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4424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docx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

第一章引言

1.1自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肯纳(LeoKanner)于一九四三年发表有关自闭症的报告后,各国逐渐展开探索自闭症患者征状的研究。

七十年代,香港社会普遍对自闭症已有所认识,弱智儿童学校也逐渐取录患有自闭症的学生(以下统称自闭症学生或学生)。

1.2教育署于一九八三年试行辅导教学先导计划,为就读于特殊学校而经评定为典型自闭症的学生提供支持。

一九八七年,教育署正式在轻度和中度弱智儿童学校增设教师职位,以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RemedialTeachingProgrammeforAutisticChildreninSpecialSchools)。

1.3为落实一九九四年发表的《自闭症人士服务工作小组报告书》的建议,教育署于同年增拨资源,加强在特殊学校推行「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为评定为典型自闭症的学生和具有部分自闭症征状的学生提供支持,以照顾这两类学生的需要。

目前,教育署在全港三十一间轻度和中度弱智儿童学校推行这项辅导教学计划。

1.4为了帮助学校顺利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教育署于一九八八年编印了《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阐述推行辅导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并于一九九二及九五年分别作出修订。

1.5为配合自闭症学生教育的最新发展,本年度教育署再次修订指引,以更新资料,并汇集有关的教育新理念,供学校参考。

第二章自闭症的认识

自闭症的征状

2.1自闭症是一种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致的发展障碍,患者的智力水平不同,行为特征亦各异。

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他们普遍倾向固执和自我中心;在语言和社交发展、认知和学习方面,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异常情况。

2.2香港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分类法》第十版(ICD-10)订立的准则,诊断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

2.3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在三岁前会出现下列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a)社交发展的障碍—患者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他们多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

在群处方面,由于兴趣偏狭,模仿力较弱,他们多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同时,由于想象力较弱,他们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b)沟通的障碍—患者的语言发展大多出现显著迟缓和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例如经常鹦鹉学舌、经常复述某些语句的片段、单音调等。

他们对语言理解及非语言沟通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此外,部分儿童更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c)重复性及局限性的行为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例如前后摆动身体、摇晃头部、室内绕圈等。

他们的兴趣狭窄,可能会极度专注于某些对象,或对对象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例如车轮等。

2.4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a)特殊的感知模式—在感官反应方面,患者会有过敏或过弱的表现。

例如他们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对冷热、痛楚反应过弱,因而对危险的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

有时,他们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方法探索对象,把自己沉醉于某种感官刺激中。

(b)发展障碍—根据美国于一九九四年的统计,大约有百分之三十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智力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弱智(智商七十或以下),而其中轻度弱智占百分之三十,中度或严重弱智则占百分之四十。

此外,他们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并不平均,发展过程亦与一般儿童有别。

例如一个六岁的自闭症儿童在手眼协调发展方面与同龄的儿童可能相若,但沟通能力却只等同于一岁的儿童。

(c)情绪及行为问题—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患者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例如他们会过分活跃、四处走动、尖叫、跳跃;或在心理、生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感到特别烦闷或焦虑,以致有撞头、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

(d)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异常—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

例如只吃白饭或某牌子的饼干。

此外,他们亦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

(e)强项和兴趣—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

例如他们能对地名、广告、乐谱、日期、数字等过目不忘,并且可以细致无遗地记录或忆述事物。

此外,他们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例如绘画、拼图、弹琴等,也可能有特别超卓的表现。

(f)缺乏体会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了解别人的情绪比了解别人的语言更为困难。

他们甚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亦不会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

因此,他们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与人分享快乐。

自闭症的发病率、成因及治疗方法

2.5一般而言,自闭症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的比例约为四对一。

外国的普查研究发现,按照不同的判症标准,自闭症的发病率为每一万人有四至十五名病患者。

2.6不少临床专家和学者对自闭症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仍未能就其成因作出一致定论。

研究显示,自闭症的形成,与患者心理失调或家长的养育态度无关。

病症相信是由于几种影响脑部发展的因素造成,与中枢神经系统失调有关。

部分患者脑部有明显的损伤,约三分一患者或会在青春期兼患羊癎症。

根据近年研究推论,自闭症的成因可归纳为下列五项:

(a)神经机能发展问题;

