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905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动中国》读后感.docx

《感动中国》读后感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1

  《感动中国》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

翻开历史,200X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

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

200X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

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

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

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

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

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后来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老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

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

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

《感动中国》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2

  前不久我在我订阅的《感动中国》这本书上读到一篇__,使我深有感触。

  这篇__的题目叫: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文花枝的年轻导游发生的感人故事__是这样写的:

20__年8月28日,刚刚做了三年导游的文花枝,带领旅游团队行至陕西省洛川境内。

由于下雨路滑,突然,一辆载重40顿的加长大卡车载着一车煤炭猛撞过来。

一瞬间,一场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惨剧发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当即晕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文花枝醒来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场噩梦:

旅游车变了形,游客们血肉模糊,哭喊声、呻吟声、血腥味包围着自己。

她被这一切惊呆了,自己被撞烂的车头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关头文花枝忍住剧痛,艰难的打出了报警电话,又立即向旅行社报告了事故消息。

听到游客们的呻吟,她用尽全力大喊:

“大家一定要坚持,救援人员马上就来了……”她的声音稳住了大家的情绪,激起了游客们求生的欲望。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看见血流不止文花枝准备先救她,但文花枝却吃力的说:

“我是导游,我没事,先救游客!

”但救援人员看文花枝伤重便不顾他的请求先救文花枝。

文花枝再次喊道:

“拜托你们先救游客,我年轻,我挺得住!

”救援人员这才放下她去救游客。

在救援人员救游客时她还用尽力气喊:

“加油,加油!

”知道在确认车上没人才叫救援人员把自己抬下车。

  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在我们这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里,就需要像文花枝这样的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生命危难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们小学生从小开始就应该学习文花枝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时时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3

  那些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当遇到这种感人至极的事迹时,就会触动感伤……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后,我心中有如被石子激荡,泛起层层涟漪……如果说,我也遇到了这种挫折,会如“感动中国”获奖者的刘伟一般坚强吗?

  他是一个悲惨的人,没了双臂,而当他找到了希望——学游泳并获得了了残运会冠军时,可医生却说他不能在剧烈运动了!

无助,徘徊,内心充满了悲伤,可刘伟却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学钢琴!

用脚一次次弹出了用手弹出的音键,他不是用脚在顷尽热血,而是用灵魂!

  刘伟有一颗那么炙热的心啊!

用再多的水也无法浇灭那对生活与音乐的执着。

我跟他比起来,为一点小事而哭泣、埋怨,从不用毅力战胜困难,只会躲在避风港,所有一切让别人扛,让别人挡……

  现在想想,自己多么懦弱呀!

不敢轻易尝试,对于挫折只会退缩,与乌龟有什么两样呢?

看完颁奖典礼后,我内心激动已无法抚平,一个残疾人都可以做到执着,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人长大了总要学会承担;翅膀硬了要学会闯荡;羽翼丰满了也要学会飞翔。

  我不可以一直被爱包围下去了,万一哪一天,亲人朋友不在身边,我依靠谁?

万一,我如鲁滨孙一样,流落到了不毛之地,怎样生存,呼喊谁“救命”呢?

  我要坚强,拥有一颗炙热的心,抵挡挫折。

即使用水来泼我炙热的心,也不怕!

我要像刘伟一样,用坚强来诠释微笑;用炙热的心,挥洒热血!

  刘伟确实令人感动,他不仅感动了我,也激励了我。

  在朦胧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炙热的心,我不怕水,因为坚强……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4

  今天下午,老师放了专题片《感动中国》,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丛飞”。

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当他自己还没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的眼神看着那么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

丛飞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托人将学费转交给了失学儿童,当时的那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泪如雨下。

  让我感动的还有“魏青刚”。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甚至还被别人戏称为“打工的”。

可是,他却朴实,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可能平时,我们不知道他,确实,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没人发现他,但就是那一瞬间,他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在给魏青刚的颁奖词上这样写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为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原自内心品质。

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我们之中有几个能像魏青刚这样舍己为人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

魏青刚是平凡的,但他的举动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记得在节目最后,主持人问他:

“得了这个奖,你最希望什么?

”他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

“希望大家能给我找得活干!

”在场的观众都笑了,可是,我却觉得没什么可笑的,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想说的话,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刚叔叔,我佩服你!

  看了这次专题片,我从邰丽华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坚强,从洪战辉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友善。

勇敢和坚强……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5

  她是个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女孩,却无声无息地悄然离开;她是个捐出自己器官的女孩,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她是个有着如此残酷的命运的女孩,却像天使样快乐飞翔。

  她如同一轮明月,悬挂在波光粼粼春江之上,何处春江无明月?

