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2818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docx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

第一章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泼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开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开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开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开展共有的客观规律。

 

第二章商品

1、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底,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那么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

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那么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拟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

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2、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

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当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

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

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置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无论生产者或购置者,都不可能既占有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

 

3、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

  答:

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

它的根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做价格。

价格水平的上下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水平的变化也是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可见,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根底,而价格那么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第三章货币

1、具体解释货币的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藏为根底的。

2、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信用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这种区别表现在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上:

商品流通形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即W—G—W;

资本流通形式是:

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

它主要由哪三个方面组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价值包括以下三个组成局部: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二、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三、是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3、什么叫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局部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消耗掉或转换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这局部资本,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由于被工人的活劳动所代替,凝结在产品中能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局部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阔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哪些根本特征?

第一,生产力水平低。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根本经济制度。

第三,在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包括哪四层含义?

(1)在全社会范围内,虽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但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的资产占主要局部,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必然居主体地位。

(2)在公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是根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公有制企业中的个人收入分配不是纯粹的按劳分配,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如股息和公司债券利息分配、经营分配以及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

但是,在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表达公有制本质的按劳分配依然占较大比重,从其他非按劳分配形式中获得的收入只是补充。

(3)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主要依靠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中还有一局部非劳动收入,如股息、债券利息收入等。

但劳动者的本职工作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劳动,而不是各种投资活动。

购置股票和债券的资金来源于劳动者劳动收入的储蓄,它所带来的非劳动收入只是全部收入中的一局部。

(4)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3、如何正确理解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不是对立的,是互为根底、互相促进的,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首先,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开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

其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更好地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条件。

没有效率作前提和根底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第八章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条件下运行的。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根本形式。

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原那么是按资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维护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2、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四个根本要素或环节是什么?

〔1〕标准的市场主体

〔2〕健全的市场体系

〔3〕有效的宏观调控

〔4〕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分配制度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1、保障事业社会化。

政府普遍承当起社会保障的责任,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对社会保障实行了社会化的组织、规划和管理。

2、保障对象普遍化。

例如,德国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几乎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法国建立起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社会保障网;在新加坡280万人当中有200万人成为中央公积金成员,纳入由政府支持的国家社会保障储蓄体系。

3、保障资金基金化。

兴旺国家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保险税。

如果有关税收收入缺乏以满足支付要求时,由国家用一般财政经费来弥补。

此外,兴旺国家公共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还是调整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支出和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相配合,在社会范围内进行收入再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最根本生活水准。

4、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

兴旺国家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雇主和雇员,实行“三方付款制〞。

第九章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怎样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价格确实定与变动取决于价值确实定与变动。

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呈反比例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下降,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反之,劳动生产率下降,价格就会随着单位商品价值的上升而上升。

第二,价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

作为相对的价值形式,价格只能把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相对地而不是绝对的表现出来。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表现价值,可以等于价值,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它所表现的商品价值。

第三,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本身价值量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

第四,价格的构成取决于价值的构成。

价值可以分割成三个局部:

一是已经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C;二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三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m。

在价格构成中,C+V局部表现为本钱价格K,是企业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消耗,m表现为利润P。

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构成K+P是价值构成C+V+m的货币表现。

2、什么是商品差价?

什么是商品比价?

商品差价是指同种商品由于流通环节、季节时间和质量差异的不同所形成的价格差价,主要有购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以及质量差价等。

商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上不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有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和工业品比价等。

3、什么是价格干预政策?

什么是价格管制政策?

价格干预政策即对政府选定的特定商品实行价格干预,主要是制定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价格管制政策是对局部商品实行的由政府定价的政策。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有时也对某些商品实行有限的价格管制,其目的是稳定经济运行或应付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第十章市场经济的微观根底

1、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根底;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根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2、什么是企业财产制度?

从法律角度依据企业财产制度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企业财产制度就是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

从法律角度依据企业财产制度可以将企业划分为①、独资企业〔业主制企业〕、②、合伙企业〔合伙制企业〕、③、公司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三种类型。

第十章市场经济的微观根底

1、什么是资本循环?

实现企业资本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1〕空间上并存。

〔2〕时间上继起。

〔3〕资本循环的并存性和继起性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2、什么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

影响企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1.资本周转的概念。

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

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

2.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

3、什么是资本周转时间?

