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6250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德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杭政储出(2016)8号地块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项目

2.建设单位:

新城松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监理单位:

浙江中兴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4.施工单位:

德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设计单位:

浙江龙山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13栋高层住宅、整体地下车库(带人防地下室)、配套公建等组成,总建筑面积124436.67㎡,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7365.07平米(含人防9578㎡)。

本地下室底板以筏板基础为主,区段划分以及混凝土浇筑分段以图纸提供的后浇带为划分依据,其中部分主楼区域(后浇带范围内)混凝土方量超过1000m³,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标准。

二、编制依据

1.经批准的《杭政储出(2016)8号地块施工组织设计》;

2.杭政储出(2016)8号地块项目施工结构图、建筑图;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11);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三、施工组织安排

1.施工组织计划

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计划由2个施工队伍完成,每个队务均需配备至少两名振捣手,搅拌站提供2台48m混凝土泵车以及能满足混凝土持续运输的混凝土搅拌车。

2.施工机械配备

表1: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运输罐车

15m³-18m³

12

2

混凝土泵车

48m

4

3

插入式振捣棒

50

不少于4个

4

潜水泵

380V

2

3.劳动力配置

表2: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人员名称

人数

备注

1

栋号长

1

负责现场总指挥

2

技术负责人

1

负责混凝土浇筑技术指导

3

放线主管

1

负责墙柱插筋定位复核

4

施工员

2

分别负责两个施工队伍浇筑检查

5

质检员

1

负责浇筑质量控制

6

试验员

1

负责试块以及送检

7

专职安全员

1

负责施工安全,用电安全,操作安全

8

电焊工

1

墙柱插筋底部纵筋加固

9

电工

1

现场施工机械,施工照明的用电

10

泵车司机

4

汽车泵操作

11

罐车司机

12

/

12

架子工

1

13

混凝土工

16

混凝土浇筑具体操作

14

钢筋工

2

护筋

15

木工

2

护模

4.材料供应

①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生产,混凝土罐车运输。

②钢筋在钢筋场进行加工,运输至现场进行绑扎成形。

③筏板跟承台模板采用砖胎膜施工,厚度根据深度具体确定。

四、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整体分层连续浇注完成。

柱墩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采用保温隔热养护措施为主,冷却水降温为辅助措施。

在柱墩混凝土中埋设环向降温管道,通过水循环用以降低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图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准备

①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搅拌生产供应,拌和站要提前进行混凝土试拌工作,提前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产生较大的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较低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C3A含量较低、C3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

所用水泥3d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降低所用水泥在拌合站入机温度。

粗骨料粒径为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细骨料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混凝土比采用细沙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考虑参加适量的粉煤灰。

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时降低了水泥的用量,减少水化热引起的温升。

②柱墩,集水坑钢筋及预埋件已经施工完成,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③柱墩,集水坑模板安装完成,加固措施到位,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

④冷却水管道安装完成,管道接口严密,降温等设备安装完成。

⑤混凝土施工用混凝土罐车、泵车、振捣棒等机具设备全部到位,能够满足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⑥夜间施工用的照明设施等已经全部达工作条件。

⑦C30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

42.5硅酸盐水泥320kg,粗骨料1080kg,细骨料750kg,粉煤灰80kg,水156kg,减水剂4.4kg。

3.测温管埋设

为全面反映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温度场的变化原理、构造特点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等因素,计划每个浇筑区域埋设5个测温管,分别布置在每块浇筑区域的四个角。

测温管道采用直径15mm的PVC管道,管口使用胶带密封,防止混凝土浆液渗入。

测温管距离承台边缘的距离为60mm。

根据埋设的位置,将测温管直接绑扎在承台钢筋上。

测温管道上部外露混凝土面100mm。

测温仪器采用数字测温仪,仪器与测温探头的线缆直接连接,测温探头伸入测温管内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数值。

图2:

测温管平面布置图

4.冷却水管埋设

冷却水管采用内径40mm,壁厚4.0mm的钢管,管道之间采用螺纹接头连接,水平布置于混凝土不同层面内。

冷却水管距离承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0.2m,冷却水管之间的距离为2.0m。

安装时要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冷却管与钢筋骨架进行牢靠固定,以防砼灌注时水管变形及脱落而发生漏水和堵水,砼浇筑前需做通水试验。

