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1365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docx

8110烧碱氯压机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氯气压缩机

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电机型号

电机参数

数量

300PA0401a

氯气压缩机

Q=4500Nm3/h,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工作转速10450rpm,机组外型尺寸~6000*2300*2260mm

4H-4/4500

YKK系列异步电动机

P=560KW,2极,防护等级IP54,F级绝缘,冷却方式为空空冷。

1

1.产品用途及结构简介

4500离心式氯气压缩机成套装置供年产12万吨左右氯碱厂输送氯气之用。

全套装置包括主机、集装式润滑油站、氯气冷却器、随机自控仪表。

同时还可为用户提供转子、轴承、气封等备件和易损件。

1.1系统的功能

经氯气处理工序前道干燥,除雾净化等预处理的氯气(含氯≥95%,含氢≤0.6%,含湿量≤100ppm,无酸雾夹带)经离心式氯气压缩机增压至所需压力后分配到各工序。

1.2主机系统的流程简述:

由氯气处理前道预处理的清洁干燥的氯气经机前除雾器再次除雾过滤后被吸入主机一级进口,由高速旋转的叶轮对其进行做功,使其得到较高的动能和压能,气体离开叶轮后进入扩压器和蜗壳,使动能转变为压力能,但由于氯气的速度快,比重又大,所以摩擦损失很大,这种耗损能至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因此由蜗壳出来的气体应进行中间冷却后进入第二级,重复上述过程,使气体压力提高并分配到各用氯部门.

1.3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4H-4/4500

型式:

单吸四段四级

介质成份(V%):

95%以上Cl2:

含水量<100ppm,除尘;

气体流量:

4500Nm3/h(标准状态)

进口压力(A):

0.083MPa(A)

进口温度:

<40℃

出口压力(A):

0.46(A)

出口温度:

40℃(未级冷却器出口)

工作转速:

10459r/min

等温效率:

ηis=63.95±3.8%

机组噪音:

距机组1米处不大于85分贝

驱动电机:

560KW

增速器:

平行轴增速

机组外型尺寸:

6000X2200X2350(长×宽×高)

机组总重:

15400(不含辅机)

氯气冷却器:

换热面积F=176m2

冷却水上水温度不大于30℃

冷却水上水压力小于本级氯气压力

单台重量6000Kg

集装式油站:

润滑用油Hu-46#/32#汽轮机油

供油压力0.20MPa

流量360L/min

重量3500Kg

2.结构概况

2.1主机

主机由安装在同一底座上的压缩机、增速器和电机组成,其结构紧凑,便于安装找正,压缩机为水平剖分型,单吸离心式,主要由机壳、隔板、转子、气封、前后轴承室、径向和止推轴承等部分组成。

气体经各段压缩后分别进入冷却器冷却,以保证氯气的正常输送。

压缩机转子由主轴、叶轮、推力盘、轴位移盘及气封套组成,第二级叶轮采用反向安装,并置于与第一级叶轮相应的对称位置,既可以平衡部分轴向力,又便于密封。

叶轮为铣制叶片焊接结构,材料选用镍铬钼合金钢,以满足叶轮在高速旋转下的高强度要求。

为了使机组能安全平稳运转,单个叶轮先作平衡,在转子组装时再逐级做动平衡。

为了防止在运行过程中有氯气泄漏,机组采用了充、抽气密封装置,充入经过除尘、干燥后的氮气。

为防止氯气污染润滑油,在机壳与轴承间还设有单独的充气气封装置。

为了防止氯火的产生,密封片采用为高熔点的镍片,其相应位置上的轴套也采用了较高熔点的镍铬合金。

2.2集装式油站

本装置的润滑油系统采用集装式油站供油。

油箱、油泵、油冷器、滤油器等以及相应的自控仪表均安装在同一公共底座上,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合理,操作及维护十分方便。

系统设有过压保护装置,供油压力由气动薄膜调节阀调节,非常稳定。

此外该油站还附带高位油槽,可在事故状态下提供5分钟润滑油量。

油站选用了两台离心式油泵,泵的工作压力0.6MPa,流量360L/min,两油泵互为主、辅油泵,当系统油压因故降至0.17MPa时,辅助油泵联锁启动实施补偿;当系统压力低于0.12MPa时主机联锁停车。