(b)生化机能发展,如机能失调;

(c)遗传因素;

(d)脑部损伤;

(e)怀孕期间受病毒感染。

2.7目前,专家对自闭症的真正成因,还未有确切定论,亦未能找到根治的方法。

然而,不少研究指出,透过有系统的教育和训练,配合适当的环境,让患者多些与别人接触和沟通,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

第三章「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的推行模式

目的

3.1兼有弱智的自闭症学生,由于多了一重认知方面的障碍,故有较大的学习困难。

有鉴于此,教育署在弱智儿童学校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为患有自闭症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情绪和行为上的种种障碍,加强适应常规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能力。

服务对象

3.2本计划为就读轻度及中度弱智儿童学校的自闭症学生而设。

他们须经有关的专业人士评估及推荐,才可接受这项服务。

现时,教育署除接纳公营诊所、医院和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转介的个案外,亦接纳由具有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精神科或儿科医学院院士资格的医生评估及转介的个案。

3.3学校如发现个别学生有自闭症倾向,应尽快转介他们往有关机构接受评估。

如学生被鉴定为患有自闭症,学校须及早为他们提供辅导服务。

3.4学校须确保学生已鉴定为患有自闭症,才可安排他们接受辅导服务,并且向教育署提供该学生的评估资料。

此外,学校须定期向教育署更新取录的自闭症学生名单,以便安排辅导教师(以下统称教师)提供有关服务。

辅导教学的推行模式

3.5为让自闭症学生融入常规的学校生活,学校宜将他们按年龄编入适当的班级,再由教师因应他们的需要、学习表现和教学活动性质,安排以下不同模式的辅导教学。

(a)个别辅导

·对象可以是未能适应学校环境的初入学学生,或是那些过度活跃及有情绪、行为问题的学生;

·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学前技能,例如专注力、安坐等,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安排宜每日紧密进行,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和有效学习,但每课节时间不宜太长;

·当学生有明显进步,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应逐渐由其它辅导形式取代,以培养他们的社交和群处能力,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运用教师资源。

(b)一对二辅导

·学生掌握了基本学前技能后,可编为二人一组接受辅导,重点训练学生听从指示的能力;

·教师教导其中一位学生时,亦同时训练另一位学生自行学习或继续活动,以培养单独学习和活动的能力及习惯,使能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学习。

(c)小组辅导

·按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要分组,例如沟通、独立生活技能、社交技巧等训练小组,并设计合适的学习内容,以加强学习的互动和趣味性。

然而,教师要密切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确保他们从小组训练中获得预期的教学效益;

·除了在校内进行小组辅导外,教师亦可安排校外学习活动,增加学生与他人接触及沟通的机会。

学生在真实环境学习,体验实际生活,不单能加深对生活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亦能实践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将学生与一些能力较高的普通弱智学生编成一组,使他们在朋辈的协助和示范下学习。

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训练社交群处和沟通技巧,让他们从游戏和活动中学习。

(d)入班支援

·主要为那些在沟通、社交及行为方面均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而设:

‐与学生原属班别(以下统称「原班」)的教师进行协作教学,协助学生适应课堂上课的模式,鼓励他们融入课堂与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并在有需要时为他们提供个别指导或实时修订学习活动;

‐进行协作教学前,两位教师应一起商讨和策划课堂的学习活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

·对于那些未能适应课堂学习模式的学生,教师亦可入班支持,藉课堂观察,找出学生的具体问题,然后与原班教师商讨处理方案,为学生安排适切的辅导,使能尽早适应常规课堂活动。

·教师可观察、记录(请参考附录一)及检讨学生在原班课堂中的表现,作为策划辅导教学的参考。

(e)跟进辅导

·学生如能主动参与原班学习,则应减少固定的辅导课节,尽量让他们留在原班上课,使能有较多机会与其它同学一起学习;

·教师可安排学生参与辅导教学计划下的校内和校外活动,以加强他们所学到的沟通、社交和群处技能;

·教师须与原班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按其表现安排跟进辅导。

举例说,若个别学生的适应能力有所倒退,教师可再为他提供较密集的辅导,以巩固原先学到的技能。

3.6当学生适应了原班课堂学习后,以上(a)至(c)项的抽离模式辅导应尽量减少。

教师须定期检讨现行辅导模式是否切合学生需要,并按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展作出灵活安排。

