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2437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0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docx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

基坑围护设计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

建筑概况:

总建筑面积57529.17㎡,用地面积为17612㎡。

本项目包括1-3#商业办公楼,5#、6#裙房,地下一层主楼地下室设置自行车库夹层,地上建筑为x层。

建筑面积:

包括地下车库、商业用房、配套设施等总计约57529.17平方米,建筑高度45m,裙房为物业配套用房高度6.5m。

本工程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0米。

1#-3#楼及车库为整体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7.000,底板厚度为500。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工程桩直径为600、700、800,以6层圆砾层为持力层。

本项目与4-6#办公楼项目为同一个大基坑,所有参建主体单位相同,本项目在大基坑中位置处于东面和南面位置。

整个大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双轴水泥搅拌桩的排桩方案,并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考虑到周边承台底,基坑开挖深度7.35米。

支撑梁面标高-2.1m,支撑梁高0.8m。

本项目共布置2台格构式组合基础塔吊。

1#塔吊基础在支撑外,2#塔吊在支撑内,塔吊基础面比支撑底低0.55米,2#塔吊塔身与支撑梁最近距离在633mm(详附图4)。

第二章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9、《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10、《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1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15、《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DB/T1053-2008);

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7、结构标准图集《钻孔灌注桩》(2004浙G23);

18、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总平面图、地下室基础平面图、桩位图等;

19、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20、浙江省地矿勘察院提供的基坑围护图纸;

21、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QTZ125(H6015)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2、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QTZ63C(55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3、建设部第166号文《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24、《关于加强组合式塔机基础制作、安装和使用的若干要求》(杭建监总[2012]13号文件);

25、《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租赁、安装拆卸和使用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杭建监总[2010]33号文件;

26、《关于加强组合式塔机基础制作、安装和使用的若干要求》部分条文释义;

27、《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若干要求的通知》2013年1月9日;

28、《关于加强塔式起重机安全塔机监控系统安装、使用和管理的通知》杭建监总[2012]35号。

第三章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与环境条件

根据总平面图,本工程基坑四周环境简述如下:

东侧:

基坑距离该侧用地红线约5m,红线外为邱桥路。

南侧:

基坑距离该侧用地分界线约为2.5m,基坑距离西溪金座建筑最近处约15.8m。

西侧:

场地围墙位于用地红线内位置,红线外为荆长大道。

北侧:

距离用地红线约3.5m,红线外为文昌路。

3.2地基岩土构成与特征

根据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场地土层结构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0层杂填土:

杂色,以灰褐色为主,稍湿,松散,以粉质粘土充填,含较多碎砾石,局部含少量灰渣、碎砖块等建筑垃圾。

层厚为0.60~4.80m,基本覆盖整个场地。

②层粉质粘土:

灰黄色,软塑~软可塑,含有机质及少量氧化铁质、云母碎屑,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层顶标高为-1.46~-4.04m,层厚为0.60~4.10m,在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局部缺失。

③层淤泥质粘土:

灰色,流塑状,部分为淤泥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含腐殖质及少量云母碎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顶标高为-1.27~2.20m,层厚为1.00~14.20m,全场分布。

④-1层粉质粘土:

青黄、灰绿色,软可塑,含有机质,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顶标高为-13.88~-1.18m,层厚1.90~16.40m,全场分布。

④-2层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可塑,局部为粘土,局部间夹少量粉土,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层顶标高为-20.07~-10.72m,层厚1.00~9.60m,局部分布。

⑤-1层粉质粘土:

以黄褐色为主,局部呈浅灰、青灰色,硬可塑状,含较多铁、锰质氧化斑点或结核团块,局部夹有砾砂,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顶标高-29.42~-10.76m,层厚0.50~18.30m,全场分布。

⑤-3层粉沙:

灰黄色,中密,很湿。

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次之。

质不均一,局部含粘土,偶含砾石。

层顶标高-31.38~-20.32m,层厚1.1~9.10m,广泛分布。

⑥层圆砾:

