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131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幕式讲话稿Word格式.docx

很多同行和家长都认为,这种情况会影响学习,确切地说是影响考试成绩。

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今天考试分数几乎成为了评价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多年前我曾参加过一个班会。

班会的形式是用拍卖的方式选择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直到今天我认为这个班会的主题非常有意义。

当学生要求老师选择的时候,这位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爱情——忠贞不渝的爱情。

老师的选择博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按年龄算这些学生早已成家立业了,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次班会上老师的选择,老师对待感情的态度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两年前,一位女老师结婚,她给我看学生写给她祝福的话,“最羡慕您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是您让我看见干枯沙漠开出的花朵”,“您让我们相信了有爱情……”学生们都知道,她和爱人是中学同学。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事物。

没有诗歌、青春、浪漫、理想、憧憬和爱情的校园是不可想象的。

爱情是生命中最精美的乐章,是最绚美的花朵,它和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息息相关。

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会用最美好的方式赞美爱情,它也成为人类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

人们也习惯于用爱情来表达心中美好的事物。

几天前,法国科学家克里斯丁•阿芒托院士来四中做科学报告。

当学生问他怎样才能保持对科学事业的执着精神的时候,他回答说,像追求心爱的姑娘一样追求科学。

各位同行!

请大家不要误会,我今天谈这些,并不是要提倡学生去谈情说爱,我只是想引发大家对教育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动物世界》几乎是人人喜爱的电视节目。

它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其实,不论哪一集节目,不论介绍哪一种动物,贯穿节目中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生命和种族的延续。

可以说,繁育后代和延续种族是每种生物和每个个体的最重要的生命主题。

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但令我们不解的是,既然这是关乎人类生命延续的如此重要的主题,为什么在我们的教育中避而不谈,甚至将其视作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呢?

说的更直接一些,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育内容中是否应当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的问题?

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我们是否有责任引导他们学会处理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问题呢?

这的确是关乎人一生幸福的重大命题,这是每一个年轻人长大成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

有一次,一批香港的课程专家来校听课,课安排在午餐后的第一节,是语文课。

我提醒老师,下午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可不好呀!

老师回答说,不会的,放心吧,没问题!

我看到他信心满满的样子就问,你这节课要讲什么?

他回答说,讲爱情。

那节课,学生的状态极佳,他们欣赏了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语言。

我知道,爱情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十分关心并深藏于内心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应推卸的责任。

所以,在每一年学生的成人仪式上,我都要讲一段几乎一字不差的话:

“成人首先意味着生命与种族的延续。

成人不仅说明你们成为了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成为了家庭的支撑。

照顾弱小的或衰老的生命是你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你们将来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你们今天做儿子、做女儿,将来要做丈夫、做妻子、做父亲、做母亲。

因此,你们都要认真思考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些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时间尺度的责任的担当。

”中国自古提倡孝道。

孔子认为,“孝”是道德的根基,是教育的起点。

但在孔子看来,“孝”不完全是私德。

所以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就是说,尽孝道不仅表现为侍奉长亲,还要服务社会,为社会和后代树立一个道德楷模。

我今天不是专谈爱情,而是要谈人的生活,谈人生,谈教育的价值。

我希望每位同行都能冷静思考,教育价值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是生活,是人的生活,是人生。

这里我要强调,生活不仅是教育过程,也是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

我们说教育的目标指向生活,就是指向人。

反过来讲,我们说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说教育要全面关注人的生活。

人与其他动物本质不同。

其他动物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和种族延续,这是动物的本能。

而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围绕着生活。

这里所说的生活,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

人类创造科学、技术、艺术和宗教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人类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和种族更好的延续。

如果人类创造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如果人类没有把聪明才智用于增进生活的幸福美好,那就说明人类社会出了问题。

这绝不是人类发展的主线和主流。

同样,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去关注人的生活,那就说明教育出了问题。

在我看来,这样的教育将会把人类社会引向危险的未来。

繁育后代和延续种族是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命主题。

但是,与其他动物相比,不同的是,人具有精神,具有灵魂,或者说,人应当具有精神,具有灵魂。

人类不仅需要生物社会的生存法则,同时还需要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

生存是生物体依赖本能的生命存在形式,是生命的低级存在方式;

