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02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

小学禁毒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小学禁毒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北牙瑶族乡中心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教学班级:

四年级执教:

韦张霞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什么是毒品

一、看视频资料——交流身边吸毒者及家庭的悲惨命运,初步了解毒品会对身体、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现象。

二、了解什么是毒品。

1.谈话:

观看了刚才的视频资料与交流,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什么是毒品呢?

毒品都有那些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

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出示课件、图片资料,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毒品相关的知识。

(1)鸦片:

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

 

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

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

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

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

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

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

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

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

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

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

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7)其它常见的有:

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K粉)、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

三、总结:

了解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谈话。

第二课时

毒品的危害

一、谈话导入: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毒品,常见的毒品有哪些,我们都知道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这一节课我们再进一步来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案例学习

(一)教师介绍案例(通过案例的学习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案例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家强制戒毒所。

这家戒毒所,有一位姓王的女医生,她每天看见大量的戒毒人员因吸毒而痛不欲生。

一贯好强的她对此表示怀疑:

“难道毒瘾真不可抗拒吗?

”她决定要以身拭毒,要亲身“获得感受”,用自己的自信来征服毒品,她要写一篇震动世界的论文,以自己的“伟大”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她从戒毒人员那里获取了购买毒品的渠道,然后开始了她的“伟大安验”。

王医生开始了她精心计划的第一步,开始吸了第一口毒,并在专用记录本上描述:

“极难受,呕吐。

”第二次,她接着记录:

“开始有些舒适感。

”第三次,她写道:

“较适应。

”如果这时她毅然止步,她仍然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但她没有。

第四次,她又写道:

“完全适应”。

这时,她已认定自己是真正的海洛因征服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吸毒人员,她要将亲身实验告诉世人,她是毒魔的唯一征服者。

她要像丢弃一双破鞋一样地丢弃毒品。

然而当她象饿虎扑羊般地扑向海洛因时,一切就变得那么地可悲、可叹又可笑了。

这时她后怕了,她开始挣扎了,然而越来越大的毒瘾,使她难以自拔,先失去了丈夫,然后把存款吸光,把家俱变卖,然后变得一贫如洗。

没多久,她的身体开始变得丑陋:

身体消瘦,头发开始脱落,身体表面所有可以注射的大小静脉处已看不见一处完好的肌肤。

最后,在她“伟大的实验”只有1年零7个月的时候,割脉自杀了。

此时,她才30岁。

一个戒毒所的女医生掉进毒窟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千万别把生命当儿戏,千万别沾第一口!

案例二:

前面讲了王医生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可悲、可叹又可笑的实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名的斯金纳(Skinner)动物成瘾性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只猴子关在一只特制的铁笼里,铁笼里设置了一个铁棒,只要猴子碰动了铁棒,马上就会被打一针吗啡。

开始,猴子似乎很气愤,因为挨了一针,很痛,便尽量躲避碰撞铁棒。

可是一不小心,它还是碰撞了,自然又挨了一针。

几天过后,猴子开始不气愤了。

因为它觉得每次碰撞打针后,身体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于是,它开始有意识的碰撞铁棒。

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又发现,以前碰一次铁棒可以获得的“快乐”,现在碰两次也得不到了。

怎么办?

聪明的猴子便更频繁更猛烈地碰撞铁棒。

这时,实验人员又安上了另一个可以提供精美食物的装置。

但猴子即使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也是宁可要吗啡不要食物。

现在,实验人员又把吗啡撤去,换上输液的盐水。

于是,猴子出现了以下症状:

泪水、打哈欠、浑身发抖,焦躁不安……,为了得到曾经有过的“快乐”,它竟绝望地一次次重复着枯燥的碰撞铁棒的动作,毫不气馁。

最多的一天内,它竟连续不断地碰撞了两万多次,直到力竭而死。

它对毒品的无限渴求,使实验人员惊骇不已。

前面讲的王医生染上毒品后不能自拔,猴子染上毒品后也力竭而死,可见毒品对人体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全国因吸毒而死亡的达10余万人,我县因吸毒而死亡的已有60多人。

