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1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25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docx

最新化工原理资料汇编

化工原理资料汇编

流体输送与流体输送机械复习

1、粘度的定义式是:

其物理意义是_促使流体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__,在法定单位制中,其单位是__Pa·s__,在物理单位制中,其单位是_P或cP_

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主要应用于_压强或压差的测量_、__液位测量__、_液封高度计算_

3、某粘性液体在一定管路系统中流动,在流量不变条件下将液体加热,则液体的粘度将_降低_,雷诺准数Re将_增大__,流动阻力将_减小_

4、某设备的表压强为10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201.33__kPa,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4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48__kPa(当地大气压为101.33kPa)

5、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_抛物线__曲线。

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__2__倍,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是__λ/Re__

6、流体在钢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与_Re_和__ε/d__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

则λ仅与__ε/d__有关

7、因次分析的根据是_物理方程具有因此一致性__

8、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

该式应用条件为__牛顿型__流体作_层流_流动。

9、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_阻力系数法_和_当量长度法_

10、通常流体粘度随温度t的变化规律为_对液体,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对气体,温度升高,粘度升高__

1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_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__

12、因次分析的目的是__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__

13、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_叶轮__、_泵壳__和_轴封装置_

14、离心泵的泵壳制成蜗壳状,其作用是_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_

15、离心泵的主要特性曲线包括_H--Q_、_η—Q_和__N--Q__

16、离心泵特性曲线是在一定__转速__下,用常温__水__为介质,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

17、离心泵启动前需要先向泵内充满所需要输送的液体,否则将发生__气缚__现象;而当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__气蚀__现象。

18、离心泵压头的物理意义是__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__,它的单位是__J/N或m__

19、离心泵安装在一定管路上,其工作点是指__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_

20、离心泵通常采用__出口阀门__调节流量

1、水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虹吸管内作定态流动,管路直径没有变化,水流经管路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管内截面2-2'、3-3'、4-4'和5-5'处的压强。

大气压强为1.0133×105Pa。

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均以mm计。

解:

为计算管内各截面的压强,应首先计算管内水的流速。

先在贮槽水面1-1'及管子出口内侧截面6-6'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以截面6-6'为基准水平面。

由于管路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即

=0,故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Z1=1mZ6=0p1=0(表压)p6=0(表压)u1≈0

将上列数值代入上式,并简化得

解得u6=4.43m/s

由于管路直径无变化,则管路各截面积相等。

根据连续性方程式知Vs=Au=常数,故管内各截面的流速不变,即

u2=u3=u4=u5=u6=4.43m/s

因流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故水可视为理想流体,则系统内各截面上流体的总机械能E相等,即

总机械能可以用系统内任何截面去计算,但根据本题条件,以贮槽水面1-1'处的总机械能计算较为简便。

现取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上式中Z=2m,p=101330Pa,u≈0,所以总机械能为

计算各截面的压强时,亦应以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Z2=0,Z3=3m,Z4=3.5m,Z5=3m。

(1)截面2-2'的压强

(2)截面3-3'的压强

(3)截面4-4'的压强

(4)截面5-5'的压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压强不断变化,这是位能与静压强反复转换的结果。

2、料液自高位槽流入精馏塔,如附图所示。

塔内压强为1.96×104Pa(表压),输送管道为φ36×2mm无缝钢管,管长8m。

管路中装有90°标准弯头两个,180°回弯头一个,球心阀(全开)一个。

为使料液以3m3/h的流量流入塔中,问高位槽应安置多高?

(即位差Z应为多少米)。

料液在操作温度下的物性:

密度ρ=861kg/m3;粘度μ=0.643×10-3Pa·s。

解:

取管出口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

在高位槽液面1-1与管出口截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Z1=ZZ2=0p1=0(表压)

u1≈0p2=1.96×104Pa

阻力损失

取管壁绝对粗糙度ε=0.3mm,则:

由图1-23查得λ=0.039

局部阻力系数由表1-4查得为

进口突然缩小(入管口)ζ=0.5

90°标准弯头ζ=0.75

180°回弯头ζ=1.5

球心阀(全开)ζ=6.4

=10.6J/kg

所求位差

截面2-2也可取在管出口外端,此时料液流入塔内,速度u2为零。

但局部阻力应计入突然扩大(流入大容器的出口)损失ζ=1,故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

 

传热复习题

1、多层平壁定态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小,则该层两侧的温差__最小__。

2、一定质量的流体在Ф25mm×2.5mm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

αi=1000W/(m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Ф19mm×2mm的直管内流动,其αi=__1678__W/(m2·℃)