生活是超越生物体本能的生命存在形式,是生命的高级存在方式。

生存的目标是存在,是舒适,而生活的目标不仅是存在和设施,还有幸福、高贵和富有意义。

这里所讲的幸福、高贵和富有意义,与舒适无必然的关联。

因此,对于人类来讲,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意味着吃喝拉撒、生儿育女,还有对于自身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探寻。

这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灵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无数智者从未停止过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探寻。

因此,教育不应当仅仅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它的宗旨和使命应当是引导和教会人们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高贵的生活,追求有质量的生活,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这里所谈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等。

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将人训练成为工具或机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价值是指向人的生活。

如果教育背离了这样的目的、宗旨和使命,就意味着教育的价值发生了扭曲。

一位美国的中学校长曾给每一位新老师写过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

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

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

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

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请求是:

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

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

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我相信许多同行都听说过这个故事。

无数人的生活经历和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教育的价值一旦被扭曲,将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所以十几年前,北京四中明确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总目标,这个目标表述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和科学的理性,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融通能力”。

其中,人文教育是通过学习与人文有关的各类课程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具有深情而广博的人文情怀,形成对生命、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形成善良的人性。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40年头。

这40年当中,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我刚刚做教师的时候,我国人均gdp仅数百元人民币。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有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人们生活的欲望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从开始追求温饱到追求生活的质量,再到追求生活的意义。

我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是有着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优良传统的炎黄子孙,但去年我读过的一份材料令我们汗颜。

这份材料指出,以“帮助陌生人”、“捐钱”、“做义工”三项行为为内容的“世界捐助指数”数据排名显示,中国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名列倒数第8。

这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繁荣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前不久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必然会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和追求生活的意义,这将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然而就基础教育来讲,与40年经济发展、生活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相比,我们课程设置的科目类别和结构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么?

我们的教育能够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么?

我们是否应当冷静地思考和研究,在人均gdp提高了上百倍、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了以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那些变化?

不少同行都曾考察过国外教育。

我们通过考察和比较后知道,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的学校,尽管课程设置的科目种类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他们的课程中,人文、艺术、体育和社会学内容的实际比重要要比我们大得多,而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比例也比我们明显的多。

这是为什么?

我想这反映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人们生活需求产生的影响。

我们要承认,人文情怀、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等等,是决定和衡量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工作的人,还要培养会生活的人。

我们说一个人会生活,是指一个人不仅会享受物质生活的快乐,同时懂得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懂得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当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追求的时候,人类社会就会发展进步,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和谐。

所以,我们认为教育价值的终极目标指向是人,是人的生命,是人的生活。

这也是我们构建北京四中教育价值体系的重要动因。

教育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行为模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

只有教师的行为模式发生转变,教育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北京四中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不仅要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与能力上达到优秀标准,还应当体现对学生的终生关怀。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职业、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人生。

因此,北京四中构建了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通过贯彻这一体系来实现全面育人。

正是对人的教育的深入而全面的思考,促使我们去构建北京四中教育价值体系。

这个体系分为四个领域,即: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

这四个领域相互交织,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每个领域又分为四个层面,即技能认知、情感态度、精神信仰和终极价值。

这个价值体系是粗略的,是不完整的,是不全面的,但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重大的生活命题或教育问题。

如,正确理解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等,正确理解成功、幸福、伦理、羞耻以及不幸、苦难、挫折、死亡……等等,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热情、豁达的生活观和事业观,形成淡定、坦荡、崇高的心灵。

我们努力将这些教育价值和内容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尤其要结合人文课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人性、理性、崇高、自觉、使命等精神境界与追求,理解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我们之所以构建教育价值体系,而不是构建课程编写教材,缘于我们对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以往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是学科分类模式。

我们常认为,要进行什么教育,就要有什么样的课程和教材与之对应,就要安排出专用的时间。

例如,我们习惯上认为,德育要有德育的课程和教材,需要安排德育的专用时间;

美育要有美育的课程和教材,需要安排美育的专用时间,等等。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这种学科分立的教育方式是低效的,往往不能使我们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实际上,学校生活中处处有德育,处处有美育。

德育和美育的元素本身就存在于一切学科教学和学校活动之中。

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也是如此。

从来就没有脱离教育的纯粹的知识教学和活动,也从来没有不依赖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活动的教育。

我们构建价值体系的目的是要提倡融通式的教育,也就是要将教育的元素作为一种价值体现于和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活动当中。

这样的教学才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

我曾与不少同行讨论过这个教育价值体系。

许多同行都认为这个价值体系非常重要和必要,但同时产生的困惑是,在现在这样严峻的考试压力下,教师还有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体现这些价值么?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兼顾这些价值,会不会占用教学的时间而影响考试的成绩?