灰色,中密一密实,砾石含量约占65%,粒径以0.2-2CM为主,磨圆度较好,局部夹有卵石,粒径在2-5CM磨圆度较好,颗粒级配一般,由砂粒和粘粒充填。

本层局部为砾砂层顶标高-36.07~-27.78m,层厚2.9~10.20m,全场分布。

-2层强风化砾岩:

全场分布,层厚在5m以上。

本次勘察终孔均在强风化砾岩层。

3.2.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场区浅部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迳流速度缓慢,以蒸发方式和向附近河塘侧向迳流排泄为主,水位随气候动态变化明显,水位年变幅约1.0~2.0m。

勘察期间所测地下水位埋深在0.10~2.70m,水位标高在1.93~2.48m。

3.3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

层序

岩土名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钻孔灌注桩

抗拔系数

特征值

桩周土摩阻力

桩端土阻力

fak

qsa

qpa

λi

(KPa)

(KPa)

(KPa)

①0

杂填土

①1

塘泥

粉质粘土

100

12

0.78

淤泥质粘土

65

5

0.80

④1

粉质粘土

170

22

0.77

④2

粉质粘土

170

25

0.75

⑤1

粉质粘土

200

30

600

0.74

⑤1夹

粉质粘土

160

25

0.72

⑤3

粉砂

220

27

700

0.65

圆砾

280

40

1800

0.50

⑩-2

强风化砾岩

800

50.00

2200

0.50

第四章塔吊参数与平面布置

第一节、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根据本工程主楼结构平面布置,并考虑塔吊基础对结构的影响和拆装的便利,以及钢筋、木工加工车间的布置和工程进度的需要,拟布置2台塔吊在基坑范围内。

1#塔吊中心安装于D-1/35轴以东4000mm,D-L轴以南3200mm;

2#塔吊中心安装于D-16轴以西3800mm,D-D轴以北3800mm;

(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和桩位定位图)。

1#塔吊覆盖范围为1#办公楼区域,2#塔吊覆盖范围为2#、3#办公楼区域。

塔吊基础周边无地下管道。

1#、2#塔吊下承台与结构地梁、承台位置不冲突,但位于后浇带部位,该部位后浇带已联系结构设计作适当调整。

本工程基础底板底标高,1#、2#塔吊处均为-7.0m,底板厚500mm。

1#塔吊采用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QTZ125(H6015)塔式起重机;2#塔吊采用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QTZ63C(5510)塔式起重机,2#塔吊臂长减为40m使用。

QTZ125(H6015)塔机技术性能表:

塔吊型号

QTZ125(H6015)

生产厂家

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机构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4

牵引机构

M4

起升高度m

独立式

附着式

50

200

最大起重量t

10

工作幅度m

最小幅度

2.5

最大幅度

60、55、50

起升机构

倍率

2

4

起重量t

5

2.5

10

5

速度m/min

0~42

0~85

0~21

0~42

功率kw

41

回转机构

转速度r/min

0.6

电机功率N.m

2×9.5

变幅机构

速度m/min

0~58

功率N.m

120

顶升机构

速度m/min

0.55

电机功率kw

7.5

工作压力MPa

25

总功率kw

54(不含行走和顶升机构电机)

平衡重t

60m

55

50

19.1

17.6

15.4

工作温度℃

-10~40℃

QTZ63C(5510)塔机技术性能表:

塔吊型号

QTZ63C(5510)

生产厂家

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机构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4

牵引机构

M4

起升高度m

倍率

独立式

附着式

a=2

40

200

a=4

40

70

最大起重量t

6

工作幅度m

最小幅度

2

最大幅度

40、45、50、55

起升机构

倍率

2

4

起重量t

1.5

3

3

3

6

6

速度m/min

80

40

8.6

40

20

4.3

电机功率kw

24/24/5.4

回转机构

转速度r/min

0.6

电机功率kw

2×2.2

牵引机构

速度m/min

40/20

电机功率kw

3.3/2.2

顶升机构

速度m/min

0.5

电机功率kw

4

工作压力MPa

16

总功率kw

31.7(不含顶升机构电机)

