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0860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骆驼祥子》导学案.docx

《骆驼祥子》导学案

《骆驼祥子》导学案

《骆驼祥子》导学案

备课人:

陈晓宇课时:

三课时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认真阅读课文前的作品介绍,从中归纳有效信息。

然后熟读课文,概括情节。

2、认真限时完成学案,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文中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分析高妈和祥子的形象。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一、知识链接

1、《骆驼祥子》主要情节和主题

《骆驼祥子》的情节并不复杂,像祥子的经历一样简单。

祥子是个老实、木讷、硬朗的年轻汉子,从农村出来到北平拉洋车。

他惟一的志向是省出钱买一辆自己的车子来拉。

可是他刚刚买了一辆,就糊里糊涂被拉了丁,车子也被人夺走了。

有一天夜里,他趁机从军营里逃了出来,还顺手牵来了三匹骆驼,但慌张之中只贱卖了三十五元。

为了再买一辆洋车,祥子更加卖力拉车,甚至开始硬抢老车夫的生意,这是他以前根本不屑做的。

刘四爷那个又丑又凶的女儿虎妞引诱了他。

祥子一想起这事就感到很羞耻,就离开刘家到曹教授家拉私人包车。

正当他日子走上正轨之时,虎妞又找上了他,还骗他说自己怀孕了。

曹先生遭学生陷害,孙侦探借机敲诈,骗走了祥子所有的积蓄。

走投无路的他只有回到刘四爷的车厂去。

虎妞父女在生日宴会上闹翻了,他和虎妞结婚后,只好搬到一个贫民窟去住。

虎妞以为父亲早晚会原谅她,很快便把平日积蓄花完了。

祥子悔恨就这么被骗了婚,越发卖力拉车,希望能够独立自主。

有一天奇热,又下了豪雨,一热一冷,祥子回家就发起高烧来,病了两个多月。

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壮,而虎妞却常常对他冷嘲热讽,祥子非常痛苦,好在他结识了一个叫小福子的邻居女孩,还能得到些慰藉。

小福子是个妓女,她要赚钱养酒鬼父亲和两个弟弟。

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很想娶这个困苦的好心女孩子,但想到还要养活她那一大家人,就打了退堂鼓。

祥子心情越来越坏,学会了抽烟喝酒,也开始和那些吊儿郎当的车夫来往起来,甚至拉包车时还从女主人那里染上了淋病。

这些屈辱使他再次振作起来:

他要娶小福子,然后再去求恩人曹先生让他拉包车。

曹先生很高兴让他回来,但他决定得先找到小福子。

千辛万苦的寻找之后得知:

小福子受不了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了。

他的精神就这样一下子全垮了:

他已经失去了生活所应有的勇气和毅力。

他开始自暴自弃,偷东西,卖朋友,越来越肮脏懒散,最终堕落成了邪恶的无业游民。

《骆驼祥子》让我们看到,一个淳朴的农村小伙子在现代城市文明的挤压下,是怎样一步步堕落的。

2、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课文节选自《骆驼祥子》的第八章。

祥子被抓了壮丁,新置的一辆人力车也被充了军,他第一次从心底喊出了:

“凭什么?

”趁军队撤退的时候,他溜了回来,并顺手牵走三匹骆驼,在一个村子里卖了三十五元钱,又返回了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后,祥子渐渐和曹宅的人熟稔了,也维持着虽然不多但很固定的进项,一点一点地积攒着买车的钱。

年节近了,祥子惦记着自己放在人和车厂的三十多块钱,准备着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

没想到虎妞却找上门来,一句“我有了”,便把祥子砸闷了,没了主意的祥子只能由着虎妞的安排。

委曲憋闷的祥子深夜里辗转反侧,便又破了酒戒。

此后三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祥子在茶馆里遇着了老马祖孙俩。

祖孙俩的悲惨遭遇,让祥子“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他开始怀疑起自己拉洋车的理想来了。

曹先生遭到学生阮明的陷害,被侦探们盯了梢,祥子也被捎了进去,积攒的钱全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了。

惊魂未定、一贫如洗的祥子不得不再次回到人和车厂,去面对那黑塔似的虎妞:

“我来了,瞧着办吧!