3、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最有效的是__A__。

A.提高空气流速B.提高蒸汽流速

C.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

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

4、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

(1)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饱和蒸汽__温度

(2)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将接近_____空气____对流传热系数

5、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____A____

A.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α大大降低B.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α升高

C.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无影响

6、大容器内饱和液体沸腾分为____自然对流____、____泡核沸腾_____和____膜状沸腾_____阶段。

工业上总是设法在_____泡核沸腾_____下操作。

7、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该式表明__黑体的辐射能力与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___

8、物体黑度是指在___相同__温度下,灰体的__辐射能力__和__黑体辐射能力__之比,在数值上它与同一温度下物体的__吸收率__相等。

计算题

9、质量流量为7200kg/h的常压空气,要求将其温度由20℃加热到80℃,选用108℃的饱和水蒸气作加热介质。

若水蒸气的冷凝传热膜系数为1×104W/(m2·℃),且已知空气在平均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如下:

比热容为1kJ/(kg·℃),导热系数为2.85×10-2W/(m·℃),粘度为1.98×10-5Pa·s,普兰特准数为0.7。

现有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装有Ф25mm×2.5mm钢管200根,管长为2m,核算此换热器能否完成上述传热任务?

计算中可忽略管壁及两侧污垢的热阻,不计热损失

解:

空气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已知的,蒸汽冷凝放出热量能否通过该换热器的传递为空气所获得,就与列管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密切相关。

核算现有的列管换热器是否合用,就是用工艺本身的要求与现有换热器相比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比较两者的Q或S0

(1)核算空气所需的热负荷应小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即Q需要<Q换热器

(2)核算空气所需的传热面积应小于换热器提供的传热面积,即S0需要<S0换热器

解题时,首先应确定列管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径,因蒸汽安排在壳程易排出冷凝水,故蒸汽走壳程,空气走管程。

空气热负荷为

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管内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所以

因忽略壁阻及污垢两侧的热阻,则

所以总传热系数

平均温度差为

换热器传热面积为

换热器的传热速率为

则Q换热器>Q需要,说明该换热器能完成上述传热任务。

10、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管外的冷却水进行逆流传热。

氢氧化钠溶液的流量为1.2kg/s,比热容为3770kJ/(kg·℃),从70℃冷却到35℃,对流传热系数为900W/(m2·℃)。

冷却水的流量为1.8kg/s,比热容为4180kJ/(kg·℃),入口温度为15℃,对流传热系数为1000W/(m2·℃)。

按平壁处理,管壁热阻、污垢热阻及换热器热损失均忽略。

试求: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假设两流体均为湍流,物性不变,传热温度差可用算数平均值计算。

解: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先求冷流体出口温度

解出t2=36℃

所以平均温度差可以用算术平均值来计算

因按平壁处理

 

吸收复习题

一、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_不变_,相平衡常数m将_增大_,H将_不变_

二、亨利定律表达式

若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_易溶_气体

三、在吸收过程中,Ky和ky是以__y—y*_和_y—yi_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_kmol/(m2·s·Δy)

四、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的关系可以用

,其中

表示_气膜阻力,当_1/(HkL)_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五、在1atm,20℃时,某浓度气体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kG=0.1kmol/(

液膜吸收系数kL=0.25kmol/(

溶质的亨利系数H=149.3

则该溶质为_易溶_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y=_0.0997_kmol/(

六、一般而言,两组分A,B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__精馏__单元操作当中,而组分A在B中单相扩散体现在__吸收__单元操作中。

七、在吸收过程中,若降低吸收剂用量,对气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a值将_不变_,对液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a值将___减小__

八、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_通过气、液两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__

九、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是通过__物料衡算__得到的。

它们与__平衡关系_、_操作温度__和__压强及塔的结构__无关。

一十、吸收因数A可表示为_L/mG_,它在Y-X图中的几何意义是_操作线斜率和平衡线斜率之比_

一十一、若分别以S1、S2、S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S1_大于__S2__大于__S3

一十二、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变小__,吸收推动力__变小__

一十三、吸收过程中,物系平衡关系可以用Y*=mX表示,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式

=

干燥复习题

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干燥过程是存在传热传质推动力,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2、在101.3kPa的总压下,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80%的湿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

湿度H不变,相对湿度φ降低_,湿球温度tW_增高_,露点温度td_不变。

3、在101.3kPa的总压下,将饱和空气的温度从t1降至t2,则该空气的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

