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0216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docx

棉花种植相关知识

关于棉花种植

一、棉花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棉花原产于热带,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它是沿淮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春秋两季干旱,冬季温度低,夏季雨水集中,地下水位高,易受渍涝,同时土壤肥力偏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冬季休闲耕作制,但近年来由于各级党政和农民重视,植棉技术水平提高,棉花产量由过去单产几十斤,逐渐提高到一百多斤,但潜力仍然很大。

并且向麦(油)棉一年两熟制发展。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有"棉花从小是个病汉子、长大是个药罐子、到老变成钱串子"之说。

棉花全生育期早熟品种170-180天,中熟品种需180-200天,晚熟品种大于200天;一生需要≥10℃的活动积温,早熟品种需3300-3500℃,中熟品种需3500--3900℃,晚熟品种需3900℃以上;一生需降水量450-650公厘。

而沿淮从4月11日播种到10月31日停止生长,共205天,≥10℃的活动积温3450℃,降水量668公厘。

由此看来,降水量是足足有余,但各月分配不均,有干旱渍涝危害。

春季种早、中熟品种和麦茬棉种早熟品种,生长期天数和≥10℃的活动积温都够用,但晚熟品种生长期天数和≥10℃的活动积温就略感不足,若遇春秋温偏低或播种稍迟就明显不足

①温度:

棉花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求较多的热量,在土壤水分适宜时(土壤湿度18-22%),棉花在日平均气温10-12℃即可开始发芽出苗,最适宜温度在25-30℃,超过40℃不利,以土壤温度15℃,有5-7个晴天播种为宜。

若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出苗只需4-7天。

若温度低出苗缓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烂种现象。

如果气温低于15℃,又多连阴雨,对幼苗生长不利。

当地面温度降到3-6℃时部分叶子受冻害;降到1-2℃,植株部分或全部冻死。

沿淮地区4月上中旬常有低温或霜冻危害,晚霜最迟在4月16日结束,历年4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8℃,地面极端最低达零下4.1℃,因此,棉花在幼苗生长期间,必须密切注意低温霜冻的危害。

棉花出土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关,在幼苗16-18℃时10-15天开始长出第一片真叶,25℃时只需7-10天,14℃时需20多天。

棉花进入现蕾期以后,温度高,现蕾又快又多,最低温度不低19℃,现蕾初花期气温以25-30℃最为适宜,在25℃以上有利于生长发育。

开花至吐絮生物学最低温度是15-18℃,吐絮期温度以20-30℃较合适,低于20℃成熟期后推,低于15℃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转运受阻,并影响棉花纤维质量。

这个时期温度日较差大对促进早熟有利。

沿淮5月上旬后期与以后日平均气温都高于18℃,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6月份均在24-27℃,因此,5-6月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在吐絮期要求天暖,昼夜温差大,气温在25℃左右,有利于吐絮,若气温低于12℃或高于40℃都会引起棉桃脱落。

②水分:

棉花是直根,有较发达的根系,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

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当种子吸收相当自身重量近一倍水分时即可膨胀发芽,播种要求田间持水量65%-80%对出苗有利。

干旱时影响出苗,大雨则使棉田板结,潮湿缺氧,呼吸作用差,出苗受阻;阴雨连绵根系发育不良,且易感染炭疽、立枯等苗期病害。

幼苗期土壤湿度适宜可提前现蕾。

幼苗期需水不多,现蕾期地上部分生长加快,需水量逐渐增加,始花至裂铃初期达最大值,这时的需水量是其一生中的一半以上。

干旱或气温>35℃时会阻碍棉株发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

但水分过多,棵间空气湿度增大,也易引起蕾铃脱落。

进入吐絮成熟期后,需水逐渐减少,这时土壤水分以55%-70%为宜,此时阴雨多,湿度大易遭病虫害,发生僵烂铃,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③光照:

棉花只有在充足的下生长发育才能良好,从日出到日落,所有叶片都随着太阳方向而转动,以争取较足光照,充分的才能壮苗,早发,增枝现蕾。

棉花对光照强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若遇到长期阴雨,棉株生长受阻,影响有机养分制造与转运,植株体糖分减少,含氮物质增加,会引起大量蕾铃脱落导致疯长。

棉花生育后期,充足光照,有利光合作用,可增加铃重,提高棉絮质量,最怕秋雨连绵,光照不足,引起茎叶疯长,株铃易遭病虫害,使僵烂铃增加,并延迟成熟,增加霜后花。

二、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

1.我国棉花的种植现状

棉花种植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棉花生产面积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黄河与长江流域三个主要产棉区。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和国家因素,我国的棉花机械化水平很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棉花种植还处于全人工阶段,机播、机收等机械化水平很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棉花产区的机械化水平现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基本上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棉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热量条件较好,宜棉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以上;棉花生长期太阳辐射充足,总日照时数2600h左右;降雨量少,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棉区多次刷新全国棉花单产纪录,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1993年总产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1995年国家对棉花生产布局做出重大调整,"九五"期间把棉花生产重点向棉区倾斜。

到2000年棉花种植面积达100万hm2,总产150万t。

目前兵团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2%,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为43%,除棉花收获还需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外,其它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均每个职工能管理25亩棉花,产值2.5万元,职工年收入6250元,每50kg皮棉用工量4.9个工日,是全国平均用工量的12%-16%。

“九五”期间,“机采棉试验项目”在兵团进行,连续5年累计用机器采收3400h㎡棉花的试验表明:

实行机器采摘棉花后,每个职工可管理6.6hm2棉花,产值可达10万元,职工年收入提高到1万元,每50kg皮棉用工量降到1.2个工日。

2我国棉花种植业的市场现状

我国棉花生产与国际国激烈的棉花市场竞争相比,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棉花所面临的国际挑战越来越严峻。

因此,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很多:

我国棉花品种品质不优,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我国除棉区有少量的长绒棉外,黄河、长江流域均种植的是绒长28~29mm的普通陆地棉,纤维强力较低;我国棉花产量很低,棉农植棉效益低下。

除棉区与长江流域极少地区亩产达100kg以外,还有相当部分棉花亩产仅在60kg以下。

棉农种棉不如种粮,有的将棉田改为粮田;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棉农生产棉花基本靠传统原始的人工耕种、采摘,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下,成本攀高,处于保本微利,在棉花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亏本等;我国棉花加工质量低下,浪费了大量棉花资源。

商品棉异型纤维含量高,原棉产品一致性差,同级棉不批次,不同棉包产品等级有差异,难以满足现代棉纺织工业的要求。

3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前景

棉花机械化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由于棉花相对过剩且价格逐渐变为由市场调节,这就对我国的棉花生产提出了一些挑战。

要求棉花生产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尤其是需要提高棉花机械化的水平,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棉花机械化也是棉花生产的必然趋势,用机器来代替人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将是未来我国棉花生产的必经之路。

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

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铺膜播种、机械制钵育苗、机械移栽、机械植保、机械中耕追肥、机械收获、机械拔绵柴、棉籽机械脱绒等容。

核心容是播种、制钵育苗、移栽、中耕追肥、植保和采摘收获等环节。

目前,我国棉花生产的棉田耕整、播种(直播)、植保、排灌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棉田机械化耕地、整地:

可达到人、畜力难于达到的质量(如耕地深度等),并可多工序联合作业,大大提高工效和作业质量,做到不误农时。

使用的机具有犁、深松土犁、耙、镇压开沟机、起垄机等,中国南方棉区间套绿肥的棉田,还有翻压绿肥的埋青机等。

机械化播种:

具有下子均匀,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适度等优点。

各项工序能一次完成,不仅工效高,且能较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因而出苗率显著高于人力、畜力农具播种。