怎办都好,我没了法儿。

大年二十七,刘四爷七十大寿,祥子忙上忙下,虎妞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老头子发现他们俩个很好,心中不悦,便和虎妞吵起来了。

虎妞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明说了:

“我已经有了,祥子的。

”刘四爷说:

“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把祥子赶了出去。

虎妞则在城外租了两间屋,坐着花轿过去和祥子结了婚。

婚后,他们并没有改变主与奴之间的关系。

祥子一直坚持要买辆车自己拉,做独立的劳动者,而虎妞则朝思暮想,想与父亲改善关系,继承父业。

她根本不理解祥子。

性格与阶级的差别,使他们冲突不断,成为同床异梦的夫妻。

后来,虎妞听说她父亲已把人和车厂卖了,带着钱跑了,她后悔“我这一宝押错了地方”,这才不得不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

买车后不久,祥子刚“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虎妞就难产而亡。

祥子与虎妞结婚,买了车,虎妞死了,祥子只好卖了车来安葬她。

买车,丢车,攒钱,丢钱,买车,又卖车,真是三起三落。

“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二、自主学习

1、作者介绍(识记重点作品)

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话剧《茶馆》等。

2、词语积累

①周瑜打黄盖: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

黄盖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孔明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释义:

两厢情愿

②打水飘: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例如:

“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水飘儿’玩。

”(老舍《四世同堂》)

③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3、思考下面问题

(1)高妈还有方太太给他提供了几种攒钱的方法?

 

(2)而祥子是怎么想的呢?

又是如何做的?

 

(3)祥子一一回味着高妈的话,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方法,表现了祥子怎样的

生活态度?

 

三、合作探究

(1)分析祥子的形象,并谈谈作者是用什么艺术手法塑造祥子的形象的?

 

(2)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

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3)(选做题)有人认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行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祥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是否定这些看法吗?

请说说理由。

 

(4)(附加题)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高妈》训练学案

【夯实基础,稳步前进】

1、判断下列成语使用的正误。

A、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D、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

【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2、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全文分析。

 

【能力提升,超越自我】

3、就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同学),主要采用描写手法写一段文字,然后大家一起猜你写的是谁,并评评谁写得最精彩。

要求:

①尊重每个人。

②小组内选出两篇写得最好的,然后在班级朗读。

提示:

人物描写手法: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等

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古诗词表现手法导学案

备课人:

陈晓宇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诗歌表达方式——抒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限时完成学案,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背诵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咏怀古迹》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自己从教材中查找抄录)

2、掌握抒情的类型。

3、学以致用,分析《雨霖铃》《声声慢》《咏怀古迹》三首诗词。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稳步前进】

1、抒情手法具体有哪些类型?

 

2、请分析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

 

3、在《雨霖铃》中,作者是如何表达离愁的?

 

4、《咏怀古迹》这首诗,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探究思考,成就你我】

1、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第二、三课时诗歌表达方式——描写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限时完成学案,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掌握描写手法(主要针对写景诗)的类型。

2、背诵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的《使至塞上》。

一、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稳步前进】

1、看看这些诗句都用到了那些描写手法?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风雪宿芙蓉山主人》

(4)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杨柳枝词》

(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7)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鹅》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锻炼自我,提升能力】

2、开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写景诗用到了描写手法。

 

3、总结描写手法的类型。

 

【能力提升,超越自我】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诗歌填空。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角度写,第二句从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境界。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5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两题。

(8分)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⑴本诗题为“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甚佳”二字。

(3分)

 

⑵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

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

你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5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

安置卧具。

②杖屦:

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1、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 

②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答:

仰视、俯视。

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二、2、

(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

[2分。

“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1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2分)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2分)②写景动静结合。

(1分)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2分)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2分)③以动衬静的写法。

(1分)“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2分)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2分)④远景与近景交错。

(1分)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1分)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1分)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2分)[5分。

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得5分。

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7、⑴全诗抓住一个“翠”字来写。

前两句写江岸之山。

夹岸青山参差披拂,青翠欲滴。

首句比喻传神:

近山风吹拂动之姿恰与春云的变幻相似,远山雾气阻隔浓淡深浅相间,浅淡似轻烟几痕,有无限媚态。

后两句写翡翠似的江水。

江水因夹岸青山的倒映而绿,在夕阳的余晖下,粼粼的翠光跃上了船舷,一直向人的衣襟扑来。

这样山水景色,实在是美极!

(3分。

须结合诗句分析,评析山水翠绿和情趣。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⑵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

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

想象丰富,立意新巧。

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

(5分。

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3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3个特点即可得3分)

(2)①以动衬静(或:

以有声写无声)。

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或:

情景交融)。

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4分。

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工笔细描

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此诗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从色彩入笔状物。

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画面绚丽,表现了浓浓的童趣和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