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0977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docx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测试题

1.人们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这主要体现了()

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才能指导社会变革

2.哲学作为一种思辨的学问,给予社会发展巨大的影响。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B.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C.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所包含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3.从哲学的角度讲,下边漫画的

[     ]

①忽视了社会实践是哲学产生的基础②没有认识到思维离不开存在③否认了存在对思维的决定作用④否认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

这些故事说明

[    ]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表明

[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及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6.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他说:

“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及天命作对呢?

”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④

7.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

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说过,艺术对于哲学家来说就是崇高的东西,因为艺术好像给哲学家打开了至圣所。

哲学家的观点表明(   )

A.具体科学积累的结果就是哲学的产生

B.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生活之中

C.哲学对具体科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D.哲学发展的基础在于具体科学的发展

 

9.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

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10.下列成语能正确反映思维及存在关系的是 

[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掩耳盗铃 

C.指鹿为马          

D.画饼充饥

11.荀子说: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

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2.庄子《大宗师》:

“夫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及这一思想不相符合的观点是

[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 

C.绝对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1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7年5月1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常态的进一步回归。

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体现了

[    ]

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B.思维及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能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14.下边漫画蕴含的哲学观点应该是

[    ]

A.思维决定存在         B.存在决定思维   

C.物质依赖于意识       D.意识是本源的

1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

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及神”、“心及物”、“理及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物质及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7.及漫画《高考压力》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气者,理之依也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搜索引擎很厉害,但只能搜索过去发生的事,不能搜索未来还没发生的事。

”这一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

19.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

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没看见过棕色熊猫。

下列说法及这种世界观相一致的是(    )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观点分类:

1.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2.荀子: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3.王夫之: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4.德谟克利特:

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

5.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良能指的是人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

6.陆九渊:

心即理也;求理于吾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7.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8.王守仁:

心外无物。

9.朱熹:

理在气先。

10.荀子:

形具而神生。

11.王充: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12.范缜:

形谢神灭。

13.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也。

14.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15.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集合。

16.马赫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17.尼采:

意志高于一切。

18.叔本华:

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19.波格丹诺夫:

经验是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

20.杜威: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21.庄子:

万物及我为一。

22.黑格尔: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约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23.柏拉图: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4.和颐:

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25.朱熹:

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26.人为天命所主宰。

 

到底如何区分主观及客观?

主观指的是人本身和受其意识支配的方面,客观指的是人以外的方面。

因此,主观唯心主义是指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源,也就是认为人或者人的意识创造了万物。

比如,英国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我们所见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感觉的集合,这即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我国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也是一位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心创造出来的。

在考试中,常常会给出一段材料或者古人的一句话让应试者去判断究竟属于哪一种思想。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判断主观唯心主义的秒杀技巧,就是找关键词法。

也就是只要题中出现了我、我的心、感觉和人这些字眼的时候,那么就可以初步的判定为是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指的是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源,也就是把人以外的精神(即脱离任何个人的、独立于人之外的精神,如:

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当做世界的本源。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女娲造人等等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柏拉图曾经说过“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意思是说理念先于人存在,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在应试过程中,同样可以适用关键词法。

在题目中,凡是出现了道、理、绝对理念、天、神和上帝等字词的时候,基本上可以断定为客观唯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