棉子有播毛子和光子之分。

播毛子的播种机,要求种子经过剥绒,不混有子棉团、枝杆等杂物,并用草灰或炉灰等加药剂进行拌种,使棉子互不粘连。

毛子播种量每公顷在75kg以上。

光子播种,一般可使用通用的精密播种机,每公顷播种量15-40kg,仅为毛子播种量的1/5。

除节省种子外,还可减少出苗后的间、定苗的工作量。

有的播种机,还配有施种肥、杀虫剂,喷除草剂,覆盖地膜以与下子情况和播种进程监视系统装置,可联合进行多种作业,并进一步保证和提高棉花播种质量。

为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和收花机械化作业,播种时要求播行端直,行距一致,地头整齐。

机械化田间管理:

主要是中耕除草、施肥、施药等作业机械化。

行间中耕(松土、除草、灭茬等)、追肥、培土多使用锄铲式或旋耕式中耕机,苗期株旁松土除草,多使用旋耕锄、弹齿除草耙;中耕机架上装置除蜡剂喷洒装置,也可消灭株旁幼草。

为了保证和提高机械中耕作业质量,并为以后机器收花创造良好条件,棉田应有相当的长度,而且地面平坦,无宽、深的横垄沟和积水洼坑等障碍;作业时,棉行两旁应留有适当宽度的护苗带,使用单翼铲。

圆盘或板式护苗器、护罩,操作时应掌握适宜的耕深和行进速度。

机械施药作业:

工效高,可在短期控制害虫的发生和蔓延,并改善劳动条件。

棉田喷药,可采用常规喷雾、喷粉、弥雾、联合喷粉喷雾等方式,分地面喷药和飞机喷药两大类。

地面喷药机械又有用人力(背负或担架等)、机动、拖拉机或自走机器配带等类型。

为使药剂能均匀地喷附于棉株的有关部位,拖拉机或自走机器配带的常规喷雾机,常配用由几个喷头围喷一行棉株的吊杆式喷雾装置。

喷药时,需视所使用的药剂、地块大小和连片程度,以与当时的气象、植株等情况,选用适当类型的机具。

同时要选择在三四级风以下天气进行作业,注意安全,严格掌握药液配制浓度与施药量,防止漏喷、重喷和滴漏。

机械化收获:

大面积棉田,在棉花吐絮成熟时,可利用收花机进行采收。

可以与时收获棉花,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改善的方面

1.改善我国棉花生产环境,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

一是国家要加大对棉花生产的经济投入力度,对棉花生产的种子改良、耕种模式与施肥方式进行改革,采摘机械化与加工设备的技术改造的科研、推广的资金预算。

二是要实现棉花生产规模经营,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

对占我国棉花生产量40%以上的,要发挥区域优势,实行大规模的连片种植,为实行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

对地棉花生产也可逐步在棉花生产集中的省、地、县实行规模种植,建立我国比较稳定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三是推行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要推行棉花耕种、施肥、采摘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加大棉花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

一方面,国家要把棉花产业纳入国家“星火计划”与国家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加强棉花品种、品质改良。

农业与种子科研部门要研究推广高产优质棉花,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与棉花品质,增加棉花出口创汇。

另一方面,要推广抗虫棉、绿色无污染棉花,推广棉花专用肥,加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建设,不断降低棉农对棉花生产投入,使棉农生产棉花产量高、质量好、价格高、成本低,有利可图,促进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

3.提高我国棉花加工质量,减少棉花资源浪费。

我国棉花产业与国外相比,不仅生产的品种、品质差,产量低,成本高,而且棉花加工质量也十分低下。

既影响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又浪费了大量的棉花资源。

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棉花加工质量。

一是要严格执行棉花分摘、分晒、分装、分售的“四分”规定,从收购的源头把好棉花质量关。

二是要加大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的研究与技术改造力度,还要开发与应用棉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实现棉花加工升级,降低棉花加工损耗。

三是要坚决取缔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等,不得因此消费棉花资源,降低棉花品质。

棉花播种机械现状

    1.棉花种植模式

    各地区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在棉花的种植上也有较大差异,主要有膜上点播和膜下条播两种种植模式。

