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619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平考试 地理必修二.docx

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二

地理必修二

1.1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它可分为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5、知道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及其人口问题

(1)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是怎样的?

答:

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4‰,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已保持相对稳定,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为-2‰。

(2)不同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

分别带来那些影响?

其解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答:

发展中国家:

●问题:

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国大等问题。

●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社会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更加贫穷,同时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会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发达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影响: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负担重(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影响经济增长等)。

●措施:

鼓励生育政策,接纳海外移民。

2.2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

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

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4、理解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A、环境人口容量又称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是一个警戒值。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世界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

B、人口合理容量又称人口适度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事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主要讨论的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保持多少才最适宜。

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为8—9亿。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的丰富程度:

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高,可寻求替代品,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经济发达程度: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地区开放程度,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负相关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环境相对于不同的生活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

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面对环境人口容量,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

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必须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1.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

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

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

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

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原因:

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4、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及二者的区别。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区别:

人口移动为居住地长期或永久性改变,而人口流动为临时或短期改变;

人口移动户籍发生变更,而人口流动往往户籍不发生变更。

 

5、了解人口移动的基本形式、动因和效应。

(1)人口移动的基本形式:

●国际难民:

是指由于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等原因而造成的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

●环境难民:

指那些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被迫迁居的人口迁移。

●环境移民:

主要指那些因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遭受破坏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

●外籍劳工(国际):

19世纪以后(时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人口移动的新形式。

特点:

以劳务输出形式出现的短期性、临时性或季节性向异国流动的工人。

——概念

方向: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美国和加拿大是外籍劳工最大的聚集地。

●民工流(国内):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几经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拥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

方向:

农村→城市,西部内陆→东部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

目的:

务工和经商。

方式:

自发流动(自愿)。

原因:

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经济差距(主要原因);国家的一系列政策。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动因)

①自然生态因素:

气候(美国“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山东人黑土吸引“闯关东”)、水源(逐水草而居)和矿产资源(18世纪工业革命后起作用)、自然灾害(产生环境难民)等等

②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是鼓励还是禁止)、战争(战争难民)和政治中心的变更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3)人口移动的效应(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

1对迁出地  

利:

可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

弊:

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流失,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2对迁入地  

利:

缓解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情况,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弊:

A.大量的人口迁入必然导致迁入区人口增多,就业紧张、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问题。

B.对迁入地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6、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主要规律: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

(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世界人口分布

地区差异

主导原因分析

密集区

东亚和南亚

社会因素:

古老文明中心、历史悠久;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

社会因素: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因素:

商贸活动频繁,重要的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

经济因素:

工业、金融、贸易发达

稀疏区

高山寒冷区,干旱沙漠区,湿热地区

自然条件恶劣

7、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四多四少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西差异);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自然差异);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经济差异);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民族差异)。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

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1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运输方式

区位选择

实例

南船北马

南方城市沿江河分不,北方城市大多在大道汇合处

南方武汉、北方邯郸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枢纽;公路、铁路沿线

株洲、石家庄、郑州

海洋运输

沿海港口

秦皇岛、大连、青岛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

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其他还可以由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

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4、主导城市各功能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从而形成城市功能区。

(1)住宅区

●主要特征:

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

(2)工业区

●主要特征:

工业在城市地域中集聚可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分布规律:

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交通干线旁的城市外围)

(3)商业区

●主要特征: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

●分布规律:

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是城市的核心区。

5、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支付地租的高低。

6、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区位条件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7、特征:

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区为主,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

3、知道城市空间结构的几种模式和成因。

城市空间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装自核心向外扩张而成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线路延伸

在私人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各种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多种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由于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了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淄博

未来“田园城市”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兼有城市和乡村有点的理想城市

现代大城市盲目膨胀产生了许多问题

珠海

4、中心地理论: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教材P34)

规律: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

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其标志(表现)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化水平。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相同点: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不同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②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③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

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工业:

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

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

(l)区际贸易:

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国际贸易:

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科技、信息联系:

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

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1、知道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过程。

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

(1)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源、土壤(按照地形一般来说,在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多发展放牧业;在山区如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横断山区多发展林木业;在丘陵地区如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多发展果木业;在平原地区多发展种植业。

按照土壤如东南丘陵的酸红壤适合茶树的种植。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市场最终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技术条件:

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其中,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如玻璃温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行调节

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

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