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2558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x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与难题解答1

简答题

1测定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表观密度时,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为何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不是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解答:

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所谓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材料内的孔隙。

而直接将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放入水中,部分水进入材料的开口孔隙中,故,所测得的体积已不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正确的做法是将材料表面涂蜡将其密封,然后方能用排水法测定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2相同组成材料的性能为何不一定是相同的

解答:

例如同是二氧化硅成分组成的材料,蛋白石是无定型二氧化硅,石英是结晶型二氧化硅。

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性质不同。

3孔隙率越大,材料的抗冻性是否越差

解答:

材料的孔隙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两种,材料的孔隙率则是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之和。

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是因其孔隙中的水结冰所致。

进入孔隙的水越多,材料的抗冻性越差。

水较难进入材料的闭口孔隙中。

若材料的孔隙主要是闭口孔隙,即使材料的孔隙率大,进入材料内部的水分也不会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材料的抗冻性不会差。

名词解释

1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2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填空题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空气中吸收水分_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冻融循环次数_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亲水性_。

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B_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A_。

A吸水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判断题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分析题

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解答:

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

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

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解答:

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

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

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4)材料本身的强度。

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六、计算题

  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MPa、178MPa、168MPa。

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

其软化系数大于,所以该岩石可用于水下工程。

 

常见问题解答2

简答题

1.为什么用材料的屈服点而不是其抗拉强度作为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

解答:

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极限抗拉强度是试件能承受最大应力。

在结构设计中,要求构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工作,即使少量的塑性变形也应力求避免,所以规定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

抗拉强度在结构设计中不能完全利用,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却有一定的意义。

屈强比越小,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2.为什么将钢材的伸长率作为建筑用钢材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解答:

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新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

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要具有一定塑性。

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3.为何冷加工强化的钢材会有塑性降低、脆性增大的副作用

解答:

钢材加工至塑性变形后,由于塑性变形区域内的晶粒产生相对滑移,使滑移面下的晶粒破碎,晶格变形,构成滑移面的凹凸不平,从而给以后的变形造成较大的困难。

所以其塑性降低、脆性增大。

名词解释

1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2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

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

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填空题

1_屈服强度_和_极限抗拉强度_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2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

_退火_,正火,_淬火_,_回火_。

3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

_镇静钢_,_沸腾钢_,_半镇静钢_和特殊镇静钢。

选择题

1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_B_。

A塑性    B冲击韧性     C弹性     D硬度

2钢的含碳量为_A_。

A<%   B>% C>%

判断题

1屈强比愈小,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结构的安全性愈高。

2一般来说,钢材硬度愈高,强度也愈大。

3钢材是各向异性材料。

分析题

1某厂钢结构层架使用中碳钢,采用一般的焊条直接焊接。

使用一段时间后层架坍落,请分析事故的可能原因。

答:

A.钢材选用不当。

中碳钢塑性、韧性差于低碳钢,且焊接时温度高,热影响区的塑性及韧性下降较多,从而易于形成裂纹。

  B.焊条选用及焊接方式亦有不妥。

中碳钢由于含碳较高,焊接易产生裂缝,最好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

若只能焊接,应选用低氢型焊条,且构件宜预热。

2为何说屈服点(бs)、抗拉强度(бb)和伸长率(δ)是建筑用钢材的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答:

屈服点(бs)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应力不超过бs;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бs∕бb)称为屈强比。

它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程度;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бs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

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要具有一定塑性。

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六、计算题

  从新进货的一批钢筋中抽样,并截取两根钢筋做拉伸试验,测得如下结果:

屈服下限荷载分别为kN,kN;抗拉极限荷载分别为kN,kN,钢筋公称直径为12mm,标距为60mm,拉断时长度分别为66.0mm,67.0mm。

计算该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

钢筋的屈服强度

钢筋的抗拉强度

钢筋的伸长率

常见问题解答3

简答题

1为何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的耐腐蚀性优于硅酸盐水泥

解答:

因为矿渣和火山灰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使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含量大为降低,而氢氧化钙的耐腐蚀性较差。

另一方面,形成较多的水化产物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亦提高了水泥石的抗腐蚀能力。

2为何粉煤灰水泥的干缩性小于火山灰水泥

解答:

粉煤灰多为表面致密的圆形颗粒,而火山灰是表面多孔形状不规则的颗粒。

一般来说,在水泥浆体达到相同的流动度时,后者的需水量较多,使硬化后的水泥石干缩较大。

3为何高铝水泥不宜在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养护

解答:

高铝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当温度低于20℃时,主要水化产物CaOoAl2O3o10H2O,温度在20~30℃时,主要水化产物未2CaOoAl2O3o8H2O,当温度大于30℃时主要水化产物未3CaOoAl2O3o6H2O,该产物的强度较低,因而高铝水泥不宜在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养护。