膜上点播种植模式具有两个主要优点:

一是下籽均匀,株距均匀,断条少,苗匀、苗全,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单株发育快;二是由于膜上点播可以免去放苗、封土两项作业,可大幅度地减少春季田管的劳力,并节约大量生产费用。

主要缺点:

一是防冻害能力差;二是出苗前如遇降雨,种穴形成高湿低温,极易造成烂种、烂芽;三是在整地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因点种器打不透地膜,而出现将种子撒在地膜表面上的现象;四是在播种机各工作部件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膜孔与种孔有错位现象。

膜下条播种植模式主要优点:

一是适应性强,对整地要求不高,不论沙壤土或粘性土质,不论地是否有土块、杂草、残膜,都能进行播种作业,而且作业速度快;二是这种播种方式具有保墒、增温、除草、下种量大的特点,容易实现一播全苗。

主要缺点:

一是下种量多,一般播量为105~120kg/hm2,造成用种成本高,并且出苗群体拥挤,余苗过多,棉苗之间争夺水肥,不利于棉苗的生长发育;二是这种播种机普遍采用外槽轮排种器,在播种过程中种行断条多;三是膜条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放苗、封土和定苗等项工作,劳动消耗多。

    2.现用机型

穴播机

  按一定行距和穴距,将种子成穴播种的种植机械。

每穴可播1粒或数粒种子,分别称单粒精播或多粒穴播,主要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豆类等中耕作物,又称中耕作物播种机。

每个播种机单体可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

 

  针对中耕作物行距较宽且需调整的特点,穴播机常采用单体形式,每一个播种单体包括一整套工作部件,能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

多个单体按所需行距装在同一横梁上,即构成不同行数和工作幅宽的穴播机,与不同功率等级的拖拉机配套。

中国还发展了播种中耕通用机,即在同一通用机架上可以按所需行距安装成组的播种或中耕部件。

  穴播机的排种器有多种类型。

圆盘式排种器是利用旋转圆盘上定距配置的型孔或窝眼排出定量的种子,根据种子大小、播种量、穴距等要求选配具有不同孔数和孔径的排种盘,选用适当的传动速比。

气力式排种器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型排种器,对种子的大小要求不严,种子破损少,可适应7~10公里/小时的高速作业。

其中,气吸式排种器是利用风机在排种盘一侧造成的负压排种;气压式排种器是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在种子箱产生的正压排种,种子充填过程受风压大小的影响比气吸式小,工作较稳定;气吹式排种器具有类似窝眼轮的排种轮,种子进入窝眼后,由风机产生的气流从气嘴吹压入型孔。

棉子排种器专用于播种带短绒的棉子,由装在圆筒形种子箱底部的水平搅拌轮和位于排种口下方的垂直拨子轮组成。

为避免棉子短绒缠结,往往先将棉子与草木灰拌和,再装入种子箱。

常用的开沟器多为滑刀式。

此外,穴播机尚需配置开沟器的限深装置、覆土器和镇压轮等部件,还可根据需要配置免耕灭茬播种用的凿形铲或波纹圆盘、抗旱播种用的推干土铲、防治病虫害用的农药施撒装置等。

机械化地膜覆盖穴播机

地膜覆盖是旱作农业的重要技术,“旱作节水农业”已被国家农业部、水利部、科技部列入八五、九五、十五国家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机械化地膜覆盖穴播栽培,可以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水、保墒、增温,增产幅度在35%—40%,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机械化地膜覆盖穴播机具有整地覆膜、膜上打孔、播种、膜孔覆土功能,而且穴播器设计新颖,能够直接实现精量播种。

该穴播机适用围广泛,可用于小麦、旱稻、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多种农作物的播种

    

(1)气吸式精量膜下条播机该机型是在从国外引进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基础上,通过加装整形铺膜机构改制而成的。