平衡重t

40

50

55

90.8

12.6

13.7

工作温度℃

-20~40℃

第二节、基础载荷表

根据塔机说明:

安装附着架前,QTZ125(H6015)塔机最大工作高度57.3m,QTZ63C(5510)塔机最大工作高度40m,超过此高度必须安装附着架。

塔机固定在基础上,在塔机未采用附着装置前,对基础产生的载荷值。

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所受的载荷最大。

Fv-----基础所受到的垂直载荷KN

Fh-----基础所受到的水平载荷KN

M1-----基础所受到的倾翻力矩KN.M

Mz------基础所受的扭矩KN.M

QTZ125(H6015)

工况

Fv(KN)

Fh(KN)

M1(KN.m)

Mz(KN.m)

非工作

780

90

2520

0

工作

880

30

2030

290

QTZ63C(5510)

工况

Fv(KN)

Fh(KN)

M1(KN.m)

Mz(KN.m)

非工作

452

73.5

1796

0

工作

531

24.5

1252

170

上面表为独立高度(57.3m和40m)塔机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塔身未采用附着装置,塔机工作状况以及非工作状况受到的垂直载荷,基础受到的荷载值。

第三节、塔吊平面及高度设置

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和满足最小覆盖盲区的原则,现场拟采用2台塔吊作为本工程地下室与主体结构施工所用材料的垂直运输工具,塔吊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格构柱+砼平台的形式(具体位置详附图)。

坑内塔吊位置避开基础梁、承台;使用完毕后能顺利拆除下来,不与外脚手架、水平支撑、建筑物发生冲突现象;塔吊覆盖范围能避开周边建筑或超过周边建筑高度。

其高度布置如下:

1#塔吊安装一个地下节、三个加强节、九个标准节,初装高度33.95米(含格构柱高),最终安装高度55.85m,共设2道扶墙,第一道设置在5层18.95米处,第二道设置在8夹层38.55米处。

2#塔吊安装一个地下节、三个加强节、六个标准节,初装高度为25.55m(含格构柱高),最终安装高度53.35m,共设2道扶墙,第一道设置在7层18.85米处,第二道设置在14层38.45米处。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1#、2#塔吊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格构柱基础;具体桩径、桩长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计算书。

有关数据见下表:

(注:

标高均为相对标高,表中单位除注明外均为“米”)

生产厂商

浙江虎霸

浙江虎霸

塔吊型号

1#:

QTZ125(H6015)

2#:

QTZ63C(5510)

塔吊编号

桩径/有效桩长

钢筋笼长

桩顶标高

(相对标高)

初装高度

(含格构柱高)

最终安装高度(含格构柱高)

1#

800mm/37.79

37.79

-7.9

33.95

55.85

2#

800mm/32.65

32.65

-7.9

25.55

53.35

钢筋笼配筋

1#塔吊主筋16

18通长;2#塔吊主筋12

20通长;

箍筋Φ8@200,桩顶加密为Φ8@100,加密长度为4m;加劲箍

14@2000mm。

上承台面标高

1#塔吊上承台面-2.35m;2#塔吊上承台面-3.45m;

上承台底标高

1#塔吊上承台底-3.70m;2#塔吊上承台底-4.70m;

承台配筋

上面层双向

20@200,下面层双向

22@150

注:

1、2#塔吊为错开塔吊承台与支撑梁标高,将塔吊上承台降低约1米。

2、1#塔吊考虑荷载较大,将桩间距从原方案2.2米调整为2.4米,桩端持力层从原方案6圆砾层调整为10-2强风化砾岩层,桩配筋从原方案12

20调整为16

18。

上下承台相应加大。

3、2#塔吊,将桩间距从原方案2.2米调整为2.4米。

桩端持力层按工程桩为6圆砾层,进入持力层深度1.6米。

上下承台相应加大。

 

