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6051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docx

93中国地形地貌概况19页精选文档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注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地势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

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

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最高的阶梯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屹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面上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

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

从4000万年前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千米。

高原面上横亘着几

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为6000米~7000米。

  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

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

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

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为代表。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

  第三级最低阶梯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三级最低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

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海拔数百米的丘陵和海拔达3000米以上的台湾山地。

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

广大的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

至今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

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中国这种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一方面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东部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种阶梯状地形,使河流向东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既有沟通东西水上交通之利,又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丰富水力资源。

  【我国的地形特征简述】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

第二阶梯以东,海平线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http:

//vipftp.eku.cc/vrw/sc/sctx/887606963520.jpg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

 

  我国山地分布广、名称复杂,它们的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

根据山脉排列延伸方向,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 ③北东走向的山脉 ④弧形山脉 ⑤北西走向的山脉

  一、东西走向的山脉概述

  东西走向的山脉,是中国大陆上十分重要的山脉系统。

除了十分明显的天山──阴山──燕山、中部的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及南部的南岭外,一般把西部地区其他一些雄伟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等,也归属于这一类型。

  1.天山

  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天山,西端伸入吉尔吉斯坦境内,全长2,500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巨大山系。

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东西长约1500公里,自然地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部分,即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

  天山由若干条大致东西平行的山脉组成,海拔一般都在3,000~5,000米左右。

主峰托木尔峰(维吾尔语铁峰之意),海拔7435.3米,1977、1978年,中国登山队和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曾登上峰顶,并对托峰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

  天山很古老,古生代成山,以后有过多次变动。

在地貌特征上,天山是一个典型的褶皱断块山。

所以天山山脉断层很多,许多山岭都由断层作用上升造成,如博格达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垒,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博格达峰(又称东天山主峰)海拔5,445米,3,800米以上有现代冰川。

在山脉中间夹着一连串的断块陷落盆地,著名的如西段伊犁谷地和东段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的湖面比海平面还低154米,其中艾丁湖(意为日光湖)的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283米,面积12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之一。

  现代天山山脉主要由北、中、南三条平行的山脉组成。

①北天山:

包括阿拉套、婆罗科努、依连哈比尔尕等山脉,东西长约1,000公里,宽35~50公里,海拔在4,000~5,000米;博格达峰(又称为东天山主峰)海拔5,445米,有著名的天池。

②中天山:

包括恰普恰拉山、那拉特山、萨阿尔明山、波尔托乌拉山等,海拔一般不超过3,500米。

北天山与中天山间有许多山间盆地,如伊犁盆地、尤尔都斯盆地等。

③南天山:

地势最高,不少山峰海拔在5,000~6,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9米。

  天山自西向东又可分为三段:

①伊犁盆地南北缘的哈尔克他乌山、济嘎郎山、雅布尔山、婆罗科努山等称为西段,沟拔3000~5000米;②额尔布特山、乌肯山、博格达山等称为天山中段,一般高度为4000~4300米;③巴尔库山、哈尔里克山等为天山东段,海拔在3000~4000米。

天山东段较低,有许多山口成为南疆到北疆的交通要道,如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隘口,自古就是交通咽喉,现在的兰新铁路也是在这里通过。

从乌鲁木齐再往东去,山脉就逐渐淹没在沙漠里。

  整个天山西部高耸,南天山西端主峰托木尔峰与北段主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遥相对峙。

天山山脉向东延伸到甘肃,和合黎山、龙首山等河西走廊北侧山地相连接,但这些山岭都是时断时续,山势也较低,到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就称为阴山。

  在冬半年,绵长高耸的天山阻止冷空气入侵南疆或大大削弱其强度,并迫使冷空气在它的北坡抬升凝结致雨,因而天山位于不同的生物──气候带中。

以至天山不同坡向的垂直带结构有很大差异,南北的气候、自然景观也都有明显的差异。

其北部属于温带荒漠,南部属于暖温带荒漠,而西部的伊犁盆地属于温带荒漠草原。

  天山雪线高度在3500米以上,且有现代冰川分布;冰雪夏季消融,是内陆盆地重要水源。

此外,又因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煤、石油、铜、锌、金、盐等)、牧草资源、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所以,天山被称作我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山脉。

  2.阴 山

  阴山,实际上是天山山脉向东通过甘肃在内蒙古境内中部的延伸。

  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南,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50~100公里,其西端断断续续地没入阿拉善沙漠,再向西延伸,就同天山相接了。

阴山山脉比较复杂,西段包括几条山脉,山势较高,海拔一般在2,000米左右,狼山最高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