案例三:

吸毒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对家庭也是无情的伤害。

它可以让百万富翁变得一贫如冼;它能把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老百姓有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吸毒对家庭的严重危害: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位老板怎样从百万富翁变得一无所有、倾家荡产。

这位廖先生,他从跟人学做土方运输的生意开始,逐渐在上海的土方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此后,他又从土方、运输的领域逐步向贸易发展。

到1996年,廖先生已经有几百万元的资产。

2000年,站在人生巅峰上的廖老板结识了一位据说做“大生意”的陈“老板”。

一次应邀拜访时,陈“老板”与他人正在吸食燃烧的白色粉末。

廖老板下意识地想到这是“吸毒”!

陈“老板”热情地劝他也尝一口,并说:

“这是精品啊!

我们赚了钱,最大的享受就是吸这个啦!

不信你试试,吸了,你就会感到比神仙还快活!

”就这样,禁不住诱惑的廖老板走出了最终导致他倾家荡产的第一步。

从此以后,廖老板完全被毒品所控制。

自以为财大气粗的他,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全部家产都吸光、败光,一家四口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最后竟然还要拿他女儿储蓄罐里的零钱去买毒品。

2005年5月,廖老板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完成了从一个毒品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转变,终因贩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身心憔悴的妻子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他。

他在狱中捶胸顿足、大声疾呼:

毒品乃万恶之源,任何好奇和幻想,都将让你走向毁灭。

这幅漫画就是对刚才那位廖老板的真实写照。

“家住小洋楼,吃喝不用愁,如今染毒瘾,流落到街头。

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老板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为什么会变得一无所有?

下面我们来做几道数学题。

问题一:

吸毒成瘾之后,每天至少需要100元以上的资金,按每日1OO元计算,一年的毒资是多少?

(学生计算)结论:

100×356=36500元。

问题二:

一年毒资才三万多元,为什么吸毒会让百万家产的老板倾家荡产呢?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小结:

吸毒会上瘾,需加大剂量。

加大剂量,则需增加毒资。

引导学生计算“一个月增加一次剂量,一次增加100元毒资,一年共需多少?

”100×30+200×30+300×30…+1200×30=(1+2+3+…+12)×100×30=234000结论:

一年需234000元。

(1+2+3+…+12…+48)×100×30=35280004年要消耗3528000元。

小结:

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通的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吸毒者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

(二)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毒品对个人与家庭都造成了重大危害。

1.对吸毒者个人

(1)断送生命:

据统计,吸毒人群的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出15倍。

吸毒人员平均寿命一般为30岁—40岁。

吸毒人群的死亡率比正常人群高15倍,其中75%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

吸毒者死亡率高的原因如下:

①吸毒过量。

过量吸毒引起的死亡占吸毒死亡率的50%以上。

吸毒过量多发生在年轻的静脉吸毒者,常会引起突然死亡,有的死亡发生在注射用药后15分钟之内。

②自杀。

吸毒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l0一15倍,原因有:

吸毒并发症的痛苦;众叛亲离,被家庭和朋友所抛弃;后悔、内疚感的折磨;精神异常。

③参与犯罪,死于非命。

吸毒花费巨大,吸毒者为获得毒资常台参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甚至互相残杀。

④死于各种并发症。

毒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宜接损伤而引起死亡。

(2)身心痛苦

①孤独,道德沦丧,不顾廉耻,没有了人格尊严,众叛亲离,犹如过街老鼠。

②疾病折磨,肝、肺、胃、肾等各种脏器功能衰竭,皮肤溃烂,最终导致死亡。

③毒瘾发作时生不如死,犹如万箭穿心、万虫咬噬。

④衣食无着落。

2、对家庭

①倾家荡产。

②惶惶不可终日。

③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另众叛亲离。

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

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女)。

三、毒品对社会、国家、民族的危害

1.吸毒可以让百万家财散尽,社会上许多吸毒的人本来家庭就不富裕,要吸毒,又没钱,这时又会如何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借、骗、偷、抢!