教师的职责

3.7教师的职责应包括:

(a)编订个别学习计划—每个自闭症学生在认知、沟通、社交群处和适应方面所遇到的障碍不尽相同,教师须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进展和实际生活需要,从而编订合适的个别学习计划(请参考附录二),订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范畴的内容,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

此外,教师亦应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和社会认许的行为模式,并处理偏差行为。

教师可参照下列步骤,拟订辅导计划(辅导教学流程图见附录三):

·厘定学习基线

‐参考学生的心理评估报告,了解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利用有效的工具评估学生的能力,分析他们的强项和弱项;

‐观察学生的整体表现,并征询有关人士(如班主任、家长等)的意见,以厘定学习基线。

·制定学习计划(请参考附录二、四及五)

‐与其它教师、专业人士及家长商讨,订定学生的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进度;

‐课程设计应尽量涵盖各基本范畴(详情见第四章4.4节),按学生在个别范畴的表现,选出最需要学习的项目,作为训练目标;

‐编订教学计划,拟定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编排学习活动、教学程序和策略,决定辅导模式、地点、施教日期和所需时间;

‐设定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因应学生的喜好,制定合适、有效的奖励计划。

(b)实施辅导教学—预备教材和教具,进行辅导教学,评估和记录学生的学习及行为表现,并因应他们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方法;

(c)评估教学成效及作出跟进—定期观察和评估教学成效。

当学生在学习上显著进步、倒退或停滞不前,须尽快检讨及修订教学计划和辅导模式;

(d)与其它教职员合作—主动与原班教师及有关的教职员密切沟通,以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展。

透过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彼此就处理学习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寻求共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e)与家长沟通和合作—定期通知家长有关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鼓励家长协助学生在家中延续学习,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透过学生手册或家校通讯簿交代学习内容;

(f)参与家长培训并举办家校活动,向家长讲解教导子女的技巧,以及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g)保存个别学生的记录—为接受辅导教学的学生开设个人档案,并保存下列记录,以便有关的教职员、家长和教育署人员查阅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情况:

自闭症儿童能力测量表及评估记录表(附录十一及十二)

学生个别学习计划表(附录二)

个别/小组辅导计划表(附录四及五)

学生表现观察记录表(附录一及十三)

其它有关资料,例如教育署的文件,以及学生的个人数据等。

(h)担当其它校内职务—除负责辅导教学工作外,其它职责均与校内其它教师相同。

教师的调配和培训

3.8学校宜安排曾受特殊教育训练的资深教师负责辅导工作。

负责的教师须有耐性和爱心,对自闭症有确切的认识,能接纳学生,并愿意努力帮助他们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

3.9学校宜安排多些教师参与辅导自闭症学生的工作。

例如:

获派两名辅导教师的学校,可成立辅导教学小组,把辅导教学工作交由四至六位教师分担,使他们既可负责辅导教学,又能参与课堂的教学工作。

学校亦可安排全校教师轮流参与辅导教学,让大家都有机会体验辅导工作。

3.10对于初担任辅导工作的教师,学校应预先给予校本培训,让他们了解自闭症学生的学习困难、特性和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巧。

同时,学校可安排资深的辅导教师为新任教师提供支持。

此外,学校亦应鼓励教师建立切磋教学的文化,透过共同备课、讨论及互相观摩,促进教学交流。

3.11如有需要,学校可自行编订辅导自闭症学生的教师手册,以便参与辅导的教师有所依循。

督导和推动

3.12要顺利推行辅导教学计划,校长的支持、推动和督导至为重要。

除了积极参与推动工作外,校长应委任一位计划统筹人,全面策划有关工作。

校长及计划统筹人的职责建议如下:

(a)校长

·积极支持自闭症学生,推动全校参与的文化并促进教师的团队精神,以达成辅导教学计划的各项目标;

·委任经验丰富、热诚及主动进取的教师为计划统筹人。

如由主任教师担当,则更方便他调配资源;

·挑选适当的人选担任辅导工作;

·确保教育署提供的额外资源能充分用于自闭症学生的辅导教学;