西段称狼山,中段称乌拉山,东段为大青山(或称为中部),即狭义的阴山,构成阴山山脉的主体,雄伟、陡峭,环绕着河套平原,最高峰海拔2,338米。

主要岩性为太古代的变质岩系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

  阴山和天山都是非常古老的山脉,皆因多次造山运动影响,山地多次断裂上升,呈现典型的断块山地貌特征,其南北坡很不对称。

人们在南侧的河套平原一带仰望阴山,真是危崖千仞,有如天然屏障。

原来,阴山南侧发生断裂下降,河套平原是一个断陷谷地,在包头以西的乌拉山麓可以看到非常新鲜的断层崖。

而阴山北坡相当平缓,并逐步过渡到内蒙古高原。

  阴山在地理上也很重要,它在水文上大致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过去也是重要的农、牧业分界线。

阴山以北属内流区,以南属外流区;生产上,阴山以南主要是农业区,种植业发达,以北主要是畜牧区,畜牧业相当兴旺,并且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沿着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顺着山势地形修筑了一道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毅力的象征。

  3.昆仑山

  昆仑山成弧状环列在青藏高原的北缘,西起帕米尔,向东一直延伸到青海与四川盆地西北部后,与秦岭相接,然后再隐隐约约延伸到黄海之滨,潜越过大海后又在日本本州出现,叫做“中国山脉”。

这列山脉,在地球的相同纬度上(包括大洋中)都有它的踪迹可寻见,所以说基本上是个环球的构造带。

  在中国境内,昆仑山长约2,50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东西向山脉,号称“亚洲脊柱”。

昆仑山山脉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有不少高峰超过6,000米,主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山地上部积雪终年不化,有现代冰川分布,冰雪夏日消融,补给江河。

  地理上的昆仑山,可分为东西两段。

①西段:

介于西藏和新疆之间,山体呈北西──西方向延伸,南坡相对平缓;因青藏高原海拔已达5,000米,所以山岭顶部比较平坦,但7,000米以上的高峰也不少,大多分布在西部。

北侧因有许多断层尤显陡峻,直降到海拔1000米的塔里木盆地,可谓气势磅礴,成为藏北高原与南疆塔里木盆地的界山。

西段还有许多冰川,远望昆仑,恰似横卧云间玉龙;海拔在7,555米的慕士塔格峰(藏语意为“冰山之父”),位于喀什西南,耸立在帕米尔高原冰峰之中。

②东段:

呈东西向延伸,由西面最高峰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开始分为三支:

北支叫祁漫塔格山,再北部的阿尔金山支脉延伸至祁连山,成为青海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界山;中支是阿尔格山,东延为布尔汗布达山,再东延就是著名的阿尼玛卿山(又叫积石山);南支是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再东延到四川西北部,就是当年中国红军长征经过的岷山了。

昆仑山东段,由于气候十分干旱,故冰川也不发育。

  阿尔金山──祁连山,亦属昆仑山脉的北支,由其组成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

祁连山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南面,一般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

“祁连”为蒙古语“天”的意思,因为从酒泉或张掖南望祁连山,陡峭拔立,峻巍极天,由此得名。

巴颜喀拉山则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每年开春以后,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的高山冰雪开始融化,雪水汇成一股股清澈的溪流,滋润着西北部干燥的土地,补充着长江与黄河的水流。

  1983年批准建立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西段与昆仑山东支可可西里山之间的库木库勒盆地。

在它的周围,分布着35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的是西南角的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

这些高耸的山峰上发育着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为山溪与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由于库木库勒盆地是一个封闭性的高原盆地,地表及地下水,径流向盆地低洼处汇集,因此也就形成了总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的多个高山内流湖泊。

  4.秦岭

  广义的秦岭包括好几条山脉,除秦岭本身外,还包括西起四川、甘肃交界的岷山,东面的伏牛山,南面的米仓山、大巴山和武当山等。

西段高约4,000~5,000米,东段降为1,000~2,000米。

  狭义的秦岭,仅指处于陕西境内的一段秦岭主体,相当于广义秦岭山脉的中段,海拔约在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东部较低,著名的华山海拔也只有1,997米。

  中段秦岭在地貌上并不对称,南侧比较平缓,北侧非常陡峻。

原来,秦岭北侧沿着现代的渭河发生大规模的断裂下陷,南侧强烈抬升,导致秦岭山地北仰南倾,北侧形成异常清晰的断层崖。

所以,人们在渭河谷地南望秦岭,仿佛拔地而起,巍峨峻秀,蔚为壮观。

著名的华山,它的北坡是险峻的断层崖,加以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岩体沿节理风化崩塌,就显得险而又险了。