当主油泵因检修等原因需停止运转时,辅助油泵则作为备用泵投入运行。

油冷器为BR型板式换热器,冷却介质为水,流量290L/min。

滤油器为SWL型双筒网式滤油器,过滤精度10μ,压力损失0.01MPa。

该种型式的滤油器有两个滤筒交换工作。

当一侧滤筒经一段时间工作,压力损失上升到0.15MPa时,即可通过手柄切换启用另一侧滤筒,保证了在不停机的情况上长期连续运行。

为了防止润滑油污染和便于清洗,油箱及全部油管路均采用不锈钢制作。

2.3自控仪表

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成套装置提供了主机、氯气系统、润滑油系统和密封气系统等部分的全套就地仪表,以及向中控室传送压力、温度、振动等监控信号的各类传感器、变送器。

其主要监控范围及特点如下:

2.3.1压缩机主机的轴位移、轴振动监控

在前轴端及前、后轴承处分别设有轴位移和轴振动传感器,监控主轴的位移和振动。

当轴位移值>c/2±0.125mm时自动报警,>c/2±0.3mm时联锁停车。

前后轴承处的振动≥0.042mm时报警,前后轴承处的振动为0.052mm时联锁停车。

2.3.2压缩机和增速器的轴承温度监控

为了探测机组的早期故障,除了在各轴承部位安装测温仪表外,还通过安设在回油口附近的温度计对回油温度实施监控。

回油温度≤75℃。

2.3.3氯压机各段氯气温度、压力监控

为全面掌握氯压机和各冷却器的运行情况,对氯压机各段进、出口的氯气温度和压力实施监控,一段进口氯气温度正常值小于40℃,其余各段进口温度小于38℃,当温度达50℃时报警。

各段出口氯气温度均控制在90℃,达95℃时报警,大于100℃时应停机检查。

一段进口氯气压力正常应保持在-0.0115MPa,负压过大将影响出口压力,因此当进口压力达-0.02MPa时报警。

上述各段进、出口氯气温度和压力均在就地仪表盘显示,并向中控室传送检测信号。

2.3.3.1氯压机的防喘振调节

防喘振系统采用了旁路回流调节方式,即把末段冷却器出口的部分氯气引至氯压机的一段进口。

回流量的大小由氯气出口总管的流量决定,流量信号装置是安装在总管上的孔板,其差压信号经电气转换器转换成气动信号,同时当出口总管流量降至给定流量80%时,调节回流旁路上的气动隔膜调节阀的开启程度(流量的调节范围为给定流量的70%~80%)。

该调节方式虽然降低了一些机组效率,但简单实用比较可靠。

2.3.3.2集装式润滑油站的调节及监控

集装式润滑油站配置有相应的全套自控仪表,以监控和调节供油系统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其主要包括:

2.3.3.2.1油箱润滑油温度控制

当油箱温度低于25℃时,主机不能启动,此时可人工控制电加热器加热提高油温。

2.3.3.2.2箱液位控制

正常液位应为油箱高度的2/3~3/4,当液位小于1/2时,主机不能启动。

运行中当液位降至1/2高度时,仪表报警。

2.3.3.2.3油压力调节

油站供油压力为0.20Mpa(可根据现场安装情况调节,保证机组进油压力为0.15~0.18Mpa)由气动薄膜调节阀调节。

当油压因故降至0.17MPa时报警,并联锁启动辅油泵实施补偿;当压力降至0.12MPa时主机联锁停车。

2.3.3.2.4油温度监控

当油站润滑油出口温度超出25℃~50℃范围时报警。

当温度低于25℃,主机不能启动或联锁停车。

2.3.3.2.5滤油器进、出口压差监控

因滤筒堵塞,滤油器的阻力压降增大至0.15MPa时报警,此时应手动切换备用滤筒。

2.3.3.2.6密封气压力调节

密封气压力由气动薄膜调节阀调整致3~5KPa。

抽出混合气进废气处理槽。

为防止氯气外泄,密封气必须稳定充足,且密封压力与抽气压力至少应保持4KPa压差,因此当密封气压力小于2KPa,或当抽气压力为-2KPa时仪表报警。

机组隔离气压力约为0.5KPa,油箱供气压力约为0.1KPa(为了防止氯气窜入油箱污染油质)。

上述各类仪表的位号、数量请参阅各系统带控制点的流程图、控制点一览表和仪表供货明细表。

3.密封气系统操作规程

3.1密封气系统功能

离心式氯气压缩机轴封装置采用的是迷宫密封。

但迷宫密封仅为一段阻力极大的流道,为有效阻止氯气泄漏,采用了抽,充气相结合的迷宫密封形式。

其机构有:

含湿量小于100ppm的干燥空气或氮气。

这样密封气进入密封室后,一部分沿密封泄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流向泄压室,确保氯气可靠密封。

3.2在正常操作时,应经常注意气源压力的稳定情况,气封压力调节阀的开度,

并做好记录工作。

3.3机组停车时,为防止潮湿的空气进入机组或因机组出口阀关闭不严,造成氯

气泄漏,因此在停车时,也不应关闭密封气。

4.润滑油系统操作

4.1润滑油系统介绍

4.1.1润滑油系统的功能

我们知道离心式氯气压缩机具有极高的转速,一般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上,在如此高的转速下,必须对前,后轴承,齿轮进行润滑和降温,并且对离心式氯气压缩机的轴承采用的是动压轴承,只有润滑油注入才有承载能力,因此只有保证具有一定的压力,流量,温度的润滑油供给氯气压缩机,机组才能安全正常运行。

4.1.2润滑油控制指标:

a.润滑油的牌号为:

Hu-46#/32#汽轮机油

b.润滑油质量标准:

应符合GB11120-1989

4.2润滑油系统开车操作

4.2.1润滑油系统开车前必须全系统冲洗循环合格,步骤如下:

a.在主机入口配对法兰处安装盲板,改用临时管直接回油箱,临时管的出口

端应安装滤袋或200目金属滤网。

b.临时管可采用钢管或非金属软管,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c.拆下油箱吸管,往油箱内注入经200目金属滤网过滤的新油至油箱液位最

低位置。

d.拆去精滤器滤芯。

e.校对油泵电机旋转方向。

f.以油循环的方式进行清洗检查,循环过程中每12小时在40℃-60℃范围

内反复升降温10℃-20℃

g.清洗过程中经常用锤敲打管道外侧。

h.油循环1~2天后,将进主机配对法兰处安装200目金属滤网,在增速器

回油箱弯头下配对法兰处安装200目金属滤网,高位油槽管路连接好,继续油循环。

每2小时更换滤网,在200目的过滤网每平方厘米残留物应少于2-3颗且颗粒松软。

i.然后每8小时检查管端滤网,如果在200目的过滤网每平方厘米残留物少

于2-3颗且颗粒松软即可认为合格。

j.放出清洗油,装回精滤器滤芯。

k.向油箱内加入经过合格的新油,高于正常液位。

4.2.2油系统的联锁控作

油系统的联锁有如下几点;油压大于0.20MPA(以机组现场油进口压力0.15-0.18MPA为准),油温高于25℃时主机才允许启动,油压小于0.17MPA时报警并启动备用油泵,以上报警、联锁项目的调试可通过改变数显表的设置值来检验。

4.2.3油系统的操作要点

a.在正常运行中,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并准时准确做好原始记录。

b.每月将油过滤器与备用的进行切换,周期使用。

c.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油品检查,尤其对酸值、抗乳化度及机械杂质等常规指

标定期考核。

发现不符合质量指标,依据指标进行部分或全部调换。

d.定期排放积存在油箱底部的水和油泥。

e.主机开车之前,油过滤器内应充满油。

f.控制供油温度在30℃-40℃(油冷却器出口温度)。

5.氯压机开车

5.1开车前的主要准备工作

5.1.1供电电源正常,备用电源自动切换动作无误。

自动停机合格,电机各项指标测试合格:

a.检查电机绝缘耐压系数是否合格。

b.检查电网容量是否足够。

c.脱开主机与电机联轴节,启动电机空载运行2小时,观察电机旋向,记录空载电流及轴承温度。

d.所有仪表处于正常控制状态。

摇控自动阀门处于可操作状态,自控报警联锁

均应调试合格。

高、低压供电电源电压正常;电动机地线牢固可靠;控制仪表指示正确、处于控制状态;仪表的报警及联锁控制动作无误;调节阀已调整至工作位置。

5.1.2启动油泵运转正常,油路系统无泄漏,阀门灵活可靠,自控切换联锁停机

要求准确无误。

要求压缩机输送干燥除尘合格压缩风,使压力、流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仅是空气流量,不能按氯气流量考核)

