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8119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docx

《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

  抗美援朝时,中美军事力量没有可比性。

在坚强领导、有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两个阶段的战斗,最终彻底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那么你们知道关于《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内容还有哪些呢?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一

  抗美援朝独胆英雄吕松山

  吕松山同志是山东牟平县人,原先是一个油脂工厂的技术工人。

美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后,他便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一个战斗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小组长”,这是他感到最光荣的一个称号!

  随着火光而起的炮火,从四面八方像雪花一样的飞向敌人的阵地上。

美国兵现在都像失掉灵魂一样!

有的伏在地上,头恨不得埋到地下去,有的钻到汽车轮子下,有的爬进工事去,头也不敢露。

有的跑掉了帽子也不顾,这真是一幅难以形容的狼狈相。

  从远处不到一千公尺的山地里,有十多个身手敏捷的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通过了敌人机枪的封锁线,很快地便接近到开阔地边缘的河沿里。

这就是攻击部队最先头的一个突击班。

班前头的第一名,便是突击班里第一战斗小组长吕松山同志。

这个班的任务,是要直接攻击敌人中心公路旁的一个核心工事,正好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敌人心脏一样,然后兄弟部队再把整个地区的敌人分割消灭。

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因为突入敌人心腹时,是会受到敌人各方面的火力制压的,不但补给有困难,伤亡也会大。

可是,这些问题,他们无暇考虑,突击班在班长的指挥和吕松山同志的领导下,很快而安全地接近到距离桥梁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这正是距攻击目标最捷径的地方——三百多公尺。

  吕松山同志没有丝毫犹豫地爬上了河床,一边鼓励着:

“同志们!

立功的时候到了!

”大家在他的行动和鼓励下,便一起翻身跳上开阔地,向敌人展开决定性的攻击!

这时候,给自己掩护的炮火,和敌人从各方面打来的枪弹,在开阔地上冒起一阵阵的灰尘和烟雾。

突击班的战士们,冒着弹雨,穿过尘烟,在战斗中前进,从死尸遍野的敌人身上补充弹药!

  英雄们有了枪弹,好比老虎长了翅膀!

敌人的枪弹,那能挡得住他们的前进!

在前进中一个两个……五个同志都躺下了,负伤了,可是他们知道:

这是敌人的垂死挣扎!

愈接近敌人,胜利便愈有把握。

一声:

“前进!

”敌人的核心工事,就摆在英雄们的面前了。

  奇怪!

工事里一个敌人也没有,只有一辆遍体鳞伤的坦克仍然躺在洞门口,地面上看不出一点异样,也找不到一个敌人逃跑的踪影,只有路旁一辆盖着帐篷的汽车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班长走向汽车,想搜查一下。

其余三个人正搜索着工事的周围,“拍拍拍……”一阵冲锋枪响,吱吱吱……响的子弹便飞到汽车上,班长的肩头负伤了,吕松山同志端起冲锋枪,“拍拍拍……”来不及瞄准便给敌人一阵威吓的射击!

果然,不过十多公尺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敌人,头缩到地里面去了。

吕松山情急生智,不等敌人抬头,他便抢上前去,接连一阵痛击!

这两个敌人倒下了。

吕松山同志一见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急发忙,满头只冒汗!

  原来他面前是一个十多公尺长方的一个工事——休息掩体,从地平面掘下两公尺多深,上面盖着帐篷,和薄薄的一层土,伪装得同地面一样。

这两个被打死的敌人,正在这个工事的进出口,洞里面满是美国兵,“哇!

哇!

”的叫。

吕松山眼瞅自己弹夹的子弹快打光,如果射击中断了,说不定敌人就会往外冲,他急忙把开关拨到点发上,右手端枪一发一发的作点放封锁洞口,左手掏出手榴弹,用牙咬开弹盖,又咬住拉火圈,这样齿手合作的把手榴弹投进洞口去。

轰的一声,只炸得敌人乱叫唤。

趁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又迅速换上了新弹夹,一阵枪响连着的便是一声手榴弹。

没有间断的一颗两颗……他身上的四颗手榴弹投完了,工事里面的敌人还在乱咕噜!

