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59052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641 大小: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1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1页
亲,该文档总共6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6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

第一章古代欧洲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欧美文化和欧美文学的“二希”源头:

古希腊文学、古希伯来文学)古罗马文学继承古希腊文学,是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概述,前12世纪-前8世纪:

“英雄时代”“荷马时代”氏族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

前8世纪-前6世纪:

大移民时代雅典奴隶民主制形成期。

前6世纪末-前4世纪:

古典时期奴隶制繁荣期。

前4世纪-前2世纪:

希腊化时期。

一、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

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文学成就:

神话(第二节)与史诗(第三节)。

一、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

赫西俄德(前8末-前7初):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神谱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二、公元前8前6世纪:

奴隶主城邦形成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文学成就:

抒情诗(哀歌、讽刺诗、琴歌)、寓言。

1、萨福:

独唱琴歌。

诗国中的女荷马“第十位文艺女神”(柏拉图)品达:

合唱琴歌。

诗歌界的“白天鹅”。

二、公元前8前6世纪:

2、伊索寓言:

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生活为题材的寓言故事,相传作者是一个叫伊索的奴隶。

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

三、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

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

文学成就:

戏剧(第四节)、散文、文艺理论。

三、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

1、戏剧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诗人:

阿里斯托芬,2、散文:

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苏格拉底等。

3、文艺理论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斯多德诗学。

四、前4前2世纪:

奴隶制衰落,希腊被马其顿征服,希腊文化向外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汇,史称“希腊化”时期。

希腊文化中心,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文学成就:

新喜剧,新喜剧:

是指希腊化时期,继阿里斯托芬之后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的喜剧,又称“世态喜剧”。

它迎合富人口味、回避社会问题,以描写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代表作家米南德(前342-前292),传世作品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古希腊文学是整个欧洲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开端。

他在神话、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

它始终洋溢着一种创造性、充满着一种人本精神和现实精神。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散见于希腊各种文献中,它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形式。

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历史的认识。

二、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

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1、神的故事:

包括神的产生、谱系、活动与创造。

分为前奥林匹斯神系与奥林匹斯神系两大系统。

1)前奥林匹斯神系:

宙斯为王之前,反映杂婚制、母系氏族,哈俄斯(混沌),白昼,黑夜,光明,黑暗,塔耳塔洛斯,厄洛斯,地母该亚,高山,大海,三个百手巨怪,三个独眼巨怪,天神乌拉诺斯,十二提坦,克洛诺斯天神,瑞亚,被吃掉的子女,宙斯,奥林波斯神系,奥林匹斯神系:

反映父系氏族社会,天神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得斯,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斯提亚,青春与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太阳神阿波罗,火神赫淮斯托斯,战神阿瑞斯,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酒神狄俄尼索斯,神使赫耳墨斯,二、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

2、英雄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都是人神结合所生的后代,“半人半神”。

他们实际上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是对现实和历史中的氏族英雄的神化。

赫拉克勒斯;俄狄浦斯的故事;七将攻特拜;特洛伊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等。

三、希腊神话的特点:

1、神人同形同性,众神的高度人格化;2、极强的想象力、故事性强;3、哲理性强,思想内涵丰富。

普罗米修斯潘多拉的匣子,四、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1、希腊神话是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基础,是欧洲文学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马克思语)2、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反映了初民对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界的斗争。

反映原始氏族社会的婚姻关系与部族制度。

3、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抗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西方文学确定了人本意识的文化价值观念。

第三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一“荷马问题”荷马史诗的形成,历史上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

这两部史诗真是他写的吗?

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

“荷马”“人质”?

“组合”?

假名?

