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9299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

2018年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

  摘要:

中考即将来临,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带来了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复习方法,复习好本门课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线圈的圈数。

2、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4、如图所示把处于发声状态的响铃放在密闭的容器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5、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教室里听起来响亮,错误的是()

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s的回声。

B.体育教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四周围传播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

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6、下列四个句子:

(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

(1)

(2)B.

(2)(4)C.

(1)(3)D.(3)(4)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

B.反射面粗糙不平时,光照上去不遵循反射定律。

C.发生镜面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上课的老师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8、在下图中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10、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关闭所有的电源。

D.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11、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2、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3、如图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1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5、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2:

1,运动时间之比3:

4,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1:

2B.4:

3C.2:

3D.3:

2

二、填空题(27、28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3分)

16、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者甲乙丙

成绩/s14.313.813.7

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7、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通常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是以_______作为参照物体的。

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来说是________的。

18、一位中学时的身高大概是160________;我校半场篮球赛的时间约15________;

5m/s=__________km/h

19、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

V甲=3.6km/h、V乙=5m/s,V丙=120cm/s,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最小的是:

___________。

20、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选择水牛或者蚊子)

21、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的缘故。

22、影子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的是月球影区的分布图,当人随着地球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____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24、图中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书的总厚度为______cm,书共有240页,则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um.

25、光的反射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线投射到物体上产生了_______现象的缘故。

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入射角为___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_度,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___度。

26、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7、右图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是cm,

28、一辆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前进540米到达乙地,用了3分钟;从乙地再前进180米到达丙地,用了1.5分钟。

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29、晚上在桌面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做做看并解释为什么?

三、作图题(3分)

30、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标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31、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五、计算题(共12分)

32、用炸药开山修路,炸药包上的引火线长1m,它的燃烧速度是0.5cm/s,点火人点火后至少以多大速度才能跑到600m外的安全区?

(5')

33、某街区的道路如下图所示,一歹徒在A处作案后沿AB以5m/s的速度逃跑,到达B处时停留1s,接着沿BC以6m/s的速度逃跑,AB与BC垂直。

在歹徒经过AB中点时,被警察发现,警察并立即从A出发沿AC拦截,结果在C处恰好将歹徒抓获.

求:

(1)歹徒从被发现到被抓捕归案共经历了多少时间?

(3')

(2)警察追捕歹徒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

总结: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的全部内容了,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考生们都能积极备考,保持一个好心态,最终能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