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6201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docx

初中物理基础题练习

初中物理基础题

第一、第二单元测量、机械运动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体积的单位是;质量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是,读做:

1m/s=km/h。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用;量筒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

量筒或量杯上的刻度单位是。

它和体积单位大小是相等的。

3.使用刻度尺时,先要知道它的______和_______,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6。

5;教室的高度约30;1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4.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向月球,飞船的质量________(填“变”或“不变");把泥团捏成泥人,泥团的质量________;冰块熔化成水,冰块的质量________。

这类事实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1中物体从液体内取出前后液面变化情况,可知物体体积是cm³。

6.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先要把放在标尺的零刻度上,在称量时,若指针没有指在刻度板的中央,(填“应该"或“不应该”)移动平衡螺母.图2中A物体的质量是g.

7.图3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B物体的长度是cm。

 

8.火车在铁轨上行驶,车厢内乘客相对行李是的,相对于路基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地球同步卫星相对是静止的,而相对于是运动的。

9.在校运会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表一:

甲、乙、丙三位同学100m赛跑成绩

参赛者

成绩(s)

14。

2

13.7

13.9

分别进行了百米赛跑和400m赛跑,他

们的成绩如表一、表二所示,则:

在百

米赛跑中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在

400m赛跑中获得第一名的是同表二:

甲、乙、丙三位同学400m赛跑成绩

参赛者

成绩(s)

88。

0

96。

0

92。

0

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最简

便的方法是。

若要比较百米赛跑和400m赛跑中的快

慢,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10.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内通过的叫速度,上海地铁一号线客车当匀速行驶了50s时,通过的路程为500m,那么它行驶的速度为m/s。

合km/h.

1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

7km,其中位于江面上正桥长1570m,一列长12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用2min。

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

 

第三、第四单元力和密度

1.排球运动员用手扣球时,_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____是施力物体。

2.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的_______越大,它就越重。

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N,重力为49N的物体其质量是_____kg。

4.有一重力为1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1N的水平拉力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N;要使该物体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为__________N。

5.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对绳的拉力为3500N,方向水平向左,乙队对绳的拉力为3000N,方向水平向右,则,绳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方向水平_______.

6.用铲向锅炉的炉膛送煤,当运动的铲在炉膛前突然停止时,煤由于__就顺着铲运动的方向进入炉膛.

7.铁的密度是7。

8×103kg/m3,读作_______,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8.质量为600kg的石块,它的体积为0.3m3,这种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地球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D、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9.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则()

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对于某种物质来说()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D、密度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1.用力的示意图在图1中作出重力为8N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12.如图2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请用力的图示在图中画出此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图1图2

13.一只空瓶的质量为0。

1k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

6kg,则,该瓶容积是多少m3?

若将0。

4kg的另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倒入此瓶时恰好装满,则,这种无色透明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第五单元压强

1.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产生的效果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2.描写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_________,物理学上用公式__________表示,用200N的压力作用在2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______Pa,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一块砖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种放法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_________放时压强最大,________放时压强最小。

4.历史上向人们显示大气压是很大的著名实验是____,意大利科学家_____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钢笔吸墨水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一水桶内装有水,水面的高度为0.3m,那么水桶底所受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若桶底面积为0。

2m2,则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N。

6.在松软的泥地上垫一块木板行走就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垫了木板后可以增大_________,减小______________。

7.一张白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若把这张白纸对折后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Pa;撕掉一角后剩余部分再平放在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是Pa。

8.20N的水平力把重力为50N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是()

A.60NB.20NC.30ND.70N

9下列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10.某一成年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08PaB.106PaC.104PaD.102Pa

1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小,产生压强越大

C.压强和物体重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D.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产生压强一定减小

12.边长为0.1m,质量为5kg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边长为0.7m的水平方桌的中央,求:

⑴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⑵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

 

13.质量为45kg的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

5×10-2m2,求:

这位同学走和站着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14.如图A是一个重4N的小球放在水平的地面上,请(在图A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地面受到小球的压力.

15.如图B是一个重为6N的物体A放在斜面上,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4N,请(在图B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

图A图B

 

第六单元浮力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550N的物体浸没在盛满酒精的容器内,测得溢出的酒精重250N,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N。

3.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26.5N,用弹簧秤吊着金属块浸没在水里,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7N。

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N。

4.一个重4N的物体,体积为0。

5dm3,将它完全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N,它在水中将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5.一木块重为20N,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则木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N。

6.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录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

75

6.25

5.75

5。

25

4。

75

4.25

4.25

(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重为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分析表中第1次到第5次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次到第7次数据,说明.

(4)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F/NF/NF/NF/N

 

H/cmh/cmh/cmh/cm

(A)(B)(C)(D)

7.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那么,在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FFFF

OOOO

(a)(b)Hhhh

(A)(B)(C)(D)

8。

一艘远洋轮从东海驶入黄浦江,轮体会________(填“上浮些”“下沉些”)它受到的浮力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第七单元简单机械功和能

1.在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1)铡刀2)开瓶的起子3)筷子4)羊角锤5)动滑轮6)理发剪刀7)镊子8)天平

2.在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端的向移动,或将右端的

向移动,直至杠杆静止在位置。

当在两边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调节悬挂点也要使之平衡在水平位置,其目的是。

3.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要求省

2/3的力,且拉力方向向下,试画

出滑轮组中滑轮个数最少的滑轮

组的绕线图。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4.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下700N的重物拉上来,

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

提起且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5。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0点转动,B处挂

上一重物,A处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恰能AB

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9N,则物体的重力为___N.0.2mo。

4m

6.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都是300N,

滑轮的重力均为10N,匀速提升重物A和B,则F1

拉力F1为N,F2为___N.(不计摩擦及绳重)F2

AB

7.在图中画出杠杆AO所受动力F1的力臂(标上L1)和阻力F2力臂(标上L2)

8。

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相对应的力F2

9.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0.一台机器,功率为1千瓦,它表示该机器在1s内做了_______J的功.

