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4324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 精品.docx

最新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和高考复习建议精品

2018广东省高考物理分析

2018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乘"3+X"的东风,实际已迸人相当成熟的阶段,秉承了2001年和2002年的优点,在试卷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强调了对能力的考查,而且更贴近生活实际,靠拢新教材,强调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题目的难度搭配得当,因而要求虽然提高了,但平均分、考查难度与2002年比变化不大。

2002年第一、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平均难度为0.48。

2018年第一部分选择题的难度为0.67,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的难度为0.45,两部分平均难度为0.51。

(一)试题设计

1.试卷结构

试题不再分为两卷,而是称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5题单选题,5题多选题,占40分,与2002年持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由实验题和计算题两大题组成,共占110分,其中第二大题是实验题,有3小题,占21分;第三大题有7道计算题,占89分,全卷共20题,满分150分。

由此可见2018年"3十X"高考试题结构与2002年基本相同,看出各部分知识所占比例为:

力学:

40.7%(38%);热学:

5.3%(8%);电磁学:

38%(38%);光学:

8%(8%);原子物理学:

8%(8%)。

其中括号内为《考试说明》占分比例要求,可见,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与《考试说明》相符;力学篇幅略大,热学篇幅偏小,

2.试题对能力考核的分布点

(1)识记与理解能力。

这是《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的第一方面。

在2018年物理试卷中"第一部分选择题",识记占3题,即第1题考查原子核的组成与有关概念。

第2题考查光电效应规律。

第3题考查分子力与分子势能关系的了解。

这些题目的要求符合《考试说明》中对内容要求掌握程度"A"。

理解能力包括"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第4、5、6题,分别考查的是原子核衰变的规律、电容器状态变化的定性分析、理想气体内能变化的规律,要求介乎于《考试说明》中对内容要求掌握的"A"与"B"之间。

同理,第8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的第15题,都属于这个档次"

(2)推理能力。

这是《考试说明》对能力考核的第二部分,要求"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能力是考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物理课程时必须具备的。

"第一部分选择题"中第7题考查的是振动图象的建立;第9题考查对"俄歇效应"这一新信息、新情景的理解,并运用这种知识对答案进行正确判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的第14题,要求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运算,最后得出正确的半径比的表达式,也属于这个要求。

(3)分析综合能力。

这是《考试说明》中对考生要求最高的一部分,它能区分出不同考生的物理水平,是区分度的体现。

要害在于"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颧,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类问题,都属于对"掌握要求"的第"B类。

在"第一部分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题,也设置了这样的情景:

光线两次斜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板,其实考生只要清楚地分析出:

"两面平行的玻璃板对光线只有侧移,而对复色光有色散作用"这个规律,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两个过程都对人射光表现出同样的效果,很轻易地否定A、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的第16题,要求分析出开关K闭合后,通过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的电量实际上就是电容器此间的充电量。

而第17题,粒子通过加速电场的两个阶段的情景,及它们的关系都要很清晰,才能准确地建立起方程。

而第20题必须很清楚地分析第一对振子解除锁定后的表现,及以后一连串的碰撞的共同规律,才能了解全过程不会随便使用归纳法、数列等去解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19题,它的要求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部试行高中新课程标准(草案)用语)。

只有在对题目提供的信息(数据、图象、文字)充分理解,找出这些信息间的关系,才能确定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生显得对这种开放式、探究型题目很不适应。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这是《考试说明》能力要求第四部分,也是历年考生比较薄弱的环节。

2018年主要体现在第18、19题。

第18题要求学生根据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情况,结合电磁感应知识,正确列出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计算式。

同时,根据结果建立起图象,数学要求较多;第19

题则要求学生理解给出的F-t图象的意义,从中提取信息辅助建立方程,是"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的逆运算。

(5)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是本学科的基础,也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要方面。

《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要求很高,几乎每年在实验考试中,都全面地考查"说明"中对这种能力所列的考核点,即"观察、记录"、"处理"、"运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种题型。

2018年的实验题,虽然仍是这个套路,但第11题的"记录"实验对象是"多用表",而不是往常的"两尺",要求记录三种不同的测量数据。

假如没有做过类似实验,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第13题仍然与以往一样要求有一定文字运算过程。

