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759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13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1页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1页
亲,该文档总共1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docx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导言4

1中国湿地概况6

(一)中国的湿地资源6

1中国湿地的特点6

2•中国主要湿地类型简况7

(二)已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9

2中国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10

(一)与湿地有关的立法、政策10

(二)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国家规划11

(三)国际合作与协议12

(四)与湿地保护有关的组织、机构12

1.湿地保护管理的政府机构12

2•与湿地保护有关的非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13

(五)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展13

3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5

(一)中国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5

1•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15

2.生物资源过度利用16

3•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6

4.湿地污染加剧17

5•泥沙淤积日益严重18

6•海岸侵蚀不断扩展18

(二)湿地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19

4中国湿地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意义20

(一)中国湿地的利用20

1•中国湿地利用历史悠久20

2.新中国的湿地利用20

3•多种方式的湿地利用21

(二)中国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22

1.湿地功能和效益22

2•中国湿地保护的紧迫性24

3•中国湿地保护的必要性25

5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6

(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26

(二)制定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原则26

(三)行动目标27

1.总目标27

2.近期目标(至2005年)27

3.中长期目标(至2020年)27

六中国湿地保护优先行动28

(一)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法制体系28

(二)建立湿地保护的管理协调机制29

(三)减缓湿地退化,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30

(四)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31

(五)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32

(六)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33

(七)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34

(八)加强湿地的科学研究35

(九)实施湿地保护专项行动35

(十)多层次,多渠道筹措湿地保护资金36

(十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36

附录一中国重要湿地名录38

I东北地区湿地39

H华北地区湿地39

川华中地区湿地39

W西南地区湿地39

V华南地区湿地40

W内蒙古地区湿地40

vn西北地区湿地40

忸青藏地区湿地40

附录二43

1中国主要水鸟名录43

2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水鸟名录50

附录三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54

附录四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概要62

项目1建立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综合管理的协调机制62

项目2中国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法规研究63

项目3开展系列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公众意识宣传教育63

项目4湿地保护、管理人员培训教育64

项目5中国湿地研究和资源监测体系建设65

项目6建立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国家重要湿地65

项目7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66

项目8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示范67

项目9扩大和增加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地点67

项目10中国湿地鸟类保护行动68

项目11中国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69

项目12中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70

项目13中国湿地水资源综合管理70

项目14湿地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72

项目15编制《中国湿地保护利用地图集》73

项目16湿地保护与河流流域的综合管理73

项目17滩涂与河口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74

项目18长江三峡水库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75

项目19环渤海海岸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76

项目20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77

项目21长江中下游湿地的恢复和重建78

项目22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79

项目23黄河三角洲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80

项目24若尔盖高原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81

项目25松嫩平原湖群湿地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1

项目26南方人工湿地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示范82

项目27塔里木河流域湿地资源状况调查及其保护措施研究83

项目28澜沧江流域湿地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83

项目29干旱地区天然湿地保留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84

项目30鄱阳湖水鸟保护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5

项目31洞庭湖水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86

项目32油田开发湿地保护示范工程87

项目33上海崇明东滩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示范88

项目34青海湖湿地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89

项目35建立长江、黄河河源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90

项目36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建设90

项目37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合理利用91

项目38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92

项目39图们江区域环境项目93

项目40交通建设湿地保护政策研究建和示范项目94

附录五附图中国重要湿地分布图(略)中国沼泽图(略)中国湖泊图(略)中国河流图(略)中国海岸带图(略)

导言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

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此外,湿地可以包括

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水域。

所有季

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湿

地范畴。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

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

的广泛关注。

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样,造就了包括国际《湿地公约》列出的全部湿

地类型,提供了多种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好中国的湿地具有特殊

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为解决农业用地的扩张和发展经济,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中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捞、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资源过度开采利用,导致湿

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泥沙瘀积

等等,使中国湿地资源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

据统计,进40年来,

全国湖泊围垦面积已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325亿立方米,每年损失淡水

资源约350亿立方米;沿海湿地围垦近1/2;我国最大的沼泽集中分布区一三江平原,已有300万公顷湿地变为农田,目前仅有沼泽104万公顷,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沼泽湿地将丧

失殆尽。

因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我国西部玛纳斯湖、罗布泊、居延海已变成盐碱荒漠!

