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59079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606 大小:13.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6页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6页
亲,该文档总共6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6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政务(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docx

市政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

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143

目 录

第一章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书 15

1.1项目概况 15

1.2总体设计原则 15

1.2.1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 15

1.2.2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15

1.2.3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16

1.2.4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 16

1.2.5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16

1.2.6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16

1.2.7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16

1.3总体设计目标 16

1.4总体设计依据 17

1.5设计范围及要点简述 18

1.5.1机房系统 18

1.5.2服务器系统 19

1.5.3计算机网络系统 20

1.5.4办公系统 20

1.5.5公共广播系统 20

1.5.6会议系统 21

1.5.7信息发布系统 21

1.5.8视频监控系统 22

1.5.9停车产管理系统 22

1.5.10服务评价系统 22

1.5.11门禁考勤系统 22

第二章 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 24

2.11机房工程系统 24

2.1.1.1工程概况 24

2.1.2.2机房装修部分 27

2.1.3.3照明系统设计 29

2.1.4.4配电系统设计 32

2.1.5.5机房空调系统 36

2.1.6.6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45

2.1.7.7冗灾机房的考虑 59

2.1.8.8主要设备产品资料 62

2.22服务存储系统 106

2.2.1.1系统建设目标及内容 106

2.2.2.2系统方案结构及拓扑 108

2.2.3.3服务器方案说明 111

2.2.4.4存储方案说明 113

2.2.5.5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说明 114

2.2.6.6桌面虚拟化方案说明 131

2.2.7.7杀毒软件方案说明 145

2.2.8.8产品相关技术资料 165

2.33计算机网络系统 210

2.3.1.1网络特点 210

2.3.2.2网络建设目标 211

2.3.3.3设计说明 212

2.3.4.4整体架构设计 217

2.3.5.5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229

2.3.6.6防火墙构架 232

2.3.7.7入侵防御构架 237

2.44公共广播系统 240

2.4.1.1系统项目概述 240

2.4.2.2系统功能设计 242

2.4.3.3选型原则 242

2.4.4.4方案说明 243

2.4.5.5方案优势说明 246

2.4.6.6设备技术参数一览表 251

2.55会议系统 256

2.5.1会议系统 256

2.5.2建设需求分析 257

2.5.3系统应用分析 258

2.5.4设计说明 260

2.5.5四楼开标室 262

2.5.6四楼开标电教室 263

2.5.7五楼评标室 264

2.5.8七楼会议室 265

2.5.9会议显示系统 266

2.5.10音响扩声系统 270

2.5.11系统产品简介 281

2.66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297

2.6.1系统概述 297

2.6.2建设需求分析 297

2.6.3系统功能 301

2.6.4.4LED电子显示屏设计 302

2.6.5.5LED多媒体播放系统设计 311

2.77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21

2.7.1.1系统概述及说明 321

2.7.2.2系统总体设计 326

2.7.3.3监控中心设计 328

2.7.4.4大屏显示系统设计 342

2.7.5.5前端监控点设计 352

2.7.6.6存储容量设计 354

2.7.7.7基础设施设计 357

2.7.8.8平台软件功能 365

2.88停车场管理系统 390

2.8.1.1项目技术要求 390

2.8.2.2技术解决方案 391

2.8.3.3系统说明 393

2.8.4.4系统布线图 395

2.8.5.5停车流程 399

2.99服务评价系统 405

2.9.1.1系统项目概述 405

2.9.2.2系统主要特点 405

2.9.3.3方案设计 406

2.9.4.4推荐产品 413

2.100门禁系统 416

2.10.1.1系统项目概述 416

2.10.2.2方案设计依据 417

2.10.3.3系统需求分析 418

2.10.4.4系统主要功能 418

2.10.5.5主要设备参数 423

第三章 产品相关证书 428

3.11UPS产品相关证书 428

3.22服务器产品相关证书 428

3.33计算机网络产品相关证书 428

3.44监控系统产品相关证书 428

3.55办公系统相关证书 428

第四章 系统设计图 429

第五章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30

5.1机房系统主要材料表 430

5.2服务器系统主要材料表 435

5.3办公系统主要材料表 437

5.4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材料表 438

5.5公共广播系统主要材料表 439

5.6会议系统主要材料表 442

5.7信息发布系统主要材料表 446

5.8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材料表 447

5.9停车场系统主要材料表 450

5.10服务评价系统主要材料表 451

5.11门禁考勤主要材料表 452

第二部分:

施工组织 453

第一章、 编制依据 453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453

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的 453

1.3、 编制范围及内容 453

1.4、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454

1.4.1主要依据 454

1.4.2主要工程技术及行业标准依据 454

1.5、 编制过程 455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施工任务 456

2.1、 项目概况 456

2.2、 工程技术特点 456

2.3、 施工内容 456

2.3.1.机房工程系统主要内容 457

2.3.2.服务器系统主要内容 458

2.3.3.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内容 458

2.3.4.办公系统主要内容 459

2.3.5.公共广播系统主要内容 459

2.3.6.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内容 460

2.3.7.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内容 461

2.3.8.停车场系统主要内容 461

2.3.9.服务评价系统主要内容 462

2.3.10.门禁考勤系统主要内容 462

第三章、 工程组织计划 462

3.1、 工程进度安排 462

3.2、 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463

3.2.1项目管理层——工程项目经理部 464

3.2.2施工作业层——直接参与施工的作业班组 464

3.3、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465

3.3.1公司组织机构框图 465

3.3.2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465

3.3.3施工组的职责 467

3.3.3.1弱电安装组职责 467

3.3.3.2弱电安装组提供的文件 467

3.3.3.3系统安装规范及工艺要求 467

3.4、 施工组织计划 467

3.4.1工程组织 467

3.4.2工作流程 468

3.4.3规章制度 469

3.5、 项目管理机制 470

3.6、 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470

3.6.1明确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 470

3.6.2树企业形象,创工程精品 471

3.7、 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471

3.8、 机构人力配备及能力情况 472

3.9、 项目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简历表 473

3.10、 本项目其它参与人员 475

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480

4.1、 工程总体布置 480

4.1.1本工程的施工指导方针 480

4.1.2施工组织安排 480

4.1.3做好设备单机和总调试。

480

4.2、 施工部署 480

4.2.1施工阶段划分 481

4.2.2组织部署及措施 481

4.2.3工程主要施工程序 482

4.2.4工程的深化细化及设计联络 482

4.2.4.1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 483

4.2.4.2材料及设备的进场 483

4.2.4.3桥架管路的检查 483

4.2.4.4进行管内穿线 483

4.2.4.5设备的安装 483

4.2.4.6各子系统中心设备的安装 484

4.2.4.7设备的连接、打接 484

4.2.4.8线缆连通及测试 484

4.2.4.9系统调试 485

4.2.4.10工程验收 485

4.2.4.11竣工资料 485

4.2.4.12最后进行工程款结算 486

4.2.5施工管理措施 486

4.2.5.1施工管理基本措施 486

4.2.5.2施工管理其它措施 486

4.3、 管理配合 488

4.3.1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488

4.3.2与土建的配合 488

4.3.3与装修的配合 489

4.3.4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489

4.3.5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490

4.3.6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490

4.3.7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491

4.3.8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491

第五章、 工程施工方案 493

5.1主要施工的组织方案 493

5.1.1建立项目组织 493

5.1.2建立明确的质量和工期保障措施 493

5.1.3施工过程的主要组织方案 493

5.2主要施工过程 495

5.2.1施工前准备 495

5.2.2施工工序及配合 496

5.2.3调试开通阶段 497

5.2.4工程验收方法 497

5.2.5培训服务阶段 498

5.3各系统基础布线施工方案 498

5.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98

5.3.1.1在设备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现场检测验收,检查如下:

498

5.3.1.2在安装工程之前,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499

5.3.1.3弱电间环境要求 499

5.3.2线缆桥架施工 499

5.3.2.1施工方法要点 499

5.3.2.2管道施工 500

5.3.2.3线路敷设 502

5.3.2.4设备安装 503

5.3.2.5系统的安装调试 506

5.4计算机网络系统施工方案 508

5.4.1网络系统施工条件 508

5.4.2信息网络系统的检查内容应包括 508

5.4.2.1安装质量检查 508

5.4.2.2通电测试前设备检查:

509

5.4.2.3设备通电测试 509

5.4.3网络系统检测 509

5.4.3.1连通性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509

5.4.3.2网络管理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510

5.4.4应用软件检测 510

5.4.5网络安全系统检测 511

5.4.5.1网络层安全的安全性能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511

5.4.5.2系统层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512

5.4.5.3应用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512

5.4.5.4物理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513

5.4.5.5应用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513

5.4.6竣工验收 513

5.5电视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513

5.5.1一般要求 513

5.5.2电缆敷设 514

5.5.3前端设备的安装 514

5.5.3.1一般要求 514

5.5.3.2支架、云台的安装 514

5.5.3.3编码器的安装 515

5.5.3.4摄像机的安装 515

5.5.4供电与接地 515

5.5.5监控系统的调试 515

5.5.5.1一般要求 515

5.5.5.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516

5.5.5.3摄像机的调试 516

5.5.5.4云台的调试 516

5.5.5.5系统调试 517

5.6停车场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517

5.6.1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部件安装 517

5.6.1.1入口读卡机的安装 517

5.6.1.2车辆检测器的安装 517

5.6.1.3感应线圈的制作 517

5.6.1.4控制器的安装 518

5.6.1.5电动挡车器的安装 518

5.6.1.6满位指示器的安装 519

5.6.2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调试 519

5.6.2.1系统部件调试 519

5.6.2.2控制器的调试 520

5.6.2.3电动挡车器的调试 520

5.6.2.4车辆检测器的测试:

520

5.6.2.5满位显示器的调试:

521

5.6.2.6管理中心的调试:

管理中心调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521

5.7会议系统施工方案 522

5.7.1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 522

5.7.2线缆敷设施工 523

5.7.3设备安装 523

5.7.4供电线路,控制线路和信号线路的连接 523

5.7.5安装、供电线路、连接情况的检查 524

5.7.6设备调试 525

5.7.6.1调试前的准备调试 525

5.7.6.2音响系统的调试 525

5.7.6.3视频系统的调试 528

5.7.7总体调试 529

5.7.8系统模拟运行系统 529

5.7.9调试结果和问题的记录 531

5.8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施工方案 531

5.8.1电源操作及说明 531

5.8.2硬件安装 531

5.8.3软件安装 532

5.8.4电子屏操作步骤 532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533

6.1工程质量目标 533

6.2体系化的质量管理 533

6.2.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533

6.2.2ISO9001质量保证措施 534

6.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5

6.3.1工程质量保证基本措施 536

6.3.2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537

6.4工程质量控制阶段 538

6.4.1施工准备阶段 538

6.4.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39

6.4.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539

6.5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具体内容 539

6.6安装工程质量达优的保证措施 540

6.7质量保证体系 541

6.8质量体系文件依据 544

6.9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545

6.9.1总体质量控制程序 545

6.9.2“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547

6.10工程的质量保证检查及措施 547

6.10.1质量管理人员及现场质检员 547

6.10.2质量保证及检验措施 547

第七章、 保证工期措施及施工进度计划 550

7.1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550

7.1.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550

7.1.2按施工系统分解,明确分步目标 550

7.1.3按专业工程分解,确定交接日期 550

7.1.4按建设工期及进度目标,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成逐日、逐周、逐月进度计划。

