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016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docx

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2012初三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第2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复习指要:

概念: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范围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

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

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

生物圈是最大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

例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

例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

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例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

C.湿度D.土壤

例4、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例5、(4分)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条食物链构成。

(2)在此食物网,猫头鹰和蛇既是关系,又是关系。

(3)写出此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复习指要: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玻片标本按存放时间分:

永久的、临时的

的种类按材料分:

切片、涂片、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擦片→滴水→取材→材料展开→盖片→染色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

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动物细胞细胞质:

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等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无机物:

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生长:

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

使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分裂的特点:

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①调节光线的结构有:

反光镜、遮光器

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通的光圈,光线强时缩小光圈;光线弱时放大光圈

②关于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粗准焦螺旋:

调节幅度较大,主要调节物镜与破片标本的距离。

细准焦螺旋:

调节幅度微小,主要调节观察时物象的清晰度。

③目镜:

长度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

物镜:

长度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正确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2)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的物像

所以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物象偏向哪个方向(如右上方),物象实际在相反的方向(左下方),要把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就应把玻片标本往哪个方向移动(右上方)。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

(4)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①擦拭载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水

③撕取实验材料④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⑤盖盖玻片⑥染色

注: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

在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

盖盖玻片时,应一遍先接触水滴,再缓缓盖下,避免出现气泡

三、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1、动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共有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特有结构:

液泡,细胞壁,叶绿体。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

将化学能转化成细胞生活所需能量;

叶绿体(只植物有):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内。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复习指要:

细胞分化:

在生长发育中,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概念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上皮组织

动物体的分裂结缔组织

结构层次分化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分生组织营养器官茎

植物体的分裂保护组织叶

结构层次分化营养组织花

输导组织生殖器官果实

种子

常见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的结构:

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

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

单细胞生物有益:

鱼类饵料、净化污水

与人类的关系有害:

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

动物病毒

种类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生活:

寄生在活细胞中

害处:

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

益处:

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例1、构成人体脊髓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例2、“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

C、分生组织D、营养组织

例3、下列几种组织中,不能同时与其它组织存在于同一个器官的一种是()

A、保护组织B、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复习指要:

适量的水分

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

种子完整,有活力,且不在休眠期

子叶(或胚乳)提供营养,后脱落

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胚根根

发芽率:

萌发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

成熟区: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

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

保护生长点

幼叶叶

芽轴茎枝条

芽原基侧芽

无机盐:

氮、磷、钾等

有机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花柄

花托

萼片

花瓣

花药(内生花粉)

花丝

柱头

雌蕊花柱

子房壁

胚珠

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花粉萌发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

3、花粉管末端破裂,其内的精子释放出来

4、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子房壁果皮

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例1、种子萌发必备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土壤和适宜的温度B、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C、水分、土壤和温度D、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例2、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

从种子萌发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D、防治病虫

例3、在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伸长的是()

A、根冠和生长点B、根冠和伸长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D、伸长区和成熟区

例4、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必须要完成哪两项主要过程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A、开花和传粉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例5、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结出果实,那么被虫咬去的结构是()

A、花被B、花冠

C、雄蕊D、雌蕊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指要: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使植物体硬挺、舒展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根吸水的部位:

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茎不断长粗的原因:

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

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叶肉

叶脉

部位:

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典例解析:

例1、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A、水B、阳光

C、土壤D、温度

例2、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

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

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

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例3、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降低光合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D、方便人们栽种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复习指要:

原料: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

场所:

叶绿体

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表示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意义其他生物基本的食物来源

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在农业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细胞水平: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器官水平:

种子等器官的大部分成分

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场所:

主要是线粒体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典例解析:

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切下一细条,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内变蓝的部位是()

A.上、下表皮B.导管

C.叶肉D.叶脉

例2、夏天的中午,光合作用不强,其原因是()

A.叶片萎缩B.叶蒸发水分过多

C.叶绿素被破坏D.气孔关闭

例3、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夜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A.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光合作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夜间进行

C.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

例4、为了提高温室内作物的产量,温室内温度应控制为()

A、白天高,晚上低B、白天低,晚上高

C、白天、晚上都高D、白天、晚上都低

例5(赣州7)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

其主要原因是萝卜()

A.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

C.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都停止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典例解析:

例1、过度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鲜重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

例2、血液中没有()

A.氨基酸B.葡萄糖C.麦芽糖D.维生素

例3、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

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胰液、唾液

例4(赣州18)A、B、C为人体三种不同的消化液,其中C为小肠内的消化液。

取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各加入5毫升蒸馏水和0.5毫升花生油,再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1毫升,摇匀,放入37℃的水浴中。

结合右表回答问题。

(1)A消化液是_______,B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

(2)在A、B、C三种消化液中,含有脂肪酶的消化液是_________(填字母),不含脂肪酶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

例5、(7分)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

A表示口腔、B表示咽和食道)

 

.