湿度H__降低_____,相对湿度φ_不变___,湿球温度tW__降低__________,露点温度td__降低____。

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__干湿球温度计_____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5、测定空气中水汽分压的实验方法是测量___露点______________。

6、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__温度___、__湿度(或相对湿度)____、__流速____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7、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φ较大时,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_增大___,其自由水分相应__减小__________。

8、恒速干燥阶段又称__表面汽化_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状况、流速及其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降速干燥阶段又称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物料结构、尺寸及其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_。

9、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的表面温度近似等于__热空气的湿球温度_____。

10、理想干燥器或绝热干燥过程是指_干燥器不补充热量,忽略干燥器的热损失,忽略加热物料所消耗的热量_,干燥介质进入和离开干燥器的焓值__相等____。

11、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__结合水分___。

12、在常压和40℃下,测得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与空气的相对湿度φ之间的平衡关系是:

当φ=100%时,平衡含水量X*=0.16kg/kg绝干料;当φ=40%时,平衡含水量X*=0.04kg/kg绝干料。

已知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X1=0.23kg/kg绝干料,现让该物料在40℃下与φ=40%的空气充分接触,非结合水含量为_0.07__kg/kg绝干料,自由含水量为___0.19kg/kg绝干料_______。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当20℃的甘油(ρ=1261kg.m-3,μ=1499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2.0m.s-1时,其雷诺准数Re为__________,其摩擦阻力系数λ为________.

*****答案*****

168.2;0.38

2.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如果流量等不变,只是将管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

*****答案*****

1/16

3.柏努利方程如衡算基准以J.kg-1表示,柏努利方程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N.m-2(N.m.m-3)表示则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gZ+P1/ρ+u

/2=gZ2+P2/ρ+u

/2+∑hf;

ρgZ1+P1+u

/2×ρ=ρgZ2+P2+u

/2×ρ+∑hf

4.流体的粘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对于液体,温度升高,粘度________;对于气体,温度升高,粘度________。

*****答案*****

流体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在单位接触面上,速度梯度为1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减少增大

5.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其粘性系数(粘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τ=F/A=μd.u/dy;在单位接触面积上,速度梯度为1时,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

6.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____________,边长为a正方形风管,当量直径de=__________。

*****答案*****

d=4×流通截面积/浸润周边de=a

7.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______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______倍,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为___________。

*****答案*****

抛物线;2倍;λ=64/Re

8.已知一密闭管路,管的内径为d,管长为L,液体在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流动,流量为Vm3.s-1,总的阻力损失为hf。

现将管的内径换成d/2,其它均不改变,此时新管路内的流速为_____m.s-1,流体流动的总阻力损失为______m。

*****答案*****

4V;16hf

9.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是恒______,变_____;后者是恒_________,变_________。

*****答案*****

截面;压差;压差;截面

10.在测速管中,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的测压管液位代表______,流体流过测速管侧壁小孔的测压管液位代表__________。

*****答案*****

冲压头;静压头

二.选择题

1.流体在园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平均流速u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umax的关系为()。

A.u≈1.5umaxB.u≈0.8umaxC.u≈0.5umax

*****答案*****B

2.在稳定流动的并联管路中,管子长,直径小,而摩擦系数大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A.与主管相同B.大C.小

*****答案*****C

3.水在园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A.1/4B.1/2C.2倍

*****答案*****A

4.在一定流量下,流体在并联管路中作稳定连续流动,当并联管路数目愈多,则()。

A.流体阻力损失越大B.流体阻力损失越小

C.流体阻力损失与并联管数无关

*****答案*****C

5.流体在园管内作滞流流动时,阻力与流速的()成比例,作完全湍流时,则呈()成比例。

A.平方B.五次方C.一次方

*****答案*****C;

6.下图中高位槽液面保持恒定,液体以一定流量流经管路,ab与cd两段长度相等,管径与管壁粗糙度相同,则()。

(1)U形压差计读数

A.R1>R2B.R1=R2C.R1<R2D.不定

(2)液体通过ab与cd段能量损失______。

A.hfab>hfcdB.hfab=hfcdC.hfab<hfcdD.不定

(3)ab与cd两段压差______。

A.ΔPab>ΔPcdB.ΔPab=ΔPcdC.ΔPab<ΔPcdD.不定

(4)R1值表示_______。

A.ab段的压差值B.ab段位能变化C.ab段流动能量损失D.ab段压差值及流动能量损失

*****答案*****

(1)B.R1=R2

(2)B.hfab=hfcd

(3)C.ΔPab<ΔPcd

(4)C.R1值表示ab段流动能量损失。

*本题hfab=R1(ρi-ρ)/ρ

hfcd=hfab=R2(ρi-ρ)/ρ

R1=R2

ΔPcd/ρg=hfcd=R2(ρi-ρ)/ρ

ΔPab/ρg=R1(ρi-ρ)/ρ-l

三.判断题

1.离心泵开泵之前要先灌液,目的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

()