5.1.3管路负荷检查

拧紧连接压缩机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工艺管路的螺栓并确认工艺管路一侧并没有把过大的力作用到压缩机外壳上。

(工艺管路应该独立支撑)

5.1.4清理内部系统和排放检查

检查工艺管路内部有无残余的灰尘,焊渣或丢失的螺母和其它小零件。

确保工艺管路吹扫干净。

5.1.5油系统准备的要求:

a.检查油系统的管路、设备、阀门等完好无泄漏。

b.检查油系统电器、仪表、电加热器均处于可控状态。

油压力控制器控制合

格,设定在0.17MPa启辅泵。

c.检查油箱液位是否在油箱高度的2/3~3/4处,当液位小于1/2时,主机

不能启动。

d.检查油冷却器/油过滤器进出口阀是否打开。

滤油器滤网是否清洗或更换,

压差有无异常。

e.检查油泵进、出口阀门及油路是否打开畅通。

f.检查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是否开启,冷却水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若

油温度低,可关闭冷却器冷却水出口阀)。

g.检查油压调节阀是否已处于正常的操作位置。

h.检查油温,若低于25℃时,应人工控制电加热器提高油温,油温控制

在30℃~40℃时,可启动油泵,允许开车。

i.现场油系统油循环补充说明

现场各油系统管路应按API614相关要求安装及验收后进行系统油循环工

作,油循环时在机组进油口及油箱总回油口处加200目金属滤网,当油清洁度达到每平方厘米少于3个以下的软颗粒,视为油循环合格,合格后清洗轴承瓦块,然后机组找正,找正标准为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均≤0.03mm视为合格,然后再继续油循环,达到上述清洁标准后将机组进油口和油箱回油口金属滤网拆掉,开启油泵,准备试车。

5.1.6操作并观察油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手动分别启动、停止主、辅油泵,观察启动、停止动作是否正常。

a.检查油系统油压变化,调整调节阀、确保油过滤器出口油压恒定在

0.20MPa。

b.检查各进油点,润滑油流通正常。

c.检查泵运行情况,检查运行泵与备用泵自控联锁是否正常。

d.检查压力开关,设定虚拟数据,使油压<0.17MPa,观察辅油泵是否能

启动,启动后观察瞬间油压变化。

e.以上试运转过程中,现场控制均应有操作人员及试车人员,用对讲机联

系配合调试,同时做好原始记录。

5.1.7其它准备工作

a.手动盘车大于5圈,确认机体内无任何摩擦或异常音响。

b.将联轴器罩装好。

c.将氯气冷器冷却水进、排水阀打开,并根据冷却器出口温度控制水压。

(水压应该小于本级氯气压力)。

e.油冷却器冷却水进水阀关闭,出水阀打开。

f.将机组一级吸口法兰处安装3-5目滤网,防止管线中杂物进入,损坏

机组。

6.2开车

6.2.1主机化工开车条件

主机化工带量开车之前必须主机机械试车合格,空气试车合格,各单元试车合格,确认完好正常,方能联动各单元做化工带量开车。

氯气带量化工开车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主机空机运转2小时无异常可以带量生产;氯气含水在100ppm以下且无酸雾。

