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9502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docx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

流行病第一章绪论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的实践者是流行病学工作者。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

()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是各种临床问题,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影响因素等,不包括临床决策和临床经济学评价等问题。

()4.DME是临床流行病学所特有的内容。

()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群体,而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个体。

()

四、单选题1.接种牛痘的发明者是()

A.詹姆斯·林德B.琴纳C.约翰·斯诺D.峨嵋山人E.李时珍

2.应用标点地图的方法论证了当年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水井的关系的是()

A.詹姆斯·林德B.琴纳C.约翰·斯诺D.峨眉山人E.李时珍

3.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开创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是()

A.约翰·斯诺B.Doll和HillC.JamesLindD.IgnazPhilippSemmelweisE.琴纳

4.通过对坏血病的治疗研究开创了临床试验的先河的是()

A.约翰·斯诺B.Doll和HillC.JamesLindD.IgnazPhilippSemmelweisE.琴纳

5.疾病与病因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大的研究方法是()

A.生态学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横断面研究E.临床试验

6.下列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的是()

A.现况调查B.配对病例对照研究C.生态学研究D.现场试验E.理

1.×2.√3.×4.×5.×

四、单选题1.B2.C3.B4.C5.E6.B

第二章疾病的群体现象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的流行特征,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2.发病率是指新旧病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疾病分布是指职业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

()4.某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可以使该病患病率升高。

()

5.某慢性病的发病率下降,可能是由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改进的原因。

()6.疾病年龄分布的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同一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

四、单选题

1.发病率的定义是()A.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B.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C.某一时期内患某病频率D.某一时期内所有患病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E.某一时期内某病发病人数占病人的比例

2.患病率的定义是()A.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B.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病例所占的比例C.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病例所占的比例D.特定时间内发生某病的频率E.特点时间某病新旧病例占所有病例的比例

3.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或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降低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4.发病率适用于()

A.慢性病B.易于确切指出发病时间的急性病C.疾病的长期流行D.某病的隐性感染E.症状严重的疾病

5.某地进行首次糖尿病普查,可得出()

A.糖尿病发病率B.糖尿病罹病率C.糖尿病患病率D.糖尿病死亡率E.糖尿病病死率

6.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包括()A.季节性、周期性、流行、大流行B.流行、暴发、季节性、散发C.散发、暴发、流行D.季节性、流行、暴发、长期变动E.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

7.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疾病负担的评价和测量指标是()

A.死亡率B.发病率E.患病率

三、判断题1.√2.×3.×4.√5.×6.√

四、单选题1.B2.A3.B4.B5.C6.C7.D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在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中精确度最高的是分层抽样。

()

2.某地区在进行社区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和差三类,然后从这三类社区中随机抽取1/10人口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属于整群抽样。

()

3.对于原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病因推断。

()

4.某社区卫生机构打算通过调查,了解当年该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根据此调查目的,最适宜的调查方法应是随访调查。

()

四、单选题

1.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设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

2.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时,一般首先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是()

A.分析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理论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E.探索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3.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的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依据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4.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C.个案报告D.病例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

5.现况研究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A.患病率B.发病率C.续发病D.死亡或发病构成比E.死亡率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况调查的目的()

A.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地区及人群中的分布B.了解人群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C.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D.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找出防疫和保健应该开展的工作E.决定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7.下列哪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目的()

A.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B.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C.确定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

D.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E.调查某地区患病的人群以达到“三早”的目的

8.关于现况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A.抽样调查属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法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单纯随机抽样所得样本的代表性最好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

9.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语句要准确、通俗易懂B.语句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能多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问题,后敏感问题

10.调查某地某人群乙肝感染状况,常用以下哪种方法()

A.队列研究B.抽样调查C.回顾性调查D.前瞻性调查E.个案调查

三、判断题1.√2.×3.×4.×

四、单选题1.E

第四章队列研究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队列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

()2.队列研究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3.队列研究的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4.队列研究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

()5.队列研究不用于罕见暴露的研究。

()6.队列研究直接随访方法包括信访、面访、电话访问、定期体检等。

()7.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设的效能优于病例对照研究。

()8.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中最常出现的偏倚。

()

四、单选题

1.在澳大利亚5至9岁的儿童中,约12%的死亡是癌症所致,而60至64岁成人中,约25%的死亡是癌症所致。

与5至9岁儿童相比,60至64岁成人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A.B.C.D.E.以上都不是

2.某医生拟研究早孕期病毒感染与出生缺陷的关系,宜采用()

A.临床观察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横断面研究

3.队列研究中,最初进入队列的人必须是()

A.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B.未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C.具有所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所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4.关于队列研究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暴露与非暴露随机分组D.研究周期短于病例对照研究E.可以观察到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5.某研究者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得到吸烟者的发病率为10万人年,而非吸烟者的发病率为10万人年,该研究所得的AR值为()

