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0860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docx

深圳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整理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市大工业区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

市大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依据

《市公路网规划》

《市大工业区发展战略》

《市东部工业组团分区规划》

《市大工业区市政详规》

《市龙岗区道路交通规划》

《市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

《坪山、坑梓镇村镇供水2010年发展规划》

锦绣东路初步设计资料

临惠路初步设计资料

道路沿线1:

1000带状电子地形图

各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程规

项目背景

市大工业区位于市的东北部,东临龙岗区与惠阳市的交界线,西至龙岗区同乐村,南沿盐田港至澳头港铁路,北至坑梓镇、坪山镇行政区划界线,总面积38平方公里。

金联路地处市大工业区东北部片区,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金联路为市大工业区金沙片区中部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道路北起深汕高速公路北侧,下穿深汕高速公路后往南延伸至市境,并与市境道路对接,规划道路全长约6.4公里。

锦绣东路以北的金联路已完成施工。

本次设计的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为金联路的南段,设计围北起锦绣东路,南至临惠路,两路口中心间距为779.831米,其中金联路与锦绣东路路口设计纳入锦绣东路设计围,金联路与临惠路交叉口纳入临惠路设计围,故本次设计的金联路实际长度为648.329米。

为了加快大市工业区的开发进程,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市大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我院进行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

在编制过程中,认真研究了龙岗区各镇域、组团规划,市大工业区市政详规与路网交通专项规划,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对现状交通特征,历史建设情况,沿线土地利用,建筑物现状,各类地下管线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反复踏勘现场,多次向甲方汇报方案,同时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充分磋商讨论,反复修编、调整,最终形成本可研报告。

工程围与研究容

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是大工业区东北片区重要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道路全长648.329,规划红线宽度为40米。

工程围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绿化工程、道路软基处理工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监控设施工程、投资估算等。

本报告以现场踏勘、统计、规划资料为基础,从技术、经济、交通组织等各方面综合论证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技术可行性与实施的可能性,其主要研究容有: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交通分析与发展预测;

(3)、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4)、建设条件,工程方案设计与比选;

(5)、工程环境保护;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

(8)、经济评价;

(9)、主要问题和建议。

1.2主要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设必要性

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的建设对加速市大工业区城市化建设,适应现状与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以与提升沿线土地开发价值、增加市政配套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建设是必要的。

工程建设条件

本项目工程建设条件和用地条件条件良好,适宜进行道路工程建设,详见本报告相关章节。

建设规模

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设计围北起锦绣东路,南至临惠路,两路口中心间距为779.831米,其中金联路与锦绣东路路口设计纳入锦绣东路设计围,金联路与临惠路交叉口纳入临惠路设计围,本次设计的金联路实际长度为648.329米。

全线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路幅宽40.0m,设计车速为50km/h。

项目交通量预测值

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采用基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量的相互关系、最具有权威性的“四阶段法”,预测远景2030年金联路断面高峰小时交通产生量为4355PCU/h。

项目总投资估算额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额为7153.43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5840.0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884.45万元,预备费为404.91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工可各项指标详见表1-1。

表1-1金联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单位

技术指标

1

道路等级

主干道Ⅰ级

2

计算行车速度

km/h

50

3

道路设计荷载

Bzz—100

4

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

5

设计使用年限

20

6

平曲线最小半径A(B)

m

7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A(B)

m

80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A(B)

m

3000

8

最大纵坡A(B)

%

1.17

最小纵坡A(B)

%

0.5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A(B)

m

49.83

9

单车道宽度

m

3.75

自行车道

m

3.0

人行道

m

3.5

10

抗震设防

烈度

Ⅶ度

工作建议

1.需在项目实施中设法减少对周边地块与居民的干扰,保护自然环境,重点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避免高填、高挖,减少高边坡,采用道路线形在设计中应细化考虑。

第二章工程建设必要性

2.1是推动大工业区经济发展,加速大工业区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市大工业区位于市的东北部,是市东部的主要工业基地。