这时候他只有最后喊:

“快掩护!

快掩护!

  可是,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战友,正在应付几个敌人的反击,根本无法分身,只有肩头负伤的班长爬起来依托在汽车头上,一枪一枪的向洞口射击,替他掩护,助威!

他在瞬间,从敌人死尸上,找到了四颗手榴弹,他照样地一阵枪一阵弹的投到第七颗手榴弹,在帐篷缝的远处,伸出来一条白色的毛巾,——投降的记号。

吕松山同志右手端着满匣子弹的冲锋枪,左手拿着手榴弹,用大拇指顶起拉火圈,作好了应变的准备后,才停止了射击招呼着:

“欧开!

欧开!

顶好!

顶好!

”几声招呼后,敌人很有经验地把枪托朝上从帐篷缝里一根两根……数十根枪都丢到工事外,接着举起双手一个两个……三十几个同一姿势的美国兵鱼贯地走到洞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到公路上。

最后还有几个特别胆小的怕死鬼,眼见一颗揭开弹盖的手榴弹在他手上挥动,吓得吞吞吐吐,抖抖擞擞的不敢走出洞外。

这时候,吕松山太兴奋了,他站了起来,用手去招唤他们,猛不防,“嘶!

”的一声,从旁的阵地上飞来一颗子弹,正打中吕松山同志的左臂上,他眼睛一冒火花,顿时汗如雨下,他镇静地坚持着:

“欧开!

欧开!

顶好!

顶好!

”一直把最后几个美国兵叫出来,交给跟上来的兄弟部队后,他已经支持不住地昏倒了。

等醒过来,四围的枪声响得很利害,他知道这是兄弟部队在最后地歼灭敌人,他好容易挣扎了起来,离开火线,由战地的救护同志们把他抬下来。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二

  抗美援朝专题征文--一首打油诗

  平时吃个苹果是很平常的了,而在战争的特定条件下,则是异常的不易。

看过电影上甘岭或读过张计法连长亲自撰写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个苹果》(注:

2)的人,会记得发生在闻名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的感人故事----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苹果,成为上甘岭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打上甘岭的时候,我在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担任宣传科副科长,被派到前方指挥所,负责战场的宣传鼓动工作。

那时,我们每天都要编快报、出捷报,宣扬英雄、鼓舞士气。

记得,在我们宣扬的英雄事迹中,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除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易才学、陈治国、龙世昌等等英雄壮举外,就是这个“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一个苹果”。

  没水,是上甘岭战役中,特别是在坚持坑道战争中碰到的一个大难题。

没有经过那场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干渴会使人达到多么难忍的程度。

有多少战友为了把苹果送进坑道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又有多少战友为了下山抢水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所以,135团7连长张计法接到运输员带来的一个苹果的时候,是那样的激动;当他们8个人传来传去谁都舍不得吃一口的时候,是那样震撼人心;当事后张计法像我们讲述这个苹果的时候,是那样的催人泪下,他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

  当时,15军政治部保卫科侦察队长宁焕星,陪同作家到坑道里采访张计法后,他没有记下其它了,却被这“一个苹果”所深深打动,随后写下一篇报告(注:

3)。

我也被这“一个苹果”所激动,当即写下一首“枪杆诗”(注:

4)。

現按照原件笔录如下:

  乾渴的人們多麽把水想,

  蘋果的味兒新鮮又清涼,

  英雄們把蘋果深深地望了一望,

  張計法大隊長(注:

5)手拿蘋果想了又想:

  步行機員不停的呼叫嗓子啞得話難講,

  張大隊長把蘋果遞給了他們,

  四個步行機員互相敬讓卻一口沒嚐,

  八個人整整傳了一圈又把蘋果傳給了大隊長。

  戰士們說:

“你吃吧,隊長!