荷马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行吟诗人。

他的功绩不在于首创史诗,而在于广征博采,巧制精编,荟前人之长,避众家之短整理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瑰美的诗篇。

史诗的形成经过了两个时期,口头流传时期和文字流传时期: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

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纪和7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

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雅典城邦的统治者又组织学者删改编订,正式写成文字。

到公元前3世纪和2世纪,又经亚里山大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

这就是后人看到的最古的本子。

三、史诗的情节梗概/伊利亚特,史诗集中写特洛亚战争第十年中的最关键的51天中发生的事情,51天中又重点描写了4天的作战场面。

开端引出情节主线: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主帅阿伽门农强夺阿喀琉斯的女俘),几个主要的情节与大战场面:

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争执,阿喀琉斯一怒罢战帕里斯与墨涅拉俄斯单独对阵狄俄墨得斯刺伤爱神,刺伤战神赫克托耳决战大埃阿斯希腊人的大溃败帕特洛克罗斯之死,阿喀琉斯二怒出战赫克托耳之死普里阿摩斯去见阿喀琉斯赫克托耳的葬礼,三、史诗的情节梗概/奥德赛,奥德赛连接伊里亚特的剧情,描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又译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中取胜后返航,途中,因得罪了海神波塞冬,导致他找不到回家的航线而在大海里漂流。

奥德修斯凭借机智和勇敢,历尽艰难终于回到家乡,是一部“漂流历险史诗”。

三、史诗的情节梗概/奥德赛,奥德赛24卷,着重描写了奥德修斯10年海上漂泊中最后42天的事情:

作品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的第10年开始写起。

特勒马科斯寻父(辅线)1-4卷。

奥德修斯反乡(主线)5-24卷:

5-12卷:

离开卡吕普索,抵达斯开里亚岛。

13-24卷:

返回伊塔克,向求婚者复仇。

两条线索互相映衬,突出情势紧急、扣人心弦。

1、忒勒玛科斯寻父,神女卡吕普索(俄古癸亚岛)家乡伊塔克,忒勒玛科斯寻父;奥德修斯家中的求婚者;“珀涅罗珀的织布”。

2、奥德修斯的漂泊卡吕普索送走奥德修斯。

被斯开里亚岛上的瑙西卡公主救起,向国王自述十年经历:

忘忧果;独眼巨人;风神岛;日神女儿魔女喀耳刻;游历冥府;海妖塞壬;太阳神岛宰杀神牛;卡吕普索的小岛3、奥德修斯返乡复仇回到故乡伊塔克,向求婚者复仇,与儿子和牧猪人联手杀死求婚者。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1、结构宏伟,剪裁得当,布局巧妙。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

都采用戏剧式的集中浓缩手法,将10年故事集中在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段时间内,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浓缩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伊利亚特:

从阿喀琉斯的愤怒写起,到赫克托耳的葬礼结束,10年战争集中于51天,重点写4天的战况,全篇又紧密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

奥德修纪:

两条线索:

家中和海上,但重点写奥德修斯的返乡。

10年漂流压缩到42天,具体只写了5天。

采用从故事中间开始的叙事方法。

卡吕普索,特洛亚,斯克里亚岛,伊塔克,复仇,返乡,漂流,第10年中的42天,四、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2、人物性格刻划鲜明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

并通过这些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在英雄们的们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2、人物性格刻划鲜明黑格尔曾热情洋溢地写道:

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

“这是一个人!

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

”荷马所写的其它人物性格也是如此,例如,俄底修斯、阿伽门农、赫克托耳、安德罗玛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阿喀琉斯:

英勇善战、重视荣誉;傲慢任性、残忍固执;珍爱友谊、同情弱者。

赫克托耳:

像阿喀琉斯一样勇猛善战,重视荣誉,比阿喀琉斯更成熟持重,有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他敬重父母,挚爱妻儿。

酷爱荣誉和宽厚仁爱是其性格的主体特征。

奥德修斯:

智慧过人、战斗不息、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

同时,也有狡诈、多疑、残忍的一面。

这部史诗肯定了奥德修斯为了维护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制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做的斗争。

奥德修斯是奴隶制萌芽时期理想化的奴隶主典型。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3、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1)侧面烘托:

海伦之美2)荷马式比喻荷马善于用人们身边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如动物的动作、自然景观、生活现象作比喻,构成准确生动、富有情趣的“荷马式比喻”。

暗喻“战斗的屏障”(喻善战的壮勇)。

“羊群的母亲”(喻山地)明喻简单型明喻,结构特征是A像B。

复杂型明喻结构特征是在A像B之后附加一整段完整的内容,其修饰或解说对象不是接受喻示的A,而是作为喻象物的B。

3)惯用词语的重复口诵史诗的一个共同和显著的特点是采用一整套固定或相对固定的饰词、短语和段落。

“军队的统帅”或“兵众的首领”阿伽门农“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头盔闪亮的”、“光荣的”、“强有力的”赫克托耳;“捷足的”、“卓越的”阿喀琉斯;“沉雷远播的”宙斯;“白臂膀的”赫拉;,程式化用语的作用:

点出了被修饰者(名词,人或物)的某个或某些特点和属性。

有助于诗人的记忆、吟诵,减轻诗人的劳动强度。

有助于渲染和墨饰史诗凝重、宏伟和肃穆的诗品特征,深化听众对某些内容的印象。

五、荷马史诗的认识价值及思想价值,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史诗的规模反映了古希腊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念。

(一)社会生活,如:

军事民主制度;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初步形成;以男权为中心,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

(二)价值观念,肯定生产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现世幸福;歌颂英雄、崇尚荣誉;命运观、人生观:

神秘强大命运的存在;明知命运险恶,却不向他屈服,积极进取、勇于抗争。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一、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二、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三、“戏剧艺术中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四、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德斯五、俄狄浦斯王,一、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1、繁荣背景古希腊戏剧的主要成就包括悲剧和喜剧,繁荣于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前6-前4世纪)。

雅典的民主政治全盛期。

民主制的领袖大力提倡:

露天剧场、戏剧比赛、看戏津贴,一、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2、起源与发展酒神狄奥尼索斯,2、起源与发展,1)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酒神颂歌(悲剧“山羊之歌”)。

前534年,忒斯庇斯加入第一个演员。

埃斯库罗斯增加第二个演员,悲剧形成。

前5世纪是古希腊悲剧繁荣时期,前4世纪随着民主政治的衰落而衰落。

2、起源与发展,1)悲剧主要取材于神话和传说。

崇高悲壮的风格。

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起源与发展,2)喜剧(旧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产生于悲剧之后(前5世纪下半叶),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转衰的时代。

喜剧(旧喜剧)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多为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

表现形式轻松而意图是严肃的。

三大喜剧诗人:

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

只有阿里斯托芬流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

阿里斯托芬(前446?

前385),柏拉图会饮篇:

“健谈的有识之士”。

写过44出喜剧,传世的只有11出。

代表作有鸟、阿卡奈人等。

阿里斯托芬,作品触及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危机时期的许多重大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恩格斯:

“强烈倾向的诗人”。

阿卡奈人反对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

鸟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云中鹁鸪国”。

是欧洲文学中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

旧喜剧(前5世纪)中喜剧(前400-前323)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政治讽刺-市民生活新喜剧(前323-前263)始于亚历山大,止于新喜剧诗人菲勒蒙。

悲剧,喜剧,起源,发展,特点,酒神颂歌,狂欢歌舞、滑稽戏,1)取材于神话和传说;,2)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丰富的内容。

1)取材于现实;2)寓严肃于荒诞之中。

古希腊戏剧,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繁荣于公元前五世纪忒斯庇斯是第一个将颂歌转化为悲剧的诗人,兴起稍晚于悲剧,是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繁荣起来的,3、古希腊戏剧的基本艺术形式,戏剧节勒奈亚节:

1、2月,喜剧,3-5人酒神大节:

3、4月,悲剧,3人乡村酒神节:

旧剧本,3、古希腊戏剧的基本艺术形式,剧场最初不是为演剧而建的,只是举行公共仪式的场所,后转化为剧场。

歌舞场、看台、换装处建筑。

3、古希腊戏剧的基本艺术形式,面具、服装面具通常以亚麻或软布制成。

依照人物类型有不同表情。

高底靴等。

悲剧面具,3、古希腊戏剧的基本艺术形式,戏剧结构悲剧:

开场;进场歌(歌队入场);3-7场,每场后由歌队表演合唱歌;退场。

喜剧:

开场;进场;对驳场;歌队发表意见;退场。

歌队作用,充当帷幕,时空转换戏剧对话,解释剧情烘托气氛,陈述剧情随着演员数量增加,歌队作用逐渐削弱。

二、“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1、生平创作:

埃斯库罗斯(前52545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初期的悲剧诗人。

一共创作了90部剧作(包括山羊剧),他的悲剧有7部完整地流传到今天。

二、“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与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组成三部曲。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

是诗人作品中的翘楚,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

二、“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2、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简介阿伽门农:

阿伽门农(女:

伊菲革涅娅)克吕泰涅斯特拉,埃癸斯托斯奠酒人俄瑞斯忒斯克吕泰涅斯特拉报仇神俄瑞斯忒斯复仇女神这个三部曲的主题是描写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进步的法治精神对血族复仇观念的胜利。

二、“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3、戏剧贡献人物形象单纯,戏剧结构简单(局限),但抒情气氛浓郁。

主要贡献体现在戏剧形式方面:

他使剧中演员由一个增加到两个,从而开始了真正的戏剧对话,歌队作用相对削弱;首先采用三联剧形式;首先采用高底靴、定型面具和鲜明艳丽的服装,使悲剧有了较为完备的形式。

三、“戏剧艺术中的荷马”索福克勒斯,1、生平与创作概况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阿里斯托芬称赞他“生前完满,身后无憾”。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全盛开始走向衰亡时期的悲剧诗人。

悲剧艺术在他的创作中臻于完善,标志着希腊悲剧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一生共写过120多部剧本,得过24次奖,现存完整的剧本7部。

成就最高的是安提戈涅和俄底浦斯王。

其中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2、安提戈涅,1)情节:

安提戈涅波吕涅克斯、厄忒俄克勒斯克瑞翁海蒙2)主题:

该剧反映了国法与神律、人情之间的冲突。

后来黑格尔等人将其归结为不同类型正义准则的冲突。

3、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结构完美,布局巧妙,使悲剧艺术走向成熟。

“戏剧艺术的荷马”。

戏剧形式:

加入了第三个演员,加强了戏剧动作和对话;,四、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德斯,1、生平及创作概述欧里庇得斯(前485前406年)是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悲剧诗人。

醉心于诗和哲学,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神性与人性、战争与和平、民主、妇女问题等等。

1、生平及创作概述,他一生共创作了80余部悲剧,有18部传世。

其中最优秀的包括美狄亚、特洛伊妇女等。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创作中最杰出的一部,是欧洲最早的“社会问题剧”之一。

2、美狄亚分析,伊阿宋意图另娶科任托斯公主,美狄亚先用有毒的袍子害死公主和国王,并杀子来报复伊阿宋,然后逃走,投奔雅典国王埃勾斯。

2、美狄亚分析,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痛责男子的不道德和自私自利。

美狄亚的遭遇是当时妇女的共同命运,诗人对她们寄予无限的同情。

在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看来最早提出了妇女问题。

3、对戏剧的贡献,1)写实手法。

伊阿宋形象2)心理描写为人称道。

“心理戏剧的鼻祖”3)戏剧形式:

歌队失去重要作用,对白散文化,更接近于口语。

女主人公的弃妇之恨与慈母之爱交织冲突的描写:

我的孩子,你们为什么拿这样的眼睛望着我?

为什么向着我最后一笑?

哎呀!

我怎么办呢?

朋友们,我如今看见他们这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

我决不能够!

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计划,我得把我的孩儿带出去我到底是怎么的?

