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1294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docx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

Simulink基于BPSK调制与BCH码仿真报告

摘要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信道编码中的BCH码(BCH码的定义、编码、译码、解码)。

BCH码是一类重要的循环码,能纠正多个错误,通过调用已建立的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分析BFSK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误码率性能;先用Simulink建立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仿真模型,设置好每个模块的参数,编写好主程序实现BFSK的输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间调用BFSK仿真模型,画出没加信道编码的误码率曲线和通过BCH编码的误码率曲线;分析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码率曲线的走势。

看看通过信道编码后对误码率的改善程度。

通过改变码长或信息位数数值,分析信噪比与误码率的走势。

观看误码率的改善情况。

 

目录

摘要2

一、背景4

1.1软件介绍4

1.2BCH码4

1.2.1BCH码定义:

4

1.2.2生成多项式g(x)5

1.2.3码长n6

1.3BCH码的编码6

1.4BCH码的译码6

二、目的和要求7

三、系统设计与仿真8

3.1系统框架图8

3.2仿真图8

3.3系统参数设置10

四、测试结果13

4.1通过有无BCH编码仿真系统的运行得到如下图13

4.2通过有BCH编码仿真系统示波器观察编码前后和解码前后波形14

4.3码长相同的情况不同信息位数误码率与信噪比16

4.4相同纠错个数情况下不同码长对误码率的影响17

五、总结17

参考文献18

 

一、背景

1.1软件介绍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

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

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

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

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1.2BCH码

1.2.1BCH码定义:

BCH码1959年由Hocquenghem、1960年由Bose和Chandhari分别独立提出。

BCH码是能够纠正多个随机错误的循环码,可以用生成多项式g(x)的根描述。

给定任一有限域GF(q)及其扩域GF(mq),其中q是素数或或者某一素数的幂,m为某一正整数。

设='GF(2m),l是任意整数,是GF(2m)的本源元,若V是码元取自GF

(2)上码长为n的循环码,他的生成多项式g(x)含有以下2t个根、2….2t,则由g(x)生成的循环码称为二元BCH码,若、2…2t中有一个是本原元,则g(x)生成的码称为本原BCH码。

要考虑g(x)能否生成本原BCH码,将要考虑、2…2t中是否有一个本源元,实际上只要考虑是本原元,g(x)生成本原BCH码,若不是本原元,则i也一定不是本原元,因而生成本原BCH码。

设i阶为ie,i=1,2,3,….,2t,则以2…..2t为根的BCH码的码长N=LCM(1e,2e,„.2te)。

若2…2t的极小多项式分别为1m(x),2m(x),„,2tm(x).

1.2.2生成多项式g(x)

以、2…2t为根的BCH码的生成多项式可以写成g(x)=LCM(1m(x),2m(x),„2tm(x)),由极小多项式的性质可以知道,i与()i的平方,有相同的极小多项式,因此以2….2t为根的BCH码的生成多项式可以简化成g(x)=LCM(1m(x),3m(x),„21tm(x))这个g(x)=LCM(1m(x),2m(x),„2tm(x))中多以取最小公倍,是要在1m(x),2m(x),„2tm(x)中去掉那些相同的极小多项式,既然g(x)=LCM(1m(x),3m(x),„21tmBCH码的分析与仿真10(x))中已经把i的极小多项式相同的去掉啦,是否可以把g(x)=LCM(1m(x),3m(x),„21tm(x))中最小公倍符号省略,直接写成1m(x),3m(x),„21tm(x)的形式,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虽然1m(x),3m(x),„21tm(x)中已经去掉了一些相同的极小多项式,但是不一定去掉了所有的与1m(x)相同的极小多项式,

1.2.3码长n

由g(x)=LCM(1m(x),3m(x),„21tm(x))可以知道,以2、、、2t为根的BCH码的码长n=LCM(1e,2e,„.21te)。

若的阶为1e,则i的阶是1e的因子,因此码长公式可以简化为n=LCM(1e,3e,„,21te)=1e.设是GF(2m)的本原元,=l,则的阶1e=21(,21)mml即以2…2t为根的BCH码的码长为n=21(,21)mml

