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608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殊季节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2.7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2.8《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ISO9001:

2008);

2.9《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04/ISO14001:

2004);

2.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11);

3、现行规范、标准、规程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8);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0268-2008);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2)《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1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14)其它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程、文件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项目总述

赤峰市地处自治区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41°

17′10″~45°

24′15″,东经116°

21′07″~120°

58′52″。

东、东南与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市相连,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西、北与锡林郭勒盟毗邻,是连接东北、华北和内蒙古的咽喉要塞,号称北京北大门,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也是内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

赤峰城南全互通立交工程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现况铁南大街与赤平公路交汇处,现况铁南大街与持平公路(205省道)相交处,铁南大街宽7米,采用两孔15米框构桥下穿赤平公路。

赤平公路宽24米,为双向两车道,赤平公路上跨北侧赤峰铁路(京通铁路段)处为现况城南立交桥,桥梁全长580.84米。

铁南大街以北城南立交桥东侧为现况土路,交通量很少,铁南大街以南赤平公路西侧为现况辅路,宽度7.5米,与铁南大街交叉,供交通转换,南北向交通流量较大。

根据规划,铁南大街与赤平公路交汇处采用完全苜蓿叶互通式立交,从而实现两条路的全互通。

本工程采用完全苜蓿叶互通式立交,共设置铁南大街及赤平公路两条主线、8条匝道、6条辅路,现况高差较大。

建设单位:

赤峰市红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总造价2.1亿元人民币。

第二节施工范围内工程概况

1、道路工程

1.1铁南大街

本道路西起城南西路,东至城南中路,全长599.554米。

道路红线宽40米,采用两块板道路断面型式,为城市主干路。

标准断面为:

3+14.5+5+14.5+3=40米,其中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机动车道各宽14.5m,两侧人行道各宽3.5m。

车行道采用抛物线接直线形路拱,路拱横坡。

路面结构: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F)、改性沥青粘层油、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6mm沥青下封层、透层油、2×

2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30cm级配砂砾。

人行道路面结构:

人行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

6cm彩色水泥砖、2cm1:

2水泥砂浆、18cmC15水泥稳定级配砂砾、20cm级配砂砾。

1.2城南立交A主线

城南立交全互通工程A主线铁南大街下穿赤平公路,西起城南中路,东至城南立交桥边界。

全长781.434米。

立交桥以西道路红线宽40米,立交桥段道路红线宽度为34.25-46.25米,采用两块板道路形式,为城市主干路。

立交桥以西标准断面为3+14.5+5+14.5+3=40米,其中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机动车道各宽14.5m,两侧人行道各宽3.5m;

立交桥段断面形式,由于受匝道影响,单幅车行道宽度由11.0m变化到18.25m,局部路段硬路肩0.75m,土路肩上设置波形护栏,局部路段安全带0.5m。

车行道采用抛物线接直线形路拱,路拱横坡为1.5%,人行道采用1.5%直线路拱,土路肩为2.5%直线型路拱。

1.3赤平公路改造

赤平公路道路改造工程共分三段,第一段为城南立交桥北引道,第二段为城南立交桥南引道,第三段北起上跨铁南大街桥,南至南山东街以南约40米,全长673.714米。

道路红线宽24m,为一块板道路断面型式,为城市主干路。

标准断面:

主路路基宽度为24m,双向四车道,中间设置56.6cm宽防撞护栏,在车行道两侧设置50cm宽防撞护栏。

主路采用直线型路拱,桩号k0+432.098~k0+214.45段为与桥梁顺接,超高横坡度由4.2%至1.5%;

桩号k0+360.59~k0+430.491段为顺接城南立交桥和上跨铁南大街桥的路拱超高渐变段,超高坡度由5.6%至1.5%;

桩号k0+525.707~k0+911.872段为1.5%的两面坡。

主路保护性路肩横坡为2.5%。

1.4匝道工程

匝道部分共设置8条匝道,编号B~I,道路长度、平曲线见下表。

F、C、H匝道为减少占地一侧设置挡墙,另一侧设置护坡,路基宽度为9m,标准断面为:

挡墙0.5m+硬路肩3.25m+车行道3.5m+硬路肩1m+保护性路肩0.75m,挡墙上设置防撞护栏,保护性路肩设置防撞护栏。

B、D、E、G、I匝道两侧设置护坡,,路基宽度为9.25m,标准断面为:

保护性路肩0.75m+硬路肩3.25m+车行道3.5m+硬路肩1m+保护性路肩0.75m。

B、D、G、I匝道两侧保护性路肩上设置波形护栏,E匝道两侧保护性路肩上设置防撞护栏。

匝道采用直线型单面坡,路拱横坡为1.5%,匝道全路段设置超高,超高横坡为1.5%,D匝道超高缓和段为D0+74.377~D0+94,其他路段超高缓和段从缓和曲线起点开始设置,到缓和曲线终点结束,超高旋转以道路中心线为基准点,圆曲线范围内横坡为超高值。