冷却水管停止循环水冷却后,先用空压机将水管内残余水压出,并吹干冷却水管,然后用压浆机向水管压注与承台同强度水泥浆,以封闭管路。

5.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生产供应。

②混凝土使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到现场,运输过程中罐体以2~4转/min的转速转动;混凝土运至现场,浇筑前罐体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

若部分底板混凝土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则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

浇筑时间安排在傍晚开始浇筑,避开温度较高的时间段。

③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进行。

混凝土浇筑采取斜面分层连续浇注施工,一次浇注成型。

分层厚度为300mm,分层间隔浇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防止出现施工冷缝。

底板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④混凝土振捣采用50m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深度为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完成,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防止漏振、过振,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振捣棒与侧模应保持10cm的距离,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施工中禁止使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压光抹面施工。

⑥试块留置

混凝土施工必须制作标养试块以及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块按照100m3制作一组标养试块,超过1000m3连续供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每200m3制作一组标养试块。

试块制作后,初期在现场标养室养护2~3d后,转交试验室标养。

标养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环境条件。

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主要采用保湿、保温养护的方法。

通过对混凝土芯部、表面及环境温度的量测,采用冷却水管循环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保证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小于20℃。

①派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做好温度测试记录。

②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为14d。

③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方可拆除保温覆盖层。

④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立即进行洒水覆盖薄膜+土工布进行保温隔热养护工作,在养护期间养护工必须确保养护薄膜的完整,并使其处于湿润状态。

⑤在保温养护过程中,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进行水循环降温,保证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小于25℃。

7.混凝土测温工作

①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对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每昼夜测温次数不得少于4次;检查时间为每天的6时、12时、18时、24时。

②当最外侧的测温管处混凝土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25℃时,可以停止测温工作。

③混凝土浇筑体的表面温度,宜以混凝土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④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

8.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的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的水化热较大,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形成内外温差大的现象。

为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①首先对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隔热法的养护措施,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内外温差。

②按照“内降外保”的原则,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的方法,通过水循环来置换混凝土的热量,实现降低混凝土芯部温度的作用。

③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测温点,通过温度量测,掌握混凝土内部各点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温差。

④本工程部分区域底板混凝土施工属于高温施工,夜间温度在25~28℃,白天温度在34~36℃之间;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塑料布+洒水的措施进行养护。

利用冷却水管中的循环水作为混凝土表面的养护用水,养护用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15℃。

⑤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升的理论计算

1)龄期t的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计算:

T(t)=WQ(1-e-mt)/Cρ

式中T(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

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m3);

C―混凝土比热,一般为0.92~1.0kJ/kg·℃;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2400~2500kg/m3;

m―与水泥品种、浇注温度等有关的系数,0.3~0.5d-1;

t―混凝土龄期(d);

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表3:

混凝土绝热温升值计算表

2)混凝土芯部温度计算值

混凝土芯部温度Tm=混凝土入模温度T1+混凝土绝热温升值T(t)×不同浇筑块厚度的降温系数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1)统一按照26℃进行计算。

表4:

混凝土芯部温度计算表

3)混凝土导热系数

混凝土导热系数指在单位时间内,热流通过单位面积和单位厚度混凝土介质时混凝土介质两侧为单位温差时热量的传导率。

它是反映混凝土传导热量难易程度的一种系数。

导热系数以下式表示:

λ=Q·δ/(T1-T2)·A·t

式中λ―混凝土导热系数(W/m·K);

Q―通过混凝土厚度为δ的热量(J);

δ―混凝土厚度(m);

T1-T2―温度差(℃);

A―面积(m2);

t―时间(h);

当T1-T2=1℃,A=1m2,t=1h,δ=1m时,则λ=Q(1.28W/m·K)。

根据导热系数的计算原理,混凝土中冷却水管道的布设间距为2.0米。

4)冷却水的长度计算

根据傅立叶定律,圆筒的稳定热传导特征。

承台中冷却水管采用内径为40mm的焊接钢管,管壁厚度为4mm。

埋入混凝土中冷却水管的理论长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Q=2πLλ(t1-t2)/ln(r2/r1)

