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2317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docx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1.成均、庠

成均:

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唱歌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成为成均。

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

教育和学者都以脱离生产劳动,这以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庠:

虞舜时期教养机构名称的承袭,利用养老的活动,来达到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可以收到推行孝悌教育的效果。

2.瞽宗

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

当时大学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

乐师在学中祀其先师为乐祖,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

瞽宗是当时贵族学习礼乐的学校。

3.西周六艺教育P22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商代,西周继承、发展和充实。

特点:

(1)文武兼备

(2)求知兼求能(3)前期和后期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P28

(1)学在官府,官学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私学是根据社会和个人需要设立的,它是分散的。

(2)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无独立的组织机构。

(3)官师合一,由政府的职官兼任教师,他们的工作任务以官事为主,以教学为辅。

5.有教无类(内涵、依据、意义)

(1)内涵:

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依据:

“性相近”理论

(3)意义:

(1)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2)打破贵族对学校的教育垄断(3)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6.六经P34

《诗》:

即《诗经》

《书》:

即《尚书》

《礼》:

即《仪礼》

《乐》:

是诗的曲调

《易》:

即《周易》

《春秋》:

鲁国的编年史

7.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仁和礼)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仁和礼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是一种精神,而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

8.孔子的教学方法P36和贡献P47

教学方法:

(1)学、思、行结合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好学乐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

贡献:

(1)创立了儒家学派

(2)开办了私学(有教无类)(3)提出“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4)整理了六书(5)提出了教育教学理论

9.稷下学宫(名词解释)P54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10.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及其教育思想

(1)人性论: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

(2)教育内容:

孟子以“五伦”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仁、义、礼、智四德教育。

以伦理道德教育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之义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传授。

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乐》。

(3)培养目标:

孟子主张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

“大丈夫”的主要标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熟读经书、具有创造才能并运用于实践的大儒。

(4)教育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使天下人“知义”,荀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一民心”。

(5)教学方法:

孟子认为应当采用“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的方法,荀子则主张闻见、知、行相结合。

11.荀子的学习方法和教师观P77

学习方法:

(1)“注错积靡”,防邪近正

(2)“虚壹而静”,不带成见,专心致志,内心宁静。

(3)学思行一致

教师观:

(1)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2)教育过程中的教师权威: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认为背叛教师,不依师法言行者,人人都应当唾弃他。

(3)对教师的要求:

有尊严,使人敬服;年高德硕,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有条理有系统的传授知识的能力;能体会“礼法”中的精微道理,而又能恰当地予以阐发。

12.《学记》中的教学原则P97

“三纲领”——教育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教育程序和步骤: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则:

(1)豫(预防性)、时(及时施教)、孙(循序渐进)、摩(学习观摩)

(2)长善救失原则。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重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4)“藏息相辅”原则,学习活动相结合,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5)教学相长原则,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13.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106

(1)社会原因:

①以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驾驭天下,有利于加强君权;②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③以天道人情教化民众,有利于发挥一民心的作用。

(2)措施:

①立五经博士,诸子传记博士不置而废;②办太学,专门学习儒家经典;③完全确立差察举制,高官厚禄送给精通儒学的人。

(3)影响:

有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提高教育的地位。

14.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名词解释或比较)

(1)今文经学:

多为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并采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

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的创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微言大义,治学倾向于在阐发微言大义的名义下,依据政治的需要来解释经学,迎合统治者的意志。

具有太学讲坛的优势。

(2)古文经学:

依据汉武帝时从地下活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文字,发展在后。

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只承认《六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和编辑,但不是孔子的创作。

学术上重视文字训诂、名物考据,倾向于研究《六经》的本意,恢复儒学的本来面目。

多以私学为阵地。

15.解释鸿都门学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创置,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

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也是近代文学艺术大学的始祖。

16.王充的学习观

(1)学知与闻见。

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广闻博览,通过书本间接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思想。

(2)思考与求是。

学会思考,将知识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分辨知识真伪需要事实的根据和实践的检验。

(3)问难与距师。

对于先人的不合理的思想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不能为师是从、唯书是从。

17.国子寺

 

18.祭酒

国子监中总管监务大事的正职。

19.唐代的六学二馆P163

大唐官学的等级入学制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

20.科举制的产生标志及发展历程

(1)产生标志: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生。

(2)发展历程

唐代科举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

宋代科举:

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设置“别头试”和“锁院”制度,限制考官权利;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扩大及第名额;考试周期定为三年一次;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

乡试-省试-殿试;确定了殿试之后的待遇。

元代科举:

明定三场(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确立了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规定考试范围。

明代科举:

建立科举定式,确定每逢三年开开科考试,分为四级考试,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将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

清代科举:

主要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考试课业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