E.无法计算

6.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B.可以直接计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要求专门设计的对照组D.观察时序由果及因E.不能判断暴露与结局的时序

7.1970—1974年,英国医生中每年的肺癌死亡率如下:

重度吸烟者为160/10万,非吸烟者为8/10万,所有英国医生中为80/10万。

假设肺癌死亡率可反映肺癌发生率,该人群中由于吸烟所致肺癌的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是多少(以百分比表示)()

8.一项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队列研究报告,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0万人年,不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0万人年。

据此,该研究者认为完全由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

万人年万人年三、判断题1.×2.√3.×4.×5.×6.√7.√8.√

四、单选题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人群中暴露比率较低的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2.病例对照研究一次可以了解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联情况。

()3.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增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各自总体的代表性。

()4.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极易产生选择偏倚。

()5.某研究者利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病因探讨,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每个病例配以多个对照,其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好是1:

4。

()

四、单选题

1.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应选择()

A.暴露于研究因素和不暴露该因素的人B.按照人群的自然暴露状态来选择C.某个年龄阶段的人和该年龄段以外的人D.接受某种干预措施和未接受该措施的人E.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和不患该病的人

2.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危险性分析的指标是()

D.累积发病率E.发病密度

3.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最好选择()

A.住院病人中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住院病例B.病例来源人群中未患该病的人C.病例的同胞、亲属或同学等D.门诊病人中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E.暴露于某因素的住院病例

4.某研究者利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病因探讨,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每个病例配以多个对照,其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好是()∶4∶2∶3∶5∶1

5.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控制选择偏倚B.控制混杂偏倚C.控制信息偏倚D.提高分析效率E.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6.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是()A.前瞻性队列研究B.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试验D.回顾性队列研究E.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7.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最好选择()

A.死亡病例B.现患病例C.新发病例D.死亡病例和现患病例E.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实验性流行病学是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的。

()2.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是为了避免回忆偏倚。

()

3.实验流行病学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组。

()

四、单选题

1.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A.安全性B.接种后反应率C.临床表现D.保护率E.抗体水平

2.下列哪项研究目的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A.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探讨病因的线索D.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E.筛查早期患者

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最主要的优点是()A.随机化分组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B.实验者可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C.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E.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B.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D.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E.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

5.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观察指标不同B.目标人群不同C.人选标准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随访方式不同

6.下列哪项指标不能用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评价()

A.患病率B.治愈率C.效果指数D.保护率E.有效率

7.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预防效果不佳,仍有15%儿童生病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不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8.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是()A.抗体水平高的人群B.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群C.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D.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E.依从性好的人群

三、判断题1.×2.×3.×

四、单选题

第七章临床科研中偏倚的控制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盲法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混杂偏倚。

()2.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包括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3.混杂偏倚是可以通过扩大研究的样本量进行控制的。

()4.以医院的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出现伯克森偏倚。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减少或控制偏倚的方法是进行匹配。

()

四、单选题

1.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A.住院偏倚B.转诊偏倚C.回忆偏倚D.混杂偏倚E.失访偏倚

2.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数据误差E.逻辑误差

3.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A.住院偏倚B.存活病例偏倚C.转诊偏倚D.测量偏倚E.无应答偏倚

4.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采用双盲法可减少()

A.信息偏倚B.混杂偏倚C.选择偏倚

D.回忆偏倚E.测量偏倚

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提高统计效率B.提高资料的利用率C.控制混杂偏倚D.控制选择偏倚E.控制信息偏倚

6.下列哪种偏倚只可能出现在队列研究中,而不会出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A.选择偏倚B.失访偏倚C.调查偏倚D.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

7.在队列研究中,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手段是()

A.在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来控制B.提高调查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同等地对待每个研究对象C.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对象E.以上都不是

8.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倚不包括()

A.选择偏倚B.无应答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员偏倚

9.混杂因素是()

A.不影响结果判断的因素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因素有关的因素D.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E.仅与对照组有联系的因素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A.匹配B.多因素分析C.限制D.盲法E.随机化

11.关于偏倚,下列哪项是对的()

A.偏倚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随机误差问题B.偏倚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确性问题C.偏倚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加以控制D.偏倚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真实性问题E.流行病学研究的真实性问题就是研究中是否存在随机误差问题

12.评价某疗法和患者的预后时,选择筛选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时,可能发生的偏倚是()

A.易感性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诊断怀疑偏倚D.错误分类偏倚E.报告偏倚

13.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时,为了避免性别因素的影响,只选择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是()

A.匹配B.限制C.随机分配D.随机抽样E.明确纳入标准

14.下列哪项不是研究设计阶段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A.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条件进行限制B.采用配比的方法选择对照C.采用分层分析方法D.采用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E.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15.在队列研究中,研究者对暴露组可能会更加仔细地研究某种结果,其所造成的偏倚属于()

