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9890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docx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564a9ca29d5e4ad08b214542b7bd4afb

绝密★启用前

【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塔B.

水面“折”枝

C.

镜中花D.

手影

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6.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来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次声波B.超声波C.紫外线D.红外线

7.下列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C.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

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

8.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90g的水密封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A.仍是90gB.大于90gC.小于90gD.不能确定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9.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_____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11.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都是_____;以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是_____。

(填“运动”或“静止”)

12.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_____(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其作用是将光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3.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___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Hz~20000Hz。

14.测量温度的工具是_____,常用温度计的根据_____原理制成的。

15.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车驶过学校区域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的。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16.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7.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_____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8.在镇康烧水,水温不到100℃就沸腾,是因为镇康气压低,水的_____低;15℃时在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19.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作图题

20.如图表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对应的大致折射光线。

(_____)

21.如图表示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的两束光从左边入射凸透镜,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束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2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选填“快”或“慢”),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一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使用焦距都相同的凸透镜做实验。

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

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

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_____。

(3)从____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____立的、_____的实像。

(4)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____侧,且像是_____立的。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

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在此实验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填“虚”或“实”);

(4)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通过实验还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

2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30g,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为130g,求: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ρ水=1g/cm3)

(2)将瓶子中的水到出后,装满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所装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6.一轿车用2h的时间,总共行驶了180km,该路段高速公路限速90km/h,期间经过的隧道和桥梁限速为60km/h。

(1)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轿车行驶中有超速吗?

为什么?

27.

(1)已知体积为200cm3的钛合金材料质量约为0.8kg,则钛合金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2)有一种不吸水的“包装用硬质塑料泡沫”的密度为25kg/m3,则一块2×10﹣4m3的这种泡沫质量是多少千克?

(3)小明想到塑料有限公司购买“包装用硬质塑料泡沫”,他家距塑料有限公司600m,他以1.2m/s的速度步行从他家到塑料有限公司,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2m/s,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长约18cm,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高度约为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75μm,在100μ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D

【解析】

水中塔、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所以选D。

3.C

【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发声体本身决定的特征);题目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即强弱),也就是声音的特征之一响度;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光的反射现象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选填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B正确,不符合题意;入射的平行光束经漫反射后,向各个方向传播,不再是平行光束,D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

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镜面反射特点。

6.D

【解析】

试题分析:

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且对人体无害,家用电视机常用遥控器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D正确,选填D;次声波易于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害,紫外线过强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超声波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成像等

考点:

次声波、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的应用

7.A

【解析】

【详解】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C.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一杯90g的水密封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不变,仍为90g。

故选A。

9.振动,空气

【解析】解: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10.水平桌面;左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的右边,说明右侧质量略大,应旋动衡量右端的螺母,使之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

水平桌面;左。

考点:

天平的使用方法

11.运动静止

【解析】

【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详解】

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静止的。

12.凹透镜发散

【解析】

【详解】

矫正近视眼所配眼镜的镜片应是凹透镜,其作用是将光发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3.音色20

【解析】

【详解】

音色反应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根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赫兹

20000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

14.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

【分析】

常用的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详解】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5.传播过程中声源处

【解析】

【详解】

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车驶过学校区域,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6.升华吸收

【解析】

【详解】

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点睛】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17.色散蓝

【解析】

【分析】

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详解】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故答案为:

色散;蓝。

18.沸点340

【解析】

【详解】

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在陈康烧水,水温不到100

就沸腾,是因为镇康气压低,水的沸点低,可知此时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15

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9.1.85cm

【解析】

试题分析:

木块的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1.00cm即为木块的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的末端刻度值为12.85cm,木块的长度为12.85cm﹣11.00cm=1.85cm.

故答案为:

1.85cm.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0.

【解析】

【详解】

图中法线已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标上箭头。

如图所示:

21.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的折射作用,折射后将通过焦点.

22.B38晶体吸收固液共存50慢3

【解析】

【详解】

(1)A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选B,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

,每一个小格代表1

,示数是38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3)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

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

物质是固态是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30

物质是液态时,吸热2min,物质温度升高了40

所以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慢。

由图知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

23.10同一高度1、2倒放大同正

【解析】

【详解】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由于物体成实像时,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所以实验时,要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放在中间,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1、2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6、7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同侧,且像是正立的;

24.较黑暗蜡烛B大小不能虚不变相等垂直

【解析】

【详解】

(1)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会使像更清晰,便于观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观察到蜡烛A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5)通过实验还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5.

(1)100cm3;

(2)0.08kg。

【解析】

【详解】

(1)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水=m总1

m瓶=130g

30g=100g,由

=

100

(2)若改为装满酒精,则V酒精=V瓶=100cm3则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

m酒=

0.8g/

80g=0.08kg。

26.

(1)90km/h;

(2)有超速;因为隧道和桥梁限速为60km/h,轿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低于90km/h才可能不超速。

【解析】

【详解】

(1)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v=

90km/h.

(2)轿车在行驶过程中有超速;

因为隧道、桥梁的限速为60km/h,该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低于90km/h才有可能不超速。

27.

(1)4×103kg/m3;

(2)5×10﹣3kg;(3)500s。

【解析】

【详解】

(1)钛合金材料的体积V=200

=2

,钛合金材料的密度:

4

kg/

;

(2)根据

,这种泡沫质量为:

2

=5

kg.

(3)根据v=

可得,从他家到塑料有限公司的时间:

t=

50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