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640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docx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利益相关者长期博弈、合力推动的结果,行业、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企业用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及解决了学校招生难,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双重难题,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因来自于对行业技术和人才发展的关注,参与办学的程度受到行业自身组织化程度的影响,行业发展越成熟,指导、协调、监督的功能越完备,参与办学的程度也就越高。

一、导语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首先,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具有显著的开放性。

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其次,职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其教育对象需要在工作与学习之间进行快速转换。

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实现,在组织内完成理论与实践、学与做的快速转换,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职业教育是一种合作教育。

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是主体,学校教育是基础,学校和企业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职业教育是一种产(实)业教育。

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加快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直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正逢各种高职教育模式不断出现、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极为艰难的时期,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扩大招生规模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做法与过程

(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认识过程

办学初期,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支撑国家生产力、社会和谐度、企业竞争力、个人生存力提升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职业教育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且是一个共生共荣体。

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就像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教、学、做合一”,认为“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一。

”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同时,校企合作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

(二)基于行业和企业的办学理念

学院的创办者首先是一位企业家,出于对航海事业和船舶工业发展的热爱,在其家乡创建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航海职业学院。

目标定位为以“立足行业,服务海西”为宗旨,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航海与修造船方面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建立全日制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面向国内外航运市场,以培养航运和修造船方面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国际适应能力。

学院最初就是依托泰山石化集团建设的,基本属于“校企一体”的教育模式,如今,随着企业情况的变迁和学院招生需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逐步得到确立、推广并稳定下来,具备条件的专业都已经找到了相关的企业作为合作办学伙伴。

(三)具体做法

1、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

学院建立之初,根据泰山石化集团在中国大陆发展的战略部署,确立了以交通大类中的水上交通类为主的专业布局,主要包括:

水上航运运输类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等三个专业;以造船工业需求为主的专业包括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整个学院的专业基本是以集团的产业布局为蓝本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

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由校企双方在2009年通过一天的协商制定的。

泉州船舶工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与学院的船舶系共同制定了培养方案,签署类合作办学协议,制定了课程体系和培养人才的规格。

该大纲虽经几次修改,但总体上的格局并未做太大的调整。

3、企业为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船舶工程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一个专业,需要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来保证教学质量。

在船舶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泉州船舶工业公司为学院提供了教学实训基地。

船厂的管理人员对学生实习的接待工作就如同企业员工一样安排食宿和指导教师。

泉州船舶工业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技师无偿帮助学院安装主机和辅机等实训设备,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船厂还为实训中心提供了许多实训设备,充实了学院的实训条件,使学院顺利通过了国家海事局的验收。

4、校企共同进行培训项目开发,为行业和企业服务

学院在建立初期,根据船厂的用工需求,为企业培训了船体专业、船电专业和船机专业的用工达800余人,同时由于船厂也是处于边建设边生产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船舶工程系主任张大有为泉州船厂提供了造船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同时船电专业的教师也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研究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5、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

学院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合作企业也十分注意在学生就业方面宣导,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初期选择了合作办学的企业,企业由于参与了学生的培训,也希望毕业生能够到企业去工作。

6、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了培训机会和认识企业的途径

船厂先后为10余名教师提供了认识实习的机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更加深刻理解了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7、利用现有师资和设备与企业合作成立船舶设计公司

2012年船舶工程系与福州中渔机构联合成立渔船设计公司,由船舶工程系主任担任法人代表和首席设计师,为周边地区的渔船建造提供技术服务和设计船舶建造图纸。

三、成效与反响

(一)教学改革成果

为了探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途径,我院在校企合作办学格局下,加强教学改革,构建了“三双”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

“三双”是指理论实践双纲并举、工学交替双轨同步、专兼结合双师施教。

“三双”具体改革是:

1、理论实践双纲并举。

2012年,我校启动实施了《关于编制船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案》,制定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

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

在课程结构上,建立了“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模块+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学习制度。

2、工学交替双轨同步。

我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并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以及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理论基础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

通过“工”与“学”的教学途径,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3、专兼结合双师施教。

注重利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全过程,重要专业课聘请船厂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授并传授学生实际生产技能。

(二)管理改革成果

为了做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工作,我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系部在校企合作中的管理责任。