6.2.2按电气规程启动主机,时刻监测机组油压力,调节溢流阀,保证供油压力0.20MPa(以机组现场油进口压力≥0.17MPA为准),监测高速轴瓦块温度。

6.2.3化工开车注意事项:

a.离心式氯气压缩机无论时与电解同步开车,还是机组与纳氏泵对切或二台机组对切,均涉及全厂的荷载和安全生产,一定要将每个操作步骤准确无误的执行,力求平稳,不发生氯气外泄,主机不进入喘振工况。

b.化工开车时,应保证跑氯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正常投入运行。

c.在带量开车中,密封充气和抽气不易控制,因此控制值要稳定,以防氯气外溢。

6.2.3.正常运转操作维护工作

a.定期巡回检查,做好各参数的记录工作,如指示值超出正常值,应及时分

析原因进行调整。

b.定期检查气封大气侧是否含氯气成分。

c.正常运行指标参见工艺规程

d.气体管路系统的维护

气体的成分

在必要时应检查气体的成分、氯气的浓度和其它气体的含量。

在电解池运行时,氢气的量应被检测到,虽然在小管子和密封室等中气体流动相对慢,但在压缩机中应注意氢气百分比的增长,不得达到爆炸限度。

气体成分中的湿度

在氯气中杂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氯垢的增长,由于氯垢沉积在叶轮上将会降低压缩机的性能。

氯气含水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叶轮和氯气冷却器的寿命。

气体的渗漏

如果发现有气体渗漏现象,应按下述方法检查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

检查密

封气的控制是否正常,如果气体的纯度发生变化,应检查压缩机中的迷宫式密封件是否磨损而增加了间隙。

e.工艺管路的振动(共振)

如果工艺管路有振动(共振),应增加管路的支承物或在管路上加装重物以便改变管路的自然频率抑制这种振动。

f.轴承

轴承温度

定期检查轴承温度的连续记录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通过油窗检查油位

应定期通过从压缩机轴承或齿轮箱的回油管的油窗上检查回油的油位,

观察油位是否明显地低于正常水平。

同时应观察油色是否有变色和变质情况。

轴承油渗漏

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排污孔有轴承油少量泄露属正常,如果泄露量大可能是由于轴封间隙过大,氮气大量进入轴承箱,造成漏油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轴承端盖与轴之间间隙过大而造成漏油现象。

g.振动检查

当压缩机经常年运行后,污垢就会沉积在转子上或者叶轮被腐蚀而失去平衡而造成振动。

同时也有许多其它造成振动的原因。

因此必须了解在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发生的振动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很难规定一种限度,因为这种极限是受方式和规格所影响的。

如果振动(振幅)超过了标准的水平,可能会造成转子和缸体上部件的接触,而导致压缩机的零部件损坏或断裂。

h.在运行时的其它注意事项。

异常的噪音

气体冷却器排气检查

在日常巡检时应检查气体冷却器氯气一侧的排气口。

6.3.主机系统停车操作

6.3.1正常停车

a.在主机不带量时才能实施正常停车。

b.实施正常停车应请示调度。

c.主机停车后,密封部件应继续充气。

6.4离心式氯气压缩机与电解同步停车

6.4.1当电解降负荷,可以打开回流阀来调节。

6.4.2在停掉电解槽后,必须开启跑氯措施。

6.5一般紧急停车的几种情况:

各轴承温度急剧上升,并已报警;

出口压力急剧上升并无法调节。

6.5.1出现以上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报告调度作紧急处理;

立即打开跑氯阀,回流阀,关闭进口阀;

停下主机,查明故障原因并及时报告。

7.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如果出现故障,应按照此说明手册,快速的排除故障,以便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在故障排除后,再重新进行操作时,应尽可能仔细和缓慢地操作机器。

多数情况下,故障都是在压缩机和气体管路系统内的看不见的部位上产生。

检查可能发生故障的范围。

如果发现故障问题,建议拆卸检查与故障相应的零部件。

7.1氯气冷却器渗漏

氯气冷却器渗漏是常见的故障之一,也是对机组安全运行的一大威胁,并且冷却器渗漏不易从运行参数中发现,只有当转子损坏,才会发现参数急剧变化,这时已晚。

因此冷却器需要敞开无压回水,这样可以从定期检测水质中的微量氯来发现冷却器泄漏,另外应提高冷却器的制作质量和控制氯气中的含水量。

必须保证每级的氯气压力高于水压力。

7.2主机喘振

喘振是离心式氯气压缩机特有的缺点。

喘振现象从物理角度是一种低频,高振幅的气流压力脉冲,这种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流脉冲使离心式氯气压缩机高速转子失稳,振动加大,严重时发出轰鸣声和严重的噪音,同时机身强烈振动,出口压力,电流剧烈波动,若在喘振工况下持续工作,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那么产生的后果是十分危险的。