第五章基础设计依据

第一节、塔吊基础设计思路

本工程为一层地下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卸料场的位置及建筑的需要,塔吊需布置在基坑内,在基坑施工支撑梁的同时安装。

因此采用钢格构柱形式较为合适,将两台塔吊承台面设在-2.35m和-3.45m处,采用钻孔灌注桩(φ800mm)+钢格构柱+砼承台的形式(4m×4m×1.35m和4m×4m×1.25m)。

下图为格构式塔吊基础示意图:

塔吊基础设计工况参数表如下(摘自塔吊说明书):

QTZ125(H6015)塔吊基础设计荷载参数

工况

Fv(KN)

Fh(KN)

M1(KN.m)

Mz(KN.m)

非工作

780

90

2520

0

工作

880

30

2030

290

QTZ63C(5510)塔吊基础设计荷载参数

工况

Fv(KN)

Fh(KN)

M1(KN.m)

Mz(KN.m)

非工作

452

73.5

1796

0

工作

531

24.5

1252

170

塔基固定在基础上,在塔机未采用附着装置前,对基础所产生的荷载值。

对塔吊按最不利时的荷载进行取值计算。

第二节、岩土力学资料(塔吊桩所在位置涉及的土层及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1#塔吊桩入土厚度统计表(在勘探点BZ8孔附近):

岩土名称

土层厚度(m)

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

端阻力特征值qpa(kPa)

抗拔

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1-0杂填土

3.8

2粉质粘土

1.3

12

0.78

100

3淤泥质粘土

10.4

5

0.80

65

4-1粉质粘土

8.8

22

0.77

170

5-1粉质粘土

9.5

30

600

0.74

200

5-3粉砂

1.4

27

700

0.65

220

6圆砾

9.6

40

1800

0.50

280

10-2强风化砾岩

1

50

2200

0.50

800

2#塔吊桩入土厚度统计表(在勘探点BZ12孔附近):

岩土名称

土层厚度(m)

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

端阻力特征值qpa(kPa)

抗拔

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1-0杂填土

4.3

3淤泥质粘土

2.5

5

0.80

65

4-1粉质粘土

10.7

22

0.77

170

4-2粉质粘土

6.1

25

0.75

170

5-1粉质粘土

11.6

30

600

0.74

200

5-3粉砂

3.1

27

700

0.65

220

6圆砾

1.6

40

1800

0.50

280

注:

考虑到塔吊桩基需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1#塔吊选择10-2强风化砾岩作为塔吊桩基础持力层,实际有效桩长按入持力层深度1米控制。

2#塔吊按照工程桩,选择6圆砾层作为塔吊桩基础持力层,实际有效桩长按入持力层深度1.6米控制。

塔吊钻孔灌注桩顶标高另加50mm,伸入下部构造承台。

第六章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

第一节、塔吊基础形式

本工程塔吊拟采用组合式塔吊基础,由钻孔灌注桩+钢格构柱+砼平台组合而成,塔吊基础相关数据如下:

(注:

标高均为相对标高)

项目

1#、2#塔吊

厂家

型号

厂家

浙江虎霸

型号

1#QTZ125、2#QTZ63C

臂长(米)

1#60米、2#55米

塔吊

高度

独立高度

1#50米、2#40米

标准节高

2.8米

总高度

初装高度

1#33.95米、2#25.55米(含格构柱高)