引进的国外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由德国、法国、南斯拉夫等国生产,目前主要在兵团农7师的几个国营农场中使用。

该机采用2膜12行与3膜12行两种配置。

2膜12行采用230cm幅宽地膜,膜行距(30+50+30+50+30)cm,幅间接行60cm,株距可调。

3膜12行机采用150cm幅宽地膜,膜行距(30+50+30)cm,幅间接行65cm,株距可调。

该机具有以下特点。

①可靠的工作性能。

根据测定播量为23kg/hm2,4月苗面积93%以上,株距合格率大于90%,空穴率小于2%。

②灵敏的报警装置。

一旦点种器出现故障,报警铃就响。

③株距调整方便。

④灵活方便的播种深度调整装置,能很方便地将整机调整到所需的播种深度。

⑤造价昂贵。

一台进口气吸式精量播种机需10万~13万元,需匹配58kw以上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

    

(2)2bmk系列膜上点播机该系列膜上点播机为兵团国营农场的主流机型,有80%左右的农场使用该种机型,特别是南疆地区使用更多。

主要机型有3种。

    ①3膜12行膜上点播机。

2bmk-12型铺膜播种机是兵团普遍使用的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棉花的铺膜播种。

该机可一次完成平地、镇压、开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穴播、膜空覆土与土带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

    主要技术参数

    地膜幅宽mm1500

    作业幅宽mm5250

    地膜幅数幅3

    播种行数行12

    作业功效hm2/d6~10

    行距cm30+50+65

    株距mm91、97、113

    株数株/hm2251175、235650202275

    ②3膜18行膜上点播机。

2bmk-18铺膜播种机是根据部分国营农场的要求于近期开发研制的高密度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棉花的铺膜播种,可一次完成平地、镇压、开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穴播、膜空覆土与土带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

通过调整能较容易地将18行机改为12行机。

    主要技术参数

    地膜幅宽mm1500

    作业幅宽mm5550

    地膜幅数幅3

    播种行数行18

    作业功效hm2/d6~10

    行距cm18+18+48+65

    株距mm97、113

    株数株/hm2334395、287055

    ③5膜20行膜上点播机。

2bmk-20型铺膜播种机是根据机采棉的要求研制的、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棉花的铺膜播种。

该机机架坚固耐用,点种器为并排布置,可一次完成平地、镇压、铺滴灌带、开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穴播、膜空覆土与土带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

    地膜幅宽mm1200

    作业幅宽mm7600

    地膜幅数幅5

    播种行数行20

    作业功效hm2/d6~10

    行距cm66+10

    株距mm97

    株数株/hm2271290。

棉花育苗技术

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简称“两化”技术)具有现代农业特征,是一项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技术,还是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其核心技术为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于2004年通过农业部鉴定(农业部成果登记号:

农科果鉴字[2004]第0056号),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件,实现技术产品化和系列化,去年进入生产示,今年各地列入科技兴棉计划,示应用覆盖全国主产棉区,目前苗床播种出苗良好,进展顺利,表明我国棉花生产的现代化已初见端倪,并在实践中创造新模式和新经验。

 

一、优点

一是苗床成苗率高,基本实现一粒种子一棵苗,省种一半以上。

二是幼苗健壮,根系多,子叶完整,茎粗节密,苗高适中。

三是无病害,不需防治病虫害。

由于基质无土无病原生物,不烂子烂芽。

四是苗床管理简捷。

由于基质营养全苗,制床只需加干净河沙,育苗期按操作规定灌促根剂和适当补水,省工多。

结果表明,“两化”技术指标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二、创新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新模式

  各地创新一批育苗移栽新模式,主要模式有分散育苗、集中育苗、综合种苗和订单移栽。

 