她就是何玥。

  12岁的她不幸患上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并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病情逐渐恶化,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时,竟大无畏的要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在她治病期间,她从未掉过一滴眼泪,在逝去前夜,任坚持地唱着“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

  看到这,我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是怎样一个优秀,坚强的女孩子呀!

年纪与我们同龄,但内心的强大是我们永远无法超越的!

  随着娓娓讲述的电视画面,你那抹淡淡的,从容的微笑深深打动了我,略带一点卷曲的秀发在额头的一边,淡淡的,柳叶儿似的眉毛平直述说着你的坚定,炯炯目光向我们表达着你的默默奉献,嘴角微微昂起,最美而又矜持的微笑深深烙在我心里。

  20__年11月17日,你终于安详的悄无声息的去了,你的遗愿也随即完成了---捐给了3个需要帮助的人。

你来过,你不曾离,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一个小女孩,有如此之大的奉献与不怕死亡的精神,真了不起!

“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旋律再次响起,朴实清脆的歌声,让电视机前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任泪水模糊双眼。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去。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夜幕降临,泛起一阵涟漪,春江上再次洒满了银色的月光,何处春江无明月?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6

  看完《感动中国》我有许多感触。

我赞颂黄旭华的隐姓埋名、淡泊名利;对刘盛兰17年没吃肉,连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大方的捐款助学感到震撼;对陈俊贵一生守望战友情而感动;还对段爱平贴工、贴钱、贴命、贴近老百姓而肃然起敬一个个人无一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感动。

  我被黄旭华淡泊名利、隐姓埋名感动。

1959年毕业于上海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加科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父亲临终前他也不知道,母亲从63岁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__多家科研单位,他和同事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成千上万的数据。

1988年,他不顾生命危险,亲自下潜300米,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的第一人。

是啊,他虽然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但是他却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我想到了水,他就像水一样。

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是人们却不能离开水。

他虽不争,但这不争胜过争,他的不争使他变得伟大。

我也要向黄旭华学习,学习他的无私、淡泊和他水一般的品质。

  我还被刘盛兰感动。

他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他在73岁时成了孤寡老人。

他为了让自己老到无力行动时有人陪他,他开始助学,这是他的初衷。

可后来,他每天捐款,慢慢的,他对这些学生十分同情,他便省吃俭用,真正无私地帮助这些学生。

正如颁奖辞写道: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是啊,他以无声诠释着大爱。

此处无声胜有声,他的爱是无声的,执着是无声的。

正是他这样默默地坚持,爱也积少成多,最后感动身边的人。

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无私付出,学习他的那份爱心,那份执着。

  这些人,虽然平凡,但也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感动,他们甘愿做一滴水、一朵花,在无声处默默地付出,但带给我们的是最夺目的光彩。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7

  感动中国》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感动中国》的读后感600字。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

翻开历史,20__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

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

20__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

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

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

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读后感《《感动中国》的读后感600字》。

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

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后来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老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

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

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

《感动中国》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8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一个本该健康完美的生命失去了双臂,从此无法与常人一样用手做事。

如此飞来横祸足以让成人都承受不了,而他只是一个十岁的少年。

却仅仅低迷了半个月,便奇迹一般的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

  这个少年便是刘伟。

  只是,命运却似乎总是戏耍他,每当生活开始充满希望时,又会给予绝情的打压。

他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12岁开始学习游泳,14岁获得全国游泳亚军,却用被无情的告知患上了过敏性紫癜,无法进行剧烈运动。

  天能想象到他有多痛苦!

但他依旧站了起来,用坚定的目光告诉全世界:

你们做的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到。

  于是他开始苦练钢琴——不是用手,而是用脚。

这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人的脚趾远没有手那样灵活,许多人用手弹都需要很多年才有起色,何况是脚。

但刘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竟然学会了运用脚趾弹出美妙的钢琴曲。

  他为音乐所着迷,他说:

我觉得我的生命里有三样东西不可以少,空气,水,音乐。

  聆听他所弹奏的《希望》,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曲中透出的浓浓的生命之意。

旋律优美,婉转柔和,没有多少华丽的内容,却如同曲名一般充满了希望——生的希望。

  那是一个生命用如何凄风苦雨所换来的晴日,那是用生命演奏的乐章!

