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520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2019年12月

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外,并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1、现代文阅读(36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传世雷 达

常常有人问我:

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一两年,少则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

还有人进一步追问:

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

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

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若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

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下。

故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

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

当代正在发展中,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传世呢?

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

这大致是不错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

故事化也好,性格化也好,心灵审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或三管齐下,或一管独胜,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

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

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连呼保义、玉麒麟之类的诨号,也早已有之。

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焊接在一起,化为血肉,无法拆解了。

它不传世谁传世?

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编都编不出来的传说和事迹,我们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们重起楼阁,精深加工,从民间土壤上建起大厦吗?

弄得好,虽未必传世,却也能赏心悦目。

有时我看某些公安题材小说,编的人很吃力,但并不动人,比起某些罪犯的想象力来,不知逊色了多少。

我当然并不主张照搬生活,而是主张把根子深深扎进民间,到那里去充分吸吮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

这几年创作上的一个趋向是回归故事,让小说回到小说,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的索取又在助长着这种倾向。

这似乎是大势所趋。

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说的基本层面本来就是讲故事。

问题在于怎么讲,会不会讲。

古典名著的讲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饱含细节,三是富有文化底蕴,这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人是魂,没有比平添几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

世事无论多么新鲜,都会转眼即逝,唯有人物,可以长期存活。

现在的某些小说,故事之内无人物,人物身上无细节,故事之外无意蕴,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了,作者怎样玩叙述圈套也掩不住贫乏的内质。

这自然就谈不上流传与否的问题了。

现在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让人清醒:

故事框架里该立个什么人,人的骨头上该长些什么肉,它们一起该撑起多大的审美空间。

(选自《作家文摘》,有删节)

1.下列对于古典名著流传不衰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典名著能够传世是因为它们完全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B.古典名著都是以民间传说为创作基础,有其深厚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民间性。

C.古典名著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正好迎合了读者爱听故事的天性。

D.古典名著讲故事时注意突出人物,细节也很丰富,且富有文化底蕴。

2.下列对于当代小说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许多当代小说创作的技术手段比古典名著更为丰富高明,但流传性却比不上古典名著。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文学,当代小说也有古典名著取代不了的需要和位置。

C.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作品也有传世的可能,没有必要将当代小说与古典名著硬性攀比。

D.当代小说强调故事性,但故事往往与人物脱节,只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罢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故事化、人物性格化和人物内心审美化这三个阶段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B.当代生活并不缺少传说和事迹,缺少的是对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的充分吸收。

C.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创作回归故事的创作倾向起到了一种良性的引导作用。

D.当代作家在创作中应该借鉴古典名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2)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6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

”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难题,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是一项团队工程,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

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

“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

”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时代。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卜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的只有《申报》。

《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文豪。

编辑、记者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

穿洋装、讲洋话、吃洋餐,洋洋洒洒、倜傥风流。

但凡事都有例外。

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

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珐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是专司划版、校对的,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笑咪咪地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

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据说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

卜白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他嗜茶。

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

据说卜白是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咋甘做划版、校对、补白的微贱活?

没人去问,卜白也似乎全不在意,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

一天,主笔大人悲天悯人地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

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

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甚是凄凉,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那女士道,卜先生,您是童男子,可我已是残花败柳,让您受委屈了。

卜白一句既浪漫又憨直的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力效绵薄。

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

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后来,两口子举案齐眉,一生恩爱,同心将烈士遗孤抚养成人,培育成才。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隔三岔五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他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

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

卜白连忙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

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

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

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说话间到了1949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

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

《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

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

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

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了敌人,算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吧!

新中国成立后,卜白担任文化宣传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卜白留下遗嘱:

丧事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补白。

他还对悲悲切切的夫人说,记住!

再找个好男人,补我的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8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报》副刊《自由谈》有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巨擘投稿,文豪聚集如云,这是《申报》“凭一张纸名满天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B.文章写卜白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好茶来喝,既表现了他的特殊嗜好,也为下文定亲一段中他的幽默埋下伏笔。

C.文章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性格。

D.本文详写卜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而对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事迹一笔带过,是因其英年早逝,可表现其性格特征的空间有限。

8.小说写卜白痴迷京剧并为梅兰芳补台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说明。

(6分)

9.文章以“卜白”为题有何精妙之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

性颖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

丁母忧归。

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

故事,吏部率鐍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

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

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严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

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

一日独召对,语及阶。

嵩徐曰:

“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

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

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

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

“不可减。

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

”皆用之。

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

阶戒炳曰:

“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又为危语动嵩曰:

“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

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

”嵩惧,乃寝。

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

阶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

帝悦,密传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徐阶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B.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C.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D.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除,守丧期满。

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期满后就官复原职。

B.吏部,官署名。

六部之一。

职掌全国文官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事宜,长官为吏部尚书,副职为吏部侍郎。

C.青词,又称绿章,道士举行斋醮祈天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的奏文。

嘉靖帝因笃信道教,常让臣下写青词进献。

D.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周代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王畿”,汉魏时称“京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阶很被皇帝看重。

朝廷推举徐阶做吏部尚书,皇帝不想他离开自己而没让他任职;官居一品后,一再加官进爵;皇帝曾多次和他谋划边境事宜。

B.徐阶非常关心边事。

仇鸾被诛,当时商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不赞成;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并请求征收麦子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

C.徐阶行事讲究谋略。

他考虑到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侍奉他,且更加精心写斋词迎合帝意;杨继盛一案,又用直言劝阻严嵩,使他害怕而罢手。

D.徐阶深遭严嵩忌惮。

严嵩害怕夏言置自己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5分)

(2)阶戒炳曰:

“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洲烟雨:

指长满草、烟雨空蒙的风光。

③镜湖:

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

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

B.“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

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

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5.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一句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之因时说,若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又怎么会灭亡呢?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讲述的是寻常事物但含义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

():

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        。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

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

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代替语言作为文化、思想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

虽然我们今天也把它们称之为书法,但在当时是并不叫作书法的。

书圣王羲之的最伟大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        ,在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

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而有了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也顺理成章、      了。

晋代、唐代、宋代,是中国书法的三个辉煌时代。

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他的最伟大成就,就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从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       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博大精深规范化浑然天成宛转

B.千姿百态典范化浑然天成含蓄

C.千姿百态规范化应运而生含蓄

D.博大精深典范化应运而生宛转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B.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

 C.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D.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B.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最高代表。

 C.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D.即使说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20.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一则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

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今日分别,谨祝教祺!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4)改为

(5)改为

21.今年夏天,动画电影《哪吒》创造了票房奇迹,引发了大众热议。

下面是某影评人观影  后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的文字记录,请用一句话概括该影评人对《哪吒》的评价,不超过35个字。

(6分)

编剧的改编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人物形象设定,比如哪吒,一改正义凛然的形象,变得“丑萌”十足,三太子敖丙、太乙真人、龙王等形象都有很大变化。

而在主题表达方面,《哪吒》也是下足了功夫,通过电影,有人领悟了“自我的寻找”,有人感受到“成长的孤独”,有人看到了“成见的破除”……更值得称道的是,作为一部商业动画电影,《哪吒》未追求速成,其制作过程历时五年,其中剧本打磨就花了两年时间,影片高潮部分的一个镜头只有短短6秒,为了达到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