  你日日夜夜在指揮我們打仗。

  大隊長望了望可愛的戰士們,

  激動的咬了一個口,

  大家這才肯把口張。

  八個人傳了一個圈吃了半個,

  又傳了一個圈才把一個蘋果吃光。

  八個人,一個蘋果,

  每人吃了兩小口,

  意味深長,永遠難忘,

  霍的站起了八班長,

  他用勁喊:

“增加了我們的力量。

  又是一場激烈的鬥爭,

  連續打退敵人八次衝鋒,

  張大隊長興奮的叫步行機員:

  “殲敵三百多,

  快快報告給首長。

  这不成为诗的“诗”,却是我当时真情的表露,发自内心的呼喊。

我们把“一个苹果”的故事,刻印在战地快报上,后来军的《战场报》也登了出来。

  上甘岭留下了以黄继光为代表的英雄的足迹,也留下了像“一个苹果”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

我们的战士,骨头是最硬的,而感情是最丰富的,精神是最可宝贵的。

这样的战士,只有这样的战士,才是最可爱的。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三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的高级将领曾扬言:

要利用它们的“空中优势”来掐断我志愿军的“咽喉”。

也就是说,要以切断我作战前线的后勤供应来战胜我军。

我作为一个后勤干部亲身经历了这一场严酷的考验。

那一场场的战斗让我终身难忘。

  美军曾不惜人力物力,在我军通往前线的交叉路口或狭窄交通要道重兵把守。

每三架敌机为一组,不停的低空盘旋。

一架转负责扔照明弹,每五分钟扔一次,一次就是十来个,每个亮度相当于200万支光。

(即200万只燃烧的蜡烛)把黑夜照的如白天一样。

另两架敌机在光照下寻找目标负责射击和轰炸。

而且,每过几个小时就一换岗。

美军以为这就可以切断我前线的物资供应。

  我带领军备物资运输车初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保护战备物资,不敢轻易上前。

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始终不得通过的机会。

敌机在天上张狂的轰鸣着,照明弹虎视眈眈死盯着路口,嚣张的不可一世。

难道我们真的无法战胜它们的空中优势?

心中十分焦急。

临出发前司令员的嘱托、前线的告急逼迫着我马上找出对策,冲过去。

我静下心来,经过周密的观察与分析,终于发现了破绽;原来敌机的扫射是有一定规律的,当敌机发现地面目标时,它是无法立即扫射的。

只能从天上转一圈回来,追上目标再扫射。

于是我大胆提出了设想:

如果我们追着轰炸机后面跑,凭借敌机提供的照明弹,开足马力,趁着敌机转圈来不及扫射的时候也许能冲过去的。

我心里明白这种行动的安全系数,但前方战场作战将士的安危迫使我们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拼死一试。

  于是我们看准了时机,鼓足了勇气,开足马力上路了。

一路上,明晃晃的照明弹把大地、树木、汽车甚至连人都染成了另人恐怖的惨白色,飞机的轰鸣、机枪的扫射、炸弹的爆炸和呼啸的风在耳边响成一片,震耳欲聋。

司机使出浑身的解数,在布满炸弹坑和毁坏的汽车的路上择路飞奔。

飞奔的汽车与坑洼不平的路面连续的的撞击,简直要把人的骨架颠散。

我们拼命的握住栏杆,防止被汽车的颠簸或急转弯甩出车外。

机枪、炸弹仿佛就在头顶上炸响。

剧烈的心跳好像要从嗓子跳出似的。

在敌机疯狂的追击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拼死前进。

就在敌机转过圈来眼看就要追上时,我们终于冲过了路口,避开了照明弹的光照,躲藏于夜色中。

我们不约而同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就好像过了几个小时。

这时才发觉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和泥土挡不住我们兴奋得发红的年轻的面孔,我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庆贺我们的胜利。

  再回头再看,那三架敌机依然在那里盘旋。

不过,在我们眼里不再那么威风,不再那么恐怖。

具有精良设备、雄厚资金和世界先进技术的美国飞机也就不过如此,想掐断我们喉咙的空中优势,也就不过如此。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胜利的激情,高呼着英雄的志愿军万岁!

