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7311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docx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精

9

图1切变模量与转动惯量实验仪简图

(其中2表示环状刚体垂直和水平二种状态放置)

实验四材料的切变模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

【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用扭摆法测量钢丝及铜丝材料的切变模量,了解测量材料切变模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掌握基本长度量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还可以用扭摆法测量各种

形状刚体绕同一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以及同一刚体绕不同轴转动的转动惯量,加深对转动惯量的概念及对垂直轴定理和平行轴定理的理解。

【仪器和用具】

1、切变模量与转动惯量实验仪

1、爪手2、环状刚体3、待测材料4、霍耳开关

5、铷铁硼小磁钢6、底座7、数字式计数计时仪8、标志旋钮9、扭动旋钮

2、仪器使用方法

(1)取下仪器上端夹头,并把它拧松,将钢丝一端插入夹头孔中,然后把夹头拧紧,再把夹头放回横梁上。

用同样的方法,把钢丝的下端固定在爪手的夹头上。

(2)转动上端的"扭动旋钮”(9)使爪手一端的铷铁硼小磁钢(5)对准固定在立柱上的霍耳开关(4)。

同时调整霍耳开关的位置,使之高度与小磁钢一致。

(3)调节立柱的两个底脚螺丝。

使小磁钢靠近霍耳开关,并使它们之间相距为8毫米左

右。

(4)转动横梁上的“标致旋钮”(8),使它的刻线与“扭动旋钮”(9)上的刻线相一致

当旋转“扭动旋钮”(9)一个角度后,即刻又恢复到起始位置。

此时爪手将绕钢丝作摆动。

(5)爪手有多种功能。

圆环可水平放在爪手上面作振动。

也可以垂直装在爪手下面作振动。

爪手还可以安置条形棒或柱形棒作振动,以测得不同的周期值,并求出钢丝材料的切变

模量或刚体的转动惯量。

3、数字式计数计时仪使用

(1)开启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10分钟。

(2)按住上升键,使预置计数值达到实验要求。

(3)使爪手作扭转振动。

当铷铁硼小磁钢靠近霍耳开关约1.0cm距离时,霍耳开关将导通,即产生计时触发脉冲信号。

(4)数字式计数计时仪有延时功能。

当扭摆作第一周期振动时,将不计时,计数为当计数显示1时,才显示计时半个周期。

(5)计数计时结束,可以读出由于爪手振动在霍耳开关上产生计时脉冲的计数值和总时间,其中计数2次为一个周期。

要查阅每半个周期时间,只要按一次下降键即可。

0。

O

■'

4、另外,还需要螺旋测微仪,游标卡尺,米尺,电子天平(公用)

图2实验装置实物照片

【实验原理】

材料在弹性限度内应力同应变的比值是度量物体受力时变形大小重要参量。

正应力同线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模量;剪应力同剪应变的比值,称剪切弹性模量,又简称切变模量。

与杨氏模量相似,切变模量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直至和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物抗震等性能都与切变模量参量有关。

设有某一弹性固体的一个长方形体积元,顶面(底面)面积为A,它的顶面固定,如图

3所示。

在它底面上作用着一个与平面平行而且均匀分布的切力F,在这个力作用下,两个

侧面将转过一定角度a,见图3,通常称这样一种弹性形变为切变。

在切变角a较小的情况

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切力F/A与切变角a成正比。

F

图3

F0

式中G是一个物质常数,称为切变模量。

G的单位为Nm,,大多数材料的切变模量约为杨

氏模量的1/3到1/2,在实验中,待测样品是一根上下均匀而细长的钢丝或铜丝,从几何上

说,就是一个细长圆柱体,如图4所示。

设圆柱体的半径为R,高为L,其上端固定,下端

面受到一个外加扭转力矩的作用,于是圆柱体中各体积元(取半径为r、厚为dr,高为L的

圆环状柱体为体积元),每个体积元上端固定,下端受一扭转力矩作用,根据公式

(1),每个

体积元受到的外力矩为

2

dM外=raG2兀rdr=2兀aGrdr

设圆柱体底部绕轴转动了%角,如果a,则弧长

S而s=r%,所以

a=忙

(2)式代入(3)式,得到

(4)

dM外

对(4)式积分,可等到总力矩

皿外=2十0r3dr=2GL

圆柱体内的弹性力矩为Mo,平衡时有皿外=-Mo

兀R4丄

令d=3g-则有M外=—g

对于一定的物体D是常数,称为扭转系数。

若使爪手绕中心轴转过某一

扭摆的结构如图5所示,爪手及圆环安放位置如图5所示,

角度%,然后放开,则爪手将在弹性扭转力矩M作用下作周期性的自由振动,这就构成一

个扭摆。

若钢丝(或铜丝)在扭转振动中的角位移以

*表示,爪手整个装置对其中心轴的转

 