其地理位置东临惠阳市,西近盐田港、平湖铁路枢纽,南临大鹏半岛,北接坑梓街道办,总面积38平方公里。

地形属于浅丘陵和坪山盆地,地势舒缓,建设条件良好。

市大工业区外部路网已经形成,道路交通体系基本完善;部路网方面,出口加工区围已经基本完成,其它区域的路网也在完善之中。

项目周边片区是市大工业区东北部的门户,大工业区与联系的桥头堡。

项目的修建将有利于对外展示新世纪市大工业区的窗口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并提高市大工业区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2.2是完善大工业区道路系统、适应现状与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

大工业区现有道路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偏重于西部片区,即紧邻出口加工区周边区域。

西部基本形成相对均衡的方格网络布局,道路网络连通度以与可达性均较高,而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北部地区道路建设相对较慢,客观上增加了企业对外成本,降低了片区的投资吸引力。

金联路的建设对进一步完善大工业东北片区主干道路网络,建立片区路网主骨架,提高片区道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为了促进片区均衡发展,节约总体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完善大工业区片区的道路网络格局,应对现状与未来的交通发展需求,有必要尽快启动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的建设。

2.3是沿线提升沿线土地开发价值、增加市政配套服务功能的需要

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位于市大工业区的东北部,沿线土地资源丰富,道路建设围两侧基本上属于未开发区域,土地闲置,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在未来的十年,大工业区的发展阶段正逐步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其土地价值将不断显现出来。

为配合大工业产业发展的整体推进,促进东北部地区的发展,将对片区的交通设施、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均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应不单能满足现有需求,更需为片区未来发展预留充足容量。

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

3.1大工业区规划概况

根据大工业片区规划用地布局框架,本片区将由五大组团构成,分别为大工业行政中心区组团、出口加工区组团、燕子岭组团、市政走廊组团、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组团。

(1)大工业行政中心区组团

大工业行政中心区组团是大工业区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体中心,服务整个大工业区,也为39.57km2大工业片区提供了部分居住、商业与公共配套等设施。

(2)出口加工区组团

出口加工区组团包括市出口加工区与周边用地,承担出口创汇与带动整个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是大工业片区的主要产业基地之一,是市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出口创汇基地。

其中市出口加工区占地3km2。

(3)燕子岭组团

燕子岭组团主要包括:

大工业居住生活配套、硅峰软件园与部分村庄建设用地。

它的功能主要包括:

为出口加工区提供居住配套7—8万人,提供科技研发产业用地(硅峰软件园)。

(4)市政走廊组团

市政走廊组团主要为六号高速公路、市政管线预留用地,是全市市政走廊网络的一部分,是必须保证的用地区域,该组团另一用途是作为平衡大工业全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用地。

(5)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组团

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组团是片区5个组团中用地最多的组团,它主要包括产业用地、研发用地、居住用地与发展备用地,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用地储备,是大工业的另一个主要产业基地,在该片区将结合各功能片设立相对集中的居住配套区,缩短工作生活之间的距离,为开发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3.2金联路功能定位分析

根据《市龙岗区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修编)——坪山、坑梓》、《市东部工业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等规划,金联路为市大工业区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道路北起深汕高速公路北侧,往南延伸至临惠路,并与境道路南北贯通,根据道路等级与周边路网情况,可以确定本项目的主要交通功能为:

为金沙片区中部提供南北向主要交通走廊和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

为道路沿线用地提供进出口联络道路,承担道路沿线交通集散;

由于本道路与深汕公路、锦绣东路等主干道相交,所以金联路承担市大工业区金沙片区大量对外交通转换;

3.3交通流量预测

目的与目标

交通量预测是以现状调查和规划资料收集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规划,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道路本身与周边的路网在未来规划年限所分配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进而确定道路的技术标准、相交路口的渠化方式等,为投资决策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交通设施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当前城市交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

交通量预测是交通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是决定道路设施建设规模的重要前提。

围和年限

预测围∶本次交通量预测的围包括金联路道路所分配的断面交通量以与沿线各主要交叉处的各向交通流量预测。

预测年限∶预测基准年为2010年,预测目标特征年为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

3.2.3交通预测方法

道路交通量预测采用的预测模型是TRIPS交通规划模型,利用传统的四阶段法进行交通具体分析和评估,适用于规划和测试交通规划方案、道路网络的改变、公共交通政策和服务、收费道路政策和限制等方案,主要面向道路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由一套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协调的若干计算机模块(组)构成。