  1、分散育苗,方便万户。

各家各户自行育苗,育苗场地可建在房前物后向阳处,也可建在大田,由于基质育苗无土,一般3m2净面积即可育苗1500株,苗床面积小,省地一半,适合千家万户。

  2、集中育苗,商品供苗。

规模化和工厂化是集中育苗的主要形式。

工厂化和规模化育苗,采用集中育苗、集中管理,实现了商品供苗,这在我国棉花生产上是一个新飞跃。

3、综合种苗,一床多用。

综合种苗技术已初见端倪,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作物和蔬菜育苗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如襄樊的西瓜-棉花育苗,仙桃的菜瓜-棉花,的烟草、瓜苗-棉花的综合育苗,多种蔬菜于2月下旬或3月初进入大棚或温室,育苗期30~40日上下,3月底4月初离床,接着进行早春棉花,4月底离床移栽进入一熟棉田,又进行晚春棉育苗移栽油菜大田。

  4、连续育苗,节省成本。

黄河流域采用早春棉-短季棉模式,短季棉在小麦收获后采用机械化移栽,一床两用,成本低,同时,短季棉生育期提早30天,霜前花率达到90%,增产优质,受到农民的欢迎。

  5、实行机械化移栽,减轻劳动强度,争取季节。

在“订单种子”和“订单育苗”的基础上,实行“订单移栽”,在地,裸苗棉花采用机械化移栽,大大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争取季节,降低移栽成本,同时,移栽机械还适用蔬菜和花卉的移栽,用途广泛。

  

三、规操作,把握关键环节,培育健壮苗,提高成活率

  由于示不断扩大,操作出现不规,不利培育壮健苗,存在主要问题与纠正办法如下:

  1、基质厚度不够。

新制苗床,一定按规操作要求,苗床铺均匀混合基质厚度10cm,以确保幼苗期的基质供水、保水、保温和营养的功能。

如果基质厚度少于10cm,出苗前后在床面再加基质,使厚度达到10cm。

  2、行距窄,粒距小,密度大。

规操作要求苗床播种行距10cm,粒距1.8~2.0cm;也可把行距调整为8cm,株距调整为3cm。

如果行距小于10cm,建议隔一行除去一行幼苗;出苗后幼苗多,密度大,用剪子疏苗,确保株距达到2cm以上。

  3、正确使用促根剂。

第一次使用为出苗现行到子叶平展,每平方米用促根剂40ml原液,加4000ml水稀释液灌于棉苗的根部。

第二次在起苗后用浸根,时间15分钟,每3000ml稀释液浸根1500株,再浸棉苗需再配新的促根剂。

  4、苗床管理以控为主,幼茎红色占50%为健壮苗。

苗床与时通风,防高温烧苗和“高脚苗”;看苗进行水分管理,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第一水在出苗到子叶平展时结合灌促根剂灌;以后视苗情和基质墒情灌水。

苗龄25~30天,真叶2~3片,苗高15~20cm。

  5、把握裸苗移栽关键环节。

起苗前用保叶剂15倍喷施叶面;强调“栽暖苗不栽冷苗”、“栽高温苗不栽低温和冻害苗”;移栽深度宜深不宜浅;栽棉如栽菜,栽后要浇“安家水”。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省农业专家研究出的一项棉花种植新技术,该技术采用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为载体,以混配基质为支撑,将载有棉种的育苗盘放入营养液水体苗床进行培育,具有显著的省种、省工、增产、增效作用,比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节省用种量40%以上,每亩育苗和移栽减少用工10个左右。

棉苗根系发达,木质化程度低,柔软富有弹性,不易折断,生命力强,生长整齐一致。

取苗移栽过程中根系损伤少,缓苗期短,比营养钵育苗移栽增产7-10%。

该技术可进行工厂化规模应用,也适于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种植,如遇灾害天气,可快速将育苗盘搬到室,规避育苗风险。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经专家鉴定认为居国际先进水平,是棉花生产的重大技术革命,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现将其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一、苗床制备。

选择背风向阳,管理方便,靠近棉田的耕地或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苗床宽1.1-1.2米、深20厘米,长2.1米。

用锄头挖好苗床,四周夯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