  刘伟无疑是一个坚强的少年,他甚至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什么特殊群体,既不恃才而傲,也不卑躬屈膝,用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向整个世界,他还说:

我失去了双臂,只是因为上帝想让我拥抱整个世界。

  如此乐观豁达,如此坚忍不拔,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怎能让人不曾动容。

刘伟不止感动中国,他感动了整一个世界。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9

  作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留恋在校园里的每一寸光阴!

450字作文__讲的是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

接下来,我们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那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风俗。

今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买棒冰吃?

我要学习张嘎,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考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感动中国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生》的书。

这本书既是老师布置给我的暑假任务,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关于中国英雄的书。

  这本书中将了很多个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为感动的就是《三轮车上的大爱》与《183个孩子的父亲》。

  第一个故事《三轮车上的大爱》讲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礼靠打工、捡破烂、帮别人看自行车......这一类的杂活来赚钱资助学校,到他93岁在20__5年9月23日早晨临终时,他一共捐资助学35万元。

他自己没有文化,却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的私有账户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个故事《183个孩子的父亲》讲的是辽宁省盘锦市的一位父亲,他有183个孩子,他叫丛飞,原名张琮。

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了一名义工,他资助了183名贵州、湖南等省的贫困儿童。

为了给孩子及时的交上学费,丛飞玩命一样的疯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自己却身无分文。

20__年4月20日年仅37岁的丛飞永远的离开了他爱着和爱她的人们!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

鲁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们的人品、人格和精神。

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的他们的那种人品、人格与精神。

做一个有志气、有爱心和有志向的人,长大后我要用我的志气、爱心来报答养育我的父母与祖国!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10

  前些天,我看了《感动中国——十二位杰出人物》这本书。

书上介绍了爱人民的好警官——任长霞;三次跳下水搭救落水者的女性——魏青刚;经历汶川地震而救助同学的中国少年——林浩……他们的事迹令我感动,也感动着中国人民。

  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中国少年——林浩。

  在地震的那一刻,同学们都被倒塌的房子给压住了。

在废墟中二年级的林浩没有害怕,他鼓励同学坚强,并积极自救,勇敢地朝外面爬去,经过奋斗终于爬出来。

废墟外人们沉浸在地震的恐惧中,倒塌的房屋随时又会二次倒下来。

林浩这时没有顾自己,又冲回到废墟边救同学,忙着搬石头,因为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

这时,塌墙上一块砖头向林浩砸来,他慌忙避开,但还是被砖头擦破了头。

他顾不上自己流血的头,继续救助同学。

不断地呼喊同学,给他们生的希望,嗓子喊哑了,手磨出血了,可他一直坚持着,最后小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两位同学。

他救出了两位同学,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他想的全是别人。

  “如果我不救出他们,我就不是他们的班长了。

”林浩的话一直在我耳畔,他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读着这个故事,想着,想着,在我眼前出现了另一幅画面,也是在地震那时,一位冒着塌方危险的少年举着盐水袋,在帮助医生救助同学,他一直举着盐水袋,举着,举着,一直安慰废墟下的同学,要坚持,要等待救援,四五个小时之后,他也没坐下。

我知道他当时很累很累,一定很想休息一下。

可他一直坚持着,不停给同学鼓励。

  救援终于成功。

废墟里的同学被安全救出来后。

这时,他想把胳膊放下来,可发现胳膊一放下就痛。

在灾难面前,他们包括被救的同学表现的多么勇敢与坚强啊。

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少年。

2022年《感动中国》读后感11

  这学期,我们发的课外读物是《感动中国》。

这本书,我不是平平淡淡的去读的。

而是深情的去读的',因为,它记载了我国当代的辉煌成就。

  这本书里面记录着很多令我感动的故事,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发展片篇第一单元最后一篇__——>这篇__记叙了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上天的过程。

  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航天梦。

相信大家都知道月球上面有个“万户山”吧,它就是中国人不懈追求航天事业的最好见证。

今天,中国人终于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中国这次发射神舟5号航天飞船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以达到航天工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那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中国发来贺电,就连美国这样的航天强国以及世界各国也都为中国的水平为之赞叹,纷纷向我国发来贺电。

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凝聚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航天追求者的心血和汗水。

从500年前的万户开始,从古至今,中国有多少象万户、杨利伟这样的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深信,中国人的足迹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月球和其它的星球上。

  我们应把这件事作为学习的动力,认真学习,奋进向上。

象研究神5航天飞机的人一样,做什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得最好,不能马马虎虎蒙混过关,更不能被困难吓倒。

也要象杨利伟叔叔一样勇敢。

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