·监察和评估计划的成效,并将总体建议列入学校周年计划的关注事项,作为改善辅导计划工作的指标。

(b)计划统筹人

·参考上一年的检讨结果和建议,与教师一同制定辅导教学计划的周年工作计划和发展路向;

·整体策划及统筹教学资源;

·向学校建议辅导教学的模式、时间表(请参考附录六)和教师人选;

·定期召开辅导教学小组会议,商讨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检讨计划推行的成效;

·加强与校内教职员的沟通,并就推行辅导教学的策略寻求共识;

·向校长反映推行辅导教学时遇到的困难,并在有需要时向教育署或其它专业人士寻求专业支持;

·为新入职的教职员及其它教师安排培训、观课及分享教学心得的机会;

·策划家长培训和家校活动,提供教导子女的意见和情绪上的支持;

·开立档案并有系统地保存辅导教学计划和学生的记录,包括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的记录(请参考附录七);

·学年终结时,与其它教师评估和检讨计划的成效,提出改善建议(请参考附录八的自评量表),并向校长作总结报告。

教育署提供的资源和支持

3.13自一九九三年起,教育署在轻度和中度弱智儿童学校所推行的「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除以原有一对八的师生比例支持经评定为典型自闭症的学生外,亦同时以一对十六的师生比例,照顾具有部分自闭症征状的学生。

3.14目前,教育署向学校提供额外的辅导教师人数,是根据学校所取录的自闭症学生人数,按每名辅导教师负责十二名自闭症学生的人手供应比例而定。

3.15学校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除可获加派辅导教师外,还可获教育署发放开办津贴,以购置所需的家具、设备和教材。

有关物品的建议清单,请参阅附录九。

3.16教育署会定期为参与辅导教学计划的教师举办研习工作坊和经验分享会,以加强他们对自闭症学生的认识,提高辅导技巧。

教师亦可藉此机会交流心得,建立互相支持的网络。

此外,教育署亦会与学校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的成效或制作辅导教材。

3.17推行辅导教学计划的学校,有需要时可向教育署督学、教育心理学家、言语治疗师及学校发展主任寻求专业支持,包括咨询专业意见及驻校心理辅导服务等。

3.18此外,教育署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汇集各类有关特殊教育的教材和资源,包括教导自闭症学生的最新资料,供教师参考。

教师亦可透过其资源中心的网站(http:

//serc.ed.gov.hk),与其它特殊教育工作者分享教学经验及交流信息。

第四章自闭症学生的教育

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点

4.1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提供有效的辅导和支持。

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点可归纳为三方面:

(a)学习动机和专注力—由于学生兴趣偏狭,模仿力弱,以及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被动,甚至可能作出不恰当的反应;有些学生会过分专注某些东西,忽略其它有意义和相关事物,以致未能配合教学目的和掌握学习重点。

此外,四周环境的声音、事物、变化,或是个人的意念,都会使他们分心,无法专注学习。

因此,他们往往毫无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b)理解和思考力—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语言理解力较弱,难于掌握指示和要求。

同时,他们较着重事物的某些部分或细节,未能掌握重要部分和整体概念,也不擅于把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关系,归纳成有意义的概念或因果关系。

因此,学生较难同时处理多项数据。

他们的想象力亦较弱,较难理解符号及抽象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擅于掌握不同问题的共通性,也不懂得应用已掌握的概念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并且难以独立进行较复杂的学习活动。

(c)感知和学习方式—学生的视觉辨别和记忆力较强,因此他们在抄写或按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配对、排列、拼图等方面的表现较佳,但对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可能完全不理解。

此外,他们的听觉辨别和接收能力较弱,往往未能充分理解讲授和口语提示的内容。

教育理念和目标

4.2自闭症学生虽然终身受到多种障碍,影响学习和成长,但是,他们如能获得适切的辅导和支持,有系统地学习和接受训练,定可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和沟通技能,使能增强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辅导教育工作是要达到下列教育目标:

(a)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透过不同活动和生活体验,认识环境和日常事物,扩阔生活经验,提高学习、认知和探索事物的兴趣,主动参与游戏和学习,使能与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学习。

(b)提高理解和思考力—训练内容和重点可配合个别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在认字、看图、书写、阅读、常识和数字概念等各方面,巩固基础知识,以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

