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59225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X 页数:500 大小:2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0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5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pptx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级等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第1章,学习导航,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1,1.2,1.3,1.4,CONTENTS,1.1.1电子计算机简介,1946年2月,由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ENIAC)诞生。

1.1.1电子计算机简介,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可以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1.1.1电子计算机简介,我国在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内容。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一台微机DJS-050,1.1.2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高速、精准的运算能力,自动功能,网络与通信功能,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强大的存储能力,1.1.2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2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数据/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嵌入式系统,多媒体应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1.1.2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3计算机的分类,1.1.3计算科学的研究与应用,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人工智能让计算机有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和智能,实现人机交互。

网络计算机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该计算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参与计算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一个“结点”,而整个计算就是由成千上万个“结点”组成的“一张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称为网格计算。

1.1.3计算科学的研究与应用,网格计算技术的特点如下。

(4)网格可以提供动态的服务,能够适应变化。

(3)基于国际的开放技术标准。

(1)能够提供资源共享,实现应用程序的互连互通。

(2)协同工作。

1.1.3计算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中间件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于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即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一组服务。

1.1.3计算科学的研究与应用,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一种基于Web数据库的中间件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在该模式中,InternetExplorer若要访问数据库,则先将请求发给Web服务器,再被转移给中间件,最后送到数据库系统,获得结果后,通过中间件、Web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

1.1.3计算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云计算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够方便地、按需访问的一种模式。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对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提供资源的网络就被称为“云”。

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以及价廉等优点。

1.1.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和可靠性更高,膝上型、书本型、笔记本型和掌上型,照网络协议互相通信,然后共享各种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1.1.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超导计算机,1.1.5信息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为“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和应用;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应用与高科技含量,主要指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

狭义范围内的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1.1.5信息技术,

(1)信息基础技术:

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器件的开发和制造技术。

光电子技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涉及光显示、光存储、激光等领域,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

微电子技术,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它是微电子学中各项工艺技术的总和。

1.1.5信息技术,

(2)信息系统技术:

有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控制技术,(3)信息应用技术:

针对种种实用目的,如信息管理而发展起来的具体的技术群类。

1.1.5信息技术,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学习导航,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1,1.2,1.3,1.4,CONTENTS,1.2.1数据与信息介绍,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而信息既是对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表征。

信息必须数字化编码,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传送、存储和处理,信息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特征。

计算机科学中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能够用计算机处理的有意义的内容或消息,它们以数据的形式出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的结果。

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

1.2.2计算机中的数据与数据单位,ENIAC是一台十进制的计算机,它采用十个真空管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然而,冯诺依曼在研制IAS时,感觉这种十进制的表示和实现方式很麻烦,故提出了二进制的表示方法。

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码。

相对十进制而言,采用二进制表示不但运算简单、易于物理实现、通用性强,更重要的是所占用的空间和消耗的能量很小,机器可靠性也高。

计算机内部均用二进制来表示各种信息,但计算机与外部交往仍采用人们熟知和便于阅读的形式,如十进制数据、文字显示以及图形描述等。

1.2.2计算机中的数据与数据单位,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

(1)位(bit)位是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多个数码(0和1的组合)来表示一个数,其中的每一个数码称为1位。

1.2.2计算机中的数据与数据单位,

(2)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1Byte=8bit)。

字节是信息组织和存储的基本单位,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单位。

存储器容量通常以字节(Byte,B)为单位来表示。

1KB(千字节)=1024B=210B,1TB(太字节)=1024GB=240B,1MB(兆字节)=1024KB=220B,1GB(吉字节)=1024MB=230B,1.2.2计算机中的数据与数据单位,(3)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一次能够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也称为计算机的一个“字”。

字长是计算机(CPU)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精度。

字长越长,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越快。

计算机的字长通常是字节的整倍数,如8位、16位、32位,发展到今天微型机的64位,大型机已达128位。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以及从低位到高位的进位规则,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如果采用R个基本符号(如0,1,2,R-1)表示数值,则称R数制,R称该数制的(Radix),而数制中固定的基本符号称为“数码”。

例如,十进制采用10个基本字符0、1、2.9表示数值,十进制的基数就是10。

任何一个R进制数D均可展开如下。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计算机中常用的几种进位计数制的表示如下表所示。

十六进制的数字符号除了十进制中的10个数字符号外,还使用了6个英文字母:

