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253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docx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

【篇一: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middot(福建卷a)上】

ss=txt>综合训练

(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4),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圣人之举事,不加忧①焉,察其所以而已矣。

今万人调钟②,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说者之论,亦犹此也。

诚得其数,则无所用多矣。

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③。

夫劝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弗能止也,其所由者非理也。

昔者,卫君朝于吴,吴王囚之,欲流之于海。

说者冠盖相望,而弗能止。

鲁君闻之,撤钟鼓之县,缟素而朝。

仲尼入见,曰:

“君胡为有忧色?

”鲁君曰:

“诸侯无亲,(而卫君)以诸侯为亲;大夫无党,(而卫君)以大夫为党。

今卫君朝于吴王,吴王囚之,而欲流之于海。

孰意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

吾欲免之而不能,为奈何?

”仲尼曰:

“若欲免之,则请子贡行。

”鲁君召子贡,授之将军之印,子贡辞曰:

“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

”敛躬④而行。

至于吴,见太宰嚭。

太宰嚭甚悦之,欲荐之于王。

子贡曰:

“子不能行说于王,奈何吾因子也?

太宰嚭曰:

“子焉知嚭之不能也?

子贡曰:

“卫君之来也,卫国之半曰:

‘不若朝于晋。

’其半曰:

‘不若朝于吴。

’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骸骨也,故束身以受命。

今子受卫君而囚之,又欲流之于海,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且卫君之来也,诸侯皆以为蓍龟⑤兆。

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

太宰嚭入,复之于王。

王报出令于百官曰:

“比十日,而卫君之礼不具者,死!

子贡可谓知所以说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流之于海流:

流放。

b.说者冠盖相望冠盖:

冠服和车乘,代官吏。

c.缟素而朝缟素:

穿上素衣。

d.君胡为有忧色色:

色彩。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子贡善于说话的一组是(3分)()

①诚得其数,则无所用多矣②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

③子不能行说于王,奈何吾因子也④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⑤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⑥子贡可谓知所以说也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调钟为喻,指出话不在于说得很多,抓住关键几句话就足以解决问题。

b.卫国国君为人仁义却将要被流放,鲁哀公为此感到不平,于是派子贡前往游说吴王。

c.子贡见到太宰嚭后指出其并非吴王的亲信,说话不管用,这让太宰嚭很是生气。

d.吴王听了太宰嚭的汇报后,马上改变了对卫国国君的态度,说明子贡的话效果显著。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孰意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

(3分)

译:

(2)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北风行

[明]刘基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1)请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吕布出战,八路诸侯迎敌,公孙瓒迎战吕布,败下阵来。

吕布拍马追赶公孙瓒,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枪来战吕布,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了,拍马来夹攻吕布,双方又战了三十回合,仍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阵助战,吕布招架不住,逃进虎牢关。

(《三国演义》)

b.“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

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去做一个基督徒。

人家打你的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觉慧怒责大哥觉新,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

因为觉慧参加请愿活动,遭爷爷斥责,觉新却是“无抵抗主义”。

(《家》)

c.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争夺使吴荪甫的资金日益吃紧。

为解决资金困境,他联合孙吉人、王和甫抵押厂房,凑齐六十万,还把林佩瑶陪嫁的金银首饰也典当出去。

(《子夜》)

d.卡西莫多在受刑时口渴想喝水,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倒水给他喝,使他深受感动。

后来,爱斯梅拉达因人嫁祸被判死刑,卡西莫多冒险救下她,并把她藏在圣母院之中。

(《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关公曰:

“我若捉你,须带军马来。

”飞把手指曰:

“兀的不是军马来也!

”关公回顾,果见尘埃起处,一彪人马来到。

风吹旗号,正是曹军。

(《三国演义》)

关云长前来古城和三弟张飞相见,但张飞为什么认为是带曹军来捉他的?

结果如何?

请简述这一情节。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③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注】①武城:

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名偃,孔子弟子)是武城宰。

②弦歌:

以琴瑟伴奏歌唱。

弦,指琴瑟。

③小人:

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1)选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质?

(2分)

答:

(2)请简要分析孔子到武城“闻弦歌之声”的心理。

(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

什么是意境?