而第13题,测量对象由习惯用的"安培表"改为"多用表",再次提高了要求,学生要意识到"多用表"实际集"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于一身,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这是对是否踏踏实实复习好《考试说明》中13种基本仪器使用的试金石。

(二)试卷特点及总体评价

立意新颖,灵活多变,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2018年物理高考试题的特点。

1.保留原有的试卷结构,增大对力学、电学的考查力度

(1)试卷保留了与2002年相同的试卷结构:

主、客观题占分比例约为3:

2。

其中选择题10题。

单选5题、多选5题),占40分;实验题3题,占21分(比例略大于2002年);计算题7题,占89分。

各种题型分数的分布与2002年大致相同。

(2)力学、电学占分比例明显增大:

2002年力学、电学占100分,其中第一部分选择题28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2分。

2018年力学、电学占118分,与《考试说明》基本吻合,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0分全部是力学、电学的题目。

(3)缩小了命题范围:

题目的各部分主线清楚,除力学、电学的热点外,热学考查的是分子势能与理想气体的问题,(第3、6题);光学考的是光的折射和光电效应;(第2、8、10题);原子物理考的是:

原子跃迁、原子核的组成、衰变等问题(第1、4、9题);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

这两部分的题目都避开了烦琐的数学运算,这也是与往年的不同之处。

2.更重视对能力的考查

2018年的高考题特别倾向于各种能力的考查。

(1)识记性的题量减少;除了第一部分选择题的第1、2、3题(共12分)外,其余的题目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进行考查,占分比例最大。

(2)增大运算量:

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除了第11题没有运算过程外,其余各题都有大量的代数运算或四则运算。

其中第12、15、17题的四则运算较为复杂;第14、18、19、20题的代数运算共计32分,占4题总分的63%。

(3)提高了对考生处理、分析信息能力考查的档次;2018年的"信息题"共5题,比2002年多3题,除了信息量大之外,考查的要求也提高了。

其中第19题是一道很好的信息题,它要求学生面对一个很熟悉的物理模型和一些数据、图形去探究、去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与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情景有何其相近之处。

(4)对实验能力要求更高:

实验题3题共占21分,虽只比2002年多1分,但要求却比往年高。

第11题虽然还是考读数,但要求考生能分清多用电表表盘三道刻度线的功能;第12题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要求,实际上是"实验、推理、运算"三合一的题目。

难度应高于2001年同类的第15题。

3.立意新颖,高瞻远瞩,大胆靠拢新教材、新课标

推陈出新向来是高考题的生命线。

2018年高考题,仍坚持这个方向。

(1)改变,"力"、"热"、"电"、"光"、"原"各部分的权重,尤其偏重力学。

大幅度降低了"热"、"光"、"原"占分比例,由2002年占33.3%下降到2018年只占21.3%;计算题第一次出现了直流电路的问题。

2002年考题力学总分53分,占35.6%;而2018年力学总分61分,占总分40.6%。

除了说明体现《考试说明》外,这个数字比例与目前新"大纲"中力学的比例相仿。

(2)题型变化较多:

实验题第11题是常规的"读数"题,考点由过去多年沿用的"长度"变为"多用电表"而且由一个问点变为3个问点;第12题则由往常的考"逐差法测加速度"加上了实验原理的演算;第13题是设计型实验题,测量对象也从传统的"电流表"变为"多用电表",学生一不留意这个变化,还用以前的方法或思路去设计,甚至连"多用表"的功能都不熟悉,就一定无从下手。

值得注意的是:

命题思路的改进,都来源于新教材。

(4)增加了"探究型"题目:

第13、19题都属于探究型题目,但后者要求更高(前文已有论述),体现了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要求;在广东即将执行的"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这样说的:

"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可见,增加这种题型是命题者思维前卫、大胆创新的结果。

此外,2018年的高考题还注意了层次感,在"第一部分选择题"中,有意把较浅的题目放在前面,消除考生的紧张感,"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计算题的第14、15、16、17题的可操作性较强。

统计结果表明:

前4题得分较多,后3题通过率较小,区分度在最后两题,这样,考生感觉也好。

两部分试题内容都没有"超纲",是一份较好的试题。

(三)试题反映的问题

2018年的高考试题,总体上基木维持了2002年的难度,且难点分散,卷面统计,无通过率小于0.1的高难度题。

这样,就增加了整卷的区分度。

2018年的试题,虽然题型略有变化,但考生暴露的问题仍与往年差不多。

1.基础题部分的得分率仍需提高

与往年相比,计算题的基本部分得分率相对提高,如第14、15、16题平均分分别为10.18、9.60、8.96,通过率分别为0.84、0.80、0.69,说明考生对此已有所重视。

但不注意基础知识的现象还是很普遍。

在第一部分选择题中,大部分是传统题型,其中第1、2、3题属于"识记",通过率分别为0.47、0.90、0.81。

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第11题仍属基本实验操作,也是《考试说明》中"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中的内容。

因此不"超纲",但平均分只有2.91分,通过率只达0.42。

第12题前面部分的要求,其实是要用"逐差法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并写出运算过程",这个基本问题由高一到高三都一直成为"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考生不重视这些基本问题的结果。

又如第15题中平衡方程中漏掉"g",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另外,第16题对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隔直"现象不理解,而把K合上后,视作R3与R4并联而导致这题产生失分的考生占65.4%,值得我们注意。

2.推埋、分析能力较弱

应该说,@2018年的题目,其"建模"的难度不是很大。

除了第20题外,其余的物理过程都比较清楚,但试卷中仍然暴露了这部分的问题。

例如第9题,大多考生末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建立起原子"跃迁"的整个情景,因而无法下手解决问题。

第10题中,考生末能从光线两次进出的界面都是两面平行玻璃板,因此只发生平移这个基本情景出发,大胆否定选项A、B而错选率较高,也反映了一定的思维定势。

第17题则是相当部分考生末能分析出a到b,b到c两个阶段运动的不同方程,而笼统地写上eu=

第18题对扇形回路转动一周期的分析也差强人意,总认为线圈转一圈,交流电变化一周。

表现在相当一部分考生(约占15%)是画图正确而不准确,因而不能在图线上得满分。

第20题由于对解除锁定后的情景分析不清,大部分考生都无从下手。

由于分析能力较差,思维定势的现象自然也就普遍。

在第18题中,电动势的表达式用正弦交流的形式e=BωSsinωt的就占了26%;图线画成正弦或类似正弦形式的就占了47%。

这与考生中"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流电的思维定势有很大关系,也是近年的普遍现象。

3.对问题的发现、探索的能力欠缺

面对第19题这样的新题型,大部分卷面反映的情况是不理解"反映悬挂系统木身性质的物理量"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对一个很熟悉的模型仍然未能从提供的信息中去理解题意、发现问题。

相信,假如这道题目还是遵照老一套模式直接提出问题,让考生根据数据(和信息)求A的质量、绳的长度L及系统的机械能,就会顺利得多。

4.实验综合能力、文字运算能力亟待提高

实验题得分低,也是历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2018年的实验题虽然取消了传统的电路连接,但因两道实验题均牵涉到"多用表",而考生对"多用表"的使用十分陌生,因而第11、13两题的得分分别只有2.91、1.18分,通过率只有0.42、0.13。

在第13题中,考生集中表现出错误是①"用多用表的1V挡测电源电动势"而未说明"直流电压挡"(0分)约占34.97%。

②"用多用表测出电阻R"而未能说明使用Ω(欧姆挡或电阻挡)约占21.73%(0分)。

③在第三步中,未能理解题意只画出电路图,因而得零分,或表达时"多用表置于直流10mA挡"、"多用表与R串联"、"在电源两端"三个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一个而失分(0分)的现象很多,这充分说明对多用表使用这个基本实验是相当陌生。

与往年类似,实验题中也加人了一定的文字运算,2018年表现在第12题前部分和第13题都不理想。

在第12题中,推理正确,但表达式有缺点,例如末逐差,或只取首、尾两点计算,不足四段逐差,相邻两段相减等,都令考生只得1分。

而第13题的实验步骤的表述(如上所述)更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5.还是要注意基本的数学运算