要求每一个系(部)都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实体。

在具体管理上,弱化学校层面职能处室的管理权,使他们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同时,扩大系(部)和招生产业办的管理权,对教师聘任、教师评优晋升、教学研究、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考核,课时津贴发放、学生安全管理、招生就业、校企合作工作等拥有直接管理权。

(三)用人单位反响

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岗位适应期,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后,基本上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很快能够从事岗位工作,用人单位对学生比较满意,有相当多的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学院来为企业积累和留住人才。

四、政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校企合作从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践上却难有实质性的进展,问题的原因很多。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问题。

尽管国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的表达,使得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

2、运行机制的问题。

目前真正实现受教育者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全面表达、合理平衡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无法协调好企业、受教育者、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政策难以做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可行性。

3、企业的积极性问题。

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这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

②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一是职业院校学生还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团伙”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再者学生职业教育定位比较模糊,不愿从事一线生产艰苦工作。

③职业院校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学生在实习中自由散漫。

4、学校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

从理论上说,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实现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

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中能获取学校一定的智力支持与服务,达成互利双赢。

但从实际看,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5、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学校的招生形势,都能影响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企业生产形势好的时候,不会在意对学院的支持,而一旦陷入困境,就会在合作办学中不得不进行取舍;学校的招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相对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专业,不容易受到考生的青睐,在企业需要用人时,却找不到学生。

两者因素同时存在时必然造成合作的中断甚至是终结。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二)对策建议

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权益者也是多元办学主体,要使其成为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社会合作伙伴,就必须建立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制。

1、在法律层面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定指导方针、原则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表达,使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约束力和驱动力。

2、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关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各项政策规定,对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表彰、鼓励,对支付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学生顶岗实习中涉及的风险因素,通过社会保险予以规避。

3、要支持企业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要鼓励企业联合举办职业学校和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

要明确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法定责任。

4、职业院校应强化服务企业的功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

提高专业为企业提供利益的能力,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和企业一起策划企业文化,形成互动体系,体现双赢原则,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5、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校企合作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监督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2005年35号文件关于本行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和服务职责的履行情况。

6、经济领域的行业协会是企业利益和责任的代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其自身尚处于发展之中。

为促进行业协会发挥职业教育中的行业指导与服务作用,有必要在赋予其职责的同时予以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其在自身组织的发展中同时增长指导服务职业教育的功能。

7、要从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新视角来认识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意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尝试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8、要在更深的层次上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通过构架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汲取现实的动力。

五、附件

(一)学生在船厂进行实践教学的照片

图为学生在进行焊接训练

图为学生在进行放样实训

(二)泉州船厂为学院轮机实训中心安装设备照片

该设备为柴油发电机系统,由泉州船舶工业公司进行安装调试。

该设备为柴油主机,由船厂安装调试

(三)船舶工程系学生进行的船模制作比赛

船舶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学院组织了船模制作比赛,通过制作船模,学生们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

上两图为船模制作比赛现场

(四)校企共建的学生研究训练团队

根据企业生产对学生技能的需求,我们船舶系在学生中选拔一些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的学生成立了学生研究训练团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项目名称

学生研究训练(SRT)团队

项目组成员情况

负责人

姓名

黄建伟

性别

出生年月

1983.12

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

主任助理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所在单位

泉州泰山航海职业学院

联系电话

186********

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所在系

项目中的分工

签章

吉尚仁

高级工程师

船舶系

组长

钱达伟

工程师

泉州船厂

顾问

黄建伟

专业教师

船舶系

项目负责人

林鑫

专业教师

船舶系

指导老师

陈燕

专业教师

船舶系

指导老师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含在读)

硕士(含在读)

5

1

1

3

0

1

摘要

主要目标:

1、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跨越空间限制合作对船舶软件和最新船舶理念的研究,建立整合与共享优质资源的有效机制。

2、通过船舶工程系研究训练计划的开发与实施,探索出构建特色校本专业特色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3、以拔尖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善于破解当代专业难题的学生队伍。

实施任务:

1、整合网络(船厂技术人员网授)优质资源,构建跨越空间限制合作、资源共享的机制。

2、用抱团学习的方法,自学现代造船的相关技能,特别是使用现代造船软件的技能例如AutoCAD、FreeShip、CATIA、TribonM3、Maxsurf、东欣SPD3.0。