4为何不是水泥越细,强度一定越高

解答:

一般来讲,水泥颗粒细有利于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及充分水化,从而有利于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

但水泥颗粒过细,比表面积过大,水泥浆体达到相同流动度的需水量过多,反而影响了水泥的强度。

5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前为何必须作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解答:

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与水泥浆的水灰比有关。

用水量过多,水泥水化速度虽然加快,但水泥颗粒间距离加大,凝结时间反而延长。

而当水泥安定性界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时,加大水灰比,则水泥的安定性表现为合格。

故先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以相同的条件来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与安定性。

填空题

1石灰的特性有:

可塑性_好_、硬化_缓慢_、硬化时体积_收缩大_和耐水性_差_等。

2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

凝结硬化_快_、孔隙率_高_、表观密度_小_,强度_低_凝结硬化时体积_略膨胀_、防火性能_好_等。

3国家标准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_45min_,终凝时间不得迟于__。

选择题

1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28d水化热最大的是_C_。

AC3S  BC2S  CC3A  DC4AF

2以下水泥熟料矿物中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都比较高的是_A_。

AC3S  BC2S  CC3A  DC4AF

判断题

1石膏浆体的水化、凝结和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2为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常加入氟硅酸钠作为促硬剂,加入越多效果越好。

3在水泥中,石膏加入的量越多越好。

分析题

1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

从有利于完成工期的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答:

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d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d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

矿渣水泥的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2某工地需使用微膨胀水泥,但刚好缺此产品,请问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解决

答:

若有石膏,可多掺石膏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水化可形成较多的钙矾石而产生微膨胀,加入量应作试验,且必须搅拌均匀。

3高铝水泥制品为何不易蒸养

答:

高铝水泥的水化在环境温度<20℃时主要生成CAH10;在温度20~30℃会转变及A(OH)3凝胶;温度>30℃使再转变为C3AH6及A(OH)3凝胶CAH10、C2AH8等为介稳态水化产物,C3AH6是稳定态的,但强度低,当蒸养时就直接生成C3AH6这类强度低的水化产物,故高铝水泥制品不宜蒸养。

常见问题解答4

简答题

1为何混凝土不是水泥的用量越多越好

解答:

水泥用量过大,混凝土干缩较大,且水化热较大,易导致混凝土的开裂。

同时浪费水泥,加大工程成本。

2配制砂浆时,为什么除水泥外常常还要加入一定量的其它胶凝材料

解答:

因使用水泥配制砂浆时,一般水泥的标号远大于砂浆的强度等级,因而用少量的水泥即可满足强度要求。

但水泥用量较少时(如少于350kg时),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往往很差,特别是保水性。

因此,严重地影响砂浆的施工质量,故常加入一些廉价的其它胶凝材料来提高砂浆的流动性,特别是保水性。

3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什么砂率过小和过大都会使混合料的流动性变差

解答:

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当砂率很小时砂浆数量不足以填满石子的空隙体积或甚少富余,在此情况下,石子接触点处的砂浆太少,混合料的流动性很小。

当砂率过大时,集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耗用于包裹细集料表面的水泥砂浆数量增多,砂粒接触点处的水泥浆不足,甚至水泥浆不足以包裹所有砂粒,使砂浆干涩,混合料的流动性随之变差。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_流动性_、_粘聚性_和_保水性_三个方面等的含义。

2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_坍落度_法或_维勃稠度_法。

3以无水石膏或工业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当使用_木质素磺酸钙_减水剂时会出现异常凝结现象。

选择题

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_ABCD_。

A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B产生流浆

C有离析现象            D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以下哪些属于混凝土的耐久性ABD

A抗冻性    B抗渗性    C和易性   D抗腐蚀性

名词解释

1砂率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徐变指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产生的塑性变形。

判断题

1在拌制混凝土中砂越细越好。

2在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越多和易性就越好。

分析题

1某工程队于7月份在湖南某工地施工,经现场试验确定了一个掺木质素磺酸钠的混凝土配方,经使用1个月情况均正常。

该工程后因资金问题暂停5个月,随后继续使用原混凝土配方开工。

发觉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明显延长,影响了工程进度。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

因木质素磺酸盐有缓凝作用,7~8月份气温较高,水泥水化速度快,适当的缓凝作用是有益的。

但到冬季,气温明显下降,故凝结时间就大为延长,解决的办法可考虑改换早强型减水剂或适当减少减水剂用量。

2某混凝土搅拌站原使用砂的细度模数为,后改用细度模数为的砂。

改砂后原混凝土配方不变,发觉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变小。

请分析原因。

答:

因砂粒径变细后,砂的总表面积增大,当水泥浆量不变,包裹砂表面的水泥浆层变薄,流动性就变差,即坍落度变小。

3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W/C=,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为2410kg/m3。

求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设水泥用量为G,则有:

S=2.1C,G=4.0C,W=0.6C

  因四种材料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有:

  C+S+G+W=ρ

  C+2.1C+4.0C+0.6C=2410

  C=313kg

  W=0.6C=188kg

  S=2.1C=657kg

  G=4.0C=1252kg

 

常见问题解答5

简答题

1多孔砖与空心砖有何异同

解答:

⑴两种砖孔洞率要求均为等于或大于15%;

⑵多孔砖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空心砖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小;

⑶多孔砖常用于承重部位,空心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

2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墙上浇一次水后马上抹砂浆层,为什么砂浆容易出现干裂或空鼓

解答: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孔大部分是“墨水瓶”结构,只有小部分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肚大口小,毛细管作用较差,故吸水导热缓慢。

烧结普通砖淋水后易吸足水,而加气混凝土表面浇水不少,实则吸水不多。

用一般的砂浆抹灰易被加气混凝土吸去水分,而易产生干裂或空鼓。

故可分多次浇水,且采用保水性好、粘结强度高的砂浆。

3为什么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用于墙体时要设置伸缩缝

解答:

这是由于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温度变形和干缩变形大于烧结普通砖,为防裂缝,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伸缩缝,在必要的部位增加构造钢筋。

4石材是否都可用于地下基础

解答:

不一定。

不同种类的石材耐水性有较大的差别。

用于水下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其软化系数应不小于。

填空题

1目前所用的墙体材料有_砖_,_砌块_和_板材_三大类。

2烧结普通砖具有_自重大_,_体积小_,_生产能耗高_和_施工效率低_等缺点。

3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_岩浆岩_,_沉积岩_和_变质岩_三大类。

选择题

1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_D_。

A轻质    B保温隔热    C加工性能好    D韧性好

2利用媒矸石和粉媒灰等工业废渣烧砖,可以_ABC_。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大片良田粘土

C节省大量燃料煤     D大幅提高产量

判断题

1红砖在氧化气氛中烧得,青砖在还原气氛中烧得。

2白色大理石由多种造岩矿物组成。

3粘土质砂岩可用于水工建筑物。

分析题

1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墙抹砂浆层,采用于烧结普通砖的办法往墙上浇水后即抹,一般的砂浆往往易被加气混凝土吸去水分而容易干裂或空鼓,请分析原因。

答: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孔大部分是"墨水瓶"结构,只有小部分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肚大口小,毛细管作用较差,故吸水导热缓慢。

烧结普通砖淋水后易吸足水,而加气混凝土表面浇水不少,实则吸水不多。

用一般的砂浆抹灰易被加气混凝土吸去水分,而易产生干裂或空鼓。

故可分多次浇水,且采用保水性好、粘结强度高的砂浆。

2未烧透的欠火砖为何不宜用于地下

答:

未烧透的欠火砖颜色浅,其特点是强度低,且孔隙大,吸水率高,当用于地下,吸较多的水后强度进一步下降。

故不宜用于地下。

3多孔砖与空心砖有何异同点

答:

①两种砖孔洞率要求均为等于或大于15%;

②多孔砖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空心砖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小;

③多孔砖常用于承重部位,空心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

常见问题解答

简答题

1为什么石油沥青使用若干年后会逐渐变得脆硬,甚至开裂

解答:

沥青经若干年后变得脆硬、易于开裂的现象称为“老化”。

造成“老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受到温度、空气、阳光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石油沥青中低分子量组分会向高分子量组分转化,即所谓“递变”。

递变的次序为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由于树脂向地沥青质转变的速度更快,使低分子量组成减少,地沥青质微粒表面膜层减薄,沥青的流动性和塑性降低,粘性增大,脆性增加。

在外界作用下沥青防水层易开裂破坏。

2为什么石油沥青与煤沥青不能随意混合

解答:

煤沥青与矿料的粘结较强,适量掺入石油沥青中,可增强石油沥青的粘结力,但不应随意混合,否则产生沉渣、变质现象,其粘结性急剧下降甚至完全失去粘结力。

填空题

4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法是将其分离为_沥青质_、_饱和分_、_芳香分_和_胶质_四个主要组分。

5沥青混合料是指_矿料_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选择题

3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有_ABCD_。

A稳定度  B流值   C空隙率  D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饱和度 E软化点

4沥青的牌号是根据以下_ABC_技术指标来划分的。

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闪点

判断题

1当采用一种沥青不能满足配制沥青胶所要求的软化点时,可随意采用石油沥青与煤沥青掺配。

2沥青本身的粘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粘聚力的大小。

3夏季高温时的抗剪强度不足和冬季低温时的抗变形能力过差,是引起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产生破坏的重要原因。