2.小结:

吸毒导致堕落、犯罪,据统计,有八成的吸毒人员有过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贩毒、卖淫、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吸毒还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员约占三分之二,吸毒行为是产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的祸根。

3、对民族的危害:

毒品泛滥成灾,可以毁掉一个伟大的民族。

19世纪鸦片侵入中国以后,使国人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国力大为减弱,被帝国主义称之为“东亚病夫”。

毒品泛滥成灾,势必会造成国家经济损失,酿成当年林则徐所警示的“国库将无充饷之银,国中将无御敌之兵”的民族悲剧。

有专家指出“万恶毒为首”、“毒品猛于虎”,无数的事实可以说明毒品的危害。

四、总结毒品的危害:

危害生命、毁坏家庭、侵蚀社会、殃及民族。

 

第三课时

禁毒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一、青少年是最容易受毒品侵害的高危群体:

在我国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

二、误入毒途的原因:

1、模仿恶习步入“毒”途。

青少年由于其意志的自控力薄弱,模仿力强,加之文化程度低,容易把不良现象和行为当成时髦追求或认为是“酷”的表现,这也是造成青少年染上毒瘾的最主要原因。

2、对毒品的认知能力差。

不少吸毒青少年在吸毒前对毒品本身知之甚少,甚至无知,对毒品的害处只是道听途说,口耳相传,略有所知,非常肤浅。

有的把吸毒当作抽烟、喝酒一样,认为抽一点、喝一点不要紧,想戒就戒了,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结果一旦吸上就再也难以戒除,悔之晚矣。

有的吸毒青少年当初并不完全清楚吸毒会对自身带来严重疾病,甚至不相信会引起死亡。

有的没有意识到吸毒会耗费巨大钱财,给家庭带来灾难。

这些都是对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认知能力不够而造成的结果。

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

”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

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还有的误认新型毒品(如摇头丸、K粉等)不上瘾。

一些青少年容易被他人误导,错误认为服食新型毒品不会上瘾,对身体伤害不大。

其实服食“摇头丸”约20分钟后,先是头有些晕、手心出汗,脚开始发软,然后有兴奋感,出现幻觉,控制不住自己,在音乐的强劲作用下手舞足蹈,音乐越强劲,感觉越舒服,有一种想钻进音乐的感觉。

“摇头丸”是“冰毒”的衍生物制成的,对人体的危害同传统毒品一样,长期服食会使人意志消沉,丧失进取心,身体肌肉萎缩,消瘦乏力,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在不正当的好奇心驱使下而涉毒。

青少年好奇心理强,同时自控能力又差,容易做出轻率的举动。

而且未成年人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想尝试尝试,结果就是因为这种不正当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驱使一些青少年染上了毒瘾。

有一个吸毒而几次被强制戒毒的中学生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讲,他第一次吸毒就是因为听别人说吸毒以后特别舒服,想啥有啥,他非常感兴趣,总想找机会试一试,结果一试就再也难以戒掉了。

4、交友不慎被拉下水。

在吸毒青少年中,甚至包括一些成年人在内,他们都是因为结交了一些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以后,逐渐丧失了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最终或被引诱吸毒,或因精神空虚,为寻求刺激而吸毒。

去年,我们省的一个戒毒所在高考前夕收戒了一名18岁的高三学生。

据他讲,他是去年春节的一个晚上,在一个娱乐场所和一帮朋友聚会时,吃了朋友给的摇头丸以后吸上毒的。

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因吸毒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这样的例子很多,可以说大部分吸毒人员吸毒都与自己交友不慎有着直接的关系。

5、承受压力和挫折的意志力不强而希望在吸毒中寻求解脱。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青少年一般生活环境都比较优越。