A、B、C、D、E、F,它们分别表示十进制的10、11、12、13、14、15。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在计算机中,为了区分不同进制的数,可以用括号加数制基数下标的方式来表示不同数制的数,例如,(492)10表示十进制数,(1001.1)2表示二进制数。

常用数制的对照关系表如下。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数制中有一个规则,就是N进制一定遵循“逢N进一”的进位规则,如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的数字表示方法;依次类推,十进制就是逢十进一,八进制就是逢八进一等。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在十进制系统中,5678还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5768)D=5103+7102+6101+8100上述等式中,103、102、101、100是各位数据码的权,只有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上的数字乘上它们的权值,才能表示它的实际数值。

因此,将R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即可得到相应的十进制,这就实现了R进制对十进制的转换。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部分二进制的权值表示如下。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时,可将数值分成整数和小数分别转换,然后再拼接起来。

常见的十进制转换为R进制的方法如下。

整数部分用“除R取余”,直到商为0,余数倒排列;小数部分用“乘R取整”,直到小数部分为0或给定的精度为止,整数顺排列。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用除2取余法进行整数部分转换,再用乘2取整法进行小数部分转换,具体转换过程如下所示。

(225.625)10=(11100001.101)2,例如,将十进制数225.625转换成二进制数。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二进制数虽然非常适合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示,但书写起来位数较长,且不直观。

因此,在书写程序和数据用到二进制的地方,往往会采用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来表示。

八进制数与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存在特殊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

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1.2.3进位计数制及转换,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转换原则是“一分为四”,即把每一位上的十六进制数写成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即可。

同理,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转换原则是“一分为三”,即从八进制数的低位开始,将每一位上的八进制数写成对应的3位二进制数即可。

如有小数部分,则从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左右两边按上述方法进行转换即可。

1.2.3字符的编码,计算机中的数据都采用二维编码表示,ASCII是最常用的字符编码。

标准ASCII是使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09、标点符号,以及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共有2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可以表示128个不同字符的编码。

其中,低4位编码b3b2b1b0用作行编码,而高3位b6b5b4用作列编码。

ASCII码的排列有大小之分,具体排列顺序为:

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空格。

由此可见,小写字母的编码值最高。

1.2.3字符的编码,我国于1980年发布了国家汉字编码标准GB2312-80,全称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简称GB码或国标码)。

根据统计,把最常用的6763个汉字分成两级:

一级汉字有375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二级汉字有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

1.2.3字符的编码,由于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编码,是不足以表示6763个汉字的,因此,一个国标码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即一个汉字占两2个字节。

区位码与国标码之间的转换,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十进制是32),便成为了汉字的国标码。

区位码,区位码由4位十进制数字组成,前两位为区号,后两位为位号,如汉字“中”的区位码为5448,即它位于第54行、第48列。

1.2.3字符的编码,从汉字编码的角度看,计算机对汉字信息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汉字编码间的转换过程,这一系列的汉字编码及转换、汉字信息处理中的各编码及流程如图所示。

1.2.3字符的编码,

(1)汉字输入码输入码也称外码,是指为了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设计的代码,包括音码、形码、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

(2)汉字内码汉字内码的形式多样,目前,对应于国标码,一个汉字的内码用2个字节存储,并把每个字节的最高二进制位置“1”作为汉字内码的标识,以便与单字节的ASCll码进行区分。

汉字的国标码与其内码的关系为:

汉字的内码=汉字的国标码+(8080)H,1.2.3字符的编码,(3)其他汉字内码,GBK码,扩充汉字内码规范。

GBK码是我国制定的,对多达2万多的简、繁汉字进行了编码。

Unicode编码,国际编码标准。

Unicode编码已经成为能用双字节编码统一地表示几乎世界上所有书写语言的字符编码标准。

UCS码,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UCS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各种语言字符制定的编码标准。

BIG5码,繁体汉字编码标准。

BIG5码是目前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繁体汉字的编码标准。

1.2.3字符的编码,(4)汉字地址码,汉字地址码,指汉字库(主要指整字形的点阵式字模库)中存储汉字字形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汉字库中,字形信息是按一定顺序连续存放在存储介质中,因此汉字地址码多是连续有序的,而且与汉字内码间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汉字内码到汉字地址码的转换。