  昆仑山──秦岭,一脉相承,是我国大陆最重要的山脉系统,构成大陆中部的骨架。

在地理上秦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习惯上的分界线;气候上,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植被上,是夏绿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分界;地貌上,是华北大面积黄土分布的南界;水文上,是长江(汉水)与黄河(渭水)的分水岭;农业生产上,大致是水、旱作物的分界。

  附:

关于秦岭的相关资料

  秦岭横贯中国中部,东西长约1500公里,宽自数十公里至三四百公里不等,最宽处位于黄河、渭河与汉水之间,平均宽度约300公里,一般趋势是愈往东愈狭窄,山岭的高度也是愈东愈低,至苏皖边界已成为仅高出地面40~50米的低丘,再往东便没入冲积平原。

  秦岭北坡是一条极大的断层,秦岭循着断层上升,而渭河谷地则循断层下降。

站在西安一带平原上远望秦岭山脉,只见山岭自西向东排列十分整齐,崖陡壁峭,巍然突起,宛如一道城墙横立在中国的腹部。

冬季,它阻挡着西北风南下,使秦岭以南少受寒冻;夏季,它截断了东南风带来的云雨,使秦岭以北变得比较干燥。

因此秦岭成了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岭北一般为暖温带和温带作物区,岭南则有柑桔、茶叶等亚热带作物;南坡的河流源远流长,北坡的河流大多短小,形成明显的对照。

在中国的地理区划上,华北和华中大致也是以秦岭为分界线的。

  秦岭山脉到了河南省西部的南阳一带突然中断,但再向东又出现在湖北、河南与安徽三省边界,这就是桐柏山和大别山。

这些山地海拔仅1000~1500米左右,走向略呈西北—东南方向。

到了湖北省的广济北面,走向略呈西南—东北向,山势更低,一般为海拔200~30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如张八岭等。

这些丘陵和桐柏山、大别山连起来构成了一条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因为都在淮河以南,故总称为准阳山脉。

  5.南岭

  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东西走向山脉是南岭,它介于江西、湖南的南部与广东、广西的北部之间,东西绵延1,000公里左右,海拔一般在1,000米上下。

南岭山脉主要由五岭组成,自西而东依次是:

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

以越城岭为最高,主峰苗儿山海拔2,141米。

南岭山脉构造比较复杂,受到华夏构造的干扰,它的排列延伸方向有些变化,但总的延伸方向仍为东西向。

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在地质作用下,有色金属储藏丰富,种类较多,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

  南岭山脉是地理上的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分界:

气候上,南岭及其以北属亚热带,山地以南属于热带,水稻一年三熟,可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水文上,南岭山脉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附:

南岭山脉相关资料

  南岭包括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5个山岭,故又称“五岭”。

其西起广西北部,横贯广西、湖南、广东、江西四省边境,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是东南丘陵的主干,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分水线十分曲折。

它的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的可达2,000米上下。

  南岭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在一连串的花岗岩体造成的山簇之中,夹着许多低平的隘口和盆地,它们常常成为南北来往的交通要道。

其中最重要的隘口有三:

一是江西与广东间的梅关,联结着章水(赣江上源)与浈水(北江上源)的谷地,现有公路从这里通过;二是湖南与广东间的折岭路,其联结着郴水(湘江支流)和北江支流的谷地,京广铁路就是循着这条河谷和隘口进入广东;三是广西东北部的兴安隘,联结了湘江和桂江上游的谷地。

早在2,000多年前,秦代劳动人民就利用这里有利的地形,开凿了一条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人工运河,叫做灵渠,也就是兴安运河。

如今湘桂铁路也从这里通过。

  南岭不很高,地形也较破碎,但仍然不失为中国南方的一条自然地理界线,对拦阻寒流南下仍起着一定的作用。

所以,南岭以南的气候终年温暖,没有严寒的冬天,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庄稼终年生长,成为中国发展亚热带、热带作物的主要地区之一。

而岭北冬季比较寒冷,瑞雪纷飞、漫天皆白已不是罕见的景象。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的说法,生动地描写出南岭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

南岭山系大致也是中国华中和华南的地理分界线。

  二、南北走向的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的贺兰山,南北200多公里,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3,556米。

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的六盘山,南北长200多公里,山地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2,995米。

  广义的横断山脉,西起西藏东南部波密;察隅一带的伯舒拉岭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延伸部分,东到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邛崃山。