匝道路面结构层厚度为77cm,自上而下依次为:

4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

土(AC-16F)、改性沥青粘层油、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6mm下封

层、透层沥青、36cm水泥稳定碎石(两步)、30cm天然级配砂砾。

1.5辅路工程

辅路工程共设置分六条辅路,代号分别为FH、FC、FN、FB、FF、FE。

FH辅路位于H匝道外侧,南北走向,连接铁南大街与赤平公路,为铁南大街进入赤平公路的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

FC辅路位于C匝道外侧,南北走向,连接赤平公路与铁南大街,为赤平公路进入铁南大街的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

FN辅路为东西走向,连接FH与FC辅路,为东西向非机动车及行人穿越赤平公路提供路径,FB辅路为东西走向,连接FE与FF辅路,为东西向非机动车及行人穿越赤平公路提供路径;

FF辅路位于F匝道外侧,南北走向,连接双拥碑方向与铁南大街,为双拥碑方向交通进入铁南大街的桥下通道;

FE辅路位于E匝道外侧,南北走向,连接铁南大街与双拥碑方向,为铁南大街交通进入双拥碑方向的桥下通道。

四条道路全长为1716m,道路红线宽5m,为单幅路道路断面型式。

FH辅路起点为(坐标点:

X=4683100.409,Y=664005.764),终点为(坐标点:

X=4682953.613,Y=664463.020),道路全长570.632m。

FC辅路起点为(坐标点:

X=4683011.375,Y=664458.077),终点为(坐标点:

X=4683442.224,Y=664590.882),道路全长524.268m。

FN辅路起点为(坐标点:

X=4683142.316,Y=664230.802),终点为(坐标点:

X=4683192.562,Y=664450.717),道路全长308.869m。

FB辅路点为(坐标点:

X=4683482.036,Y=664444.913),终点为(坐标点:

X=4683366.4223,Y=664240.744),道路全长311.1397m。

辅路工程红线宽5m,单幅路道路断面型式,标准断面为:

3.0+2.0=5.0m。

其中非机动车道宽3m,人行道宽2.0m。

路拱横坡为1.5%,直线形路拱。

辅路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

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F)、改性沥青粘层油、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透层沥青、18cm水泥稳定碎石、20cm天然级配砂砾。

2、桥涵工程

2.1赤平公路上跨铁南大街桥工程

该处现状铁南大街宽7m,采用两孔15米框构桥(斜交角度为50度)下穿赤平公路。

赤平公路宽24米,为双向两车道。

现状框构桥板底纵横向裂缝分布密集,现状板底采用碳纤维布及钢板进行加固,且桥台前墙竖向裂缝,急需进行改造。

施工时将现状框构桥顶板及侧墙拆除,再进行新建桥梁。

新建桥梁位于赤平公路上跨铁南大街处,桥梁全长为96米,斜交角度为30度,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径20m+28m+28m+20m),两端桥台处各设一道80型伸缩缝。

下部结构采用肋板式桥台,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全桥分上下行两幅设计,总宽为34米,单幅桥宽17米(0.5米护栏带+15.25米车行道+0.75米检修道+0.5米防撞护栏)。

2.2原城南立交桥加固改造工程

原城南立交工程桥位于赤峰市东南出入口,与省道205线相接,是赤峰市通往辽宁省朝阳、锦州等地区的重要通道。

现状桥梁介绍:

现状城南立交桥位于赤平公路主线,跨越京通铁路上、下行线,桥梁全长580.84m。

原桥为22孔先张预应力简支空心板结构,桥梁全宽24m(0.5m外侧护栏+11.217m车行道+0.566m中间护栏+11.217m车行道+0.5m外侧护栏)。

桥梁分孔为8x25m+30m+3x25m+4x30m+6x25m。

桥梁处于半径R=500m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桥梁段设有超高,桥面横坡为0%~6%。

原桥车辆荷载为: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采用85年的公路桥梁通用规范标准。

新建全互通立交的D、E、F匝道分别接于本工程的第22、18、19孔,匝道桥拼接处17#、18#盖梁需拆除重建,上部结构与本工程中板通过湿接缝连接。

原城南立交加固改造工程,包括17#、18#盖梁的拆除重建。

本工程为原城南立交加固改造工程。

对原有上部结构及附属拆除,新建桥梁上部结构及附属,新建桥宽24.37m(0.685m外侧护栏+11.217m机动车道+0.566m中间护栏+11.217m机动车道+0.685m外侧护栏),上部采用预应力小箱梁;