离心式氯气压缩机的这种低频,高振幅的气流压力脉冲的产生是由于气流在扩压流道或叶轮发生较为严重的边界层分离,产生二次涡流,扩及了整个机器流道,由于叶轮出口处气流的线速度可达200米以上,而氯气属重气体,因而气流的冲击损失急剧增加,使气流的有效工作能量头随气量的减少而下降,气流阻力也随之增加。

压缩机排气将出现时有时无,即时而向管网排气,时而管网中气流倒灌,气流如此有节奏地反复改变流向,便形成了气流压力脉冲。

喘振调节:

一般说常见喘振均发生在大幅度减量生产和氯工艺管路网中压力突高,也有小流量运转和机器排气压力小于管端压力时。

喘振是危险的,但也可以看出喘振流量是最小流量。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防止主机进入小流量工况下运转是关键。

建议用户防喘振自动调节装置,如用户未选用,应在喘振时快速打开回流阀以补充气气量,以免伤害主机。

7.3气封排空含氯气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梳齿密封间隙过大

更换密封组件

密封气调节阀失灵

检查调节阀

密封气源压力不稳

稳定气源

混合气抽气管线堵塞

停机清理

7.4性能下降,流量,压力达不到要求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叶轮腐蚀

检查冷却器是否泄漏,氯气中水分含量,更换转子

流道堵塞

拆卸清洗,并加强前道的除雾工作

除雾器堵塞,机组进气压力降低

切换至备用除雾器

氯气出口温度上升

检查冷却水温度及冷却水上水量

梳齿密封间隙增加

更换密封套

气体浓度下降

检查电解单元及工艺管路是否有空气吸入

计量仪表故障

更换仪表

电机不正常阻力

检查电机转子及轴承

7.5振动和噪音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

1机组转子振动升高

a由于腐蚀或变形引起转子不平衡

b转子不平衡由于粘附氯化物。

需要的话检查转子的平衡性并将之处理平衡,有预备的就更换预备的。

去掉转子上的氯化物。

2增速器振动升高

a增速齿轮齿面磨损

b轴承磨损

检修齿轮组

检查轴承,必要时更换备件。

3其他振动

a地脚螺栓和基座螺栓松了

拧紧螺栓

7.6冷却水系统问题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

1.氯气出口温度升高

a.冷却水供应不足

调整冷却器供水量

2.水PH超标

a.冷却器泄漏

检测氯气含水量,如果泄漏应该立即更换

7.7轴承和附属装置的故障

故障

可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

轴承温度过高

A.使用了劣质润滑油B.供油温度过热

C.油量不够

D.转子振幅过大

E.轴颈或瓦块损伤导致轴瓦、轴颈光洁度降低

F.润滑油含水

H.轴承间隙过大

检查油质量,粘度以及其他。

必要时换新油。

调整冷却水量

检查喷油嘴是否堵塞

平衡转子

修复轴颈,更换轴瓦

检查油冷却器是否泄漏

更换轴承

7.8润滑油系统的故障

故障

可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

1.油冷却器出口温度过高

A.油冷却器管变脏

B.冷却水流速较低

C.冷却水温度过高。

拆卸和清洁。

降低冷却水温度

增加冷却水流量

2.油冷却器出口温度过低

a.检查冷却水是否过大

 

适当调整冷却水量

3.油冷器入口处油温过高

a.加热器没有关闭

切断电加热器

4.润滑油压力过低

a.油压控制阀不正常

b.油过滤器滤芯阻塞

c.油泵工作不正常

检查阀门。

如需要可重新调节

过滤器进行转换。

清理并重装滤芯。

切换至备用油泵并检修该油泵

5.油箱液位不正常

a.油位过低

b.不正常泄漏

补充润滑油

检查油路,堵塞漏点

6.高位油箱的回油管路没有油流动

a.孔板堵塞

检查孔板,以确保通畅

7.润滑油含水

a.油冷却器漏水

拆除油冷却器并检查试漏,更换新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