狭义的横断山脉,其东界止于金沙江、云南境内的点苍山、元江一线。

横断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时,这里发生一系列南北向大断裂,山地沿大断裂强烈抬升,河流循大断裂强烈下切侵蚀,遂造成山川并列,自北向南延伸。

它阻碍着东西交通往来,故称为横断山脉,还由于它地处我国酉南边疆,山高谷深,东西排列,南北纵深,所以它又称为西南纵谷。

这里,山岭河谷紧密成来,两山之间夹一水,两水之间夹一山,自西而东依次主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等。

横断山脉中段,山高谷深,气势磅礴,水流湍急,声震山谷,扣人心弦。

云南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玉龙山海拔5,600米,山下的金沙江谷底海拔1,800米,水面宽只有30~40米,相对高差达3,800米,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大峡谷──虎跳崖峡谷。

横断山脉有不少高峰积雪常年不化,谷底四季常青,植物、土壤垂直分带明显,具有热、温、寒三带景观。

这里森林、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三、北东走向的山脉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山地排列延伸方向,大多呈北东──南西方向,或北、北东──南、南西方向,按照它们分布的位置分为:

西列山地、东列山地和台湾山地。

  1、西列北东走向山地:

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武陵山、雪峰山等。

这一列山地东北起自黑龙江的漠河,向西南延伸至湖南西部的新化—洞口一线以西;山地海拔不高,一般在1,000米上下。

其中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山,太行山是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山,巫山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平原的界山,雪峰山是两湖盆地(平原)与贵州高原之间的界山。

  2、西列北东走向山地:

就是前面所述的阶梯状地势中第二级与第三级的分界线,该线以西,是我国高山、高原和大型盆地分布区:

该线以东则是我国低山、丘陵和大平原之所在,所以西列北东向山地是我国地形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

  3、东列北东走向山地:

包括长白山地、山东半岛低山丘陵、江南山地丘陵、东南沿海山地丘陵。

    ①长白山地:

是东北东部一系列北东向断块山地的总称。

以长白山为主干,在我国境内的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峰。

    ②山东半岛低山丘陵:

主要由三条相互平行的山地组成,自西而东依次有泰山、鲁山和沂山。

以泰山为最高,海拔1,524米。

鲁中南一带有一片平顶方山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当地称之为“崮”,共有72崮,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犊崮等。

    ③江南山地丘陵:

其范围包括──南岭以北、贵州高原以东、长江以南、天目山、武夷山以西广大地区。

从整体上看,江南山地主要是湘江和赣江流域境内一系列北东走向大型盆地周围的山地,例如湖南、江西边界上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和罗霄山等,江西东北的怀玉山、北部的庐山,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等。

上述山地最高峰都超过1,000米,例如黄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米。

过去有些地理书上笼统地称东南沿海山地、江南山地为东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显然是不确切的,事实上有许多高峰达到低山和中山标准。

    ④东南沿海山地:

其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一系列山地,即从广西十万大山,向东展开的九连山、戴云山、武夷山、仙霞岭、插苍山、天台山等。

其中以武夷山为主干,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除台湾玉山外,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有“华东屋脊”之称。

这一系列山地高峰海拔都超过1,000米。

  4、台湾岛上的山地:

排列延伸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它被北、北东向大断裂分割为几条相互平行的山脉,自西而东依次是阿里山、玉山、中央山和台东山,总称台湾山脉。

以玉山最雄伟高大,王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台湾岛上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

台湾山脉有不少高峰达到高山标准,海拔超过3,500米的山峰有22座,超过3,000米的有62座。

台东山脉的东侧是断层崖,峭崖绝壁直落太平洋,显得格外惊险壮观。

  四、弧形山脉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凸出呈弧形,南北宽200~350公里,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山势巍峨峭拔,雪峰重迭。

它由四条主要山脉组成,以大喜马拉雅山为主干,海拔也为最高,例如在亚东与马丁山口之间,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就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突出于群峰之上,海拔8,848.13米,为全球第一高峰。

1960年5月26日、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冒两次从北坡登上峰顶,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到地球最高点上。

中国科学院也相继派出科学考察队,对珠峰及其邻近地区进行过多学科综合考察。

  附:

关于喜马拉雅山山脉的资料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

藏语“喜马拉雅”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它耸立在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转弯处,全长2,500公里,绵延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之间,略成向南突出的弧形。

  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山脉的平均高度。

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0座之多;亚东以西,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有11座,其中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外形如金字塔,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曾被人们与北极和南极相提并论,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00米以上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