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394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docx

矿井防治水安全评估报告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

石圪台煤矿水害防治评估报告

神华神东石圪台煤矿地质科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

石圪台煤矿水害防治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总工程师:

神华神东石圪台煤矿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1前言-1-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

(一)矿井概况-1-

(二)位置、交通-1-

(三)地形地貌-2-

(四)气象、水文-2-

(五)地震-2-

(六)矿井排水系统及排水能力评估-2-

二、地质概况-4-

(一)地层-4-

(二)可采煤层-6-

(三)构造-7-

三、区域水文地质-7-

四、矿井水文地质-7-

(一)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7-

(二)含水层-8-

(三)隔水层-10-

(四)矿井充水条件-10-

(五)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12-

(六)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13-

五、雨季“三防”-13-

六、防治水技术措施-14-

七、矿井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主要水害问题-16-

(一)2016年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评价-16-

(二)主要水害问题-17-

八、矿井水文地质补勘程度及采区、工作面水害风险评估-19-

(一)建井前矿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概述-19-

(二)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19-

(三)建井、生产时期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20-

(四)矿井水文地质勘探程度评估-22-

(五)采区、工作面水害风险评估-23-

九、矿井防治水措施及防治水管理工作评估-24-

(一)矿井防治水措施评估-24-

(二)防治水管理工作评估-25-

1前言

石屹台井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神木县北部,陕蒙边界乌兰木伦河东岸,行政隶属神木县大柳塔镇管辖。

井田西为乌兰木伦河,南邻哈拉沟井田,北与巴图塔井田接壤,依照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3月7日颁发的石屹台采矿许可证

(证号为C610000************,该证批准矿区范围拐点坐标23个,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面积65.283平方公里,采矿标高从1230m至1000m依据标高,批准开采煤层为1-2上、1-2、2-2上、2-2、3-1、4-2、4-3及4-4共八个煤层。

根据神华集团关于开展煤矿主要生产系统及重大灾害防治评估工作的通知

及神东公司安排,石屹台煤矿于2016年4月2日至4月26日对本矿井防治水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对水害防治进行了评估,并针对排查结果编制了《石屹台煤矿水害防治评估报告》。

报告中主要综合分析研究矿井区域及矿井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矿井生产实际揭露的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长观资料和矿井水害及治理资料等,结合矿井采掘接续,分析评价矿井各采掘地段水文地质条件,摸清矿

井生产过程中的水害隐患和水害类型,分析评价水害危险性与危害程度,并对矿

井排水系统、防治水机构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概况

石屹台煤矿是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骨干矿井之一,建于80年代,设

计60万吨/年,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煤炭市场疲软等方面的原因,投产不久后就处于缓建状态。

2005年千万吨级矿井改扩建工程启动,2006年元月15日正式投产。

2013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

矿井生产布局为一井三面,采用斜井一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连续采煤机掘进,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

现主要开采煤层为2-2和3-1煤。

(二)位置、交通

石屹台井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神木县北部,陕蒙边界乌兰木伦河东岸,行政隶属神木县大柳塔镇管辖。

井田西为乌兰木伦河,南邻哈拉沟井田,北与巴图塔井田接壤。

地理坐标东经110°07'47〃-110°14'55〃,北纬39°22'43〃

-39°28'0T,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面积65.283平方公里,大石公路及包神铁路通过矿区,北距包头170公里,南距神木90公里,交通较

为便利。

(三)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和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地貌单元可分两类:

风积

沙位于井田北部,沙丘连绵,波状起伏,地形相对比较平坦,水系不发育;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井田南部,梁峁相间分布,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沟谷狭窄,梁顶宽缓平坦,沙丘比比皆是,沟谷两侧基岩断续出露,地形东高西低,最高处位于东部风台梁,标高1351m最低处位于乌兰木伦河河谷,标高约1122m相对高差219m一般标高1250m