3、拓展学习的外延,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团队还定期举办船舶模型制作、船舶鉴赏、现代造船模式探究、实船测绘等活动。

项目特色:

1.提供船舶系学生以指导性研究机会:

创造性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兴趣的培养,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研究的习惯,从而在团队合作中激发出来。

“SRT”计划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和船用软件培训,使学生早日进入专业领域,受到科研工作的训练,这种带有独立性的工作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大有益处。

2、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通过“SRT”计划,促使教学和初步研究有机融合起来,师生之间形成“师徒”及“伙伴”关系,这种融合及亲密关系的形成,对于学生及早进入学科前沿,对于师生交流,探索和教学相长,对于学生创造性培养,对于教师因材施教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项目创新:

一直就埋头学习、操作,而没有对领悟不透彻的知识进行总结,那会怎么样?

那么就容易把所学的知识忘记。

很多东西你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领悟,这也是为什么自学的人会走很多弯路的原因之一啊。

通过面授讲解的方式,把知识点的对比与分析、归纳与总结、积累的经验与技巧直接传授,这样你就能把所学知识形成体系,从而知道如何去灵活运用。

同时也针对你碰到的某个问题进行解答。

项目培养模式:

①目标英才式

“SRT”团队提倡“作风第一、技术第二”,一直强调:

要想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除了扎实的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作风、态度、团队精神等优秀品质,做事和做人、智商和情商、“技术”和“道德”都在实践中养成和提高。

②指导开放式

为了克服项目小而杂、并行项目多而难、指导教师精力有限等困难,“SRT”团队拓展了导师制的外延,引入顾问制。

泉州船厂技术人员作为顾问,依据其技术特点,针对不同的项目,网络指导;以过硬的技术基础和优秀的品质影响其他人。

顾问制对学生技术力的快速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培养递进式

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SRT”团队注重优秀学生的选拔与培养,严格遴选一批基础扎实、素质高、有主动精神的优秀学生,采用分层递进的培养方式,依次经“预备队”、“二线队员”到“一线队员”、“核心层成员”实行递进式培养。

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队员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他们的文档写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④发展持续式

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管理模式;如“顾问制”、“导生制”、“指南化”等,“SRT”团队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哺”机制。

而采取一系列有创意的、能形成团队文化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

建立正式队员终身档案编号。

每年制作年鉴并及时更新所有编号队员的信息,收录在校队员的年终小结,让所有队员在点滴积累中提升。

队员们不再是一般学生之间的“链式结构”,而是建立起一师多生之间的“星型结构”,形成了更加立体、更加稳固的“网状结构”。

在真实项目中“SRT”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团队人才培养更为全面;导师制与顾问制、导生制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创新成果的多样化;独特的团队文化让所有新老队员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全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充分体现出1+1大于2的合作力量,形成了“自哺”机制。

这些新的理念、新的做法赋予“SRT”团队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和锐意进取的动力。

项目挑选模式:

“围绕培养目标,树立创新意识,”这一发展目标,我们在挑选方式上进行革新;通过“四评一考”挑选模式,从更深层次了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性格色彩等素质;这里的四评各指心里测评、能力测评、压力测评和职业测评;一考是指面试和专业知识测试;“四评一考”有机融合实现了我们在团队教学创新上的又一重举。

在了解队员综合素质后建立个人素质档案,从而减少了团队进度成本,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项目组织实施:

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1)AutoCAD

(2)FreeShip

(3)船舶模型制作

(4)船舶鉴赏

(5)Maxsurf

(6)现代造船模式

(7)CATIA

(8)实船测绘

(9)TribonM3

(10)东欣SPD3.0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建设具有竞争优势,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就业竞争优势的专业群;

(2)分析、探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遵行“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探讨“按需分流、方向选择”的可操作性措施;强化专业技能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实践教学;

(3)全面推行学分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探索专业分流制的途径;引入“双证制”途径;实行主辅修专业制;规范学生转专业制度的条件和激励机制;完善提高升学就业率的激励机制;

(4)加强团队科研素质队伍建设;加强“双高”人才培养;

(5)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和团队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五)学院联系人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教务处吉尚仁

联系电话:

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