水污染

更加重了湿地的破坏,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在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已

有850条受到污染,鱼虾绝迹的河道长达5322公里,90%^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t点

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我国富营养化湖泊已占50%不仅加重水资源紧张,而且给

渔业、农业及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保护湿地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世界各国为加强湿地

保护,自1971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

截至2000年6月已有121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027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8000多万公顷。

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国

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中国政府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将黑龙江扎龙、

吉林向海、湖南东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青海鸟岛、海南东寨岗和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列入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将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

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发展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特别是1998年夏季,中国长江、松花江、嫩江等地发生的特大洪水,强化了政府和公众的

湿地保护意识,为全面、科学和深入地开展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打下了基础。

因此,保

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既是当务之急,更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势在必行的重大举措。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

行动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国湿地概况

2.中国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

3.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中国湿地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5.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6.中国湿地保护优先行动

一中国湿地概况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广阔的管辖海域。

中国地域辽

阔,地貌类型千差万别,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一)中国的湿地资源

1.中国湿地的特点

中国湿地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类型多。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

分布。

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面积大。

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

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

分布广。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

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区域差异显著。

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

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

水湖和盐湖;海南岛到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

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丰富。

中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

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据初步统计,中

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

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

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

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

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

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

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

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

在中国湿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惟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

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GrusLeucogeranus)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2.中国主要湿地类型简况

(1)沼泽湿地。

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

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三江平原位

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

淡水沼泽分布区,1990年尚存沼泽约113万公顷。

三江平原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居多,泥炭沼泽较少。

沼泽普遍有明显的草根层,呈海绵状,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强。

本区资

源利用以农业开垦,商品粮产出为主。

大、小兴安岭沼泽分布广而集中,大兴安岭北段沼

泽率为9%小兴安岭沼泽率为6%该区沼泽类型复杂,泥炭沼泽发育,以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为主,是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地区之一。

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

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

特别市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整个谷底,泥炭层深厚,沼泽率达20%--30%。

本区以富营养草本泥炭沼泽为主,复合沼泽体发

育。

若尔盖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场。

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

滨海

地区的芦苇沼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

积三角洲地区。

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

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

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

据统计,

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

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利用、生态治理的区域特点,中国湖泊划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东部平原地区湖泊,

主要指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大小湖泊。

面积1平方公

里以上的湖泊有696个,面积21171.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3.3%。

著名的

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区。

该区湖泊水情变化显著,

生物生产力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强烈。

资源利用以调蓄滞洪、供水、水产业、围垦种植和航运为主。

蒙新高原地区湖泊。

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个,面积19544.6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1.5%。

本区气候干旱,湖泊蒸发超过湖水补给量,多为咸水湖和

盐湖。

资源利用以盐湖矿产为主。

云贵高原地区湖泊。

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个,

面积1199.4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全系淡水湖。

该区湖泊换水周期长,

生态系统较脆弱。

资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水电能源和旅游景观为主。

青藏高原地区湖泊。

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个,面积44993.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9.5%,本区为黄河、长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的河源区,湖泊补水以冰雪融水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现象显著,近期多处于萎缩状态。

该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资源利用以湖泊的盐、碱等矿产开发为主。

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

面积1平方公里以

上的湖泊140个,面积3955.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4%。

本区湖泊汛期(6

-9月)入湖水量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涨;冬季水位低枯,封冻期长。

资源利用

以灌溉、水产为主,并兼有航运发电和观光旅游之用。

(3)河流湿地。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

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

积的无流区。

从大兴安岭西麓起,沿东北、西南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的国境,为中国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界线。

分界线

以东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2%,流入印度洋的占6.4%,流入北冰洋的占0.6%。

分界线以西以北,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属内陆河,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8%。

在外流河中,发源于青藏高原

的河流,都是源远流长、水量很大、蕴藏巨大水利资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

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豫西山地、云贵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滦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发源于东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赣江等,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