2018年的试题,在数学的要求上大大降低了难度,没有了较繁的三角、几何关系的运算,也不用使用数学归纳法,但是考生在代数运算(第17、19、20题)上仍未见有得分优势(前已论述),至于四则运算,仍有不少考生末能得分。

而且是只要有四则运算,总有10%~50%的考生在这里被扣分。

(四)考生答卷错误分析

1.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考生答卷错误分析见表1

表1考生答卷错误分析表

题号

考查(内容)重点

典型错误

错误原因分析

1

原子核

通过率P=0.47

错选"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32%)

错选"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他相互作用力"(19)

混淆了原子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

以为核子之间只有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不知还有核力

2

光电效应

通过率P=0.90

漏选"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16%)

漏选"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8%)

错选"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7%)

不理解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人射的单色光频率有关;而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却与光强有关

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通过率P=0.81

错选"先增大,后减少"(10%)

错选"一直增大"(6%)

不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的关系,错用弹簧模型进行分析

4

重核的裂变

通过率P=0.94

错选"1次α衰变,6次β衰变"(2.2%)

错选"2次α衰变,2次β衰变"(1.9%)

错选"2次α衰变"(1.6%)

不理解α衰变、β衰变的特点

5

电容器

通过率P=0.83

漏选"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人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22%)

漏选"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18%)

错选"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人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22%)

不理解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介质、极板上的电量、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关系;不知道保持K接通,意味着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保持恒定,而断开K,则意味着两极板上的电量保持不变

6

理想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做功、热传递的关系

通过率P=0.87

漏选"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23%)

漏选"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21%)

错选"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9%)

没有理解和掌握理想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和做功、热传递的关系,不会运用P-V图进行分析

7

振动图象

通过率P=0.60

漏选"若规定状态α时t=0,则图象为①"(30%)

漏选"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30%)

错选"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24%)

错选"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19%)

不理解振动图象所描述的物理内容,不能根据初始条件来判断振动图象

8

光的反射和折射

通过率P=0.80

漏选"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0(19)

漏选"光束1转过300"(15%)

错选"光束1转过150"(13%)

错选"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09%)

不会判断入射角的改变量,末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9

原子能级

通过率P=0.55

错选"

"(19%)

错选"

"(13%)

错选"

"(8%)

不理解题目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不会利用能级公式进行运算

10

光的折射和色散

通过率P=0.37

错选"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ψ角"(32%)

错选"红光在蓝光的左边"(25%)

错选"传播方向相对于人射光方向向左偏转ψ角"(32%)

错选"红光在蓝光的右边"(22%)

不能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判断光如何人射到第二块平玻璃板,不知道玻璃板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

的大小关系

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各题的错误及统计分析如表2。

表2

题号

考查(内容)重点

典型错误

错误原因分析

11

多用表的使用

P=0.49

一、(占样本5%)

1.6.48;6.52

2.6.4;6.6

3.6.49;6.51

4.32.5

5.19,19.4

二、(占样本35.6%)

1.8.0

2.790,810,550

3.850.0,800.00

三、(占样本5.2%)

1.32.5,32.50

2.0.815

3.1.93,1.94

4.3.92,3.88

1.读数不准确

2.读数偏大

3.估计位分度错误

4.看错挡把10V挡当成50V挡

5.毫无道理

1.100Ω挡位没考虑,量级错

2.读数错

3.估计位错

1.数量级错

2.挡位看错

3.毫无道理

4.读数错

12

逐差法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P=0.48

一、0分(占样本8.93%)

1.不会做,空白

2.没有原理表达式

3.表达式,计算式都错

二、1分(占样本7.59%)

1.不足4段逐差求α

2.末标清纸带所对应的运动过程导

致受力分析错误mg-μmg=ma→μ=1-a/g

三、2分(占样本14.15%)

1.不足4段逐差求α

2.T=0.02s,代入计算错误

3.求α时运算错

四、3分(占样本20.74%)

1.T=0.02s,代入计算导致错误

2.末写成-μmg=ma,只写出μ=a/g而扣分

五、4分(占样本15.14%)

1.T=0.02s,代入计算导致错误

2.运算错。

μ的值不对

六、5分(占样本10.71%)

计算失误,表达不清

七、6分(占样本!

