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3610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

2.4大气环流

一、预习导航

【预习题】

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大气环流?

对地理环境有何意义?

2、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三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了哪些气压带和风带?

4、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规律?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有什么影响?

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有何不同?

6、什么叫季风?

季风的成因是什么?

7、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什么不同?

【资料卡片】

大雾立战功

1940年7月,德国法西斯企图利用大雾作掩护轰炸伦敦。

他们认为:

由于大雾笼罩使英国飞机无法起飞参加空战,而高于大雾之上的楼房、烟囱正好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

但是德国空军却打错了如意算盘,他们每次利用大雾空袭伦敦,总是在中途就遭到了英国飞机的拦截而以失败告终。

有一次,德国得知伦敦被大雾笼罩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飞机起飞,可是飞机还没到伦敦上空就被浓雾包围了。

由于能见度差,机群失去了联系。

两架飞机好容易飞出雾区,还没来得及辨方向,就被尾随大雾之后的英国飞机击落了。

德军百思不得其解,怀疑内部出了间谍。

德军为什么弄巧成拙呢?

原来西欧地处北半球西风带内,全年盛行偏西风,由于西风的影响,这里的天气变化总是由西向东发展。

英国在德国西部,根据自西向东天气发展变化的规律,很容易预报出德国的天气变化,而英国的气象情报对德军严加封锁,所以德军很难预测出英国的天气变化。

每当德军得知伦敦被大雾笼罩的情报时,实际上雾区已经向东移了。

英军正是利用了西欧地区天气自西向东变化的规律,在每次雾区东移时便派出战斗机尾随雾后攻击德军飞机。

为什么云总是从西向东运动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卫星云图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图上,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我国大陆上空,云总是从西向东运动的。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与全球性大气环流有关:

由于我国所处的位置大部分在盛行西风带的下方。

盛行的西风带跨越的地理纬度为30°N~50°N,厚度离地面3~13km。

因此,地面天气系统受高空西风带的西风引导由偏西向偏东方向移动。

这就出现了我们在电视卫星云图中常看到的云从西向东运动的现象。

低、中、高纬度环流与气候

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势是以纬向环流为主,表现在各盛行风系及高、低气压带大致是沿纬圈分布的。

大气环流对同一纬度内气候形成的作用是相类似的,从而使得同纬度带内各地气候应具有一般共同的特点。

低纬度环流包括信风带、赤道辐合带、赤道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大体在30N°~30°S之间,占地球面积的一半。

在信风带大陆东岸(大洋西侧)是迎风海岸,降水丰沛,如有地形抬升作用则雨量更多。

在大陆西岸(大洋东侧)是背风海岸,则降雨稀少,贴近海岸亦可出现沙漠。

赤道辐合带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其位置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在赤道辐合带中气候最为单调,终年炎热潮湿,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大,辐合上升气流盛行,多云、多降水。

赤道西风就是热带季风盛行的地带。

降水随风向的转变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当西南风(北半球)盛行时降水特别丰沛。

副热带高压带的平均位置在30°纬度带上,一年中有显著的季节移动。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移动和强弱对东亚梅雨影响极大,在大陆西岸,因副高冬夏的南北位移,形成地中海式气候这一特殊气候型。

中纬度环流以温带西风为主。

温带西风与信风比较起来,无论在风向和风速两方面都是多变的。

在温带西风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显著不同。

就亚欧大陆而论,西岸是迎风海岸,具有海洋性气候,东岸具有季风气候,大陆中心则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南半球西风带的气候是普遍的温和、湿润,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皆小。

在气旋活动过程中,纬度间气团交换所引起的非周期性温度变化亦较小。

极地是冰洋气团源地,因地面冷却作用形成反气旋。

极地又是地球上的冷源,通过极地环流将冷空气向中纬度输送,在中高纬度的边缘地区,冷暖气团交绥带上,气旋活动频繁,经常出现降水(雪)、大风等恶劣天气。

可见,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环流形势趋向于其长期的平均正常状态时,各地的气候也是正常的。

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也就会影响某一时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旱和涝,过寒或过暖等不正常的天气现象。

二、课堂释疑

【本节重点、难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

2、气压、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性移动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季风环流的成因,亚洲两种季风的不同成因和特点

【要点预览】

1、什么是大气环流?