包含: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组);

出行矩阵分析、预测模块(组);

道路建模、配流分析模块(组);

公共交通建模、配流分析模块(组);

图形显示(打印)模块(组);

它以确定的出行矩阵与道路网络,算出不同的出行路线与每段道路的车流量、饱和度和行车速度等数据和指标。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即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对项目所在地区进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交通量发生量预测、交通量分布预测和交通量分配预测。

3.2.4交通预测过程

交通预测总体思路

通过对城市的社会经济、人口与岗位、货运量与现状交通之间的定量分析,建立基年交通模型。

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包括经济、人口规模、货运发展等),建立预测年的四阶段交通模型,进而得到本项目预测年限的交通量。

交通预测输入要求

根据前述交通模型体系,在模型计算前,我们需要根据预测年规划资料,对各模型阶段进行相关资料的输入,其中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输入包括:

预测年的交通网络与交通组织管理

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周边现状道路网和规划路网,以与可能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

人口与岗位

包括各交通小区的人口与岗位分布量与其构成。

人口与岗位主要根据用地规划推算得到。

对于研究区域的人口与岗位分布,需要根据用地规划进行重点核算。

经济状况

出行强度与居民收入状况息息相关,经济越强,收入越高,出行的需求就越旺盛,并表现在出行率的提高上。

出行特征参数

不同类型的人口与岗位,其出行的发生率、吸引率以与分布与方式选择特征差异较大。

模型中采用的参数由历年所进行的居民出行抽样调查与出行意向调查统计分析得到。

交通流特征参数

不同等级、不同形式的道路,其交通流的特性不同,这是影响交通分配环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交通流特征参数一般根据我们每年所进行的车速与流量调查进行标定与修正。

各相关前景与参数的输入完后,就可以进行模型中各阶段模块计算,并到得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

3.2.6交通预测结果

本项目大致在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因此,预测基准年为2010年,预测目标特征年为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

预测结果如下:

表3—1特征年研究道路高峰小时断面交通量

年份

2010

2015

2020

2030

路段交通量(pcu)

2696

3403

3896

4355

第四章工程建设条件

4.1项目沿线用地情况

规划用地情况

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位于大工业区的东部,紧邻惠阳边界,沿线规划用地为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是大工业区区产业集中地区。

图4-1沿线规划用地图

沿线用地情况

金联路(锦绣东路—临惠路)沿线现状为未开发用地,周边无建构筑物,道路沿线所经区域分布有池塘。

图4-2沿线现状用地图

4.2工程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

市位于省南部,珠江口东侧,濒临南海,毗邻XX。

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6′-114°37′,北纬22°27′-22°52′区域围。

大工业区位于市东北部,东接惠阳与澳头港,南面毗邻盐田港,西通龙岗、宝安、等地,北上市,是与沿海西部地区通往沿部地区的交通要地。

本项目位于大工业区东北部,属坑梓街道办辖区。

地形地貌

市大工业区的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坪山盆地,地势舒缓,建设条件良好。

地势为西、南、东南高,东北、北低,中部东西走向为宽谷冲积台地和剥蚀平原,适于开发建设与耕作;西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连片山地,属砂页岩和花岗岩赤红壤。

辖区最高峰为坪部的田心山,海拔683.70m,最低点为坑梓北部的龙岗河,最低点约17.0m。

岩土层结构与性质

根据钻探情况分析,沿线沿途层从上至下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以与石炭系基岩。

各岩土层的特征分别叙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

杂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粘性土与少量生活垃圾回填,呈松散状,分布围不大。

素填土主要由粘性土回填。

(2)第四系冲洪积层

有机质土:

深灰~灰黑色,饱和,可~软塑状。

粘土:

褐黄色、灰白色、砖红色,稍湿~湿,可塑状,含粉砂,局部过渡为粉土。

细砂:

灰色~灰白色、褐黄色,饱和,稍密状,以细纱为主,局部含少量粘土、石英砾与卵石。

卵石:

灰白色、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卵石以石英为主,多呈次棱角状。

(3)第四系坡积层

粉质粘土:

主要有褐黄色、砖红色,局部白色、褐红色,硬塑~坚硬状,主要由粘土组成,少量粉砂,含强风化岩碎石。

(4)粉质粘土:

颜色杂,主要有砖红色,紫色、灰色,局部黄褐色、白色、灰黑色,可塑~坚硬状,主要由粘土组成,局部过渡为粉土、粉砂。

(5)石炭系基岩(CI)

沿线基岩主要是泥岩、细砂岩,以与岩。

根据风化程度差别划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

强风化泥岩:

颜色杂,主要是紫红、白色、黄褐色,半岩半土状,局部碎块状,岩块2~4cm,手可折断,原岩结构清晰。

强风化细砂岩:

颜色杂,主要是白色、紫红、黄褐色,半岩半土状,局部碎块状,岩块2~5cm,手可折断,原岩结构清晰。

中风化细砂岩:

深灰色、紫红色、白色、褐色。

细粒砂状结构,岩芯碎块状,裂隙很发育。

微风化岩:

呈白色,细粒结构,坚硬,岩芯长柱状。

气象、气候

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分,但年际变化较大,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为22.4℃;

极端最高气温:

36.6℃;

极端最低气温:

1.4℃;

多年平均降雨量:

1900mm;

最高日降雨量:

338.5mm;

平均相对湿度:

79%;

常年主导风向:

东南风和东北风,夏秋季多台风。

河流水系

金联路所经区域规划有一人工水系。

地震

根据深府办[1992]112号文件,按市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场地位于地震烈度Ⅶ度区。

红线与拆迁条件

本项目道路红线用地控制较好,除有少量临时建筑物外,基本无拆迁,现场沿线踏勘时未发现文物、名木、古迹等设施。

施工条件

本项目施工用水可与当地水务部门联系,就近接入,以满足工程的需要;施工用电可以与当地电力部门协调解决就近牵引,能保证工程用电。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条件良好。

第五章建设标准与工程方案

5.1建设标准

1)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2)设计行车速度:

50km/h;

3)桥涵荷载标准:

城—A级;

4)道路规划红线宽度:

40米;

5)路面荷载标准:

BZZ—100;

6)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

7)抗震标准:

地震动峰加速度:

0.1g;

8)设计使用年限:

道路—20年、桥梁—100年;

9)桥梁设计洪水频率:

1/100。

5.2设计原则

1)根据相关规划进行设计,道路设计满足相关规划要求;

2)根据交通预测,确保行车安全快捷顺畅,并力求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节省投资;

3)根据道路所处的位置,应有较高的景观要求,绿化要有特色并与周边景观协调统一;

4)尽量减少拆迁和占地,设计应考虑工程投资的经济性;

5)道路设计要与周边用地协调:

平面上,尽量不突破已规划的道路宽度;竖向上,尽量照顾两侧用地标高,满足道路衔接要求;

6)道路设计要充分考虑周边现状用地“进出”要求,避免降低其可达性;

7)要充分体现“公交优先”的原则,重视公交停靠站在道路设计围的合理布设;

8)道路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行人交通组织设计;

9)“以自然为本”,追求二十一世纪的“生态环保”目标,尽量增加道路绿化用地,灵活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形成宜人的交通空间;

10)现已建成的市政管线符合规划要求时,尽量予以利用。

道路横断面布置应满足市政管线布置要求,道路竖向设计应满足道路沿线排水、排洪要求;

11)桥梁设计注重桥型选择,造型美观轻巧,色彩明快,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12)推广应用新技术,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5.3工程围与规模

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金联路地处市龙岗区东部新城东北角位置,为市大工业区金沙片区中部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道路北起深汕高速公路北侧,下穿深汕高速公路后往南延伸至市境,并与市境道路对接,规划道路全长约6.4公里。

本次设计的金联路为其中一段,设计围北起锦绣东路,南至临惠路,两路口中心间距为779.831米,其中金联路与锦绣东路路口设计纳入锦绣东路设计围,金联路与临惠路交叉口纳入临惠路设计围。