我们乘着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向前线飞奔去。

  我军的后勤工作经历了一场场严酷的考验。

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力量悬殊的朝鲜战场,我军曾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建立起了一条炸不烂、摧不垮、掐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粉碎了敌人的狂妄与阴谋,也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四

  1953年7月27日夜,是我永生难忘的停战之夜。

  那时,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406团三营八连当文化教员。

我团驻守在板门店附近的大德山上,白天,可以看到板门店双方谈判时来来往往的直升飞机,传闻快要停火了,敌我双方胶着在三八线上,我方有半山腰挖通的坑道能守,敌方攻不过来;我方却可以一小块一小块地攻过去,打得敌人嗷嗷叫!

打掉了敌人的傲中态度极其骄横,动不动就高叫:

“让炮弹说话!

”而每当地方丢失一小块阵地,就急喊:

“请坐下来谈!

”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已两年了。

  那天晚上九点刚过,指导员命我去三排办一件事。

我刚走出连部坑道,进入约二米深的交通沟,只听到沟上炮弹爆炸声比平时特别密集,炮弹炸起的土块不断掉入沟内,有些砸在我的头上;我拼命飞咆,炮弹似乎前后左右都在爆炸,我耳朵里进入了不少的炮弹烟灰,鼻子里全是炮弹烟灰的气味,我耳朵里进入了不少的炮弹烟灰,鼻子里全是炮弹烟灰的气味,幸而炮弹都在沟外爆炸,如果有一颗落在我跑的沟内,那我也就没命了!

(要知道,在朝鲜前线,死亡的危险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我好不容易跑进三排坑道内,不久,电话铃响了,上级通知:

晚上10点停战,任何人不许再开枪开炮,违者以破坏停战治罪!

一看表,正好9点半,外面突然鸦雀无声了,后来听说敌人在9点至9点半这段时间内,将所有炮弹拼命打进来,“不打就没有机会打了”,到了9点半,他们就提前半个小时停火了。

大家却舒了一口气,“和平了!

”、“停火了!

”好高兴啊!

  次日凌晨,往日因为装备差而不敢在山头露面的我们,都放心大胆地走出坑道,站在山头上,欢呼跳跃。

并听到敌方官兵欢呼跳跃之声。

有人指着正在欢呼的同营七连对我说:

“祖国赴朝慰问团领导成员之一的大文豪巴金,就在那里欢呼”。

这是站起来了的中朝人民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的惊天动地的欢呼!

是正义的胜利的欢呼!

  停战了,和平了,双方都在欢呼,那是一种脱离死亡危险的发自内心的热爱生命的欢呼!

那是一种不分阶级、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五分宗教、不分党派的全人类的欢呼!

那是一种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欢呼!

那种欢呼声,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回荡着!

我坚信,那天早晨站在三八线上所有的敌我双方的幸存者的耳旁,也一定至今回荡着那种无法形容的欢呼声!

  欢呼吧!

热爱和平的人民,联合起来,制止战争!

让战神死亡吧,让生命留给他人,也留给自己!

段如春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五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毙伤俘敌军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战争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它揭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

  五十多年前,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尊严,我中华儿女就是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毅然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

这是一场国力与军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意志的较量!

我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他那颗高傲的头颅,也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

终于为共和国今后的发展争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环境.

  今天,回首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需要看到,中国人民保护自己国土的决心从未动摇,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是不容抹杀的……

  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显示了新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鲜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为了和平主动撤军,至今在朝鲜没有一兵一卒.历史是公正的.谁在真正维护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个证明!

  今天,当朝鲜半岛出现和平统一的新曙光的时候,我们纪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为制造的悲剧早日成为过去,就是坚信正义终将胜利,英雄精神不朽.

  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吧,让我们用无限的思念永远怀念他们吧,并寄托我们的哀思!

  让我们向所有在这场战争中做过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吧!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观后感作文5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

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

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

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

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

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

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

名师点评:

作者寓意深刻,表面上是写英雄罗盛教,而实际上是用罗盛教的事迹来歌颂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作者通过几件典型事例的描写,将一个英雄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020《最可爱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