(四)气象、水文

井田内主要水系为考考赖沟,石屹台沟、柳根沟、糖浆渠,均自东向西经井

3

田西界流入乌兰木伦河。

考考赖沟长约4公里,历史流量一般为0.498m/s,石屹台沟长约1.5公里,历史流量一般为0.066m3/s,柳根沟长约5.6公里,历史流量一般为0.0868m3/s,糖浆渠长约6公里,历史流量一般为0.027m3/s,现这四条沟流均已断流。

乌兰木伦河属黄河水系,河道比降2.76%。

,据王道恒塔水文站资料,截止

2012年,多年平均流量5.38m3/s,设站以来最大流量9760riVs(发生时间1976年8月2日),实测最大流速13.3m/s,实测最大含沙量1640kg/m3(发生时间1959年8月5日),年径流量0.38-5.25亿m,径流模数0.31-6.83m3/km2。

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一般春三月至秋季九月为丰水期,冬春之交为枯水期。

历年最咼洪水位标咼为1154.26m。

(五)地震

地壳活动相对微弱,地震烈度为6度。

(六)矿井排水系统及排水能力评估

2015年石屹台煤矿正常涌水量1218riT/h,最大涌水量1408nVh。

矿井井下共有主要排水泵房四个,分别为22煤中央1#水泵房、22煤中央2#水泵房、31煤中央水泵房和31煤三盘区水泵房。

1.22煤中央1#水泵房位于一号副斜井井底,井下涌水经大巷水沟自流入水仓内,经由排水设备和排水管路,排至地面工业广场矿井水处理厂。

水泵房安装有5台排水泵,其中MD28043X3型离心式水泵3台,MD45060X2型离心式水泵2台。

矿井正常涌水时,一台MD28型水泵和一台MD45型水泵工作,一台MD28型水泵和一台MD45型水泵备用,一台MD28型水泵检修;矿井最大涌水时,两台MD28型水泵和两台MD45型水泵工作。

安装DN30排水管路两趟,DN250排水管路一趟,排水高度约为60m主、副水仓各一个,主水仓容量为3530用,副水仓容量为1450用,水仓总容量为4980用,排水能力1500m3/h。

2.22煤中央2#水泵房位于2-2煤南翼辅运大巷,井下涌水经管路汇集于水仓内,经由排水设备和排水管路,排至考考赖水厂。

水泵房安装5台排水泵,其中MD28043X4型离心式水泵4台,MD45060X3型离心式水泵1台。

矿井正常涌水时,两台MD28型水泵工作,两台MD28型水泵备用,一台MD45型水泵检修;矿井最大涌水时,四台MD28型水泵工作。

沿22煤南、北翼回风大巷安装DN30排冰管路两趟,DN25排冰管路一趟,排水高度约为110m主、副水仓各一个,主水仓容量为900m,副水仓容量为700斥,水仓总容量为1600用,排水能力1500m3/h。

3.31煤中央水泵房位于31煤回风大巷4联巷附近,井下涌水经管路汇集于水仓内,经由排水设备和排水管路,排至地面工业广场矿井水处理厂。

水泵房安装6台排水泵,其中MD45060X3型离心式水泵4台,BQ1100-170/2-800型离心式水泵2台。

矿井正常涌水时,两台MD45型水泵工作,一台MD45型水泵和一台BQ1100型水泵备用,一台MD45型水泵和一台BQ110型水泵检修;矿井最大用水时,两台MD45型水泵和一台BQ110型水泵工作。

沿二号副斜井井筒安装DN40排冰管路两趟,排水高度约为91m主、副水仓各一个,主水仓容量为4500帛,畐冰仓容量为3800帛,水仓总容量为8300帛,排水能力1700m3/h。

4.31煤三盘区水泵房位于31煤回风56联巷处,通过管路收集31煤清水,排至考考赖水厂及地面4千方水池。

水泵房安装有8台水泵,其中MD280-43X3型离心式水泵3台(功率为160kW),MD280-43X6型离心式水泵5台(功率为315kV),排水能力1500m/h。