551

7.1.5 计划变更情况 551

7.2施工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551

7.2.1施工进度计划 551

7.2.2工程进度控制流程图 553

7.2.3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554

7.3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 556

第八章、 保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及保卫措施 559

8.1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559

8.2施工安全措施 561

8.2.1具体施工安全措施 561

8.2.2现场保护 561

8.2.3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562

8.3文明施工及保卫措施 563

8.3.1文明施工措施 563

8.3.2保卫措施 564

8.4降低成本措施 564

8.4.1规范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564

8.4.2加强施工项目过程成本控制工作 565

8.4.3加强公司总部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监控工作 565

8.4.4成本控制措施 566

8.4.5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567

第九章、 维修保养能力、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措施承诺 573

9.1维修保养能力 573

9.1.1技术装备 573

9.1.2维护保养 573

9.2技术支持及培训能力 574

9.2.1我们的技术支持承诺如下:

574

9.2.2技术培训 575

9.3售后服务承诺 576

9.3.1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576

9.3.2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的速度 577

9.3.3售后服务方面的其他承诺 577

第一章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书

1.1项目概况

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新大楼弱电智能化系统将涵盖安防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三大智能化领域。

针对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新大楼的特点,需统一考虑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平台,在产品选择和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网络结构,使整个智能化系统构建于统一的硬件与软件平台,便于系统的实施和扩展以及方便系统间的通信。

1.2总体设计原则

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智能化的设计原则主要贯彻“实用、可靠、先

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以应用为导向,以提高管理效率、发挥效益为目标,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调试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在总体方案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2.1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

整个方案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主流技术和设备,合理可行,为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量身定制。

1.2.2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系统设计和建设始终遵循以应用为导向,满足综合楼的运行、管理维护等对弱电智能系统的需求,配置合理的方案和适合的软硬件产品,使建成后的系统能高效、安全、舒适运行,达到管理高效、运行节约、经济的原则。

1.2.3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既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

在产品品牌选型上采用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设备及软件,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智能基础设施在未来十数年内不落后。

1.2.4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

为了满足系统所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在设计中一直遵循所选用的技术、设备具有开放性和标准性。

1.2.5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故障修复时间最短。

1.2.6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在设计中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对未来应用扩展有足够的扩展余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易于维护,以保护系统投资。

1.2.7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为了系统在应用安全管理上的要求,我们在方案设计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严格的等级操作权限和不同对象的查询范围的控制。

支持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策略。

1.3总体设计目标

本项目在遵循上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站在用户立场,从总体到每一具体项目,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为根本,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实现以下设计目标:

1、能源节约、运行经济,注重环保。

2、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舒适环境。

4、智能系统基础设施完备,系统运行高效,充分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4、给外来办事提供温馨、舒适、方便、和谐、安全、高品位的办公环境。

5、给工作人员提供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6、全面的安全保障。

7、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8、系统管理方便,管理维护人员少,使用便捷。

9、应满足综合楼内高效、规范与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1.4总体设计依据

1、招标文件提供的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土建建筑结构平面图纸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4、《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ISO/IEC I11801

5、《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2887-2000

6、《电子计算机场地设计规范》 GB50174-2000

7、《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SJ/T10796-1996

8、《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9、《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93

1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 (GA/T15-94)

1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12、《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Q/IEC11801-95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线局域网标准 IEEE802.3

15、《光纤分布线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ANSIFDDI

16、《市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J8-85

1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18、《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1.5设计范围及要点简述

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提高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现代化办公、管理及决策水平,完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行业职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可靠的业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一套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及网上办公信息系统,可使各级领导、机关部门、各级行政办公人员及业务办公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利用信息资源,同时利用网络实现资料快速、安全的传递;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各级领导掌握信息情况、调整和优化结构、指导和决策提供基础。

本方案设计是针对本大楼的特点,结合本大楼的具体用途,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的全面设计,共含以下几个子系统。

1.5.1机房系统

中心机房建设是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管理应用系统的枢纽,是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数据库、网络和安全设备,服务器及存储设备集中存放的重要场所。

因此,中心机房建设需符合国家的相关管理要求和规定,中心机房建设内容包括机房装修、精密空调新风系统、供配电系统、强弱电设计、机房接地防雷。

核心服务器机房位于地下负一层,面积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