式中t1-t2―温差(℃),取10℃计算;

r1―管道内半径;

r2―管道外半径;

λ―钢的导热系数,取45W/m·K;

冷却水管理论长度为L=Q·ln(r2/r1)/2πλ(t1-t2)=10182309×ln1.2/2×3.14×45×3.6×10=182.16m≈183m。

5)混凝土表面保温层厚度计算

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层采用塑料布+土工布+草袋进行保温绝热养护,养护层厚度按下式计算:

δ=0.5hλi(Tb-Tq)Kb/λ0(Tmax–Tb)

式中δ―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层厚度(m);

λ0―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λi―第i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草袋取0.14(W/m·k);

T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

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浇筑后3-5d)的大气平均温度(℃);

Tmax―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b-Tq=15~20℃

Tmax–Tb=20~25℃

h―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m);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2.3,保温材料由不宜透风的材料组成,计算时Kb取1.3;

养护层厚度为δ=0.5×4×0.14×15×1.3/2.3×25=0.1m

5、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混凝土供应商为杭州欣达商砼有限公司。

1、混凝土进场运输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一天,必须提前与混凝土供应商再次确认浇筑事宜,确保进度与浇筑顺利。

(2)提前一天收拾整理好场地,以便浇筑时泵车以及搅拌车能够及时到位开始浇筑。

(3)提前办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张贴夜间施工说明,与市环保局、安监站、街道办提前办理好相关手续,防止因手续不全而导致浇筑中断。

3

2、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混凝土申请小票和混凝土各专业会签单制度,作为混凝土浇筑前各分项质量进行验收和向混凝土搅拌站传递混凝土浇筑技术指标的凭证。

(2)对到场的混凝土实行每车检测坍落度,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检测,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搅拌采用新提取的温度较低的地下水,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5)混凝土运输罐车采取保温隔热设施,尽量降低混凝土运输途中的温升。

(6)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骨料进行料棚中储存,避免阳光的直射,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要使用料棚中相对温度低的骨料。

3、加强浇筑振捣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振捣棒插入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500m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密实。

4、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将泌水吸除处理。

5、表面防裂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及时用2m长靠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面,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薄膜。

6、浇筑厚度控制

浇筑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分层厚度,制作有刻度的尺杆,当夜间施工时还配备足够照明,以便给操作者全面的质量控制工具。

混凝土浇筑后做出明显的标识,并派专人负责看护,以避免混凝土强度上升期间的损坏。

7、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成后必须派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混凝土温度测量及养护工作,如若发现养护不到位,将给予作业队严厉的处罚措施。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较大及以上事故;防止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6.2安全管理制度

工区项目部设一位安全总监负责管安全,各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确保每个生产工人“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建立健全各工地、各施工环境下的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做好上岗前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特殊工种必须持特种操作证件上岗,严禁无证操作、违章作业,违者重罚;进入施工现场的全体职工坚决做到“三不伤害”。

6.2.1开工前准备工作到位

1、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制定可实施的安全防护措施。

2、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品,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3、开工前检查挖掘机、吊车等机械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漏情况发生。

6.2.2新工人进场时,三级安全教育到位

1、由安全总监主持,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对本工种具有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让每个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使工人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基本原则。

2、发放安全知识测试考卷进行考核,确认安全教育效果,另外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别培训,要求全部持证上岗。

6.2.3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

1、除了班组自行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外,负责该工种的工长(施工员)还用书面形式对班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项目专职安全员总结教育和交底内容,再次详细讲解给班组的每个组员,要求做到人人会操作,人人都必须遵守安全纪律、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6.2.4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再教育、考核工作到位

1、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工班长起到监督作用,发现哪里出现事故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消除,并强调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在施工期间,除要求施工班组例行每天的班前自检外,安全员还进行不定期复查作业情况,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勒令班组进行定人、定期限、定措施整改,并落实其整改内容。

3、对有些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化的工人进行再教育。

4、在施工过程中对作业小组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制度。

6.2.5班后总结和改进工作到位

1、通过安全例会对整体所做工作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明确责任目标,将事故隐患消除于无形。