难道我想饶了我的仇人,反遭受他们的嘲笑吗?

我得勇敢一些!

哎呀!

我的心呀,快不要这样做!

可怜的人呀,你放了孩子,饶了他们吧!

不,凭那些住在下界的报仇神起誓,这一定不行,我不能让我的仇人侮辱我的孩子!

无论如何,他们非死不可!

五、俄狄浦斯王分析,主要人物和情节:

伊俄卡斯忒,克瑞翁,俄狄浦斯,拉伊俄斯,忒瑞西阿斯,报信人,忒拜牧羊人,司芬克斯,五、俄狄浦斯王分析,2、主题:

1)社会意义:

不回避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2)命运主题表现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

“命运悲剧”。

命运的巨大威力;古希腊的命运观:

命运的不公正顽强抗争,五、俄狄浦斯王分析,3、俄狄浦斯:

与邪恶命运(杀父娶母)抗争的悲剧英雄:

努力抗争、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处。

五、俄狄浦斯王分析,4、结构艺术亚里斯多德诗学:

“最完美的悲剧”,“悲剧的典范”。

追查凶手为主线,回顾式(追溯)结构。

弃婴-杀父-娶母-追凶-自惩。

追凶自惩,剧中人回顾,五、俄狄浦斯王分析,4、结构艺术功能:

悬念强,时空集中。

但要使剧情紧凑集中,还需其他方法,与发现、突转结合。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

“发现”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中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

“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返回,4、结构艺术“发现”与“突转”:

预言家说“你就是凶手”揭出总悬念;王后说出老王之死,让俄想起他打死一个老人的经历;报信人说出弃婴之事,接近俄身世之谜;牧羊人说出全部真相,俄惩罚自己。

4、结构艺术“发现”与“突转”:

功能:

剧中人物的回顾,立即引起一个新的发现,新的发现又立即使悲剧主人公命运发生突转。

环环相扣将主人公一步步地推向悲剧的结局。

过去推动当前。

俄狄浦斯王多重角度解读,“斯芬克斯之谜”形而上命题“认识你自己”两代人生存竞争的隐喻;人类为走向文明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沉重代价的一种艺术写照(道德伦理意义);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节”,仇父恋母情节的艺术体现。

(唯心主义泛性论),第五节古罗马文学概述,古罗马文化主要是继承古希腊文化而逐步发展而来的。

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近代欧洲文学的桥梁,第五节古罗马文学概述,神话,希腊神名与罗马神名对照:

宙斯朱庇特赫拉朱诺波塞冬奈普图鲁斯阿波罗阿波罗狄俄尼索斯巴库斯阿瑞斯马尔斯阿佛洛狄忒维纳斯厄洛斯丘比特雅典娜弥涅瓦赫淮斯托斯武尔坎阿耳忒弥斯狄安娜赫耳墨麦鸠利,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分期:

一、早期古罗马文学(共和时期)前3-前2世纪主要文学成就:

戏剧(米南德式的喜剧)普劳图斯:

孪生兄弟:

失散的兄弟被人误认,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本此。

一坛黄金莫里哀的吝啬鬼受它的影响。

二、中期古罗马文学,(共和末期、奥古斯都即屋大维统治时期)前1初-1初,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期”。

散文、诗歌、文艺理论1、散文:

西塞罗演说辞和书信2、诗歌、文艺理论古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三大诗人:

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1)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牧歌:

情诗、哲理诗,成名作。

农事诗:

模仿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史诗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德)11年心血结晶,代表作。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12卷:

前6卷写埃涅阿斯为寻找诸神指定的建立新王朝的地点7年的海上漂泊。

狄多后6卷写到达意大利后,同当地异族展开斗争的战争场面。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主题:

颂扬了罗马祖先的建国功绩和罗马的光荣。

埃涅阿斯:

“虔诚”(敬神、爱国、仁爱、公正)。

突出了他的理性意识、集体意识、责任观念和自我牺牲精神。

理想君主形象。

为责任而放弃狄多的爱情,,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记模仿荷马史诗(取材、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手法),又有其作为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的特点。

总体:

荷:

天然质朴;埃人工雕琢。

A.思想倾向:

有鲜明的创作主旨,“遵命文学”。

B.人物塑造:

突出的是国家使命感、责任意识。

C.风格情调:

哀婉、忧郁。

D.语言运用:

诗句华丽,句法整饰,细腻传情。

2)贺拉斯(前65-前8年)讽刺诗人、抒情诗人、文艺批评家。

早期讽刺诗集长短句集后期歌集(颂歌集)抒情诗集;诗简诗体书信集,卷2第3封致皮索父子的信,即诗艺。

诗艺:

模仿说、寓教于乐、学习古典、讲究形式完美等。

上承亚里斯多德,下开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对16-18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产生过巨大影响。

3)奥维德(前43-18年)神话诗变形记,15卷,250多个故事,集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之大成,有“神话词典”之称。

且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轮换讲故事、描写织物器皿上的故事画、写完一个故事又写一个相反的故事等方式,250多个故事串联成有机整体。

这种结构技巧为后世的框架故事集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开了先河。

三、后期古罗马文学,1-2世纪,“白银时代”公认的“小说之父”阿普列尤斯:

金驴记(变形记)欧洲最早的长篇小说。

古代西方文学知识结构图,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对比:

古罗马文学具有更强的理性精神、集体意识、庄严崇高的气质,少了古希腊文学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无拘无束的儿童似的天真烂漫。

古罗马文学艺术上更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手法,技巧上偏于雕琢矫饰,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对比: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分期:

共和时期(前3前2世纪),黄金时代(前21世纪),白银时代(12世纪),二、共和时期罗马文学(前3-前2世纪),罗马文学形成、初步发展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喜剧,是在古希腊新喜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古罗马喜剧代表作家,普劳图斯:

孪生兄弟一坛黄金泰伦斯:

婆母两兄弟,三、黄金时代罗马文学(前2-1世纪),共和国末期和屋大维统治时期。

散文、诗歌、文艺理论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三、黄金时代罗马文学(前2-1世纪),1、散文代表作家西塞罗:

演说辞、书信恺撒:

高卢战记等,三、黄金时代罗马文学,2、诗歌代表作家三大诗人:

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1)贺拉斯(前65-前8年),生于意大利南部一个获释奴隶家庭,父为拍卖商,家境富裕。

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讽刺诗人、抒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

1)贺拉斯(前65-前8年),早期讽刺诗集长短句集最富盛名的是后期创作的歌集和诗简。

1)贺拉斯,歌集(又名颂歌集)四卷,百余首。

政治抒情诗、歌咏爱情、友谊。

诗简诗体书信集,两卷23首。

1)贺拉斯,诗简第二卷第三封给皮索父子的信,被后世称为诗艺,集中体现了贺拉斯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

文学模仿自然寓教于乐学习古典、讲究形式完美等。

2)奥维德(前43-公元18年),年轻时,其父将其送往罗马学习演说修辞,。

对诗歌情有独钟,20岁左右就开始写诗。

早起放荡不羁,爱情诗、爱的艺术、古代名媛。

最重要的作品是神话诗变形记,2)奥维德,变形记15卷,250多个故事。

集古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有“神话词典”之称。

2)奥维德,变形记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轮换讲故事、描写织物器皿上的故事画、写完一个故事又写一个相反的故事等方式,将250多个故事串联成有机整体。

这种结构技巧为后世的框架故事集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开了先河。

四、白银时代(1-5世纪),帝国时期罗马文学。

代表作家:

悲剧家塞内加、小说家阿普列尤斯。

1、塞内加(前4-公元65年),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

精于修辞和哲学。

9部悲剧和1部讽刺剧。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充满了悲怆绝望的情绪、令人恐怖的场面,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常采用鬼魂、巫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