3.59%)

1.计算失误

2.结果表达错(有效数字位数)

八、7分(占样木9.!

4%

二、1.不熟悉逐差法的原理

2.受力分析错误

三、1、2:

不熟悉逐差法的原理

3.四则运算错误

四、1、2:

懂得受力分析,解题不规范,漏掉主要运算步骤

五、1、2:

懂得受力分析,解题不规范,漏掉主要运算步骤。

四则运算错误

六、文字表达能力欠佳

七、不懂得有效数字记录规则

八、不懂得有效数字记录规则

13

多用电表的综合应用(测量多电表直流10mA档的内阻)

P=0.14

一、1.空白(占样本60.97%)

2.如:

RA=E/I

3.只答出测E、I或R其中,但表达错误

4.公式中有数值,如:

RA=1.5/I-R RA=E/I-150 

RA=1.15/I-150 RA=E/I×10-R

二(占28.7%)

1.没有使用多用电表测E、R(占大多数)

2.未说明用直流电压挡测E,用1V挡测E(超出量程)

3.未说明用欧姆挡测R,量程未确定,未说明用直流10mA挡测I

4.直接把多用电表与电源串联测E,或与电阻串联测R

5.测I时,三个条件缺一项或两项:

①多用电表置于10mA挡②多用电表与R串联③在电源两端(组成回路)或连入电源

6.只写式子,只画电路,无文字说明

三(占6.44%)

1.未能说明用直流电压挡测E

2.没测R  3.测I时,三个条件缺一项或两项,表述不完整;

4.表达式有数值

四(占样本34.97%)

1.未能说明用直流电压挡测E

2.测I时,表述不清(占大多数)

一.1~3:

原理错误,不会用多用电表测E、R,而把多用电表看成一般电流表,而连成其他电路

 4.全电路欧姆定律不熟悉。

代数运算能力差

二.1~3:

对多用电表的使用步骤不熟悉

4.根本未考虑到整个实验的方法

5.不规范

6.不理解题目的本意

三、四:

错误原因同上,文字表述欠佳

14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P=0.84

1.空白(占8.36%)

2.万有引力公式或原理式子错误(占49.71%)

1F万=MG=F向

2GMm/r2=mω2/r 

GMm/r2=mω2r  GMm/R2=mv2/R

GMm/h2=m(2π/T)2(R+h)

GMm/R=4mπ2R/T

3T表达式错T=2πv/R 

ω=2πR/t

4已写出公式F万=F向公式,但没有联系在一起故推不出答案

3.R/R0表达式错误(占35.63%)

①只写出一个运动对应的万有引力公式及表达式

②没写原理式的原式。

只写推导式

③写错原理式

④误认为F万=mg=F向

⑤原理式写错,只写出R比值表达式及结果

4.R/R0计算错误(占52.63%)

①原理式推导不完整

②R比值式错  ③结果错

2.万有引力公式记;不懂得正确建立天体运动的方法

3.未能领会本题的解题方法要用比例法。

代数运算能力差

4.未能领会本题的解题方法要用比例法。

代数运算能力差;根式运算错误

15

二力平衡

P=0.80

空白5.2%

1.

 

Ft=mv1-mv0  (0分)3.4%

2.mgh=

 ρ

 52% (2~7分)

3.

等 有效数字运算错10分,10%

1.条件不清,乱用公式

2.漏掉g

3.懂得力学原理,计算质量公式错

16

直流电路的辨析与计算,电容器的充放电

P=0.469

空白占14%

1.把R3R4并入总电阻,后面关于I和U1的公式又不对(0分)占14%

2.把R3R4并入总电阻,而有关I、U1或电容两端电压表达式都对,但结果不对(各种错误)可得1-9分,占86%

3.写成Uc=U1占14% 算对I、U1,得5分,占20% 同上Q=CU正确,得7分,占3%

4。

写成C=eU或C=U/Q占10%

 

1.电路辨析能力差,不理解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