2-2煤1号、2号中央排水泵房通过排水管与3-1煤中央排水泵房贯通。

二、地质概况

(一)地层

石屹台井田内基岩除糖浆渠及柳根沟有零星出露外,大多被第四系覆盖,据钻探揭露及地质填图表明,井田内地层大致呈北北西走向,倾向南西西,被揭露的地层为中生代含煤岩系,地层由老到新有上三叠统永坪组(T3y),下、中侏罗统延安组(Jl-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第三系上新统三趾马红土(N)及第四系(Q)。

各组岩性、厚度叙述如下:

1.上三叠统永坪组(T3y):

其厚度〉133.12m,岩性以灰绿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岩,粉砂岩薄层常夹有2-4层薄煤。

砂岩中含有较多的黑云母,分选型及磨圆度中等,大型槽状层理,楔形层理或块状层理发育。

物理特征:

视电阻率曲线呈中低阻,一般30~120Q・m自然伽马值中等。

各参数曲线均以呈低幅值为特征,易与上覆煤系地层相区分。

2.下中侏罗统延安组(j1-2y):

为井田内含煤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厚128.41~207.64m,平均172.18m,岩性主要由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浅灰色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偶见泥灰岩透镜体及蒙脱质粘土岩。

根据旋回结构、岩石组合、含煤岩性及物性差异特征,神北矿区延安组可划分为五个中级旋回岩段,石屹台煤矿在煤系沉积初期为一古高地,缺少第一段沉积,只有

第二段〜第五段沉积,含有4〜1煤组。

1号煤组位于第五段,共有1-1、1-2上、1-2三个煤层。

1-1煤不可采,不再叙述。

1-2上与1-2是第五段中部的两个分叉煤层,复合区位于井田东北部,分煤层最大间距18.57m。

两煤分层总体上是1-2上煤层薄,1-2煤层厚。

变化趋势是自富集区向西、向南缓缓变薄,向东急剧变薄至尖灭。

2号煤组位于第四段,由2-2上与2-2两个煤层组成,复合区位于井田南部及西南部,北部及东北部为分叉区。

两煤层间距为0.00-23.84m,平均10.96m。

2-2上煤层厚度变化小,2-2煤层规律性地向北逐渐变薄。

3号煤组位于第三段,3-1煤是该组内唯一的可采煤层,厚度较大,全井田稳定可米。

4号煤组位于第二段内,由4-2、4-3、4-4、三个煤层组成,均系单一的无分

叉煤层,厚度较薄。

3•中侏罗统直罗组(J2z):

本组地层沿乌兰木伦河及糖浆渠有出露,因受沉积后期的剥蚀作用,仅残存该组下部地层,其厚度为0~81.01m,平均36.74m,

在井田内自西向东变厚。

上部岩性由兰灰色砂质泥岩,泥岩、黄绿色粉砂岩及灰白色细粒砂岩组成,呈互层状,且常见紫杂色斑块。

下部则为灰白色厚层状粗~中粒长石砂岩,常发

育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并含大量植物茎化石、煤的包裹体及条带,底部有黄铁矿结核。

与下伏延安组呈假整合接触。

物理特性:

岩层阻值普遍低于煤系地层,特别是砂层受风化影响,阻值为正常砂岩的二分之一,直罗组地层与煤系地层界限明显。

下部中粒砂岩,视电阻率值72~132Q・m密度2g/cm3;自然电位一20mV左右;自然伽马值8.5~16丫。

4•第三系上新统三趾马红土(N2):

在井田东部边界附近有零星分布。

厚度0~6m平均1.0m,沉积为棕红色粉砂质粘土、亚粘土、层间夹数层钙质结核,较致密,具滑粘感。

5•第四系(Q):

1)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黄土(Q21)