1.3BCH码的编码

BCH码是循环码的一种,满足循环码的编码方法,令给定的编码方式为(n,k)生成多项式为g(x),信息码多项式为m(x)编码的步骤如下:

1、用x(n-k)乘以m(x),这一运算相当于是把信息位码后附加上(n-k)个“0”.2.用g(x)除x(n-k)m(x),得到商Q(x)和余式r(x),即x(n-k)m(x)/g(x)=Q(x)+r(x)/g(x)。

3.编码后的输出为T(x)=x(n-k)m(x)+r(x)。

1.4BCH码的译码

BCH码的译码方法可以有时域译码和频域译码两类。

频移译码是把每个码组看成一个数字信号,把接受到的信号进行离散傅氏变换(DFT),然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频域”内译码,最后进行傅氏反变换得到译码后的码组。

时域译码则是在时域直接利用码的代数结构进行译码。

BCH的时域译码方法有很多,而且纠多个错误的BCH码译码算法十分复杂。

常见的时域BCH译码方法有彼得森译码、迭代译码等。

事实上,BCH码是一种特殊BCH码的分析与仿真11的循环码,因此它的编码器不但可以象其它循环码那样用除法器来实现,而且原则上所有适合循环码译码的方法也可以用于BCH码的译码。

BCH译码的一般原理将求解错误位置转化为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但是当设计纠错能力t比较大时,要不断对系数矩阵进行降阶处理,直到求到一个满秩的exe阶方阵为止,还是比较复杂的运算,Berlekamp的发现从根本上解决了BCH码译码的算法复杂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目的和要求

先用Simulink建立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仿真模型,设置好每个模块的参数,编写好主程序实现BFSK的输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间调用BFSK仿真模型,画出没加信道编码的误码率曲线和通过BCH编码的误码率曲线;分析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码率曲线的走势。

看看通过信道编码后对误码率的改善程度。

三、系统设计与仿真

3.1系统框架图

3.2仿真图

3.2.1基于Simulink有BCH编码的BPSK调制信号

3.2.2基于Simulink无BCH编码的BPSK调制信号

3.3系统参数设置

3.4Matlab代码:

clearall

x=0.1:

25;%设置信噪比

fori=1:

length(x)

SNR=x(i);

sim('untitled')%运行BCH编码仿真

Errorrate(i)=[mean(s)]+eps;%计算误码率

End

semilogy(x,Errorrate,'b');%绘制误码率曲线

holdon

fori=1:

length(x)

SNR=x(i);

sim('untitled1')%运行无BCH编码仿真

Errorrate(i)=[mean(s1)]+eps;

end

semilogy(x,Errorrate,'r')

gridon

title('有无BCH编码时传输特性的比较');

xlabel('信噪比');

ylabel('误码率');

四、测试结果

4.1通过有无BCH编码仿真系统的运行得到如下图

如上图曲线走势可得

a、随着信噪比的的增加误码率逐渐递减,达到一定的信噪比时误码率趋近于零。

b、上图所示的传输特性可得,若保持发送信息码元速率不变,有BCH编码,传输效率将会降低,但换来传输特性的改善。

4.2通过有BCH编码仿真系统示波器观察编码前后和解码前后波形

波形图一:

编码前波形图二:

编码后波形图三:

解码前波形图四:

解码后

如上图所示,图一与图二比较可得bch编码成功,图三和图四比较说明信号从信道中解码出来,而图一和图四比较图形没有变化说明bch解码成功

4.3码长相同的情况不同信息位数误码率与信噪比

如上图信噪比与误码率曲线图所示:

当码长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信息位数对误码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但相比之下当信息位数k=21时纠错能力最佳。

4.4相同纠错个数情况下不同码长对误码率的影响

通过上图所示:

纠错个数相同不同码长的比较当码长n=63时比其他几种对误码率有着明显的改善,次之就是n=31,而n=15和n=127对误码率基本相同

五、总结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深入的学习了simulink在Matlab中的运用。

更加理解了信道编码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误码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的,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纠错码技术是实现可靠通信的基本方法,所以越来越快的传输速率要求更好的信道编码以及相应的译码方式,极大的改善了无线通信环境下的通信效能。

参考文献

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六版)北京:

国防工艺出版社2011.1

徐明远邵玉斌matlab仿真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