动惯量为Io,根据转动定律则有

=0

Io

螺丝

it"

cb

dM

T圆环

oY

扎具

 

圆环

To=2兀

圆环

(b)

爪手

上述方程是一个常见的简谐振动微分方程,它的振动周期应是

 

(环心)

由图6所示,将一个已知内外半径、厚度和质量的环状刚体、分别水平放在爪手上及垂直放在爪手上,绕同一轴(钢丝)转动测得的振动周期分别为T1和T2。

而环状刚体在绕轴

I2,爪

作水平转动时转动惯量为I1,环状刚体处于垂直状态绕同一直径作转动时转动惯量为

手绕中心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10,那么由⑹式可以知道,

Ti2=讦(10中11);T22=¥(lo+l2)

DD

由理论计算可知,环状刚体绕中心轴作水平转动的转动惯量

11,环状刚体绕任一直径转动的

转动惯量I2分别为

「丄2b+c

Ir=m

(8)

12

上式中,b为环的内半径,c为环的外半径,m为环的质量。

d为环状刚体的厚度。

因此,

根据公式(8)、(9)计算得到I1、I2。

测量出T、T2,通过公式(7)就能得到材料的切变

模量G。

另外,公式(6)又可以写成

T。

2

IoL

R4G

(10)

I0L

8TL

T02R4

由上式可以看到,如果已知i0就可以得到切变模量G,反之,知道了切变模量G,就

可以得到转动惯量为1。

由于1。

是不规则的刚体,很难得到其过中心轴的转动惯量1。

,因此

可以利用

仁4兀2+“

I0L

R4G

T12

D2(I0+I1“烤

 

两式相减,得到

T12-T02=8兀丄4丄

RG

g=8J4(tT-T02)

(11)

 

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理论分析证明,若质量为m的刚体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0,若转轴平行移动距离为x

时,则物体对新轴转动惯量为

(12)

I=10+mx2

垂直轴定理

(13)

X和丫轴)的转动惯量为

若已知一块薄板(或薄环)绕位于板(或环)上相互垂直轴(

lx和ly,则薄板(或环)绕Z轴的转动惯量为

Iz=lx+ly

此即垂直轴定理,由此定理可知:

圆盘(或环)通过中心且垂直盘面的转轴的转动惯量为圆盘绕其直径的转动惯量的两倍。

【实验内容和要求】

必做部分

1、安装实验装置,调整数字式计数计时仪

铁制爪手自由下落冲力易将钢丝或铜丝拉断

(往

仪器使用使用注意事项

(1)请勿用手将爪手托起又突然放下,往在钢丝与扎头连接处断)。

(2)实验结束请将环放在桌上,以减轻钢丝负重。

(3)材料的切变模量与杨氏模量相似,与材料的成份、热处理工艺等均有关。

如用树脂漆包线测得切变模量与纯铜丝的切变模量不相同。

各种钢丝加工、热处理工艺不相同,切变模量也差异很大。

(4)如果当磁钢靠近霍耳开关时,此时触发指示灯无反应时则是磁钢的磁极放反了,

下来换个方向,就可以了。

(此时触发指示灯为暗)

2、用电子天平称圆环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圆环内直径2b、外直径2c和高度d,

用螺旋测微仪测量钢丝直径2R,用米尺测量钢丝长度L(上下固定点0、O距离)。

注:

钢丝直径、圆环内直径2b、外直径2c和高度d的测量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L的测量采用单次测量的方法。

3、计算钢丝的切变模量G,(

用两种方法计算并比较)

(1)测量爪手空载时摆动周期

T0;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在爪手上时的摆动周期Ti;金属

圆环竖直吊置在爪手上时的摆动周期

T>。

(测量周期应该采用多周期多次测量的方法,要测

量5〜6次,每次测量10个周期)。

(2)利用(7)、(8)、(9)式计算钢丝的切变模量

4、验证平行轴定理

(1)用电子天平称重钢珠质量m,用螺旋测微仪测量小钢珠的直径2r,将两颗钢珠放

置在爪手上跟爪手中心轴对称的位置上,并用游标卡尺两个位置的距离d,测量系统(爪手

加两颗钢珠)

2

绕中心轴的摆动周期T4,待人公式T:

=^^(10+14)

D

可以得到系统通过爪手中心轴的转动惯量(10+14)。

(2)利用内容3测得的钢丝的切变模量G及空载时测得的爪手通过中心轴的摆动周期

To,代入公式(10),可得到爪手空载时通过中心轴的转动惯量1。

,代入上面得到的(I0+I4),

可以得到一个钢珠通过爪手中心轴的转动惯量

13,验证13是否满足平行轴定理:

 

222

14=213=2(-mr2+md2)

5

22

式中一mr为一颗钢珠绕任一直径的转动惯量。

5

选做部分

1、测量铜丝的切变模量,并与钢丝切变模量进行比较。

2、用扭摆测量柱状刚体的绕钢丝轴转动惯量,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3、验证刚体转动的垂直轴定理。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和有关计算公式

1、试样参数测量

圆环的转动惯量

方柱、圆柱的转动惯量

钢珠的转动惯量

圆环的转动惯量I10=

圆柱的转动惯量I60=

kgm

kgm

=1m(R12+R;)

2

112

=ml

12

22

=-mr

5

2;方柱的转动惯量;钢珠的转动惯量

I50=

I30=

kgm

kgm

表一圆环、方柱、圆柱和小球的几何尺寸测量

测量次数

圆环外直径

c(cm)

圆环内直径

b(cm)

方柱长度

L(cm)

圆柱长度

L'(cm)

小球的直径

2r(cm)

1

2

3

4

5

平均值

 

表二测量试样的质量,转动惯量的理论值

试样

圆环110

方柱150

圆柱I60

小球130

质量(g)

转动惯量理论值

(kgm2)

2、试样过对称轴的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第i次

1

2

3

4

5

6

空载时间(10T0)(S)

平均空载周期T0(S)

圆环水平放置(10Ti)(S)

平均周期Ti(S)

圆环垂直放置(10T2)(s)

1

11

平均周期T2(S)

钢丝直径2R(mm)

11

11

平均直径(mm)

钢丝长度L(cm)

钢的切变模量(Nm2)

(计数为N=20,计时t=10T)

3、琴钢丝和黄铜丝材料切变模量的测量

表三琴钢丝材料的切变模量

该琴钢丝切变模量的公认值是7.80X1010Nr-2,要求计算百分差。

第i次

1

2

3

4

5

6

空载时间(10T0)(S)

平均空载周期T0(s)

圆环水平放置(10T1)(S)

1

11

平均周期T1(s)

圆环垂直放置(10T2)(S)

1

11

平均周期T2(S)

铜丝直径2R(mm)

1

1

平均直径(mm)

铜丝长度L(cm)

铜的切变模量(Nm-2)

表四黄铜丝材料的切变模量

(计数为N=20,计时t=10T)

黄铜丝的切变模量的公认值是3.12X1010Nm,要求计算百分差。

4、方柱、圆柱的转动惯量测量

(计数为N=20,计时t=10T)

表五圆柱和方柱用琴钢丝测得的转动惯量

第i次

1

2

3

4

5

6

空载时间(10T0)(S)

平均空载周期T0(s)

爪手转动惯量10(kgm2)

加载方拄时间(10T5)(s)

11

11

平均周期T5(S)

2

爪手加方柱15(kgm)

2

方拄(对称轴)转动惯量150/(kgm)

加载圆拄时间(10T6)(S)

1

平均周期T6(S)

圆拄(对称轴)转动惯量160/(kgm2)

分别和计算值比较,算出百分差。

第i次

1

2

3

4

5

6

空载时间(10T0)(S)

平均空载周期T0(s)

爪手转动惯量10(kgm2)

圆环水平放置(10Ti)(S)

平均周期Ti(s)

I1(kgm")

110(测量)=11-I0(kgm2)

I10(计算)(kgm2)

圆环垂直放置(10T2)(S)

平均周期T2(S)

2

12(kgm)

120(测量)=I2-I0(kgm)

120(计算)(kgm2)

(计数为N=20,计时t=10T)

百分差P=

%

表七钢丝验证平行轴定理

(计数为N=20,计时t=10T)

第i次

1

2

3

4

5

6

空载时间(10T0)(S)

平均空载周期T0(s)

爪手转动惯量10(kgm2)

爪手加两个钢珠(10T4)(s)

11

平均周期T4(S)

14(kgm2)

130(测量)=(I4-I0)/2(kgm2)

2

130(计算)(kgm)

百分差P=

%

5、验证平行轴定理和垂直轴定理

表六钢丝验证垂直轴定理

思考题

1、如何计算用此扭摆测量材料的切变模量,主要误差也哪些物理量的测量引起的?

如何计算钢丝切变模量的不确定度?

2、钢丝的切变模量和扭摆的扭转角度有何关系?

本实验在测量钢丝的切变模量时为何要求扭转角度在2n左右?

本实验中如果扭转角度等于2n,是否满足a<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