不整合于第三系红土之上。

在前石屹台分水岭地段有零星出露,厚度0~19.64m,平均6.92m。

岩性为粉土质,含钙质结核夹2~4层薄层棕色古土壤。

底部为砂砾石层,分选性差,砂砾石层厚0.5~2.0m

2)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

厚度0~53.76m平均18.35m沉积物由中细砂及粉砂组成,间夹薄层状粉砂土透镜体。

主要分布在柳根沟及布袋壕地带,其次分布在考考赖沟和石屹台沟。

3)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层(Q4a)

组成乌兰木伦河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

厚度0~11.12m上部岩性为沙层,中下部为沙、砾石层。

4)风积沙(Q4eo)

分布于井田各地,厚度0~32m平均4.67m,沉积物为土黄色粉细沙,分选性好。

物理特征:

松散沙层含有砂砾石,视电阻率为中阻,一般34~231Q・m;伽马曲线幅值略高;密度值1.6~2g/cn3;自然伽马值9丫左右;自然电位—30~—2.5mV沙层下部事由土层,各种参数曲线组合形态呈低平,视电阻率低阻为16~35Qm;密度2~22g/cm

3;自然伽马强度值9~14丫;自然电位一10~0mV

(二)可采煤层

井田内全区可采煤层有2层,分别是31及42煤层,大部可采煤层3层,分别是12、22及44煤层,局部可采煤层3层,分别是12上、22上及43煤层,各煤层情况简述如下:

1.12上煤层:

分布于井田西半部,平均厚1.64m属中厚煤层,煤层中无夹矸,结构简单。

2.12煤层:

可采面积41平方公里,平均厚2.78m为中厚煤层,可采性指数90%煤厚变异系数0.2~0.36,属较稳定煤层。

无夹矸或仅有一层夹矸,结构简单。

1-2上和1-2煤顶板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3.22上煤层:

可采面积21.85平方公里,煤厚在0.36~2.85m之间,平均厚度1.80m,为中厚煤层。

煤厚变异系数0.26,可采性指数0.97,为较稳定煤层。

一般无夹矸,仅个别点含一层矸石,结构简单。

煤层顶底板皆为粉砂岩。

4.22煤层:

可采面积约53平方公里,煤厚在0.05~6.21m之间,平均厚度3.49m,为中厚煤层,煤厚变化较大,复合区煤厚1.93~6.21m,平均4.82m,变异系数18%分布区内可采0.94;分叉区内煤厚0.23~2.62m平均煤层1.34m变异系数55%可采性指数0.72。

自分叉线向北宽1-2km范围,煤层由南而北逐渐变薄。

在复合区有一层夹矸,煤层结构简单。

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5.31煤层:

可采面积约65.25平方公里,厚度变化在1.48~5.11m(KB224

之间,平均厚度3.83m,为厚煤层,全井田煤厚变化较小。

煤厚变异系数0.15,

可采性指数0.91,属稳定煤层。

结构单一,仅个别点见一层夹矸。

顶板粉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6.42煤层:

全区可采。

见煤点71个,其中中厚煤层36个,薄煤层35个,面积大致各占一半,煤厚变化在0.36~2.34m之间,平均厚度1.33m,变异系数27%可采煤层指数0.93,属较稳定型煤层,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厚,呈带状分布。

结构单一,含矸1~2层,岩性为泥岩。

7.43煤层:

煤厚变化在0~1.51m之间,平均0.94m。

见煤点67个,其中可采点42个,可采性指数0.63,煤厚变异系数45%属不稳定型煤层,仅井田西北部及东南隅分布有可采煤层。

结构单一,偶含一层夹矸,为泥岩。

8.44煤层:

煤厚变化在0.11~3.1m(KB223之间,平均1.01m。

井田内见煤点64个,其中可采点47点,可采性指数0.73,煤厚变异系数48%属不稳定型煤层。

可采区集中在井田中部。

结构简单,仅在厚煤区含1~2层夹矸。

(三)构造

井田地层走向基本为北北西,倾向南西西,地层倾角平缓,总体1°左右,近于水平状态,呈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