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即是写情。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标准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相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山水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会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表面上虽然关于“人”一句话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

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

?

情寓于景。

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和想象,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历其境,长期观察。

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全面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牛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总之,艺术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艰难的创造性工作,杜甫赞美李白的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境界的到达首先有赖于掌握山水画的灵魂——“意境”。

(节选自《论中国山水画丰厚的传统》)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但它还是很讲究自然地理的标准性。

b.山水画不能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否则,山水就会了无生趣,没有画意,缺乏感动。

c.古诗中,描写的是自然的景色,然而作者所写的景物中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

d.对画家来说,意境直接产生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所以要深入全面认识对象。

11.文中第3自然段,作者用齐白石画虾的例子论证了什么道理?

(3分)

答:

12.意境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请根据文本作简要概括。

(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神秘旅客

雨瑞在大别山腹地,有一个小山镇,叫作枫树镇。

镇上有一家新开的小旅馆,叫作“远客来客栈”。

客栈的老板是个女的,姓林,大伙都称她“林嫂”。

这一天晌午,客栈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

这人蓬头垢面肮脏邋遢,且一脸的倦容,打老远就能嗅到一股刺鼻的汗酸味。

林嫂皱了一下眉,本想把他打发出去了事。

可这人将身份证和一张百元的钞票往柜台上一推,说:

“开间房,我要睡一会。

做生意是要讲个信誉的。

顾客就是上帝。

不管这个“上帝”是美是丑,是阔还是穷。

林嫂将来人登了记,将楼上的一个房间钥匙交给了他,特别叮嘱道:

“房里有淋浴,你冲一下再睡吧。

”那人含糊地应了一声,独自上楼去了。

自这人上楼之后,就再没了动静。

晚上没下来吃晚饭,第二天早上还是没下来吃早饭。

直至过了晌午,那个房间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这时林嫂觉得不对劲了。

便上去敲门。

可敲了老半天,里边一点反应也没有。

这一下林嫂慌了神,心想这人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了?

便连忙给镇上派出所打电话。

不一会,派出所来了两个民警。

林嫂便将店里这个奇怪的旅客的情况作了汇报。

两民警上楼去先是敲了敲门。

果如林嫂所说,里面没有反应。

于是,他们便让林嫂拿出了备用的钥匙,打开了房门。

进去一看,那个年轻人横叉四五地躺在床上,也不知是死是活。

大家叫了几声,这人一点反应也没有。

林嫂不由得紧张起来。

这时,一位民警很有经验地用手拭了拭鼻息,说:

“还有口气。

快,打‘120’,送市医院抢救!

没过太久,市医院的救护车开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将这人抬了上去。

林嫂怕有什么闪失,便随车跟上过去。

到了市医院,医生护士们立即将这人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输氧,输液,测血压,量体温,还做了心电图、脑电图和ct?

?

可什么都做过了,却什么都正常。

值班医生糊涂了:

这个人患的是什么怪病呢?

这时候科主任过来了。

科主任是留法的博士,也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专家。

他看了看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单,用听诊器重新给病人听了又听,翻开病人的眼皮仔细看了看病人的瞳孔,又掐着病人的手腕数了数脉搏。

半晌,主任舒了口气,站了起来。

林嫂急了,问:

“大夫,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呀?

主任笑了笑,道:

“他没有病,他只是睡得太熟了!

“睡着了?

”众人面面相觑,无不愕然。

随车来的民警摇摇头,道:

“他已经睡了快三十个小时了,怎么会还不醒?

再说,这人一身脏兮兮的,又是赤手空拳,形迹太可疑了!

他会不会是逃犯?

这一说,大家更紧张了。

林嫂掏出这人登记时用的身份证,递给民警,说:

“这人名叫朱大军,你们给查查,到底是什么人!

这位民警立马与市公安局刑警队的一个熟人取得了联系,让他上公安网上查一查有没有一个名叫朱大军的逃犯,并把此人的身份证号报了过去。

过了一会,对方打来电话,说网上通缉嫌犯名单上没有此人。

不过,他倒是有个朋友也叫“朱大军”,是市消防支队的一个班长。

“该不会是这位老兄吧?