对原盖梁进行加固改造并替换原有支座及垫石。

新建上部结构跨径布置为:

4x25m+4x25m+30m+3x25m+4x30m+6x25m简支。

桥梁在0、17、18、19、20、21、22号墩(台)设GQF-Z80型伸缩缝,4、8、9、12、16号墩设MZL-160型伸缩缝,其余处为连续。

2.3D匝道桥工程

D匝道桥位于赤峰市城南全互通立交桥D匝道与主线赤平公路相交处,D匝道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位于D匝道上为0#台至2#墩,第二部分为2#墩至3#台。

第一部分位于赤峰市城南立交桥D匝道处,桥梁上部形式为2X16米跨为现浇简支板;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和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桥梁墩号0-2#,孔位为第一至第二孔;

桥梁于0#台和2#墩位置各设置一道伸缩缝,其余为桥面连续,其中2#墩为两部分共用桥墩,桥面宽度依据道路红线宽度进行设置,桥面护栏宽0.5米,其余部分为道路车行道与路肩宽度,宽度范围7.8~8.45米;

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

第二部分位于赤峰市城南立交桥D匝道与主桥相接处,桥梁上部形式为现浇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跨径为22.86米;

新建箱梁对应主桥第第22孔箱梁中板并与其湿接;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和肋板式桥台,新建桥梁墩台号为2#和3#,桥梁孔径为第三孔,其中2#墩为与匝道桥共用桥墩。

桥面宽度依据道路匝道宽度进行设置,桥面护栏宽0.5米,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

2.4E匝道桥工程

E匝道桥工程位于赤峰市城南全互通立交桥E匝道与主线赤平公路相交处,E匝道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位于E匝道上为0#台至5#墩,第二部分为5#墩至现状16#墩。

第一部分于赤峰市城南立交桥E匝道处,桥梁上部形式为5X16米跨为现浇简支板;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和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桥梁墩号0-5#,孔位为第一孔至第五孔;

桥梁分别0#台和5#墩位置各设置一道伸缩缝,其余为桥面连续;

其中5#墩为两部分共用桥墩,桥面宽度依据匝道红线宽度进行设置,桥面护栏宽0.5米,其余部分为道路车行道与路肩宽度,宽度范围7.8~8.45米;

第二部分位于赤峰市城南立交桥E匝道与主桥相接处,桥梁上部形式为现浇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跨径分别为25.517米和23.592米;

桥梁孔径分别为第六孔和第七孔,两跨新建箱梁分别对应主桥第16孔和第17孔箱梁中板并与其湿接。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新建桥梁墩号为5#,其中5#墩为与匝道桥共用桥墩,现状17#墩盖梁为主桥新建盖梁,具体详见主桥设计。

2.5F匝道桥工程

F匝道桥位于赤峰市城南全互通立交桥F匝道与主线赤平公路相交处,F匝道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位于F匝道上为0#台至2#墩,第二部分为2#墩至6#台。

第一部分位于赤峰市城南立交桥F匝道与主桥相接处,桥梁上部形式为现浇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跨径分别为24.35米和22.44米;

两跨新建箱梁分别对应主桥第18孔和第19孔箱梁中板并与其湿接;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新建桥梁墩号为2#墩,2#墩为与匝道桥共用桥墩。

桥面宽度依据匝道红线宽度进行设置,桥面护栏宽0.5米,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

第二部分位于赤峰市城南立交桥F匝道处,桥梁上部形式为15.13+3x16米现浇简支空心板;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和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桥梁墩号2-6#,分别在2#墩和6#台位置各设置一道伸缩缝。

桥面宽度依据道路红线宽度进行设置,桥面护栏宽0.5米,其余部分为道路车行道与路肩宽度,宽度范围9.0~9.45米;

2.6涵洞工程

在B、C、D、E、F、G、H、I匝道下各设置一处箱涵通道,通道净空分别为BxH=6.0mx2.5m、6.0mx5.0m、6.0mx2.5m、6.0mx2.5m、6.0mx2.5m、6.0mx2.5m、6.0mx5.4m、6.0mx2.5m

箱涵设计荷载:

城--A级;

箱涵净空:

BxH=6.0mx2.5m、6.0mx5.0m和6.0mx5.4m;

钢筋:

为HRB400钢筋,箱涵涵身为C40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设30cmC20混凝土基础;

桥涵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地下水环境类别:

Ⅲ类.