由于井田内发育有古冲沟,因此二、三盘区范围内22上、22煤开采受到一定影响。

3-1煤在掘进过程中时而遇到冲刷构造,但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较小。

井田内没有发现大中型断层,有数条小正断层,沿走向与倾向煤层底板有波状起伏现象,其中落差1m及1m以下断层有7条,落差1~3m断层有14条,落差3~5m断层有3条,落差5m以上断层1条。

二盘区内2-2上煤层正常,没有火成岩侵入破坏,总体井田构造简单。

三、区域水文地质

石屹台煤矿位于神木矿区北部。

地处陕北高原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1100~1350m地貌形态中部为黄土

梁峁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南、北部为风沙地,沙丘连绵,地形波状起伏,故矿区因地形地貌条件不同,其水文地质条件差异甚大,风沙区有大泉出露,梁峁区水泉少、水量小,乌兰木伦河、秃尾河、考考乌素沟等均起源于萨拉乌素组泉水。

四、矿井水文地质

(一)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

石屹台井田北部边缘为考考赖沟一带,南部为小窑采空区,西部为乌兰木伦河及小窑采空区,东部为韩家湾煤矿。

井田位于乌兰木伦河中游东岸,地形北东高,西南低,大气降水后,雨水除渗入地下外,沿沟谷迳流到乌兰木伦河。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将该井田含水层分为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潜水和中生界碎屑岩裂隙水。

由煤层自燃所形成的烧变岩,裂隙率高达10-30%左

右,为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裂隙孔洞潜水。

松散层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后沿其孔洞、裂隙向下运移,并在其底部富集,沿砂层底界即基岩面古地形,由地势较高处向低洼处运移、存储,流向具有多向性。

在沟谷切割沿岸,潜水以下降泉、渗流等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并最终以沟流的形式排入乌兰木伦河。

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主要接受区域侧向补给和部分浅层水的渗透补给。

中生界碎屑岩在各大沟谷及分水岭地区均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

裂隙向含水层内部运移,在下游露头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

烧变岩孔洞裂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上覆砂层水的补给,入渗后沿其孔洞、裂隙向下运移,并在其底部富集。

在沟谷沿岸,潜水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

(二)含水层

1•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潜水

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Qal)

主要分布于井田西部乌兰木伦河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成片状和带状分布,宽度100〜400m岩性为冲积砂砾卵石、沙层,各地段相差较大,一般厚2〜20m,水位埋深0〜10m根据抽水试验资料:

单位涌水量0.024〜0.214L/S•m渗透系数0.234〜9.87m/d,富水性中等到弱。

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Co型水或HCO〜Ca-Mg型水,矿化度0.21〜27g/L。

2)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孔隙潜水(Q3s)

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广布井田内,是井田内最主要的含水层。

岩性为黄褐色中细砂、粗砂、含粉砂及粘土透镜体。

其沉积厚度受古地形制约,一般在古河槽中心沉积较厚,而向两侧逐渐变薄。

根据勘探资料,主要分布在石屹台沟以东,葫芦头沟及井田中部布袋壕、柳根沟一带。

在古湖洼地、古冲沟沟槽处厚度可达20〜50m最厚53.76m,整个井田平均厚度18.35m。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

单位涌水量0.369〜1.54L/s-m渗透系数3.89〜10.96m/d,富水性中等到强。

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Ca型水或HCO〜Ca-Mg®水,矿化度0.21〜27g/L。

2.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潜水和承压水

1)中侏罗统直罗组裂隙潜水(J2z)

主要分布于井田东北部,局部缺失,岩性为灰黄色中、粗粒含砾砂岩,巨厚层状,风化裂隙发育,胶结疏松。

厚度0〜81.01m,平均厚度36.76m。

出露于该层中泉流量0.66l/s,富水性中等到弱,水质为HCSMg-Ca或HCOSO•Ns型水。

2)中下侏罗统延安组裂隙潜水和承压水(jl-2y)