”民警那位熟人半开玩笑地说。

“能不能找到你那朋友的身份证号?

“行,我到消防支队问一下吧。

没大一会,这位民警的手机响了:

“你好。

我是市消防支队的支队长王中海。

听说你们那儿留住了一个名叫朱大军的人,是么?

“是的。

“他的身份证号是不是342401************?

“是啊!

他是?

“哈哈,他是我们的人,我也正在找他呢!

他在你身边吗?

让他听电话!

“他已经睡了30个小时了,到现在还没醒呢!

对方沉吟了一会,说:

“那就继续让他睡吧。

为了扑灭三道沟的森林大火,他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合过眼了!

昨天中午,大火扑灭后,他跟我请了一天的假,说是要到附近看一位亲戚,想不到跑你们那儿睡大觉去了!

这小子,挺会享福哇!

听到这个消息,大伙儿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林嫂朝护士要了条毛巾,帮朱大军擦去了脸上的汗渍,又从兜里掏出昨天朱大军开房的一百元钞票,将钞票和那张身份证一起,悄悄地塞进了病床的枕头下面。

然后,她伸手抹了一下眼泪,转身离开了病房。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作者特别点明是在大别山腹地,暗含这里在战争年代曾是革命根据地,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对来客身份的反复查证,动用了民警、“120”甚至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专家,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人物显得更加神秘。

c.支队长王中海的一番话,既使朱大军这一人物的真实身份得到了确认,揭示了谜团,又反映了朱大军平时就是一个会享福的人。

d.小说中的林嫂是一个朴实、真诚的客栈的老板,她对于这位来客开始时虽然不太欢迎,但最后当她得知来客的情况时却被感动了。

e.小说把朱大军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置于一个普通的环境中作正面描写,赋予他普通旅客的身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14.“这人蓬头垢面肮脏邋遢,且一脸的倦容,打老远就能嗅到一股刺鼻的汗酸味”,作者这样描写来客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5.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其表达效果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篇二: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middot(福建卷a)上】

ss=txt>综合训练

(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4),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圣人之举事,不加忧①焉,察其所以而已矣。

今万人调钟②,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说者之论,亦犹此也。

诚得其数,则无所用多矣。

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③。

夫劝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弗能止也,其所由者非理也。

昔者,卫君朝于吴,吴王囚之,欲流之于海。

说者冠盖相望,而弗能止。

鲁君闻之,撤钟鼓之县,缟素而朝。

仲尼入见,曰:

“君胡为有忧色?

”鲁君曰:

“诸侯无亲,(而卫君)以诸侯为亲;大夫无党,(而卫君)以大夫为党。

今卫君朝于吴王,吴王囚之,而欲流之于海。

孰意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

吾欲免之而不能,为奈何?

”仲尼曰:

“若欲免之,则请子贡行。

”鲁君召子贡,授之将军之印,子贡辞曰:

“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

”敛躬④而行。

至于吴,见太宰嚭。

太宰嚭甚悦之,欲荐之于王。

子贡曰:

“子不能行说于王,奈何吾因子也?

太宰嚭曰:

“子焉知嚭之不能也?

子贡曰:

“卫君之来也,卫国之半曰:

‘不若朝于晋。

’其半曰:

‘不若朝于吴。

’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骸骨也,故束身以受命。

今子受卫君而囚之,又欲流之于海,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且卫君之来也,诸侯皆以为蓍龟⑤兆。

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

太宰嚭入,复之于王。

王报出令于百官曰:

“比十日,而卫君之礼不具者,死!

子贡可谓知所以说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流之于海流:

流放。

b.说者冠盖相望冠盖:

冠服和车乘,代官吏。

c.缟素而朝缟素:

穿上素衣。

d.君胡为有忧色色:

色彩。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子贡善于说话的一组是(3分)()

①诚得其数,则无所用多矣②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

③子不能行说于王,奈何吾因子也④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⑤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⑥子贡可谓知所以说也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调钟为喻,指出话不在于说得很多,抓住关键几句话就足以解决问题。

b.卫国国君为人仁义却将要被流放,鲁哀公为此感到不平,于是派子贡前往游说吴王。

c.子贡见到太宰嚭后指出其并非吴王的亲信,说话不管用,这让太宰嚭很是生气。

d.吴王听了太宰嚭的汇报后,马上改变了对卫国国君的态度,说明子贡的话效果显著。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孰意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