输出设备输出汉字时,必须通过地址码对汉字库进行访问。

1.2.3字符的编码,(5)汉字字形码,汉字字形码又称汉字字模,用于汉字在显示屏或打印机输出。

矢量,矢量表示方式存储的是描述汉字字形的轮廓特征。

当输出汉字时,通过计算机的计算,由汉字字形描述生成所需大小和形状的汉字点阵。

点阵,用点阵表示字形时,汉字字形码指的就是这个汉字字形点阵的代码。

简易型汉字为1616点阵,普通型汉字为2424点阵,提高型汉字为3232点阵等。

点阵规模越大,字形越清晰、美观,所占存储空间也越大。

学习导航,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1,1.2,1.3,1.4,CONTENTS,1.3.1多媒体的特征,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指能够同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进行采集、操作、编辑和存储等综合处理的技术。

具有以下特征。

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实时性,1.3.2媒体数字化,

(1)声音的数字化,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就是数字化,数字化的基本技术是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

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3个基本过程。

(2)声音文件格式,存储声音文件格式有很多种,常见格式有WAV、MP3和VOC等。

1.3.2媒体数字化,

(1)静态图像,静止的图像就称为静态图像。

静态图像根据其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原理不同,可分为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两种。

静态图像的数字化:

一幅图像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的,组成一幅图像的每个点被称为是一个像素,而每个像素的值则表示其颜色和属性等信息。

存储图像颜色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颜色深度。

1.3.2媒体数字化,

(2)动态图像,活动的图像称为动态图像。

动态图像又分为视频和动画。

通常将摄像机拍摄到的动态图像称为视频;计算机或绘画方法生成的动态图像称为动画。

动态图像的数字化:

动态图像是将静态图像以每秒钟n幅的速度播放,当n25时,显示在人眼中的就是连续的画面。

1.3.2媒体数字化,点位图和矢量图,点位图,矢量图,点位图是将一幅图像分成很多小像素,每个像素用若干二进制位表示像素的颜色和属性等信息。

矢量图是用一些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如画一条100像素长的红色直线。

1.3.2媒体数字化,图像文件格式,1.3.2媒体数字化,视频文件格式,1.3.3多媒体数据压缩,无损压缩是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又称可逆编码。

无损压缩能够确保解压后的数据不失真,但压缩率受到统计冗余度理论的限制,一般为2:

15:

1。

1.3.3多媒体数据压缩,简单直观,编码和解码速度快,其压缩比与压缩数据本身有关,行程长度大,压缩比就高;对于彩色照片,由于色彩丰富,采用行程编码压缩比会较小。

行程编码,根据信源符号出现概率的分布特性进行码率压缩的编码方式称为熵编码,也叫统计编码。

熵编码包括霍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

熵编码,优点是每个传输符号不需要被编码成整数“比特”。

虽然算术编码实现方法复杂一些,但通常算术编码的性能优于霍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1.3.3多媒体数据压缩,有损压缩指压缩后的数据不能够完全还原成压缩前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不同但是非常接近的压缩方法,也称破坏性压缩。

有损压缩损失的信息多是对视觉和听觉感知不重要的信息,但压缩比通常较高,约为几十到几百。

1.3.3多媒体数据压缩,01,02,03,04,05,根据离散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的特点,利用前面一个或多个信号对下一个信号进行预测,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之差进行编码和传输,先对信号进行某种函数变换,从一种信号空间变换到另一种信号空间,然后再对信号进行编码。

在发送端,利用图像分析模块对输入图像提取紧凑和必要的描述信息;在接收端,利用图像综合模块重建原图像,利用了分形几何中的自相似的原理来实现,这些数据看成一个k维矢量,然后以矢量为单位逐个矢量进行量化。

矢量量化是一种限失真编码。

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基于模型编码,分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有损压缩编码方法,学习导航,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1,1.2,1.3,1.4,CONTENTS,1.4.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包括以下五大特征。

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潜伏性,1.4.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计算机病毒按感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引导区型病毒:

通过读U盘、光盘和各种移动存储介质感染引导区型病毒;文件型病毒:

主要感染扩展名为.com、.exe、.bin、.ovl等可执行文件;混合型病毒:

这类病毒综合引导区型和文件型病毒的特性,此种病毒最难杀灭;宏病毒:

寄存在MicrosoftOfice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病毒。

只感染MicrosoftWord文档文件(DOCX)和模板文件(DOTX);Internet病毒(网络病毒):

大多是通过E-mail传播。

1.4.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计算机感染病毒后,根据感染的病毒不同其症状差异也较大,当计算机出现如下情况时,可以考虑是否已感染病毒。