延安组由灰色泥岩、粉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其间夹可采煤层1-2上

、1-2、2-2上、2-2、3-1、4-2、4-3、4-4煤层,该组厚度在172.18m。

含水层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细粒砂岩。

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体状产出,间夹以浅灰色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隔水层,从而组成了复合型互层状含水岩组段。

单位涌水量0.00086〜0.01212L/s.m,渗透系数0.00903〜0.286m/d,属富水性弱至极弱含水岩组。

水质类型由HCO〜Na-Ca^HCO〜SQ•Na^HCO〜CL-Na型水,矿化度0.41〜0.886g/l。

根据延安组含水岩层特性,由上向下划分为五个含水岩段,各含水岩段凡厚度小于1.00m的砂岩不作含水层处理,现叙述如下:

(1)直罗组底部至12煤顶板含水岩段

该岩段厚4.44〜78.35m,—般31.36m,由中粗粒长石砂岩和粉砂岩组成。

井田局部上部直罗组缺失部位为潜水含水层。

下部是以中细粒砂岩为主的裂隙承压

含水层,砂岩间的砂质泥岩,组成良好的隔水层。

单位涌水量0.00419L/s.m,

渗透系数0.0174m/d,富水性弱。

(2)12煤底板至22煤顶板含水段

该岩段厚7.36〜60.60m,平均厚32.20m。

含水层由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2〜3层组成,中部砂岩厚度稳定,一般厚25.0m,砂体间有粉砂岩和泥岩所隔离,为裂隙承压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0.00086L/s.m,渗透系数0.00903m/d,富水性弱—极弱。

(3)22煤底板至31煤顶板含水段

该层段在全井田分布广泛,厚度稳定,岩性上部以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下部以中细粒砂岩为主,段厚29.08〜56.66m,平均厚39.24m。

3-1煤顶底板裂隙较为发育,裂隙宽度一般小于0.25mm个别达0.4mm裂隙被方解石充填。

位于乌兰木伦河阶地上的钻孔在2-2煤底板和3-1煤顶底板涌水,33号水文孔于3-1煤顶板砂岩中发生涌水,涌水量3.58〜11.58m3/h,水头压力较大,水位高出18.08m。

单位涌水量0.00097〜0.01212L/s.m,渗透系数0.00256〜0.286m/d,富水性弱。

该层段水文地质参数差异较大,说明裂隙发育并不均匀,井田内未构成

同一饱和性含水层。

(4)31煤底板至42煤顶板含水岩段

全井田分布,岩性以浅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夹有中粒砂岩透镜体及薄层泥岩,段厚27.56〜46.90m,—般厚33.50m。

裂隙发育程度同3-1煤顶底板,单位涌水量0.00502L/s.m,渗透系数0.0365m/d,富水性弱。

(5)42煤底板至44煤顶板含水岩段

该段全井田分布,岩性上部以砂质泥岩为主、粉砂岩为次之,夹细粒砂岩1-2层,裂隙发育微弱。

段厚13.12〜47.23m,—般厚29.57m。

K62号水文孔涌水,说明局部地段裂隙较发育,为裂隙承压水。

单位涌水量0.00173L/s.m,渗透系数

0.0278m/d,富水性弱。

3•烧变区孔洞裂隙潜水

井田南部糖浆渠沿岸东部局部12煤及以上煤层发生自燃使围岩形成烧变岩,成条带状分布。

厚度2.7〜36.98m,—般25.01m,分布宽度100〜200m左右。

烧变岩裂隙孔洞发育,地下水径流畅通,上部又覆盖萨拉乌苏组砂层,易于接受

大气降水及砂层水的转化径流补给,其底板又为相对隔水的粉砂岩,泥岩。

在地

形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的地段或烧变岩底板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时,常形成

富水区。

单位涌水量为4.6146L/s.m,渗透系数281.05m/d,富水性强,水质为HCO〜C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