21.评价科举制度

(1)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②选士大权归中央政府;③相对保证官员素质;④思想统一于儒学;⑤相对客观公正;⑥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

(2)消极意义:

①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②影响学校教育,是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③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④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22.北宋三次兴学及其共同目的

(1)三次兴学:

①庆历兴学:

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②熙宁兴学: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③崇宁兴学:

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2)共同目的:

改革科举制度

23.三舍法和分斋教学法

(1)三舍法:

是王安石创立的太学内部的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它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

在一定年限和条件下,外舍生可以升入内舍,内舍生可以升入上舍。

上舍生考试分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者可以直接授以官职。

(2)分斋教学法:

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改变当地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实务,在学中舍经义斋和治世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24.积分法和分斋等第法

(1)积分法:

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

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

“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2)分斋等第法:

是元代国子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将国子学分为下中上三个等级六个斋舍,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六个斋舍学习不同的内容,依据其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

25.监生历事制度

是明朝国子寺的一项教育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此制是明洪武五年为满足当时管理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

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入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录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还送国子监读书。

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26.明朝官学特点

(1)最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例如放松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创立监生历事制度等等;

(2)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

明朝地方学校的普及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3)社学制度更趋完善。

明朝在全国广泛设立舍学,并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完善的制度;(4)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

形成社学-府、州、县学-国子监三级相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

27.先秦私学的特点

(1)私学是教育团体,也是政治和学术的派别;

(2)未形成制度;(3)各家私学均有自己的特色;(4)关注教育的政治功能。

28.书院(全部)产生原因和教学特点

(1)书院产生原因:

①官学衰落,世人失学;②书籍集聚和传播;③私人讲学的传统;④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2)教学特点:

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②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③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④学生以个人钻研为主;⑤师生关系融洽。

29.白鹿洞书院揭示

(1)《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历史意义:

书院教育发展史上一个系统化的纲领性学规,不仅对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2)内容: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

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

④处世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30.东林书院的性质和历史贡献

性质:

历史贡献:

东林书院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同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东林书院都具有其特殊的地位。

31.论述儒学发展历程(简述)

原始儒学——孔学:

孔学奠基(人道、民本、尚贤);教育与政治(经世致用)。

汉唐经学——董学:

神学化(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我注六经。

宋明理学——朱子学:

理学化(东亚文化圈,明朝以后的主流意识形态),六经注我。

清代实学——实体达用之学(远离虚无寂寞);实理、实心、实气;经世、科技、启蒙、考据

32.朱熹的道德教育原则及方法

道德教育原则:

(1)禁于未发:

“遏人欲于将萌”;

(2)循序渐进:

“下学而上达”;

(3)知行并重:

知行相须,知先行后;

道德教育方法:

(1)立志:

“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居敬:

“敬子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3)存养:

“存心养性”;

(4)省察:

“一日三省吾身”是“为学之本”;

(5)力行:

“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

33.朱子读书法的教育作用

(1)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评价:

朱熹的读书法是他自己长期学习经验以及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如“循序渐进”包含的量力性和打好基础的思想,“熟读精思”包含的重视思考的思想,“虚心涵泳”包含的客观揣摩的思想,“切己体察”包含的身体力行的思想,“着紧用力”包含的积极奋发的思想,“居敬持志”包含的精神专一,持之以恒的思想等,都是在读书治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今天对我们也仍有借鉴作用。

(积极)

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一,朱熹所提倡读的书,主要是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其二他的读书法主要是强调如何学习书本知识,而未曾注意到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

(消极)

34.王阳明的教学原则及方法(知行合一观)

“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提倡知行合一,纠正知先行后;从而端正人们的行为,防止一念之恶,防患于未然。

35.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教学原则及内容

教学原则:

(1)顺应儿童的性情:

适应儿童的个性特点;

(2)量力施教:

适应儿童的年龄与接受能力;

(3)留有余地: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4)以德为主,德智体美协调培养;

(5)分班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群育思想;

教育内容:

(1)诱之歌诗:

利用文学、音乐来抒发与陶冶儿童的情感与思想;

(2)导之习礼:

利用学习与践履封建礼仪来养成修养和训练身体;

(3)讽之读书:

通过读书来增进知识与涵养德性及志趣。

36.比较朱子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人性论

性即理

心即理

 

万物有理;道心与人心

人心有理;外物无理

认识论

主体→认识外在→客体

主体→客体

教学观

读书即认识,格物穷理

读书即验证,格物即格心

 

知识中心,外部探究

知行合一,体认内心

德育观

道德认知,先知后行

道德行为,知行共存于心

 

道德理性

道德情感与理性的融合

 

外在强制,普遍性

内在自律,个性化

儿童观

循规蹈矩,接受规范

本心合乎天理,顺应性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