它具体是由哪几局部构成的?

〔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资本从其出发点开始,经过一次循环再回到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资本通过购置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2〕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结合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时间;

〔3〕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即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理变化的时间;

〔4〕停工时间即生产领域内机器设备暂时中止使用或者工人的休息时间;

〔5〕生产资料储藏时间,即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没有开始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储藏时间。

〔6〕购置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7〕售卖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4、加速企业资本周转的意义何在?

1.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时间越短,同一资本的利用率越高,同一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创造的新价值也越多,提供的剩余价值也越多,从而提高企业的年利润率,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越高。

2.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节省预付资本总额,特别是有利于节省流动资本。

合理利用资本,加快资本周转,是减少占有资本量的重要途径。

假定企业利润目标和生产规模既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所需预付资本总量越少,从而到达了节约资本的目的。

如果把节省下来的资本投入生产,就可以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3.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缩短资本回收期,并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

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回收期变短,并减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资本未来值与现值的差额〕,因而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此外,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还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本周转速度相应加快,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并使经济开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协调开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十一章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什么是世界市场价格?

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格

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包括四个因素:

一是生产本钱:

生产本钱的变动是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加工工业产品的价格来说,生产本钱更具有决定作用。

二是供求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假定世界市场需求情况不变,增加商品的出口量,世界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世界市场需求增加,那么世界市场价格上升。

供求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取决于世界市场的竞争程度。

竞争越剧烈,供求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越大。

市场竞争通过供求变化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提高产品质量,改良产品款式,改变包装、装潢、扩大广告宣传等都会影响商品供求,从而影响世界市场价格。

三是垄断因素:

垄断和垄断价格的出现是造成世界市场价格背离国际价值的重要因素。

在垄断的条件下,尽管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良,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有所下降,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存在,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也很难下降。

即使下降,其下降的程度也会远远低于国际价值量下降的程度。

随着垄断组织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四是通货膨胀因素:

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开展,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各国的国内通货膨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而导致世界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一国如发生通货膨胀,国内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会提高该国出口商品的生产本钱,从而削弱这些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而影响世界市场的商品供求,影响世界市场价格。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其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就会直接造成世界市场价格的上升。

2、什么是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比照关系。

3、为什么对开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机遇:

开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开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开展。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开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

  〔1〕开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开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开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兴旺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开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开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兴旺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开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开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开展也在加剧开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开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开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平安受到挑战。

第十二章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1、什么是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具体包括哪些局部?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置力总和。

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是对应的,对二者要相互对应结合进行研究。

从实物形态上看,社会总需求可分为对物质生产成果的需求和对非生产性效劳的需求。

其中,对物质生产成果的需求可分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和对消费品的需求。

从价值形态上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社会购置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2、影响社会投资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投资收益率的估算。

这种估算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预期利润率和市场利息率,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投资就有利可图;反之,如果前者小于后者,投资就无利可图,反而会蒙受损失。

〔2〕技术变化。

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社会经济开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技术的开展、新能源的供给和新市场的出现,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投资时机,从而给投资增添了动力。

〔3〕需求状况。

市场需求状况决定了所有厂家产品或劳务的销售状况。

如果市场需求不振,那么企业在投资时就要考虑再三,如果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投资的信心就会增强。

〔4〕政府政策。

政府的税收与开支,各项干预经济的政策,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政局是否稳定以及政策是否多变,会增大或减小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水平的升降。

〔5〕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变化既会影响物价也会影响利率。

货币供给量的增减会引起物价和利率的升降,使企业利润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投资量。

3、影响社会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有收入才有购置支出,收入的变动会使居民对物品和劳务的购置也发生变动。

影响消费需求的收入因素不仅同消费者现时的绝对收入水平有关,而且还同他们的相对收入以及预期的收入有关。

〔2〕利率水平。

利率上下影响人们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利率提高,将诱使人们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反之,储蓄就可能减少而消费增加。

〔3〕物价水平及其预期。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有哪些?

要遵循“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那么,把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三种职能明确加以区分,并按照经济开展的客观需要,合理行使三种职能。

.1.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包括:

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采取各种适当的经营方式,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包括:

培育和开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法规,维护经济秩序;传播经济信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企业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等。

3.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包括:

对国民经济开展作出决策,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战略规划;监督决策和规划的执行情况;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