砼承台基础

上承台尺寸

1#4×4×1.35m、2#4×4×1.25m

配筋

双层双向底筋

22@150,面筋

20@200

承台砼强度等级

C35

上承台顶面标高

1#-2.35m、2#-3.45m

上承台底面标高

1#-3.70m、2#-4.70m

格构柱

规格

截面尺寸0.46m×0.46m;主肢为14#角钢L140×14,

缀板为424×300×12mm,间距550mm。

柱顶标高

1#-3.0m、2#-4.0m

柱底标高

-10.9m

总长

1#7.9m、2#6.9m

入灌注桩的锚固长度

3m

外露长度

1#4.9m、2#3.9m

钻孔灌注桩

桩径、间距

桩径Φ800mm。

桩间距均为2400mm。

砼强度等级

C30

配筋

1#主筋16

18通长;2#主筋12

20通长;

箍筋Φ8@200,桩顶加密为Φ8@100,

加密长度为4000mm;加劲箍

14@2000mm。

桩顶标高

-7.9m

桩底标高

1#约-45.69m(入10-2强风化砾岩1.0米现场定)、

2#约-40.55m(入6圆砾层1.6米现场定)

有效桩长

1#约37.79m(具体按入10-2持力层1米定)、

2#约32.65m(具体按入6持力层1.6米定)

桩嵌入承台长度

另加50mm

桩心间距

均为2.4m×2.4m

构造承台

下承台尺寸

均为4m×4m×0.4m

配筋

双层双向

14@200,拉筋Φ10@500

承台砼强度等级

C35

下承台顶面标高

-7.5m

第二节、钢格构柱

立柱采用钢格构柱形式,共4根。

钢格构柱顶标高、底标高、总设计长度均按上表。

桩与塔吊之间采用格构柱连接,格构柱下端埋入桩内,其埋入深度为3米,格构柱由4组460×460单柱组成的2860×2860架体,格构柱与桩钢筋笼电焊焊接,格构柱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台方式与塔机连接。

单柱由4根L140×140×14的角钢焊接,缀板中心间距为550mm,缀板424×300×12在550㎜范围成长方形与主肢角钢焊接而成。

连接4组四肢格构柱的材料为角钢L140×140×14mm,高度为每2000㎜设置一道,每道支撑为四面均布一道水平撑和斜撑,格构柱架体内设十字交叉水平撑三根,最下面一道一部分浇进桩承台。

格构柱需作防腐处理。

钢格构柱钢材采用Q235-B,焊条采用E43型,焊缝均为通长满焊,焊缝高度为10mm。

第三节、塔身与基座连接做法

本工程塔吊地下节尺寸1#塔吊为2000×2000×1500mm(a×b×h)、2#塔吊为1600×1600×1400mm(a×b×h),埋入承台内1150mm和1050mm,外露350mm。

第四节、塔吊穿地下室结构做法

本工程塔吊设置在基坑内,在塔吊钢格构柱穿越地下室底板时,钢格构柱的中部预埋6mm厚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环绕钢格构柱通长满焊),并与结构整体浇筑。

塔吊穿地下室顶板时预留3300mm×3300mm预留洞,顶板周边设止水钢板,止水做法、预留洞封闭做法按结构的后浇带要求施工。

第七章施工管理部署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该塔吊基础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工期和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计划的全面实现。

根据本工程塔吊基础施工的要求及特点,项目部成立由生产安全组、技术质量组、材料设备组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施工管理班子,各职能部门对项目经理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协作,紧密配合,形成有效的管理层。

1、总包单位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部管理人员名单

职务

姓名

职称

电话号码

项目经理

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施工员

助工

质检员

助工

安全员

助工

安全员

助工

资料员

助工

材料员

助工

2、管理职责:

2.1项目经理:

☆是项目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工程的一切重大决策。

☆随时检查项目现场和项目管理工作,监督项目运行。

2.2技术负责:

☆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就施工方案、技术、设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的会议、讨论或磋商;

☆督促技术方案主要内容的落实工作;

2.3施工员:

☆按专项施工方案及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要求组织施工,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交底,确保施工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组织有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检验批、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定工作,轴线、标高等技术复核工作。

☆负责本岗位施工技术资料形成、提交,协助资料员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2.4质量员:

☆按照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中检验批进行检查,严把施工工序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