11。

用60N的水平力,将重65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推动20m,用了120s,在这个过程中,推力做功_____J,推力的功率为____W,重力做功____J。

12.将一本书从地面捡回桌面,大约做功为,(选填“0.1J"“1J”或“10J”)

13.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14.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

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100%。

15.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变大/变小/不变)

16.人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96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600N,物体升高1m,则人做的总功为J,人做的额外功为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17.精彩的足球比赛正在进行,小明同学飞起一脚,将质量为0.5kg的球踢到10m的高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为J;球从高空落到地面,下落过程是

力对球做功,功的大小为J;球落地后,继续向前滚动,球在滚动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为J。

18.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到山区植树,小明同学用大小相等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车树苗在平直的路上行走,路面一段是柏油的,一段是泥土的,两段路距离相同,则推力在两段路上做的功(相等/不相等)。

19.在中考体育考试跳绳测试中,小明同学1min跳了180次,若他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起的高度为4cm,那么,他跳一次所做的功为J,跳绳时的功率为W。

20.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过程中—-—-—-——-—--—------——-—-—--—-—-—-——---()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热能减少,机械能减少(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21.汽油机和柴油机是应用最广泛的内燃机,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2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23.初三某同学以正常速度从一楼登上三楼,他登楼的功率最接近于下列的哪一个数据()

(A)1.5W(B)15W(C)150W(D)1500W

24.春游时两个体重相同的学生分别沿缓坡和陡坡爬上同一座山,结果同时到达山顶,则两人爬山过程中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是--———-—-——----—-——-—-——-—--—()

(A)爬缓坡的做功和功率都较小(B)爬缓坡的功率较小,但做功相等

(C)两人做的功、功率都相等(D)爬缓坡的做功较小,功率相等

25.某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500kg的水泥预制板,在水泥板上升0.8m的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2500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g=10N/kg).

(2)水泥板上升的速度;

(3)滑轮组中动滑轮和铁钩的重(不计绳重和摩擦)

 

第八单元光

1.光在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光在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数值是_____m/s。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入射角为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若入射角增加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3.某同学离平面镜4米,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当他向平面镜走近1米,那么像和他之间的距离又是____米,这时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放映幻灯时,在银幕上得到的像是_______立、放大的________像。

(填正、倒、实、虚)

5.使用放大镜时,必须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以内,这样才能看到一个、

的像。

6.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部分变得向折,这是由于光从中斜射入中发生光的现象形成的。

7.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0°B、30°C、45°D、55°

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5厘米,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15厘米处,所成的像是

A、缩小、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实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D、放大、正立的虚像

9.如图1,根据已知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10.如图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11.如图3,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12.如图4,根据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3.根据“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1)凸透镜成像实验可以在___上进行,在它上面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___和______。

(2)实验前必须调整______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高度,其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______.

(3)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分别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如图13—12所示,并调整光屏位置使其得到清晰的像。

①把烛焰放在___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②把烛焰放在___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③把烛焰放在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离凸透镜最远。

④把烛焰放在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离凸透镜最近。

⑤把烛焰放在____点,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⑥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外(u>f)成像时,应沿光具座移动________,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观察________;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u〈f)成像时,应从________这一侧透过________观察像。

14.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1)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的蜡烛,移动板后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看来,这支蜡烛__________,既让它恰好与蜡烛所成的像在_________上。

(3)观察到玻璃板里的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________,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4)通过实验,得到物体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跟物体的大小________,他们的连线跟镜面______,他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15.首先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物理学家,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16.我们将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

17.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验钞机就是利用了原理制成的。

18.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靠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若将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了,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也能实现遥控,这又说明了.

19.光年是单位。

1光年约等于km.某一颗恒星离我们地球约4。

2光年,则从这颗星球上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年.

20.雨后天晴的夜晚,下面关于地面积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2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到一个圆孔上,在它后面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比它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22.一束平行光与水平面成45度角,为了使这束平行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则所用的平面镜跟水平面所成的角一定等于——-——-—-—--—-———--——--———---—---—-—-—---—-———-()

(A)22。

50(B)450(C)67.50(D)22。

5 0或67.50

23.给你一些透镜,你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判断它们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写出三种方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第九单元热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用_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把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3.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就会发生热传递,并一直持续到_____为止.

4.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决定于物体的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如右表所示,是几种物质的比热,从表中可以看出干泥土的比热是_________________

煤油

2.1×103焦/(千克·℃)

2。

2×103焦/(千克·℃)

干泥土

0。

84×103焦/(千克·℃)

0.45×103焦/(千克·℃)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6.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铁块,温度升高

100℃,铁块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J。

7.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的水一定比不沸腾的水温度高;B、水沸腾时一定要吸收热量;

C、对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水温将升高;D、只要水温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8.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在工作时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9.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

()

A、密度;B、比热容;C、温度;D、质量.

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比热容越小;

B、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小,物体的比热容越小;

C、物质的比热容,由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所决定;

D、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和物体的质量无关。

11.质量为20千克,温度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100℃。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C水=4。

2×103焦/(千克·℃)]

 

12.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0。

5t20℃水,在阳光照射后,水温升高到60℃,则水吸收的太阳能是_________J.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