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误解。

将重要的教育价值元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不是要刻意增加贴标签式的说教内容,并不需要专门占用教学时间,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根据教学的知识性内容,自觉地将这些价值元素渗透到教学当中,做到文以载道、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毫无疑问,这是对教育者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的更高的要求。

多年来,北京四中教师在这方面的精彩案例不胜枚举。

例如,科学教育当中能否渗透人文教育?

教师能否引导学生从科学规律中感悟人生哲理?

这里我仅举一例:

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得到了这样的感悟: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很多成功的人,在生活中都恪守着一个原则:

做人要低调。

人获得的越多,他的资本越大,就越需要用谦卑来赢得他人的尊重。

而再看那些天天趾高气扬的人,只因为自己的一点长处就洋洋自得,是无法再获得成功的。

得的多就要把姿态放低,才有可能得的更多;

失去了就把姿态调高,才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心态,弥补所失去的东西。

原子要达到稳定,远不止得电子一条途径,还有失去电子的,有共用电子对的,还有孤零零一个的,像稀有气体原子——人要达到理想状态,也不一定要拼命想办法朝这个世界索取这样那样,你可以选择施予,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关起门来,静静地构筑和享受属于你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

成功并不是只能选择单打独斗,也并不是必须要合作。

成功的路上没有唯一的方法,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外界条件的变化固然能够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甚至进而引起平衡移动,然而真正决定这一切的还是物质的性质本身。

当一个人不断抱怨环境给了自己多少压力和不幸的时候,不妨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造成了这一切。

而人生比化学物质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选择不断完善自己。

守恒之美——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暗示着自然界中的大美与真谛。

生命的一个日出必定呼应着一个暮色,生命的一个浪起追逐的是一个浪落,付出与收获、天灾与天佑往往是守恒的……中国古老哲学中“和”,便是守恒的高级境界。

当我们真正认真思考教育的价值以后,当我们真正自觉地将这些价值元素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当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不一样的课堂,得到不一样的教育,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这里我们可以回答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增加时间成本,也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在我看来,这就是有效的教育和教学。

对教育价值的关注,使我们对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五花八门。

我时常想,我们今天所做的各种实践和探索、总结出的各种经验、理论、理念、思想、原则、观念,等等,有多少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和考验呢?

30年后、50年后、100年后,我们的后辈教育者会怎样评价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

他们认为我们今天提出的各种经验、理论、理念、思想、原则、观念有价值么?

1950年代,北京四中教师刘景坤、张子锷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曾推广全国。

今天,这两位老师的塑像还矗立的北京四中的校园当中。

他们的经验经过了60多年的检验,我们今天仍认为启发式是最重要的教学原则。

1960年代,北京四中提出了“课堂教学基本原则”,我们称为“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即“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深入浅出、直观形象、文以载道、温故知新、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我们将这些教学原则镌刻在教学楼入口处的墙壁上。

我们认为这些原则经过了50多年的检验,对今天的教学仍具有指导意义。

对学校来讲,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

对教师来讲,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最为重要。

我常以为,教什么、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

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下,知识的获得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学校和教师。

而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才是最重要的。

学习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出的学生特点会完全不同。

今天,脑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伴随着学习行为的发生,人的脑神经结构会发生剧烈变化,或者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构建脑神经结构的过程。

学习方式和过程决定了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脑神经结构,而脑神经结构是产生思维方法的物质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神经结构决定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的理论,我们就必须承认这样的推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使学生变得聪明,学生很有可能被我们越教越笨。

所谓的聪明或者愚笨,是指人的思维方法能否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需要。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的课堂和有效的教学?