除去南北两端交叉口围,本次设计的金联路长度为648.329米。

工程围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照明工程、电讯工程、燃气工程与其他附属工程。

5.4道路工程方案

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等规划,金联路为市大工业区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道路北起深汕高速公路北侧,往南延伸至临惠路,并与境道路南北贯通。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0米,双向四车道,道路设计车速为50km/h。

本次设计的金联路为其中一段,北起锦绣东路,与锦绣东路交叉口坐标为X-41113.020、Y-150928.754,往南延伸至临惠路,与临惠路交叉口坐标为X-40483.132、Y-151388.527,道路全长779.84米。

本段道路呈直线,道路沿线无平曲线。

根据规划,本段设计道路与一条城市支路——青聚路呈“十”字型交叉。

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金联路所经区域规划有一人工湖,所以需要设计桥梁一座,桥梁长度为150.0米。

由于金联路为金沙片区中部唯一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根据交通分析与预测,金联路近期交通需求不是很大,双向四车道可以满足交通需求,2015年以后道路交通功能比较强,需拓宽改造成双向六车道,为了避免以后桥梁加宽改造的难度,本次将桥梁部分设计为双向六车道。

本次设计的金联路属于新建道路,道路沿线现状为未开发用地,周边无建构筑物,道路沿线所经区域大多分布有池塘。

具体详见《道路平面图

(一)、

(二)、(三)》。

主要节点设计

1)锦绣东路交叉口

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锦绣东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近期规划为双向四车道。

金联路与锦绣东路呈“十”字交叉,该交叉口纳入锦绣东路设计围,本次设计与锦绣东路预留的路口衔接。

路口设置右转渠化岛、右转专用车道,未设计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了一条直左车道。

具体详见《交通设施平面图

(一)》。

该路口采用平交灯控形式。

2)青聚路交叉口

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金联路与城市支路——青聚路呈“十”字形交叉。

具体详见《交通设施平面图

(二)》。

本次设计该路口采用平交灯控形式。

3)临惠路交叉口

根据《市LG301-05号片区【金沙片区】法定图则(草案)》,临惠路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

金联路与临惠路呈“十”字交叉,该交叉口纳入临惠路设计围,本次设计与临惠路预留的路口衔接。

路口设置右转渠化岛、右转专用车道,未设计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了一条直左车道。

具体详见《交通设施平面图(三)》。

该路口采用平交灯控形式。

纵断面布置

1)设计原则

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研究道路纵坡的大小、长度,以与它们之间的配合。

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方便两侧用地的出入、节点的设置形式、平面要素、汽车的行使性能、通行能力、经济性等因素,以达到行车的安全顺畅、车速的匀和变化、工程运营经济,以与线形视觉的连续圆滑与行车的舒适。

纵面线形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道路的竖向设计应与道路两侧的建设用地标高相适应,满足两侧用地与道路的衔接,保证周边建设用地“进出”要求,避免降低其可达性;

●道路的竖向设计应满足道路沿线各控制因素的需求,特别应满足节点的选择形式所需净空的要求;

●道路的竖向设计应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力求填挖平衡,减少弃土,减少外借土方,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破坏,施工后应对边坡进行维护,杜绝山体裸露现象;

●道路的竖向设计除应满足设计规要求,还必须根据地形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各种车辆的机械性能,避免在短距离出现频繁起伏或中间暗凹的线形;

●道路的竖向设计要考虑施工的方便、可操作性与工程投资的经济性。

2)道路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道路沿线所经区域地势平缓,呈南北高、中间低态势,现状地面标高介于29.809~42.487米(黄海高程系统,下同)之间。

道路所经区域多分布有池塘,目前没有建设用地。

根据规划,本项目道路沿线两侧均为工业用地。

道路纵断面设计,在满足规划竖向要求、道路排水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同时满足周边用地进出与排水需求。

本道路纵断面各项指标为:

最大坡度—1.173%;最小坡度—0.5%;最小坡长—49.831米(与临惠路交叉口标高衔接段);最小竖曲线半径——凹形:

3000米、凸形:

8000米。

具体详见《道路纵断面图

(一)、

(二)》。

道路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