我国的内陆河划分为新疆内陆诸河、青海内陆诸河、河西内陆诸河、

羌塘内陆诸河和内蒙古内陆诸河五大区域。

内陆河的共同特点是径流产生于山区,消失于山

前平原或流入内陆湖泊。

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60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跨国境线河流有:

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流经中俄边境;图们江、鸭绿江流经中朝边境;黑龙江下游经俄罗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额尔齐斯河汇入俄境内的鄂毕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绥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内经海参崴入海;西南

地区的元江、李仙江和盘龙江等为越南红河的上源,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怒江流入缅甸

后称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藏西的朗钦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

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经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

还有上游不在中国境内的

如克鲁伦河自蒙古境内流入中国的呼伦湖等。

(4)浅海、滩涂湿地。

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

海域

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

滨海

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的两个部分。

杭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除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型海滩,由环渤海滨海

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

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是环渤海的重要滨海湿地区域,其中辽河三

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苇田一一盘锦苇田,面积约7万公顷。

环渤海滨海尚有莱州湾

湿地、马棚口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北塘湿地,环渤海湿地总面积约600万公顷。

江苏滨海湿地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构成,仅海滩面积就达55万公顷,主要有盐城

地区湿地、南通地区湿地和连云港地区湿地。

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以岩石性海滩为主。

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

在海

湾、河口的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岛西海岸都有天

然红树林分布区。

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台湾、海南沿海,其北缘可达北

回归线附近。

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

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

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人工湿地。

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

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

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二)已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

依据《湿地公约》确定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中国已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海南东寨港、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香港米埔等7处。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经124°00'—124°30',北纬46°55'

—47°35',面积约210000公顷。

区内湿地主要有湖泊、沼泽、湿草甸3种类型,芦苇沼泽面积最大。

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67科468种、鱼类9科46种、鸟类48科260多种,而鹤类是本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由以丹顶鹤、白枕鹤为主。

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境内,东经122°°05'—122°31',北纬44°

55'—45°09',面积约105,467公顷,其中有芦苇沼泽23,654公顷、草原30,396公顷、水域12,441公顷、森林38,976公顷。

区内有3条河流、22个湖泊以及数以百计的泡沼和大面积的沼泽。

保护区内现已发现鸟类253种;兽类3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8种;鱼类30

多种;野生植物600余种。

本区内有6种鹤,其中3种在此繁殖;东方白鹳在区内营巢繁殖。

该保护区以鹤类、白鹳和蒙古黄榆等为主要保护对象。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琼山县,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7'—20°

01',面积3337.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红树林为主的北热带边缘河口港湾和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

东寨港有红树林植物26种,半红树林和红树林伴生植物40种,

占中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0%;该地栖息的鸟类有159种,其中列为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

鸟类有35种(名录共有81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的有75种。

东寨港是许多国际性迁

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东经97°53'—101°13',北纬36°28'—

38°25',海拔3200米,面积695200公顷。

青海湖及环湖地区的鸟类有162种,其中以水禽为主,主要的4种大型水鸟鱼鸥约9000多只,鸬鹚近5000只,斑头雁12100余只、棕头

鸥21300多只。

此外,迁徙途径此区停歇的水禽有近20种,数量达7万多只。

该区是黑颈

鹤的栖息、繁殖区,春季约有20多只在此栖居,少数参加繁殖。

冬季有大天鹅在此越冬,

数量最多时达1540多只。

此外,该区还有大量鹬类和一些猛禽的繁殖种群。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2°43'-113°15',北纬28°59'

—29°38',总面积19万公顷。

本区有维管束植物159科1186种、鱼类23科114种、鸟类41科15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32种。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每年约有100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

15',面积22,400公顷。

该湖区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影响,枯水期保护区水落滩出,形成

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湖泊;丰水期9个湖泊融为一体,形成鄱阳湖水一片汪洋。

该区已记

录到湖泊浮游植物54科154属,水生维管束植物38科102种。

该地是迁徙水禽及其重要的越冬地,保护区共有鸟类近250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