高效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有效的课就是好课,好课就是使学生变得聪明的课……如此推想,这就产生了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总是被教学的表面形式所困扰:

“满堂灌”的课不是好课,那么,“满堂问”的课是不是好课?

“满堂练”的课是不是好课?

“满堂动(学生活动)”的课是不是好课?

“满堂学生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是好课,一根粉笔上下来的课是不是好课?

学生热热闹闹的课是不是充满了启发?

教师娓娓道来的“一言堂”是不是就没有启发?

等等。

其实,教无定法。

多年来,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来评判课堂教学,人们从来就没有达成过统一的认识。

如果我们抛开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从对教育价值元素的考量上来评判课堂教学,也许我们更容易得出评价的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

既然教育价值最终是指向生活,那么我们可以说,对人未来生活有意义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

所以,高效课堂不是指单位时间完成了多少学习任务,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要看教师今天的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多长的过程中具有意义。

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不仅要教知识,教方法,还要关注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教知识教方法只是对课堂教学的最低要求。

教学还要关注人的生活。

只有联系生活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

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是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源泉。

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一定是他或她认为有用的知识。

这里所谓的“有用”绝不仅仅是迎合考试的要求,而是学生认为这些知识与他或她的生活密切相关。

人类创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和更有意义,而不是为了考试。

仅仅把学知识与考试挂钩是一种价值迷失,这样的教学很快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

我们曾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提高分数不是学生产生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提倡教学不仅关注考试,还要广泛联系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人类职业活动,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价值引领而非考试导向的教学,会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热情。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知识在改变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来创造和改变世界的欲望和冲动,以此来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样产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仅仅是口号。

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

教学要提升人的境界。

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其中有一句话,以境界提升境界。

有境界的教师不会就事论事,不会就知识讲知识,不会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有境界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教师超凡脱俗,因而在情感上对教师产生一个从依赖、到依恋再到崇拜的过程,这就是“亲其师”的过程,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眼中是神圣的,是富有魅力的。

这样的教师的课堂会更加有效和高效。

做一名让学生崇拜的老师,这曾是我们提出的一句口号,是为教师发展树立的一个目标。

四中提出做“幸福的四中人”,而幸福的内涵我们认为是“享受工作、取得成功、赢得尊敬、获得发展、家庭和睦、精神丰满、衣食无忧”。

教师职业成功与幸福的主要标志就是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崇拜。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理解始于教师的教法和教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识和了解教师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教师仪表仪态到教师内心世界的过程。

一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教师的口才和处理教材的技巧,还有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我们认为后者更为重要。

教师的精神境界反映了教师对待生活、社会和世界的态度,反映了教师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体现了教师对理想与崇高的追求。

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师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激动、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取决于教师怎样理解教育规律和教育价值。

为了创设高效课堂,我们曾提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思考的几个问题:

1.备课时您想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或学生的发展目标了吗?

2.怎样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

或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进取?

您有何经验可与我们分享?

3.“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和科学的理性”,您在课堂上怎样体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思想教育?

4.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归根结底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职业、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人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体现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这才是全面育人。

您是怎样理解并实践的?

我们曾在一段时间内就这四个问题和老师们进行过广泛的交流。

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不会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全面体现价值体系中的所有元素,我们也坚决反对贴标签式的生硬虚假的课堂说教。

我们提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和体现价值体系中的某些元素。

这就如同烹饪美食,我们不可能将全国各地风味美食的味道都融于一道菜肴当中。

教师在一节课上体现什么教育价值元素,这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取决于教师对价值体系内容的把握,取决于教师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

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取决于教师对人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关注。

这样的教育才是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教育。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技术手段的发展无疑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变化。

我曾聆听过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讲座,讲座内容当然要涉及到教育。

聆听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技术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

坦率地讲,这些变化是巨大而深刻的,它会深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然而我同时也得出自己的结论,用技术取代教师,确切地说,是用技术来取代我们所理解的关于人的教育,这还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我们要认识到,技术丰富了呈现知识的形式和方法,所以,那种“传声筒型”和“复读机型”的教师会越来越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青睐。

只有那些对知识有独立见解与领悟的教师,那些能给知识赋予生命色彩与活力的教师,那些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分享生活感悟和阐释生活意义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