2、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加大预防力度。

3、集思广益,接纳各方面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采取实际行动。

6.3安全保证措施

6.3.1强化岗前专项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1、施工人员进场除按规定进行三级教育外由工区安质部组织进行安全专项安全教育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了解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工作的重点及控制措施、应急处理的方法及汇报等,做到会施工、会预防、会保护、会应急。

2、加强对工人的日常管理及责任心的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工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积极组织工人学习、了解本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工作性质及范围和必要的安全知识。

使工人做到"懂安全,做安全,管安全,安全时刻在心中"。

6.3.2加强个人防护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面配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应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不得酒后上岗或连续疲劳作业。

6.3.3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对进场大型设备的安全控制,对进场的设备进行检测并建立了施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大型设备管理制度,操作手持证上岗且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再培训再教育。

6.3.4防雨措施

在基坑周围设置宽30cm,高30cm的挡水埂,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基坑内设集水井,配足抽水机抽水。

基坑挖好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或垫层,防止被水浸泡。

6.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6.4.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对施工现场的杂物和障碍物进行清理,划定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绳及标识。

对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做好混凝土泵车作业区、混凝土罐车进出场道路规划。

6.4.2架空线、高压线、接触网附近的施工

架空线及其附属设备安全控制:

设备与架空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在电杆、拉线附近施工,对电杆应留出1~1.5米半径的土台,对拉线留出1.5~2.5米半径的土台,土台周围应插标杆警示。

设备在接触网附近作业时必须按照《电气安全规则》进行施工。

与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网带电部分必须保持二米以上距离,否则必须提出停电申请;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二米到四米范围内,接触网可不停电,但须有接触网工或经专门训练的人员在场监护,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五米范围以内须装设接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6.4.3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成型后,尽快组织底板施工,争取早日完成浇筑工作,并及时回填基础。

尤其是底板的垫层应及时浇筑封底,遇大雨天气,垫层可挖一块(段)浇注—块(段)。

如果由于不可预见原因停工,要对基坑支撑系统进行检测,发现变形立即采取加内撑、斜撑等进行加固。

6.4.4旁站指导监控

施工全过程要有专职安全员、技术员进行现场24小时旁站指导监控,安全员、技术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对安全技术方案要透彻的了解、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随工填写施工记录和安全监控记录。

现场准备充足原木、工字钢、拉森桩、砂袋等应急物资。

6.4.5大型设备实行专职防护措施

大型设备作业,做到“一机一人”防护,专职防护人员要做到人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安全。

6.4.6基坑周边的安全

基坑周边应设置不低于1.2m高的固定防护栏杆。

基坑周边的堆载不能超过基坑工程设计时所考虑的允许附加荷载。

大型机械设备若要行至坑边或停放在坑边,必须征得安全防护人员的同意,方可实施。

6.4.7夜间施工安全控制

临近既有线大型机械施工期间,如遇有夜间施工,除工点现场负责人、安全监护人、技术人员外,再安排相关领导、安全技术人员夜间轮流跟班指导把关。

对夜间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教育,提高夜间施工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

保证夜间施工照明设施的完备,各作业面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具,确保光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要保证照明电路良好运行,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漏电保护器与设备匹配。

6.5主要危险源分析与对策

基坑主要危险因素为:

落物伤人、塌方、人或者机械产生的安全事故。

原因及对策如下:

6.5.1危险因素一:

塌方

原因:

主要是因为土质不好,放坡不够,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

对策:

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合适的边坡,并且在开口时适当加大尺寸,当遇到不稳定地质条件时适当加大坡率,通过该土层后正常放坡。

施工期间加强滑坡的监测监控,对点位有变化需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施工前必须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水流。

6.5.2危险因素二:

落物

原因:

坑边坡上松动石块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施工过程中落物;基坑内工人施工作业的同时,吊车周转钢筋、摸板等材料,容易坠物伤人。

平行作业存有一定安全风险的风险。

对策:

将坑边异物清理干净,每日开工前有专职负责安全人员现场巡视,确认地质情况;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基坑内人员施工过程中进行材料倒运带来的坠物风险。

6.5.3危险因素三:

触电

原因:

不规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