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0697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docx

配基竣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目录

1.设计依据

2.工程概况

3.精细化设计

4.主要工程量

 

1.设计依据

1.1《关于下达深圳供电局2014年配网基建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文号:

);

1.2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3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1.4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标准《20kV配电设备技术标准(试行)》(Q/CSG11061-2007);

1.5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kV设备技术规范(初稿);

1.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配电变压器能效标准及技

术经济评价导则》(Q/CSG11059-2007);

1.7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

技术导则》(Q/CSG10012-2005);

1.8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建设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Q/3SG-1.03.01-2001);

1.9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Q/3SG-1.03.01-2001);

1.10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及用户供电技术导则》(Q/3SG-1.03.02-2001);

1.11工程联系单。

2.工程概况

2.1建设必要性:

2.1.1现状分析:

(1)现XX村*****公变位于XX路边,型号为?

?

?

?

?

?

,安装于室内,投产日期为XX年。

XX年XX月份测得A、B、C三相电流值分别为XX、XX、XX,负载率为87%,配变已长期处于重载运行。

现XX村*****公变位于XXXX路边,型号为?

?

?

?

?

,安装于室内,投产日期为XX年。

XX年XX月份测得A、B、C三相电流值分别为XX、XX、XX,负载率为37%,配变已长期处于轻载运行。

(2)XXX公变主要为居民、小型商铺及小餐厅供电,村内新建、加建情况比较严重,预计未来增加报装负荷约为100kW。

(3)XXXX公变台区现有5回低压电缆出线,出线的规格型号为VV22-0.6/1kV-4×240mm2低压电缆,街码线主干线规格型号为BVV-4×120mm2,分支线路规格型号为BVV-4×70mm2;每回低压出线为大约10栋楼房供电,每回出线供电户数约10户。

2.1.2存在问题

(1)由于负荷自然增长导致XXXX公变用电高峰期处于重载运行,现有变压器无法满足本区域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2)XXXXX公变在高峰时段常发生发生开关路跳闸,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2.2项目方案及建设规模

本工程利用轻载的XXXX公变新建2回低压出线调XXXX公变部分负荷,通过调整XXXX公变部分负荷解决重载问题。

新建ZR-YJV22-0.6/1kV-4x240mm2低压电缆----km。

新建低压BVV-1×150mm2导线0.504km、BVV-1×16mm2导线----km。

2.3预计实施后效果

本工程拟实施后,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并提高末端电压,以满足该片区用电需求,将原配变的线路布置更合理,区域划分更为规范,便于对用户抄表的管理,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线损的效果。

原有配变XXX的负载率可以调整在60%左右,新建变压器负载率为65%左右,有效解配变重载问题,提高了供电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2.4运输距离

自XXX物资材料仓库站至施工现场。

汽车平均运距40km,人力运距0,退料运距25km。

2.5地形条件

地形:

平地100%,土质:

坚土100%。

2.6前期手续办理情况

3.精细化设计

3.1电缆排管敷设

3.1.1设计要求

3.1.1.1成品工艺要求

电缆敷设要排列整齐。

不得有交叉,敷设时牵引绳连接必须牢固,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应有足够滑轮或吊轮,确保电缆线芯不变形、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

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及要有保护措施。

3.1.1.2设计要求内容

(1)保护管的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2)使用排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缆芯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不同排管组。

b)管孔端口应有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

c)在工井内的接头和单芯电缆必须使用非磁性材料或经隔磁处理的夹具固定。

d)工井两端的排管孔口应封堵。

封堵应采用排管配套的专用管堵,要求封堵严密,不渗水。

e)铺设电缆管必须保持平直,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每隔2米采用管枕对电缆管进行卡位和固定。

f)增加金属电缆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宜采用套管焊接或插接的方式,连接时应两管口对准、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

(3)较长电缆管路中的下列部位,应设在工作井内:

a)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

b)电缆分支、接头处。

c)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

d)管路坡度较大且需防止电缆滑落的必要加强固定处。

(4)每管宜只穿1根电缆,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5)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6)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3.1-1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

牵引方式

牵引头

钢丝网套

受力部位

铜芯

铝芯

铅套

铝套

塑料护套

允许牵引强度

70

40

10

40

7

(7)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

(8)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参见下表。

表3.1-2电缆敷设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类型

最小弯曲半径

单芯

多芯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12D

10D

注1:

D表示电缆外径;

(9)电缆施放完毕后,应按要求将工井内电缆放置在支架位置上,并在管口两端、井口、终端等位置上绑扎标示牌,并进行封堵。

3.1.1.3设计要求控制点

 

表3.1-3电缆排管敷设设计要求控制点

工序

设计要求控制点

电缆排管敷设

每管宜只穿1根电缆,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管道口应套以光滑的喇叭管,井坑口应装有适当的滑轮组,以确保电缆敷设牵引时的弯曲半径,减小牵引时的磨擦阻力。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参见表3.1-1。

电缆敷设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参见表3.1-2。

3.1.2施工工艺要点

(1)对设计图纸规定的管孔进行疏通检查,清除管道内可能漏浆形成的水泥结块或其他残留物,并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平滑,以确保电缆传入排管时不遭受伤。

必要时应用管道内窥镜探测检查。

(2)电缆进入排管前,可在其表面涂上与其护层不起化学作用的润滑物。

管道口应套以光滑的喇叭管,井坑口应装有适当的滑轮组,以确保电缆敷设牵引时的弯曲半径,减小牵引时的磨擦阻力。

排管牵引电缆剖面图见下图。

 

图3.1排管牵引电缆剖面图

(3)电缆敷设的一般工艺要求:

使用水平仪测定,确保电缆沟的水平以及沟底距地面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电缆沟底应平整,并按设计要求铺上软土或沙。

电缆敷设完后,上面应盖一层软土或沙,盖上保护盖板。

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填满砂,然后盖上槽盒盖。

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要求,不得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最小允许净距。

电缆与铁路、公路等交叉以及穿过建筑物时,可将电缆穿入电缆管中,以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同时也便于日后拆换电缆。

在电缆路径的土壤中,如发现有化学腐蚀、电解腐蚀、白蚁危害等,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人工敷设电缆。

电缆的人工拉引一般是人力、滚轮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较多,特别注意的是人力分布要均匀合理,负载适当,并要统一指挥。

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盘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

为避免电缆拖伤,可把电缆放在滚轮上,敷设电缆的速度要均匀。

缆在直线段每隔15~3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电缆敷设的一般工艺要求:

a)电缆盘就位可用起重机或人工将电缆盘放置指定位置,电缆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b)采用吊车装卸时,装卸电缆盘孔中应有盘轴,起吊钢丝绳套在轴的两端,不应直接穿在盘孔中起吊。

人工移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线盘是否牢固,电缆两端应固定,线圈不应松弛,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滚动时滚动方向必须与线盘上箭头指示方向一致。

c)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用的牵引绳长度比电缆长30~50m。

牵引绳连接必须牢固。

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

布放电缆滑轮,直线部分应每隔2.5~3m设置直线滑轮,确保电缆不与地面摩擦,所有滑轮必须形成直线。

弯曲部分采用转弯滑轮,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

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如转弯位、管口、与其他管道交叉的部位)。

d)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e)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f)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

g)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

对于较重的电缆盘,应考虑加装电缆盘制动装置。

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电缆及滑轮。

h)敷设电缆时,机械敷设电缆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并监测侧压力和拉力不超过允许强度。

在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电缆时,其速度应适当放缓。

i)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

j)若电缆沟内并列敷设多条电缆,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

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k)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及桥架上每隔2m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l)电缆敷设后,应及时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并在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电缆拐弯处、管口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与起讫地点。

m)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

n)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

必要时,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

在施工完的隧道、电缆沟、竖井、电房出入口、管口进行密封。

3.2接地装置样板点

3.2.1设计要求

3.2.1.1成品工艺要求

接地干线应横平竖直,且距墙面高度一致。

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3.2.1.2设计要求内容

(1)接地装置由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极为辅的方式构成,水平接地体选用φ16热镀锌圆钢或40×4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极选用∠50×50热镀锌角钢。

埋设于土壤内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防腐,加装防腐剂。

(2)接地体(线)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并符合以下要求:

a)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b)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c)扁钢与圆钢焊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d)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由扁钢弯成直角形(或圆弧形)后再与角钢想焊接,此处的焊接应为双面焊。

(3)接地装置敷设时,水平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8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接地沟内回填砂质粘土,土壤电阻率小于100欧米,回填后需洒水分层夯实。

(4)水平接地体驳接点,水平面与垂地极连接点必需焊接,接口长度不得小于120mm,焊接厚度不小于8mm,驳接焊接确定无虚焊、漏焊后,驳接处需除渣并在焊接口涂防锈漆两遍。

(5)接地线引上线需采用φ16镀锌圆钢,预留不小于200mm长度引出地面,且每间电房需预留不少于2处接地线引上线。

(6)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进行明示,接地漆间隔宽度统一为50mm或100mm。

3.2.1.3设计要求控制点

 

表3.2-1设计要求控制点表

序号

项目

设计要求

1

材质

(1)水平接地体采用φ16热镀锌圆钢或40×4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极选用∠50×50热镀锌角钢。

(2)接地沟内回填砂质粘土。

(3)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进行明示。

2

距离

(1)接地网埋深不宜小于0.8m。

(2)水平面与垂地极连接点必需焊接,接口长度不得小于120mm,焊接厚度不小于8mm。

(3)人工垂直接地体及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不小于5m。

(4)接地线引上线预留不小于200mm长度引出地面

3

接地电阻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2.2施工工艺要点

作业流程图:

 

(1)沟槽开挖:

根据施工图要求及现场接地体的实际布置情况,沿接地体的线路挖深为0.8~1m,底宽为0.5m的沟,沟底清洁干净。

(2)安装接地体(极):

沟挖好后,应及时安装接地体和焊接接地干线。

将接地体用锤子打入地中。

土质较坚硬时,防止将接地体顶端打劈,可在顶端加护帽或焊一块钢板加以保护。

须将垂直接地体顶端打至距离沟底60mm。

(3)接地体间的干线连接:

a)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可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压接、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

b)接地体间的连接干线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扁铁。

采用镀锌扁铁时应将镀锌扁铁调直,侧放于接地体一侧。

从接地体一端开始,用接地卡子卡住。

接地极与扁铁焊接牢固。

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清除药皮,做好防腐处理。

(4)垂直接地体及水平接地体间平行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垂直接地体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5)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6)接地电阻测试:

接地干线的安装完毕,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要求不应大于10Ω。

4.主要工程量

(1)新建ZR-YJV22-0.6/1kV-4x240mm2低压电缆----km。

(2)新建低压BVV-1×150mm2导线----km。

(3)新建低压BVV-1×16mm2导线----km。

(4)破路埋φ150涂塑钢管-----m。

(5)1根低压电缆转角井X座、2根低压电缆转角井XX座、2根低压电缆直通井XX座、3-4根低压电缆中间井(2030mmx1520mmx1200mm)XX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