 

(1)C、D、E分别表示消化道的哪部分:

C、、D、E、

(2)甲表示的消化曲线,

丙表示的消化曲线

(3)蛋白质在中进行消化;淀粉在进行消化。

A和D

B和C

D和E

C和D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复习摘要:

呼吸

运动

肋间外肌、膈肌

胸廓前后径、左右径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界)

外界→肺内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界)

肺内→外界

典例解析:

例1、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例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

A.肺泡的数目增多B.呼吸肌的数目增多

C.呼吸的频率增多D.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例3、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的新鲜和清洁,下列哪项做法不可取()

A.绿化环境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D.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复习摘要:

血浆成分:

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它养料和废物

血液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

形态结构

数量

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

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最少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

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很小

较多

止血、凝血

血管

类型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

弹性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从心脏送往全身

静脉

从全身送回心脏

较薄

大(四肢静脉内常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

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

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心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结构四个腔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瓣膜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脏功能:

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生理心输出量:

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血液循环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的途径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型:

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输血与血型输血: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量:

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典例解析:

据心脏的结构与血液循环相关知识,并结合右下图回答问题:

 

(1)若3为右心房右心室,则1是血管,内流;

2是血管,内流。

(2)若3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则1是血管,内流;

2是血管,内流。

(3)若3为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则2内流血,但含量明显增多。

(4)若3为肾小球,则1是血管,内流血;2是血管,内流血。

17、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体循环开始于[],

与它相连的血管是[]。

⑵肺循环开始于[],

该心脏结构中流的是血。

(3)f的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例4、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复习摘要:

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粪尿的优点:

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

无害化处理: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典例解析:

1、正常的尿液中含有()

A、水和蛋白质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

C、尿素和蛋白质D、尿素和水

2、尿的形成过程中,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

3、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

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1.6

2.0

0.0

样本B

0.1

0.72

0.03

0.002

样本C

++

1.6

1.5

0.02

++

++

(1)原尿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

复习摘要:

典例解析:

例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视网膜

例2、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

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例3、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A.耳朵D.鼓膜C.耳蜗D.大脑皮层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

复习摘要:

1、区别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简单反射:

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的神经中枢为脊髓或脑干

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

复杂反射:

人后天根据生活经验逐渐形成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人类特有的反射: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如:

望梅止渴、看小说感动得流泪

2、生长激素(不足:

侏儒症、过量:

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

呆小症、过量:

甲亢、饮食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叫大脖子病);胰岛素(不足:

糖尿病)

典例解析:

例1、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简单反射

B.反射弧,复杂反射

C.大脑,简单反射

D.脊髓,复杂反射

例2、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小狗作算术题;B.小朋友作数学题;C.眨眼反射;D.惊弓之鸟。

例3、下列四组腺体中,哪一组的分泌物都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

()

A.唾液腺、肠腺、垂体B.皮脂腺、甲状腺、肾上腺

C.甲状腺、胰岛、卵巢D.唾液腺、皮脂腺、垂体

例4(赣州20)请用生物学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课上,同学们在做膝跳反射实验。

请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2)课堂上,虽然你感觉到了尿意,但你坚持到课后才去上厕所。

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要受____________的控制。

(3)一曲《二泉映月》使你流下了泪水。

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射。

在这一反射过程中,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其中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中枢。

例5、(5分)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B是         、C是、E是。

(2)如果发生意外,C处被切断,上述反射弧能否完成?

         (填“能”与“否”)。

(3)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摘要

典例解析

例1:

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将门出将子”D.“老鼠生儿打地洞”

例2:

人类的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合分别是AA和aa,问:

妻子是不是白化病患者?

.他们的子女会不会患白化病?

例3:

生物体细胞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一条来自,原因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父母双方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中,使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两两配对,形成了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例4:

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确的表述是()

A.遗传B.变异C.遗传的变异D.不遗传的变异

例5:

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

A.25%B.50%C.O%D.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