A.易感性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诊断怀疑偏倚D.错误分类偏倚E.报告偏倚

三、判断题1.×2.√3.×4.√5.×

四、单选题      

第八章病因及其推断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证明因果关联的力度更强。

()2.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来自概率论的因果观。

()3.疾病的危险因素不能称为疾病的病因。

()4.队列研究是根据穆勒五法中的求同法设计的。

()5.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穆勒五法中的求异法设计的。

()

四、单选题

1.证明病因假设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B.流行病学实验C.动物实验D.抽样调查E.队列研究

2.判定某因素是否为某病的病因时,必须证明()A.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强度B.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特异性C.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一致性D.患者对该因素的暴露出现在该疾病发生之前E.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3.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的统计学关联最不可能是()

A.混杂偏倚造成B.抽样误差造成C.信息偏倚造成D.选择偏倚造成E.系统误差造成

4.流行病学所指的病因为()A.病原生物和有害社会因素B.病原生物和有害理化因素C.能使疾病发病率升高的所有因素D.有害理化因素和有害社会因素E.病原微生物

5.在探讨某癌症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00位患某癌症的研究对象中,50位有A因子暴露史,在200位未患该癌症的研究对象中,也有50位有A因子暴露史,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该研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A.A因子可能是危险因素B.A因子是保护因素C.A因子是混杂因素D.A因子是无关因素E.A因子肯定是危险因素

三、判断题1.×2.√3.×4.×5.√

四、单选题1.B2.D3.B4.C5.A

第十二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对于一项临床科研工作,首先要做的是申请经费。

()2.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考察效应指标真实性的方法是计算效度和准确度。

()3.科研标书中所涉及的研究基础通常是由前期工作、实验条件及学术与技术水平三部分组成。

()4.作为研究对象,必须具备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5.随机化就是指随机分组。

()

四、单选题

1.评价某新降血压药效果时,属于非研究因素的是()

A.药物的剂量B.药物成分C.血药浓度D.研究对象服药方法E.研究对象性别

2.为评价某一珍贵而且毒性较大药物的疗效时,应该选择的实验类型是()

A.多因素单水平B.多因素多水平C.单因素单水平D.单因素多水平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下列不是设立对照的意义的是()A.控制自然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B.保持研究因素的稳定性C.消除非研究因素的影响D.减少实验误差E.找出综合因素中主要有效因素

4.医学科研中为了避免研究者或研究对象的测量偏倚,所需遵循的原则是()

A.设立对照B.随机化C.重复D.均衡E.盲法

5.下列研究中通常采用非盲法试验的是()

A.药物疗效评价B.疫苗效果考核C.病因研究D.外科手术治疗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下列情况会导致估计样本量增大的是()

A.研究因素的有效率增高B.аα值增大C.β值增大D.研究结局的发生率增高E.采用双侧检验而非单侧检验

7.可以通过盲法消除的偏倚是()

A.选择偏倚B.测量偏倚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E.无应答偏倚

三、判断题1.×2.×3.√4.√5.×

四、单选题1.E2.D3.B4.E5.D6.E7.B

第十三章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诊断试验评价中所采用的金标准是最好、最先进的临床诊断方法。

()2.用平行(并联)诊断试验进行诊断时,可提高其特异度度,降低误诊率。

()3.当人群患病率一定时,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好;反之,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好。

()4.人群患病率越低,越应该选择灵敏度高的试验进行临床诊断。

()5.当一项诊断试验的测量值以高于某界值才能认定为阳性时,随着分界值的增大,灵敏度降低。

()

四、单选题

1.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死亡率E.治愈率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B.特异度也称假阴性率C.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D.特异度也称假阳性率E.特异度与灵敏度之和等于符合率

3.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

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

4.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重复多次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B.试验结果中真正有无疾病的概率C.受试者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D.观察者对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E.诊断试验的随机误差

5.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可采用()

A.平行试验B.系列试验C.先平行后系列D.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E.选择个体变异小的人群

6.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范围内,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升高到>,则下述正确的是()A.灵敏度升高B.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三、判断题1.×2.×3.√4.×5.√

四、单选题1.B2.A3.C4.C5.B6.B

 

第十九章循证医学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临床经验能成为可靠的证据。

()2.证据的来源分为一级来源证据(原始研究证据)、二级来源证据(二次研究证据)。

()3.寻找证据时,首先应寻找可靠的系统评价。

()4.国际性临床指南适用于全球的每一个地区和每一种族人群()5.系统评价等同于Meta分析。

()

四、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A.系统评价B.Meta分析C.临床流行病学D.查找证据的医学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B.最佳的研究证据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