3.主要工程数量表

城南全互通立交工程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特殊季节施工方案

第一节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根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

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1、冬季施工组织措施

1.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冬期施工领导机构,负责安排、管理、落实、检查各项冬施工作。

成立冬施管理小组,负责对各自施工项目的冬施管理工作,编制各施工项目的冬期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服从项目部的统一管理;

1.2在进入冬施前,现场必须遵照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冬施的材料和技术准备工作,确保冬施的顺利进行;

1.3凡进行冬期施工的项目,要复核施工图纸,对不宜进行冬期施工的工艺,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1.4加强冬施信息反馈,认真研究每年的冬季气候特点,详细记录日、旬、月的气象情况,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1.5做好施工人员的冬期施工培训工作,冬期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等项工作,准备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落实后方可进行冬施;

1.6办公生活区采用电器供暖,为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若必须安排冬期施工,要提前准备热源和临时供热设施,保证作业环境温度不低于施工工艺要求的最低温度,确保工程质量;

1.7水管保温:

场内的水泵房、库房等设施要做好保温,进入冬期施工前,完成对水龙头、管道的保温防冻工作。

布设或调整现场的施工用水、消防用水管线时,优先采取埋设入地的方式,埋置深度要求管线深于冰冻线,同时做好保温;

1.8项目部办公生活区及工人生活驻地采取电器供暖的方式,严禁私自烧煤炉取暖,谨防煤气中毒;

1.9雪天过后,及时清除施工临时路、脚手架踏板上的积雪、冰层,确保通行安全。

2、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2.1土方工程

2.1.1土方开挖

(1)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并连续施工。

(2)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采取防滑等措施。

(3)冬期挖方按规范放坡,并保持边坡平直,防止反复冻融,分层剥落。

(4)冬季挖基槽(坑)要合理安排工序,减少晾槽时间,坚持随挖随清,随清随覆盖的原则,防止槽底冻结。

开挖时预留20cm原状土层,由人工在基础施工前进行清底,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来不及进行基础施工时,进行覆盖保温。

保温材料使用防火草帘,再加盖一层塑料布。

一般气温0℃至-10℃覆盖两层防火草帘,-10℃以下覆盖三至四层防火草帘。

保温材料的铺设宽度为待挖基槽(坑)宽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5)做好槽底排水措施,保证管道基底部位无积水和渗水。

必要时在基坑两侧设置盲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积水,同时施工降水机组要连续运转,不得停顿,确保排水管道畅通。

(6)槽底超挖时采用级配砂砾或砂砾回填夯实。

2.1.2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2)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3)准备用于冬期回填的土方大堆堆放,表面覆盖两层草垫,以防冻结。

(4)基坑回填时,自下向上,边清除槽梆冻土,边回填。

清除厚度不小于20cm。

2.2路基工程

2.2.1冬期挖方路基施工应适当增加预留厚度,配合挖土及时进行挖方边坡的修整与加固。

2.2.2填方土层宜用未冻、易透水的好土填筑,填土高度应符合规程规定。

在气温低于-5℃时,每层虚铺厚度较常温施工所规定的标准值小20%~25%。

2.2.3碾压前应制定具体措施,对铺土层及时碾压密实,已铺地段应采取覆盖等措施,防止冬期路基受冻。

2.2.4施工中有较长时间中断时,路基分段的结合部应留成阶梯形,每层宽度不小于1m。

2.2.5埋设于道路范围内的管道沟槽不得用冻土回填,并采取覆盖等措施使回填土不受冻。

2.3砌筑工程

2.3.1砌筑前将砖、砌块和石材表面的污物、冰、雪、霜清除掉,遭水浸泡冻结后的砖或砌块不得使用。

2.3.2砂浆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冬期砌筑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2.3.3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和冰块。

2.3.4冬季砌筑砂浆的稠度,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可通过增加石灰膏的办法来解决。

2.3.5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子的温度不得超过40℃。

使用时砂浆的温度在环境最低气温低于-10℃以内时,不低于5℃。

当环境气温在-10℃至-20℃时,则不低于10℃。

砌筑时砖和砌块表面与砂浆的温差不宜超过30℃,施工时砂浆的稠度一般控制在9~12cm。

2.3.6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按常规要求外,还要记录室外空气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2.3.7砂浆试块的留置,除按常温规定要求外,还要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2.3.8砌筑时砂浆温度不低于5℃。

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按常温施工提高1级。

养护除采用覆盖养护法外,还要采用电加热法养护。

2.3.9墙体砌筑要选择在气温相对暖和天气的中午进行,砌筑用砖要清洁,不得带有冰雪等物,施工完毕后外露面进行覆盖、围挡。

抹面施工必须在0℃以上和无风天气进行。

抹面施工前采用热盐水将墙面刷净,然后再进行抹面作业。

抹面完成后要对外墙进行围挡保温。

2.3.10每日砌筑后,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扫净砌筑表面。

2.4钢筋工程

2.4.1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