但是,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

青少年的学习负担重,加之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又往往忙于自己的事业,与孩子交流沟通少,而要求又很高,使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苦闷情绪。

一旦遇上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长、老师责备多,或者遭到家庭破裂等不幸,他们就更难承受这样的压力和挫折。

在这种时候,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帮助引导不及时,就难免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社会产生失望悲观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通过吸毒麻醉自己,寻求解脱。

这也就是一些因此而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所说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三、哪类青少年最容易误入毒途

没有目标,无心学习,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吸烟,盲目追星、赶时髦、贪图享受,寻求刺激、盲目尝试新潮的东西,不与同龄人作伴、爱结交社会不良青少年,出入网吧、电子式、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第四课时

如何有效预防和抵御毒品的侵袭

一、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美好的生活靠勤劳来创造。

不学无术、好吃懒做、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目无尊长、目空一切这些思想和行为只会让你悔恨终身。

2、一定要时刻牢记“一朝吸毒,终生难戒”、“一时不慎,痛悔一生”、“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样的忠告。

3、面对诱惑要增强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对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会控制自己,克制自己的人是生活的强者,它能够保证自己少犯或不犯错误,出小错而不招大祸。

人的一生可能多次遇到金钱、财富、权力、美色、享乐等一系列诱惑的考验。

能不能正确对待,关键要看你有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没有战胜自我、控制自我的能力。

禁毒工作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吸毒者在初次沾染毒品时,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去寻找毒品,而是在别人的引诱下,蒙受了有关吸毒后非常舒服,能忘掉一切烦恼,还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想什么就来什么这样的欺骗,挡不住诱惑而尝试的。

4、要慎重交友。

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朋友,正常的交友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我们又强调交友一定要有原则,同时也不主张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过多地在社会上结交朋友。

因为你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锻炼提高,特别在目前社会相当复杂的情况下,搞不好就容易结交坏人,误入歧途。

如果一旦以毒贩子为友,那就很难逃脱噩运了。

5、切不要轻易涉足公共娱乐场所。

歌厅、舞厅、茶屋、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各种公共娱乐休闲场所情况相当复杂,有许多极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

尽管我们反复地进行治理整顿,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况且就是规范了,许多东西也是不允许未成年人接触的。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那么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往往成为吸贩毒活动的地下场所,是吸毒、贩毒人员经常出没的地方,还是容易滋生色情和其它犯罪活动的温床。

经常涉足这些场所的青少年最容易发生问题,同学们可能耳闻目睹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摇头丸这种新型毒品,最初就是从歌舞厅开始泛滥的,现在仍然更多地出现在这些地方。

尤其是许多毒贩子,他们认准了进入公共娱乐场所的人除了有钱的大款,还有许多就是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

所以他们就长期潜藏在这些地方,采取在饮料、烟卷里添加毒品或直接赠送海洛因、摇头丸等方式设圈下套,引诱上钩,谋财害人。

6、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自强。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

从另一个侧面看,困难和挫折往往能够锻炼和考验我们,成为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要成就一番大业,不经过反复的磨练和考验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古人常讲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挑战。

就中小学生来讲,不但当前的学习负担很重,而且将来还会遇到就业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竞争考验,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挫折。

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一定要增强自信心,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战胜困难。

而决不能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更不能走近毒品,在毒雾中去寻求一时的解脱,那无疑是自我毁灭。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青少年,他们因学习后进、家庭变故而产生孤独、苦闷和失落感,最终陷入吸毒的悲惨境地,令人痛心。

所以,同学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自强,要学会把握自己,战胜自我。

做到了这一点,就是真正的强者。

同时,有困难、有挫折要及时找老师找家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绝不能自我封闭,以致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7、不要与吸毒者接触,更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不随便接受他人递送的香烟、水果、药物、饮料等物品。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8、小知识:

“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

(6月26日)

二、全课教育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