计算机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或不能正常启动。

磁盘文件数目无故增多。

系统的内存空间明显变小。

文件的日期/时间值被修改成最近的日期或时间(用户自己并未修改)。

显示器上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或异常现象。

感染病毒后的可执行文件的长度通常会明显增加。

正常情况下,可以运行的程序却突然因内存不足而不能安装。

程序加载时间或程序执行时间比正常时明显变长。

1.4.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如果计算机已经感染了病毒,建议立即关闭系统,避免更多的文件遭受破坏。

针对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建议立即升级系统中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用反病毒软件消除病毒是常见做法。

它既方便,又安全,一般不会破坏系统中的正常数据。

目前较流行的杀毒软件有瑞星、诺顿、卡巴斯基、金山毒霸软件等。

1.4.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可采取一些方法来防范病毒的感染,下面列举一些常用方法。

浏览网页、下载文件时要选择正规的网站。

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全设置。

同时,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全盘查毒和杀毒。

未经检测过是否感染病毒的文件、光盘、U盘及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前应先用杀毒软件查毒后再使用。

禁用远程功能,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修改IE浏览器中与安全相关的设置。

逢考必过!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计算机系统,一级等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第2章,学习导航,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操作系统,Windows7操作系统,上机指导文件与文件夹综合案例,2.1,2.2,2.3,2.4,2.5,CONTENTS,2.1.1运算器,运算器(ArithmeticUnit,AU)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形成信息的加工厂,其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因此,也称其为算术逻辑部件(ArithmeticandLogicUnit,ALU)。

逻辑运算,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即通过与、或、非等基本操作对二进制数进行逻辑判断。

算术运算,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等数学运算,2.1.1运算器,参加运算的数全部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从内存储器中取到运算器,由运算器完成运算任务。

由于在计算机内,各种运算均可归结为相加和移位这两个基本操作,故运算器的核心是加法器(Adder)。

1运算器的运行原理,运算器的处理对象是数据,数据长度和表示方法对运算器的性能影响极大,处理的数据来自于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通常送回存储器或暂存在运算器中。

2.1.1运算器,运算器的性能指标是衡量整个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与运算器相关的性能指标包括计算机的字长和运算速度。

3运算器的性能指标,运算速度,通常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加法指令的数目,常用百万次/秒(M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MIPS)来表示,这个指标更能直观地反映机器的速度。

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作为存储数据,字长越长,则计算机的运算精度越高;作为存储指令,则计算算机的处理能力越强。

2.1.2控制器,控制器(ControlUnit,CU)是计算机的心脏,由它指挥全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对控制器而言,真正的作用是对机器指令执行过程的控制。

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程序计数器(PC),操作控制器(OC),用以保存当前执行或即将执行的指令代码。

用来解析和识别IR中所存放指令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根据ID的译码结果,产生该指令执行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

总是保存下一条执行的指令地址,使程序能够自动、持续地工作。

2.1.2控制器,机器指令是一个按照一定格式构成的二进制代码串,它用来描述计算机可以理解并执行的基本操作。

机器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其基本格式如图所示。

1机器指令,操作码:

指明指令所要完成操作的性质和功能。

操作数:

指明操作码执行时的操作对象。

2.1.2控制器,2指令的执行过程,指令的执行过程指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即按照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自动、有序地执行指令的过程。

一条机器指令的执行的大致过程如下。

获取指令,生成控制信号,重复执行,分析指令,执行指令,2.1.2控制器,控制器和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这两个部分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在微型计算机中也称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ingUnit,MPU)。

CPU的时钟频率是微型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

主频以吉赫兹(GHz)为单位,通常情况下,主频越高,速度越快。

目前“奔腾”(Pentium)处理器的主频已达到5GHz。

2.1.3存储器,存储器(Memory)是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它可以自动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

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又称主存)和外存(又称辅存)两大类。

内存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用来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程序和结果;内存的容量小,存取速度快,但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会全部丢失。

内存储器按功能又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

2.1.3存储器,

(1)随机存取存储器,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内存容量均指RAM容量,即计算机的主存。

RAM既可以进行读操作,又可以进行写操作;然而,当电源断开(关机或异常断电)时,RAM中的内容会立即丢失。

SRAM是用触发器的状态来存储信息,只要电源正常供电,触发器就能稳定地存储信息,无须刷新,SRAM的存取速度比DRAM快。

但SRAM具有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