名词解释

1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通常是用延度作为条件指标来表征。

 

2乳化沥青是石油沥青或煤沥青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分析题

1土木工程中选用石油沥青牌号的原则是什么在地下防潮工程中,如何选择石油沥青的牌号

答:

土木工程选用石油沥青的原则包括工程特点、使用部位及环境条件要求,对照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指标在满足主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大牌号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地下防潮防水工程要求沥青粘性较大、塑性较大,使用时沥青既能与基层牢固粘结,又能适应建筑物的变形,以保证防水层完整。

2请比较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性能与应用的差别。

答:

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塑性、大气稳定性均较差,温度敏感性较大,但其粘性较大;煤沥青对人体有害成份较多,臭味较重。

为此,煤沥青一般用于防腐工程及地下防水工程,以及较次要的道路。

某防水工程需石油沥青30t,要求软化点不低于80℃,现有60号和10号石油沥青,测得他们的软化点分别是49℃和98℃,问这两种牌号的石油沥青如何掺配

软化点为49℃的石油沥青掺配比例不大于

         

  即30t石油沥青中应掺入不大于30t×%=t的软化点为49℃的石油沥青

软化点为98℃的石油沥青掺入不少于30t-t=19t。

常见问题解答7

简答题

1在粘结结构材料或修补建筑结构(如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时,为什么宜选用热固性胶粘剂

解答:

因为结构材料通常是要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非结构胶粘剂与被粘物没有化学键的结合,所能提供的粘接力有限,而热固性胶粘剂在粘合的同时还产生化学反应,能给粘合面提供较大的作用力,常用热固性胶粘剂有:

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α-氰基丙烯酸酯胶等。

修补建筑结构(如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时,同样宜选用热固性胶粘剂,同样也是因为建筑结构也要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的缘故。

2使用Ⅰ型硬质聚氯乙稀(UPVC)塑料管作热水管。

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管道会变形漏水

解答:

Ⅰ型硬质聚氯乙稀塑料管是用途较广的一种塑料管,但其热变形温度为70℃,故不甚适宜较高温的热水输送。

可选用Ⅲ型氯化聚氯乙稀管,此类管称为高温聚氯乙稀管,使用温度可达100℃。

需说明的是,若使用此类管输送饮水,则必须进行卫生检验,因若加入铝化合物稳定剂,在使用过程中能析出,影响身体健康。

3为什么胶粘剂能与被粘物牢固地粘接在一起

解答:

一般认为粘结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粘结力胶粘剂涂敷在材料的表面后,能渗入材料表面的凹陷处和表面的孔隙内,胶粘剂在固化后如同镶嵌在材料内部。

正是靠这种机械锚固力将材料粘结在一起。

(2)物理吸附力胶粘剂分子和材料分子间存在的物理吸附力,即范德华力将材料粘结在一起。

(3)化学键力某些胶粘剂分子与材料分子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即在胶粘剂与材料间存在有化学键力,是化学键力将材料粘结为一个整体。

对不同的胶粘剂和被粘材料,粘结力的主要来源也不同,当机械粘结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力共同作用时,可获得很高的粘结强度。

(4)扩散理论互相扩散形成牢固地粘接。

胶粘剂与被粘接物之间的牢固粘接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上述因素对不同材料粘接力的作用贡献大小不同。

 当被粘表面有油污时,使物理吸附力下降,使胶粘剂与石材表面产生的化学键数量大大减少,导致粘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土木工程材料所用的粘接剂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解答:

土木工程材料中所应用的胶粘剂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浸润被粘结物表面的浸润性和流动性;

(2)不因温度及环境条件作用而迅速老化;(3)便于调节硬化速度和粘结性;(4)膨胀及收缩值较小;(5)粘结强度较大。

填空题

1根据分子的排列不同,聚合物可分为_线型_聚合物,_支链_聚合物和_网状_聚合物。

2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合成树脂,_填充料_,_增塑剂_和_固化剂_等。

选择题

1下列_B_属于热塑性塑料。

①聚乙烯塑料 ②酚醛塑料 ③聚苯乙烯塑料 ④有机硅塑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按热性能分,以下哪项属于热塑性树脂。

D

A聚氯乙烯   B聚丙稀    C聚酯     DA+B

判断题

1聚合物的老化主要是由于高分子发生裂解这一类不可逆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2塑料和橡胶的最高使用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

名词解释

1热塑性树脂指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树脂。

 

2热固性树脂指仅在第一次加热时软化,并且分子间产生化学交联而固化,以后再加热不会软化的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