(3分)

译:

(2)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北风行

[明]刘基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1)请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吕布出战,八路诸侯迎敌,公孙瓒迎战吕布,败下阵来。

吕布拍马追赶公孙瓒,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枪来战吕布,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了,拍马来夹攻吕布,双方又战了三十回合,仍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阵助战,吕布招架不住,逃进虎牢关。

(《三国演义》)

b.“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

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去做一个基督徒。

人家打你的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觉慧怒责大哥觉新,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

因为觉慧参加请愿活动,遭爷爷斥责,觉新却是“无抵抗主义”。

(《家》)

c.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争夺使吴荪甫的资金日益吃紧。

为解决资金困境,他联合孙吉人、王和甫抵押厂房,凑齐六十万,还把林佩瑶陪嫁的金银首饰也典当出去。

(《子夜》)

d.卡西莫多在受刑时口渴想喝水,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倒水给他喝,使他深受感动。

后来,爱斯梅拉达因人嫁祸被判死刑,卡西莫多冒险救下她,并把她藏在圣母院之中。

(《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关公曰:

“我若捉你,须带军马来。

”飞把手指曰:

“兀的不是军马来也!

”关公回顾,果见尘埃起处,一彪人马来到。

风吹旗号,正是曹军。

(《三国演义》)

关云长前来古城和三弟张飞相见,但张飞为什么认为是带曹军来捉他的?

结果如何?

请简述这一情节。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③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注】①武城:

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名偃,孔子弟子)是武城宰。

②弦歌:

以琴瑟伴奏歌唱。

弦,指琴瑟。

③小人:

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1)选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质?

(2分)

答:

(2)请简要分析孔子到武城“闻弦歌之声”的心理。

(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

什么是意境?

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即是写情。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标准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相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山水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会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表面上虽然关于“人”一句话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

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

?

情寓于景。

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和想象,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历其境,长期观察。

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全面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牛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

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总之,艺术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艰难的创造性工作,杜甫赞美李白的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境界的到达首先有赖于掌握山水画的灵魂——“意境”。

(节选自《论中国山水画丰厚的传统》)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但它还是很讲究自然地理的标准性。

b.山水画不能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否则,山水就会了无生趣,没有画意,缺乏感动。

c.古诗中,描写的是自然的景色,然而作者所写的景物中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

d.对画家来说,意境直接产生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所以要深入全面认识对象。

11.文中第3自然段,作者用齐白石画虾的例子论证了什么道理?

(3分)

答:

12.意境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请根据文本作简要概括。

(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神秘旅客

雨瑞在大别山腹地,有一个小山镇,叫作枫树镇。

镇上有一家新开的小旅馆,叫作“远客来客栈”。

客栈的老板是个女的,姓林,大伙都称她“林嫂”。

这一天晌午,客栈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

这人蓬头垢面肮脏邋遢,且一脸的倦容,打老远就能嗅到一股刺鼻的汗酸味。

林嫂皱了一下眉,本想把他打发出去了事。

可这人将身份证和一张百元的钞票往柜台上一推,说:

“开间房,我要睡一会。

做生意是要讲个信誉的。

顾客就是上帝。

不管这个“上帝”是美是丑,是阔还是穷。

林嫂将来人登了记,将楼上的一个房间钥匙交给了他,特别叮嘱道:

“房里有淋浴,你冲一下再睡吧。

”那人含糊地应了一声,独自上楼去了。

自这人上楼之后,就再没了动静。

晚上没下来吃晚饭,第二天早上还是没下来吃早饭。

直至过了晌午,那个房间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这时林嫂觉得不对劲了。

便上去敲门。

可敲了老半天,里边一点反应也没有。

这一下林嫂慌了神,心想这人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了?

便连忙给镇上派出所打电话。

不一会,派出所来了两个民警。

林嫂便将店里这个奇怪的旅客的情况作了汇报。

两民警上楼去先是敲了敲门。

果如林嫂所说,里面没有反应。

于是,他们便让林嫂拿出了备用的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