对地理环境有何意义?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作用:

①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是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基础。

三圈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模式。

2、三圈环流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形成因素是什么?

假设:

①地表均匀,②太阳直射在赤道(不移动)。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1)低纬环流

赤道上空大气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到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西风(见图中箭头1),不能继续北进。

从赤道源源不断流来的空气,在北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偏转成东北信风(见图中箭头2)。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这样便形成赤道与北纬30°之间的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偏转成西南风,又叫盛行西风;同时,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见图中箭头5),又叫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暖而轻的西风气流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

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见图中箭头4和6)。

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因而环流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4、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情况如何?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列表说明如下: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

(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2个)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5、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规律?

季节移动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季节移动的规律:

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个纬度。

6、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如何?

上述的大气环流及其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在地球表面性质均匀的假设条件下的理想状况,实际上地球表面并非均匀,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比上述状况要复杂得多。

冬夏间海陆上的气压差异:

从1月和7月等压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形成一个个高压区和低压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而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对比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很大,由于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得多,因此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比海上高,形成了低压区;冬季大陆强烈冷却,气温比海上低,形成高压区,从而使气压带呈现块状相间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断裂成块状分布的情况

时间

温度

气压

切断气压带

实际情况

7月

陆高海低

陆低海高

副热带高压带

仅在

海洋

北太

平洋

夏威夷高压

北大西洋

亚速尔高压

1月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副极地低压带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7、什么叫季风?

怎么形成的?

概念:

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

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季风形成的因素。

8、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和特点有什么不同?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

干燥

副热带

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

温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

干燥

赤道附

近印度

西南风

温暖

湿润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

地区

分析上面的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列表比较如下:

【思维点拨】

1、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成因上有何不同?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之为热力原因。

赤道地区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极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与之相应的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就是热力因素造成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空气质量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之为动力原因。

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气流辐合下沉,气压升高。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即因气流辐散、辐合原因形成的,而与当地的冷热状况无直接关系。

所以我们前面曾跟大家交代过:

“气温高的地区,气流一般上升;气温低的地区,气流一般下降”。

这里用“一般”,而不用“一定”,道理即在此。

2、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是世界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

在全世界,亚洲东部的季风范围面积最大,类型多,从南到北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具有世界上全部季风类型,而且季风随季节变化而转变风向的规律性和季风盛行时季风的势力都很强,所以说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其主要原因是:

这里处在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的东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南临印度洋,冬夏海陆性质差异很大,海洋和陆地上所形成的高低气压区的范围大,气压差异很大。

因此,形成季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范围广,加上地转偏向力影响,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南部盛行东北季风;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南部盛行西南季风,特别是在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3、为什么东亚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而南亚夏季风比冬季风强?

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海陆之间的气压梯度,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东亚季风区冬季时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远大于夏季由夏威夷高压和印度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因而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

而南亚季风区冬季时因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一一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有青藏高原等大地形的阻挡作用,再加上大陆面积变得狭小,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已不十分显著,势力较弱;夏季,印度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又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

【方法总结】

1、绘图分析法通过绘图逐步理解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与课文知识结合,加强地理知识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的建立和理解。

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比较分析法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大气活动中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典型题解】

1、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并完成各项要求:

(1)用箭头标出图左侧三圈环流的气流运动方向,准确表示出三圈环流。

(2)在图中相应位置用箭头绘出北半球三个风带的风向。

(3)图中各字母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

BC

(4)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风的方向是①

(5)哪些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是多雨的、、,降水形成的原因都同气流运动,气温有关。

解析: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

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就是形成了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它们基本上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空气运动情况不同,因此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也不相同。

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西风带(因为空气在运动过程中降温,水汽容易冷却凝结)通常是多雨的,而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通常是少雨的。

掌握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的不同气候特点,对于我们分析一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说明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

(1)画图略

(2)画图略(3)副极地低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4)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5)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西风带降低

2、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所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A;B;C。

(2)在乙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

(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的是

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 图,山西省盛行偏南风的是 图。

(5)全年在图中大气环流形势A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   。

解析:

高低纬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就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一致,夏季向高纬度移,冬季向低纬度移。

移动5~10个纬度。

由于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不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全年在西风带控制下的地区,风从海洋带来湿润的水汽,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多雨

答案:

(1)中纬西风(西北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西南风(图略)(3)甲和丙(4)丙甲(5)多雨

3、下图中,上部是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带看①是带,②是

带。

(2)从近地面风带看③是带,④是

带。

(3)气压带、风带是随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日(节气)前后。

(4)从世界降水带看,②处属于带,但对大陆岸而言,因受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解析:

本题前三个小题是研究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就应该用所学的“大气环流图”作为研究解题的基本图型。

当我们把“大气环流图”摆放的位置稍做调整(见下图),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比较两图发现,考题的图形除了把圆形(球形)的地面“拉直”成水平的地面外,其他与课本的图形完全一样,这样就轻轻松松解出

(1)

(2)(3)3个小题。

现重点讨论第(4)小题。

②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降水稀少,其降水带为副热带少雨带;可是在中纬大陆东岸,由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替代了三圈环流,则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台风带来较丰沛的降水,第(4)小题的难点在于学生要突破三圈环流的简单模式,明确海陆分布的影响使三圈环流复杂化了。

 

答案:

(1)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

(2)东南信风中纬西风(3)太阳直射点春分、秋分(4)副热带少雨东夏季

4、下列四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解析:

此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风向的确定。

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气压带风带有关分布的规律性知识。

首先应记住气压带分布的规律,它的分布规律是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名称的命名是根据它的纬度分布。

风带的记忆应在记忆气压带的基础上:

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确定风向。

因此,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应为低压带,所以空气是从副热带向两侧辐散的,A和B是空气的辐合运动,首先排除;北半球的空气运动要发生向右偏向,所以D是正确的,而C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图。

答案:

D

5、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D、南部沿海严重干旱

解析:

副热带高压带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

它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影响。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西部的那个称之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

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

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夏季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北进,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雨带也随之逐渐北上。

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其北侧降雨带北移也就很快。

故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东北地区的雨季亦将提前,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仍然存在,只不过可能时间上要提前些,此时南方地区易出现干旱,但并一定就会出现干旱。

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6、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地区的雨季每年一般从月开始,到月结束。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天气。

(3)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4)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我国往往会造成

(灾害);而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则又会造成(灾害)。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的掌握情况。

如上题中所言:

我国雨带的推移主要取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进退情况。

就平均状况而言,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15°~20°N,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此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月份,雨带退出大陆。

根据这些知识以及图中提供的信息,第

(1)题答案分别为5月、10月。

(2)题答案为“梅雨”。

第(3)题需要联系中国区域地理有关内容,答案分别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

因为华北地区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降水少(因雨季尚未来临),农业生产急需用水,出现春旱现象。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因春温回升而融化,不易出现春旱。

第(4)题答案分别为北涝南旱、南涝北旱。

因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很快被推移到北方,北方易涝,而南方此时处单一暖气团控制,易旱;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则出现相反情况。

答案:

(1)510

(2)梅雨(3)C有春季积雪融水(4)北涝南旱、南涝北旱

7、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2)A气压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

风,D点盛行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的带状分布情况遭到明显的破坏,引起冬夏季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了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偏北风(西北风),南亚吹东北风。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东南风)而南亚、东南亚等地的热带季风区,因为印度低压的吸引,气压带、风带的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东南季风)在北移的过程越过赤道变成西南风。

因此,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气候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学习时要注意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风向、形成原因和气候特点等方面的区别。

答案:

(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2)冬季大陆温度低副极地低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印度气温高、气压低,印度低压吸引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课后巩固

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B、大气中最常见的形式

C、局部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D、可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

2、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

A、向东飘扬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D、向北飘扬

3、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

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

4、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D、极地附近

5、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到北京,大约只需三个小时,原因是()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

6、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②冬季南移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从以下哪个日期以后开始的()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

8、7月份北半球大陆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在海洋上形成了()

①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②北大西洋的冰岛低压③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④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我国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较常年偏北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①江、淮地区洪涝②南方干旱

③北方洪涝④北方干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11、读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