切换试验结果记录存档。

5.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斜井中,且距岔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6.局部通风机安设地点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

7.局部通风机必须进行吊挂,主、副风机吊挂离地高度均不得小于300mm。

且必挂牌管理。

8.局部通风机必须指派专人管理,确保正常运转,杜绝无计划停风、停电现象。

9.局部通风机的开停只能由瓦检员进行。

10.风筒必须逢环必挂,风筒吊挂在皮带运输巷的沿下帮吊挂。

11.必须采用抗静电的阻燃风筒,风筒的吊挂必须平、直、稳、紧、逢环必吊,风筒底沿与巷道底板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转弯地段必须使用金属骨架风筒。

12.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的风筒出风口距迎头的距离为3~5m。

13.通风部门加强对风筒的检查和维护,发现损坏或者漏风,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

14.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栅栏并揭示警标。

在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检查瓦斯时必须两人以上检查,瓦检员在前,另一人在后。

两人保持2~5m的距离。

只有在掘进工作面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均小于1%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小于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15.停风区域内瓦斯浓度超过1%小于3%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需排放时,由瓦检员按照《瓦斯自排措施》进行排放瓦斯。

如瓦斯大于等于3%时,由救护队排放瓦斯,届时措施另报审。

16.因故临时停工时局部通风机必须保持正常运转,严禁停风。

17.随着巷道往前掘送,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必须及时往前接到位,确保风筒出口距迎头的距离煤巷不得天于5m,半煤巷不大于8m,岩巷不大于10m。

18.往前接风筒过程中,风筒出口往里段巷道中禁止有人进行其它作业。

19.只有待风筒接设完毕,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以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二、瓦斯管理

1.特种作业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入井必须佩戴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2.工作面风流中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瓦检员必须加强整个巷道的顶、底板及老巷帮的瓦斯检查,特别是迎头顶、底板的瓦斯检查。

如有瓦斯超限,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只有确认无隐患后才能进行正常作业。

4.因临时停风,瓦检员、安检员共同将停风区巷道的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位置,瓦检员随时检查风机及开关安设位置10m范围风流中的瓦斯情况并汇报矿调度。

5.工作面无论有无人员作业都不得停风,因故停风瓦斯浓度达到3.0%时,瓦检员严禁自排瓦斯,必须由救护队排放,严格按照瓦斯排放分级管理制度进行瓦斯排放。

6.因临时停电或其它原因局扇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先检查瓦斯,证实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CO2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否则须执行排放瓦斯措施,待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CO2浓度降至1.5%以下方可送电、恢复工作。

7.每周试验瓦斯闭锁时,同步检查工作面动力电源是否断电,如不断电必须进行处理,确保瓦斯闭锁灵敏可靠,试验结果由电工汇报矿调度。

8.无风、微风或瓦斯超限时严禁作业。

9.局部瓦斯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局部瓦斯积聚地点,采用压风稀释法、风袖导风法、钻孔抽放法等方法治理局部瓦斯。

1)压风稀释法治理瓦斯

a)将高压风用软管引至局部瓦斯积聚地点,并吹散和稀释瓦斯、降低瓦斯浓度。

b)瓦检员必须加强软管的检查,严防损坏。

c)除瓦检员及有关通风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严禁随意关闭压风。

2)风袖导风法治理瓦斯

a)在风筒上割洞,用毫丝管插入将风量引至局部瓦斯积聚地点,以稀释瓦斯、降低瓦斯浓度。

b)瓦检员必须加强毫丝管的检查,严防损坏。

c)除瓦检员及有关通风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严禁拆除毫丝管。

毫丝管拆除后,必须及时处理风筒,减少漏风。

3)钻孔抽放治理瓦斯

a)过断层期间在巷道的正前方与巷道呈45度斜上方、巷道顶部进行打钻抽放。

b)局部瓦斯渗出量大的地点,进行打钻抽放。

4)过地质构造带时瓦斯治理措施:

a)过地质构造带前,生产技术部门及时提供地质情况。

b)过地质构造带时,坚持“逢掘必探”的原则。

只有探清地质构造,采取有效措施瓦斯浓度不超过规定后,方可恢复作业。

c)过地质构造带若瓦斯涌出异常时,必须采取打钻抽放的措施。

打钻抽放瓦斯的设计及报告另报审。

d)过地质构造带时,矿每班派一名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

e)过地质构造带时,如发现掘进工作面瓦斯变化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好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f)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加强局部瓦斯检查,特别是底板、顶板、空洞等处的局部瓦斯检查和处理。

11.通风部门必须加强对监测系统的管理,加强对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