*****答案*****×

2.为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一般应使吸入管径小于排出管径()

*****答案*****×

3.当关小离心泵的出口阀时,泵的扬程增大了,其升扬高度提高了()。

*****答案*****×

4.离心泵开泵之前要先灌液,目的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

()

*****答案*****×

5.若将同一转速的同一型号离心泵分别装在一条阻力很大,一条阻力很小的管路中进行性能测量时,其测出泵的性能曲线就不一样()。

其实际供给管路的最大流量也不一样()。

*****答案*****×√

6.若将同一转速的同一型号离心泵分别装在一条阻力很大,一条阻力很小的管路中进行性能测量时,其测出泵的性能曲线就不一样()。

其实际供给管路的最大流量也不一样()。

*****答案*****×√

四.计算题

1.水在一倾斜管中流动,如附图所示,已知压差计读数为200mm,试问测量段的阻力为多少?

*****答案*****

在两测压孔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Z1+P1/ρg+u

/2g=Z2+P2/ρg+u

/2g+hf1-2

∴hf1-2

=(P1-P2)/ρg-(Z2-Z1)-(u

-u

)/2g

=(P1-P2)/ρg-Z-(u

-u

)/2g

由静力学方程式可得

(P1-P2)/ρg=h(ρHg-ρ水)/ρ+Z

∴hf1-2=h(ρ汞-ρ水)/ρ-(u

-u

)/2g

u1=1m.s-1,u2=u1×(d1/d2)2=1×22=4m.s-1

∴hf1-2=0.2×12.6-(16-1)/(2×9.81)

=1.755mH2O=1755mmH2O=17221Pa

2.如图所示,用内径d=100mm的管道,从水箱中引水。

如水箱中水面恒定,水面高出管道出口中心高度H=4m,忽略水箱入管道的入口阻力损失。

水在管内流动损失,沿管长均匀发生,hfA-B=3·u2/(2g)。

求:

(1)水在管内的流速u及流量Q

(2)管道中点处M的静压强PM。

*****答案*****

(1)列0-0与2-2截面柏努利方程:

Z0+P0/ρg+u

/2g=Z2+P2/ρg+u

/2g+∑hf

以2-2截面为基准面,Z2=0,u0=0,P0=P2

∴4=u

/2g+3u

/2g=4×u

/2g

解得u2=√(2g)=4.43m.s-1

∴V=uA=0.785×0.12×4.43

=0.0348m3.s-1=125m3.h-1

(2)列M点与出口截面的柏努利方程

ZM+PM/ρg+u

/2g=Z2+P2/ρg+u

/2g+∑hfM-2

1+PM/ρg+u

/2g=u

/2g+3/2×u

/2g

∵uM=u2

∴PM/ρg=3/2×u

/2g-1=0.5mH2O

∴PM=0.5×9.81×103=4.9×103N.m-2

3.现用一虹吸管来输送相对密度为1.2的某酸液,如附图示。

设酸液流经虹吸管的阻力忽略不计,问:

(1)图A处(管内)和B处(管内)的压强各为多少kN.m-2?

(2)若要增大输送量,你认为对此装置采用何种改进最为简单?

为什么?

*****答案*****

(1)在储槽液面1-1及管内A处截面A-A列柏式:

Z1g+P1/ρ+u

/2=ZAg+PA/ρ+u

/2+hf1-A.......

(1)

在储槽液面1-1及虹吸管出口内侧2-2列柏式:

Z1g+P1/ρ+u

/2=Z2g+P2/ρ+u

/2+hf1-2........

(2)

联解

(1)

(2)得:

u2=2.8m.s-1,PA=-4.7kN.m-2(表压)

同时,当液体从1-1连续流到管内B处B-B*时

Z1g+P1/ρ+u21/2=ZBg+PB/ρ+uB2/2+h1-B

0=0.2×9.807+PB/1200+2.82/2

∴PB=-7.06kN.m-2(表压)

(2)∵V=πd2u/4当h1-2=0时,u=(2g△Z)1/2

∴欲使V↑,简单方法是:

①使d↑,即换一条直径较大的虹吸管

②使u↑,则应使△Z↑,即可适当加长虹吸管,使其出口处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