(c)改善沟通技巧—透过课堂教学、个别或小组辅导、游戏活动、户外学习和家庭生活等不同途径,提供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沟通方法,有效表达个人的需要、意见和感受,提高学习效能,促进个人及社交发展。

(d)加强适应能力—部分学生的感官反应与常人有别,学校可为他们提供特别训练,如减低敏感反应的训练,加强对感官刺激的适应能力。

此外,亦可藉着小组活动和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认识四周环境和生活规范,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e)建立社会认同的行为—订立周详的训练计划,透过有系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并且有系统地协助他们建立正面的、社会接纳的行为模式,以取代或减少他们的偏差行为。

(f)掌握独立生活技能—训练学生掌握自理、社交和独立自处的能力,以及使用交通工具、信息设备和康乐设施等技能;此外,亦训练他们学习解决问题、求助方法和工作技能,并协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为离校后的生活作好准备。

(g)融入社会—校外小组训练、小区活动和体验等,不但有助学生促进个人和社交发展,加强自我照顾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同时亦有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个人的角色本分、权利和责任,使能尽量融入社群,与其它人一起生活和工作。

(h)发展潜能—部分学生在音乐、绘画、背诵记忆和计算方面的表现较同龄的儿童优胜。

教师应发掘、认同及栽培这些学生的特殊天赋,使他们尽展潜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

课程

4.3在特殊学校就读的自闭症学生,原则上应与校内其它学生一样,学习相同的校本课程,从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科学、科技、艺术、体育,以及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这八个学习领域中,获取学习经验,并且培养共通能力。

详情请参阅报告书《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

教师亦可参考《弱智儿童课程指引》的内容,为同时患有弱智的自闭症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重点,作为施教目标。

4.4然而,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性,与一般的弱智学生有别。

为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教师可策划深化辅导课程,或透过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加强下列学习范畴的训练:

(a)学前技能训练—包括安坐、目光接触、专注力、服从指令等;

(b)感知肌能训练—包括大肌、小肌、手眼协调等;

(c)自理技能训练—包括个人整洁及卫生的训练,提高学生自我照顾的能力,例如饮食、如厕、穿脱衣物等;

(d)沟通技巧训练—即语言和非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的训练。

如学生未能运用口语,须先教导他们运用其它有效的沟通方法,例如图像、文字等(详情见第五章);

(e)思维能力训练—包括辨认、分类、配对、排序,以及发展空间、数学概念及想象力等;

(f)社交群处技巧训练—包括认识社交常规、建立正面的社交行为、改善与人相处的技巧,疏导学生的情绪及减少行为问题的产生,例如学习遵守集体游戏的规则(详情见第六、七章);

(g)独立生活技能训练包括:

·家居生活技能—学习准备食物、清洁家居、简单针黹和家居安全知识等;

·社会生活技能—购物、在外进食、使用公共设施及服务、认识家居附近的环境及往返住所的方法等;

·工作技能—学习简单文书工作、木工、装配、清洁等,以及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计算机技能—学习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书处理及数据搜集等;

·休闲活动—培养良好嗜好,提高参与康乐、运动、文娱和小区活动的兴趣。

4.5教师宜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他们性生理成熟前,及早推行性教育,教导他们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恰当的态度。

性教育的课程应包括:

(a)发展恰当的人际关系—自小教导学生区分家人、朋友和陌生人,明白与不同性别和关系的人应有不同的社交方式和身体接触的方法,并学习与别人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见图解一);

(b)保护自己—认识什么程度的身体接触是可以接受的,并知道不可随便让他人触摸自己的私处,更不可侵犯他人;

(c)认识性的私隐—教导学生认识如厕、洗澡、更衣、处理经期等行为均须保持隐密,在什么时候、地点可以做或不可以做;

(d)认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转变—帮助学生明白成长的自然过程,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身体的转变,不致因焦虑而引致行为问题;

(e)学习处理青春期的个人卫生。

4.6教师宜因应学生的年龄、能力、需要、发展和兴趣,并考虑家长的意愿和期望,在各个成长阶段为他们选取适当的学习目标。

例如:

(a)幼龄和情况较严重的自闭症学生的训练重点(见附录十)

·基本学习能力训练;

·社交群处及沟通技巧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等。

(b)中学组学生的训练重点

·工作技能、良好工作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